潘琦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文化是人的永久精神家園。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民族和國家都十分關注自身的歷史記述,將其視為進行愛國、鄉(xiāng)土教育的基礎。尤其是有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過積極影響的國度,更將歷史視為史學與社會發(fā)展相結合的領域,用文化旗幟性的作用來強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廣西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孕育了豐富、充沛的文化碩果。由于歷史的諸多原因,有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某個時期竟然被遺忘了。廣西歷史上有個句町國,存在于商周時期到晉代。但廣西不少人對此知之不多,甚至根本不知。桂學研究會成立之后,立即組織力量到廣西西林縣對句町古國及句町文化進行專題考察研究,揭開了這個古國神秘的面紗。
桂西百色境內的馱娘江流域與云貴高原連成一體,這里崇山峻嶺,山脈橫亙。自古以來,壯族及其先民就聚居在這里繁衍生息,先后經歷了先秦遠古時代的自主發(fā)展,秦漢至民國時期在中央政權治理下與其他民族雜居的生存發(fā)展。壯族先民聚居的馱娘江流域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春季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動物的繁殖以及生物多樣性格局形成,為人類的起源與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這也是之后形成原始部落、邊陲古國的主要條件。
據史料記載,句町國的政治中心位于今西林縣境內。1969年和1972年分別在西林縣的普馱村發(fā)現(xiàn)的銅棺墓和銅鼓墓葬中,挖掘出土了鎦金銅棺和紋飾精美的銅鼓,以及各類銅制的生產生活用器、兵器、禮器等大量古句町時期的青銅器??脊艑W家研究鑒定,這些青銅器是句町國度最有代表性的文物。諸多發(fā)現(xiàn)證實,今西林縣便是句町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
綿延千年的歷史長河,生活在馱娘江畔的壯族先民,同飲一江水,同住一座山,同耕一垌田,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由原始部落建立了句町古國,締造了絢麗多彩的句町文化。句町文化鮮明的特征集中體現(xiàn)在稻作文化和古代青銅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習俗、民族服飾、干欄建筑、民族歌舞、民族曲藝、民族樂器、宗教信仰等方面。句町文化是壯族歷史文明中璀璨的一頁。
句町文化對桂西歷史文化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它極大地影響了一代代壯族人的精神生活和人格塑造,孕育了西林一大批文武官員和文人墨客。世處窮鄉(xiāng)僻壤的那勞岑氏土司人才輩出,清代岑毓英官至云貴總督、兵部尚書,其弟岑毓寶代理云貴總督,其子岑春煊任四川總督、兩廣總督,“一門三總督”為世人所矚目。據載,岑毓英是上林長官司岑氏土司的后裔,自幼讀過私塾,在桂林就讀后從軍,光緒八年(1882年)就任云貴總督。有一次朝廷派欽差大臣到昆明,當?shù)匚娜四脱缯垰J差大臣,結果岑毓英遲到,文人墨客借題想戲弄岑總督,罰他即席作首詩再開宴。岑毓英稍加思考,一首七律詩便脫口而出:“素習干戈未習詩,諸君席上命留題。瓊林宴會君先到,塞外烽煙我獨知。剪發(fā)接韁牽戰(zhàn)馬,割袍抽線補征旗。貔貅百萬臨城下,誰問先生一首詩?”語驚四座,岑毓英文武雙全,在場的文人墨客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地方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推動力。西林縣地處云貴高原邊緣,這里群峰聳立,山清水秀。境內有美麗馱娘江十八灣、王子山、萬峰湖等自然景觀,有那巖古寨壯民族古樸的風情習俗、岑氏一門三總督故居以及句町古國的遺址、遺文、出土的大量文物,西林縣開發(fā)集自然景觀、生態(tài)景觀、歷史景觀、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文旅事業(yè),有獨特的優(yōu)勢。
人類文明,保存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出土文物和傳世的藝術珍品中,也保存在壯麗的古建筑和一切令人神馳的勝跡、世代相傳的各種書籍中。西林縣作為句町國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西漢時期就為漢王朝平定西南諸國,鎮(zhèn)守西南發(fā)揮了很大作用。縱觀句町國的形成發(fā)展史,它既是一部壯民族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歷史,又是一部壯民族主體文化基因孕育和形成的歷史。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句町文化資源,對推動西林縣文化旅游業(yè)發(fā)展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無論是句町國昔日何等鼎盛,還是今天重修句町國的人文景觀,都離不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無論是遠古歷史還是新的歷史中,都回蕩著一股不可遏止的力量,輝映著一種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中華民族精神,蘊藏著中華民族以團結、勤勞、智慧、奉獻為特征的綠色文明。從這個意義上看,修建句町古國舊址,對提高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有不可低估的現(xiàn)實意義!
每個地域的文化都是一個復合的載體:政治、經濟、文化糅合在一起,先民的勤勞智慧與現(xiàn)代人的理念糅合在一起,人們永世長存的幻想同能工巧匠的天才創(chuàng)造糅合在一起。正是這一次次的糅合,構筑成一座座文化豐碑。句町古國及其形成的句町文化,早已沉寂數(shù)千年,但她依然像天河中的一顆星輕輕地閃爍,在被人們遺忘的僻壤中頑強地延續(xù)著。今天,我們研究古代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進步性的精華,是發(fā)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尊重自己的歷史,堅持從延續(xù)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的血脈中開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