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油山 邱 林 何忠明
(江西省大余縣人民醫(yī)院外二科,江西 大余 341500)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骨量會逐漸降低,骨結構發(fā)生負面變化導致骨頭變脆,骨折發(fā)生率增高,患上老年性骨質疏松這一種代謝性骨病[1]。據(jù)統(tǒng)計,該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為老年人,多發(fā)生脊椎壓縮性骨折,僅北美地區(qū)每年發(fā)生脊柱性骨折的患者便約有16萬例[2]。目前常用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來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但由于治療對象的年齡普遍較大且伴隨骨質疏松,因此術后仍有殘留疼痛、康復速度慢的現(xiàn)象??焖倏祻屯饪?Fast Tract Surgery,FTS)[3]是指將麻醉、護理和外科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經過臨床實踐證實的行之有效的圍術期護理措施,可以促進術后快速康復。中藥熏蒸是將熱藥蒸氣作為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可直達病灶,且對脾胃刺激小,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4]?;诖?我院提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在PVP術后將FTS結合中藥熏蒸以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現(xiàn)將相關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PVP術后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即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基于FTS的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接受相同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以自擬中藥熏蒸治療。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53-70歲,平均年齡為(60.5±10.5)歲;體質指數(shù)18-27 kg/m2,平均為(21.82±2.44)kg/m2;累及節(jié)段:L120例,L218例,L32例。對照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54-69歲,平均年齡為(59.5±8.5)歲;體質指數(shù)18-28 kg/m2,平均為(21.88±2.47)kg/m2;累及節(jié)段:L121例,L218例,L31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研究癥狀的診斷標準[5],經體格檢查、骨密度測定、影像學檢查等確診;②無神經受損病癥;③腰背部疼痛明顯;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患者對治療所用的手術無禁忌證。(2)排除標準:①患嚴重肝腎功能病者;②合并嚴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③腦血管疾病、顱內占位性病變;④病理性骨折;⑤凝血功能障礙、全身感染等。
2 方法:2組均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后心電監(jiān)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腿部功能鍛煉、預防并發(fā)癥、預防切口感染護理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FTS治療。(1)術后3天-2周:①俯臥位鍛煉:患者取俯臥位進行鍛煉背部肌肉,同時緩慢抬高左上肢及右下肢,盡量使左肩部及右髖部抬離床面,保持10秒左右,相同方法鍛煉右上肢及左下肢,雙側鍛煉各完成10次/組,每次鍛煉5組。②仰臥位鍛煉:患者取仰臥位鍛煉腰、腿部肌肉,患者雙上肢平放于身體兩側,保持頭部上肢軀干不離開床面,屈髖屈膝并抬高,在空中進行蹬自行車運動,保持動作緩慢有力、節(jié)奏均勻,10次/組,每次鍛煉5組。(2)術后1個月:①俯臥位鍛煉:患者取俯臥位進行鍛煉,屈膝、屈肘,以膝、肘4點支撐于床面,盡量保持上臂、大腿與床面垂直,緩慢抬高下肢及小腿離開床面,保持10秒左右后緩慢放下,10次/組,每次鍛煉5組。②直立位鍛煉:患者取站立位,抬頭、挺胸、收腹,身體保持直立,身體重心置于左腿,緩慢屈膝、屈髖,抬高右腿,保持10秒左右后緩慢放下,相同方法鍛煉對側下肢,雙側鍛煉各完成10次/組,每次鍛煉5組。訓練過程中動態(tài)評估患者腰部及雙下肢功能,并適當增加訓練時長及頻次,可增至每次訓練30-45分鐘,4-5次/w。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增加中藥熏蒸治療。中藥方為:海桐皮15g、制乳香8g、透骨草15g、制沒藥8g、花椒15g、川芎15g、紅花8g、威靈仙15g、白芷15g、小茴香10g、防風10g、烏藥10g、艾葉15g,對于腰部疼痛嚴重患者可加桑寄生10g。將以上藥物放入1000 ml純凈水中浸泡、煮沸,并使用科瑞KR-xZ-2008熏蒸治療機對患者的骶部進行熏洗,具體操作為:暴露患者腰部,并鋪蓋治療巾后開始熏蒸,調整熏蒸儀藥液溫度為85℃-100℃,蒸汽溫度為40℃-44℃,可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調整,以全身出汗為宜。熏洗每天1次,每次30-40分鐘,每1-2周為1療程。2組患者出院后進行門診隨訪。
