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英
支原體肺炎屬兒童常見病之一,發(fā)病率逐年上升,秋季的發(fā)病率最高。支原體肺炎是因肺炎支原體引發(f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經飛沫傳播病原體,肺炎支原體侵襲呼吸道黏膜后,其頂端結構吸附在易感宿主細胞膜受體上,使細胞膜受損,毒性物質持續(xù)釋放后導致細胞凋亡,傷害組織[1]。近年來,該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秋季為高發(fā)季節(jié),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發(fā)熱,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可引發(fā)器官衰竭,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支原體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逐漸產生耐藥性,因免疫失衡、混合感染等多種因素對支原體肺炎的治療造成困擾,且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易引起皮膚過敏、肝功能損害及消化道癥狀等不良反應[2]。阿奇霉素為臨床常用的治療小兒肺炎的抗生素,其療效確切,用藥安全性較好,但長期應用產生耐藥性,療效漸為下降[3]。熱毒寧注射液近年來逐漸用于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其為傳統(tǒng)中藥制劑,對獲得性肺炎和支氣管炎也有明顯的療效。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支原體肺炎患兒可有效平喘止咳、化痰清熱,療效顯著[4]。本研究觀察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及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上饒市廣豐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支原體肺炎患兒102例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51)和對照組(n=51)。2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長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臨床資料比較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患兒均符合小兒支原體肺炎肺炎診斷標準[5];血清MP-IgM陽性;X線胸片顯示有肺炎病變;臨床癥狀表現為發(fā)熱、刺激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難、濕啰音等;臨床資料齊全;患兒及家長依從性高。排除標準:非支原體引起的肺炎;合并其他肺部感染者;對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精神障礙及器官損傷者;合并心血管、血液及其他慢性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2組均行化痰平喘、吸氧、退熱治療。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將本品用適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 g/ml,再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至250 ml或500 ml,最終阿奇霉素濃度為2.0 mg/ml靜脈滴注,滴注時間≥1 h,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6 d,隨后改為隨后改為口服阿奇霉素顆粒(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天按體質量5 mg/kg頓服,1 d最大量不超過0.25 g。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美域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10 ml混合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每天1次,滴速30~40 滴/min。2組患兒均接受14 d治療。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2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2)記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發(fā)熱消退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3)比較2組患兒住院當天、治療1周時炎性因子水平,采用ELISA法測定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FN-γ)水平 ;(4)使用AS-407肺功能測定儀(北京芯瑞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國械注進20162211982)對2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進行測定,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F)。
1.5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兒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減輕明顯;有效:治療后,患兒體溫恢復正常,肺部啰音、咳嗽略有減輕;無效:治療后,患兒體溫未變化或加重,肺部啰音、咳嗽未減輕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08%,高于對照組的84.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91,P=0.046),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癥狀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癥狀(咳嗽、發(fā)熱、肺部啰音、喘息)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2.3 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住院當天,2組患兒IL-6、IFN-γ、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IL-6、IFN-γ、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住院當天與治療1周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4 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兒FVC、FEV1、MM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后,2組FVC、FEV1、MMEF均治療前增加,且觀察組FVC、FEV1、MMEF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5。
表5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小兒支原體性肺炎約占小兒肺炎的18%,屬于兒童期常見肺炎,因呼吸道受肺炎支原體侵襲,致使黏膜運動出現障礙,進而引發(fā)炎性反應,若病原菌侵入肺部,則患兒容易出現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并發(fā)癥,甚至發(fā)生酸中毒,導致機體缺氧,增加損傷心肌細胞的風險,故應采取措施積極控制,避免出現不良結局[6]。臨床常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支原體性肺炎,阿奇霉素為其代表藥物。阿奇霉素可結合支原體50 s核糖體亞單位,一直支原體蛋白質合成,發(fā)揮治療作用。組織間液存留阿奇霉素濃度較高,停藥10 d后,還可檢測到外周血白細胞內的阿奇霉素,故治療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顯著[7]。雖然阿奇霉素不良反應較少,但部分患者依然不能耐受引發(fā)的不良反應,因此可見,阿奇霉素聯(lián)合中藥治療是較優(yōu)的治療方案。
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支原體性肺炎效果較好,其由青蒿、梔子、金銀花等組成,具有解毒清熱、解表疏風之功效。青蒿性寒,味苦、辛,可解暑、清透虛熱、涼血等,對多種病毒和細菌產生殺傷作用,與金銀花聯(lián)用,可互相協(xié)同,可迅速退熱 且藥效持久。金銀花可散熱疏風,解毒清熱,性寒,味甘,有解熱抗炎之功效。梔子可解毒涼血,除煩瀉火,性寒,味苦[8]。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08%,高于對照組的84.31%;治療14 d后,2組FVC、FEV1、MMEF均治療前增加,且觀察組FVC、FEV1、MMEF均高于對照組。說明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可改善患兒肺功能。中醫(yī)將兒童支原體肺炎歸屬為“風溫”“馬脾風”“肺炎喘嗽”等范疇內。
兒童肺臟較為嬌嫩,形氣處于未充狀態(tài),故衛(wèi)外功能相對較弱,皮毛或者口鼻易被六淫之邪侵入,肺衛(wèi)受侵,導致郁閉肺氣、肺失宣肅、發(fā)熱;若外邪入內化熱,氣道壅遏,痰熱相阻,故顯喘、咳、痰、熱等癥狀。熱毒寧注射液組方中金銀花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功效,梔子具有抗炎、鎮(zhèn)靜解熱功效,亦可提高免疫力,青蒿具有抗炎功效,亦可調節(jié)免疫力[9]。三種藥物功效相互協(xié)同,減輕肺部炎癥,熱毒寧注射液與阿奇霉素聯(lián)用,抗炎效果更強;利于肺部功能改善,提高臨床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咳嗽、發(fā)熱、肺部啰音、喘息)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說明兩藥聯(lián)合使用可快速緩解癥狀,減輕急性期的炎性反應,縮短住院時間,比單一使用西藥治療效果好。熱毒寧注射液具有抗炎功效,可將巨噬細胞、白細胞等吞噬能力提高,對炎性因子發(fā)揮抑制作用,避免免疫損傷,促進機體吸收炎性反應,恢復肺部功能,且熱毒寧注射液解熱效果較好,可促使氣管舒張,對呼吸道分泌作用產生抑制效果,可迅速減緩咳嗽、咯痰癥狀,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治療,可曾強抗炎效果[10]。據王芳[11]研究表明,支原體肺炎患兒使用熱毒寧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可迅速緩解呼吸道癥狀,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臨床療效顯著,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
IL-6是免疫調節(jié)因子,可活化T細胞,還可介導炎性反應,高濃度IL-6抑制體內合成T細胞,促進B細胞增殖,導致免疫損傷。IFN-γ增強細胞免疫功能的同時過度表達呼吸道內皮細胞黏附因子,導致炎性細胞增殖,損傷氣道[12]。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周后,2組IL-6、IFN-γ、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可減輕炎性反應。張永法等[13]研究報道稱,金銀花促進炎性細胞與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梔子協(xié)同金銀花,提升解毒功效,青蒿酮可抑制流感病毒,抑制致病菌功能增強,抑制炎性因子產生。
綜上所述,熱毒寧注射液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確切,可提高治療總有效率,縮短癥狀體征持續(xù)時間及住院時間,抑制炎性因子的過度表達,改善肺功能指標,可推廣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