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艷 范永慧 李繼婭 廖鵬飛 劉敏
摘要:為探究人工飼料與桑葉不同搭配飼育方式對家蠶產(chǎn)卵情況及卵黃蛋白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本研究采用全齡桑葉育(Mull-5)、1-2齡人工飼料育+3-5齡桑葉育(An1-2)、1-3齡人工飼料育+4-5齡桑葉育(Art1-3)、1-4齡人工飼料育+5齡桑葉育(Art1-4)4種飼育方式飼養(yǎng)菁松×皓月,調(diào)查不同飼育方式下的造卵量、產(chǎn)卵量、百粒卵重及卵黃蛋白基因Vg、30Kc19、ESP、VgR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表明,Mull-5的24 h產(chǎn)卵量、造卵量及百粒卵重均最高,造卵數(shù)量和百粒卵重都隨人工飼料飼喂齡期延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Mull-5和Art1-2的造卵量顯著高于Art1-3和Anl-4,Mull-5的百粒卵重顯著高于其他3個組合。利用熒光定量PCR方法測定了4種飼育方式下卵黃蛋白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顯示,Vg從5齡第7天開始到整個蛹期結(jié)束持續(xù)表達,整體表現(xiàn)為ArL1-3的表達量最高,Anl-2的次之,Artl-4的最低;30Kc19在5齡第7天及上蔟第1天表達量較高,并分別以Artl-2和Artl-3方式下最高,蛹期基本不表達;ESP和VgR在整個蛹期都有表達,但以第5-8天的表達量較高,且第5-7天以Art1-4的最高,第8天以Anl-3的最高。綜合來看,人工飼料育替代桑葉育的齡期越長,家蠶產(chǎn)卵數(shù)量和百粒卵重下降越明顯,卵黃蛋白相關基因的表達受影響越大,這可能與人工飼料的配方、家蠶對人工飼料的吸收利用程度及人工飼料育后家蠶的體質(zhì)有關,具體影響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家蠶;人工飼料;飼育方式;產(chǎn)卵量;造卵量;卵黃蛋白相關基因
中圖分類號:S882.4:Q786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23)12-01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