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1)疼痛程度。術后24小時、7天時對2組患者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進行評分,將痛覺量化為0-10之間的數(shù)字,0為無痛,10為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2)腰椎功能。對2組患者在出院、術后3個月使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7]和日本腰椎矯形外科學會(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8]評價患者腰椎功能,ODI量表包括疼痛、生活自理、負重、步行、坐、站立、睡眠、社會生活等方面,總分45分。ODI評分越低,腰椎功能障礙越輕。JOA量表包括運動、感覺、膀胱功能等方面,總分29分。JOA評分越高,腰椎功能障礙越輕。(3)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康復情況。按照不同療程階段分析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腫痛修復情況,分組為3-4周、5-6周、7-8周、9-10周、12-13周、≥14周。統(tǒng)計2組患者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康復時間在6周內的恢復率。(4)生活質量。對2組患者術前、術后3個月使用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9]評估生活質量,選取該量表中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維度,均采用百分制計分,得分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比。(5)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術后3個月,比較2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神經根粘連、神經根水腫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總發(fā)生率=發(fā)生不良反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包括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康復情況、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用(n,%)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包括患者資料、疼痛評分、腰椎功能評分等,用(±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 結果
5.1 2組患者治療前及術后24小時、7天的疼痛評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VAS評分無顯著差異;術后24小時、7天觀察組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及術后24小時、7天的疼痛評分比較( ±s,n=40)
表1 2組治療前及術后24小時、7天的疼痛評分比較( ±s,n=40)
注:a表示與術前比較P<0.05
組別 疼痛情況(分)術前 術后24小時 術后7天觀察組 8.45±1.38 5.35±0.97a 1.68±0.53a對照組 8.47±1.41 6.34±1.23a 3.44±1.17a t 0.064 3.997 8.666 P 0.949 <0.001 <0.001
5.2 2組患者出院時、術后3個月的腰椎功能比較:2組患者術前ODI評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出院時及術后3個月后OD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出院時及術后3個月后JO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出院時、術后3個月時的腰椎功能比較( ±s,分,n=40)
表2 2組患者出院時、術后3個月時的腰椎功能比較( ±s,分,n=40)
注:a表示與術前比較P<0.05
組別 ODI評分 JOA評分術前 出院時 術后3個月 術前 出院時 術后3個月觀察組 37.13±4.25 21.73±3.21a 13.91±2.13a 11.12±1.97 14.73±3.41a 16.71±1.63a對照組 36.99±4.33 28.55±3.87a 20.25±3.15a 11.18±1.81 13.21±2.21a 15.63±0.83a t 0.146 8.579 10.545 0.142 2.366 3.733 P 0.884 <0.001 <0.001 0.888 0.021 <0.001
5.3 2組患者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康復情況比較:觀察組6周內的恢復率為82.50%,高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康復情況比較(n,%,n=40)
5.4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2組患者術前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術后3個月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s,分,n=40)
表4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s,分,n=40)
注:a表示與術前比較P<0.05
術前 術后3個月組別生理職能 軀體疼痛 一般健康狀況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 生理職能 軀體疼痛 一般健康狀況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觀察組 74.08±9.95 30.26±8.84 62.59±8.76 62.26±6.12 70.48±9.65 84.95±10.65*85.96±10.64a 80.16±9.64a 81.27±10.35a 83.46±10.26a對照組 73.62±9.61 30.25±8.64 60.36±8.28 60.27±4.26 68.04±9.74 79.32±10.36a 79.34±10.38a 74.59±8.94a 75.64±8.65a 77.84±7.65a t 0.210 0.005 1.170 1.688 1.126 2.388 2.812 2.680 2.640 2.777 P 0.834 0.996 0.256 0.095 0.264 0.019 0.006 0.009 0.010 0.007
5.5 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3個月內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5.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表5 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n=40)
骨質疏松病是病理性骨折的主要原因,為骨科臨床較為多見的疾患之一,老年、營養(yǎng)不良和內分泌等因素均可引起全身性骨質疏松,導致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肱骨頸、肱骨上段骨折較為多見[10]。椎體壓縮性骨折治療主要以病情為基礎制定方案,PVP為其常用的治療手段,適合大部分手術患者,聯(lián)合術后FTS治療,可促進患者康復。骨質疏松癥在中醫(yī)研究范疇內被歸屬在“骨痹”“痹癥”范圍,發(fā)病的原因與患者年老力衰、陽虛腎虧有關,又由于患者出現(xiàn)骨質的超微結構破壞、骨頭脆性增加現(xiàn)象又稱作骨萎[11]。目前已有研究證明針灸、推拿等中醫(yī)康復療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運行、運氣活血、促進局部肌肉組織內炎癥消退的作用[12]。中藥熏蒸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是中西醫(yī)聯(lián)合式治療方法,借助蒸汽熱力,將皮膚作為入口將治療有效成分緩慢滲透入患病處,浸入經脈穴絡,達到調氣和血、疏經通絡的治療效果[13]。
將本院自制的中藥熏蒸藥方用于觀察組后發(fā)現(xiàn),接受熏蒸治療的患者疼痛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中藥熏蒸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PVP術后的疼痛癥狀。分析原因為組方中海桐皮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散瘀止痛的功效,紅花聯(lián)合透骨草具有止痛活血、舒筋解痙的功效,聯(lián)合同功效的防風等藥物一同治療,有效緩解術后疼痛,便于進一步護理治療[14]。此外本研究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出院時及術后3個月ODI評分更低,JOA評分更高,提示中藥熏蒸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PVP術后的腰椎功能。分析原因為中藥熏蒸通過蒸汽直接作用患者椎體部位及其對應穴位,熱療作用聯(lián)合藥力作用,加速患者椎體骨折部位血液循環(huán),減輕局部的水腫以及疼痛,促進患者腰椎功能提高。中藥熏蒸有利于增加椎體部位血液循環(huán),從而發(fā)揮加速骨代謝的作用,提高患者骨密度以及骨強度,達到促進患者腰椎功能早期康復的效果。同時中藥熏蒸時有效成分通過水蒸氣的形式通過毛孔進入患者血液循環(huán)中,更有利于發(fā)揮該中藥組方中海桐皮、制乳香、白芷、紅花、艾葉等功效,提高其利用率,從而達到活血化瘀、舒筋解痙、驅寒增陽等療效,有利于患者術后盡早開始康復鍛煉,幫助提高其鍛煉耐受力,進而提高康復效果,最終達到促進患者腰椎功能康復的目的[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6周內骨折區(qū)軟組織疼痛情況恢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3個月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中藥熏蒸能有效幫助PVP術后的患者進一步降低腰椎功能障礙,縮短住院時間,促進早期快速康復,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能力,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分析原因為本院的熏蒸藥方中的制乳香具有祛瘀濁、促新生,收斂生肌功效,同時制沒藥亦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與組方中同具有生肌活血作用的白芷、紅花、艾葉等其他藥物共同治療,促進患者患處修復,從而更早地接受康復訓練,更早達到出院標準。中醫(yī)學五行相生理論中“滋補腎水以生養(yǎng)肝木(水生木)”,腎與肝互為因果[16],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藥方中的烏藥能夠補氣止痛、驅寒增陽,小茴香亦能夠溫中補虛、養(yǎng)胃平氣,聯(lián)合其他藥物內調患者肝腎之氣,為患者術后的生活能力提高提供幫助。且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3個月內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中藥熏蒸能有效幫助PVP術后的患者進一步促進早期快速康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能力。PVP術中發(fā)生神經根反應性水腫和神經根微小損傷,術后早期開始中藥熏蒸有利于加速椎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其神經根水腫。組方中制乳香、制沒藥、白芷、紅花、艾葉同用具有舒經活絡、消腫生肌等功效,能起到改善患者術后運動功能的作用,從而提高患者鍛煉效果,減少術后深靜脈血栓、神經根粘連的發(fā)生率。其次,中藥熏蒸,藥物未通過胃腸道吸收,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且藥方中小茴香具有溫中補虛、養(yǎng)胃平氣的功效,從而減少患者腹痛腹脹的發(fā)生率[17]。
綜上所述,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腰椎骨折行PVP術后用中藥熏蒸治療,能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提高腰椎功能,同時能促進患者早期快速康復,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