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癌癥進展到中期后患者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臨床越來越重視惡性腫瘤的治療,以期改善患者預后[1]。癌性疼痛的原因為患者心理變化與社會因素的作用,疼痛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予以個性化治療,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臨床緩解癌性疼痛的方法通常是藥物治療,典型代表是三階梯止痛法,該方法有緩解疼痛作用,但作用時間較短,用藥后患者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2]。復方苦參注射液屬純中藥抗癌制劑,用于惡性腫瘤癌性疼痛患者中可獲得更有效的抗癌效果,藥物的不良反應較輕微,作用更穩(wěn)定、持久[3]。本研究觀察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惡性腫瘤癌性疼痛的臨床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中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惡性腫瘤癌性疼痛患者110例,采用數(shù)字抽簽法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22~68(41.46±3.04)歲;疾病類型:乳腺癌12例,食管癌9例,肝癌11例,大腸癌7例,肺癌16例。對照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20~69(41.02±3.42)歲;疾病類型:乳腺癌13例,食管癌8例,肝癌12例,大腸癌8例,肺癌14例。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世衛(wèi)組織制定的惡性腫瘤診斷標準,并經(jīng)由我院醫(yī)學診斷確診,KPS評分≥60分;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排除標準: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患者;存在除癌性疼痛以外的疼痛因素,如手術疼痛、骨折疼痛等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三階梯止痛法:輕度疼痛患者予非甾類抗炎藥物聯(lián)合其他輔助藥物鎮(zhèn)痛,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鹽、酚咖片等,用藥劑量可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遵醫(yī)囑;中度疼痛患者,予弱阿片類藥物聯(lián)合非甾類抗炎藥物聯(lián)合鎮(zhèn)痛,如鹽酸布桂嗪片、酒石酸二氫可待因控釋片、曲馬多等,用藥劑量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遵醫(yī)囑;重度疼痛患者給予阿片類聯(lián)合非甾類抗炎藥物聯(lián)合鎮(zhèn)痛。觀察組患者給予復方苦參注射液(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20 ml混合生理鹽水200 ml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或肌內注射,每次2~4 ml,每天2次。10 d為1個療程,2組患者均治療2~3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比較2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堿性磷酸酶(ALP)、總紅膽素(TBil)]、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VAS評分總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強烈。
1.5 療效評定標準 完全緩解:患者完全無疼痛,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無影響;基本緩解:患者VAS評分較前減輕≥75%,不影響患者的睡眠與日常生活;部分緩解:患者VAS評分較前減輕50%~74%,基本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情穩(wěn)定:患者VAS評分較前減輕<50%,對患者的睡眠、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病情進展:患者疼痛無改善甚至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睡眠。總有效率=(完全緩解+基本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1.82%,高于對照組的54.55%(χ2=9.429,P=0.002),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ALT、AST、ALP及TBil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ALT、AST、ALP及TBil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2.3 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V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分)
惡性腫瘤中晚期患者出現(xiàn)癌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腫瘤自身產(chǎn)生的致痛作用,另一種是腫瘤壓迫周邊血管、神經(jīng)組織等導致的疼痛。根據(jù)臨床相關統(tǒng)計,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會受到疼痛的影響,不但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4]。目前惡性腫瘤癌性疼痛患者應用三階梯止痛法鎮(zhèn)痛,有助于患者緩解癌性疼痛,但由于患者需長期口服或注射鎮(zhèn)痛藥物,易使患者產(chǎn)生藥物依賴性,且作用時間較短,藥物不良反應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阻礙患者康復。因此,需尋找一項更有效的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保證鎮(zhèn)痛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5]。
近年來隨著中醫(yī)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中醫(yī)治療惡性腫瘤癌性疼痛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復方苦參注射液具有涼血解毒、清熱利濕、散結止痛的作用,將其用于癌性疼痛中可獲得較好的應用效果[6]。復方苦參注射液不但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無明顯全身不良反應,局部應用會有輕度刺激,一經(jīng)注入易被機體吸收。復方苦參注射液的成分主要是苦參、白土苓,輔料為聚山梨酯80、氫氧化鈉及醋酸等,其中苦參有抗腫瘤的作用,白土苓有健脾除濕、祛風解毒的作用,復方苦參注射液不但有止痛、止血、抑制癌細胞擴散等效果,還可改善患者的造血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各項肝功能指標均低于對照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復方苦參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肝功能,進入人體后可有效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腫瘤細胞的分化與凋亡,起到抑制腫瘤細胞轉移、侵襲的作用,還可調節(jié)患者機體免疫力。體外試驗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可有效抑制多種人肝癌細胞增殖。近年來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苦參注射液可用于實體腫瘤輔助治療中,臨床效果較好,安全性較高,已成為臨床比較常用的抗腫瘤治療藥物。朱芳等[8]研究顯示,復方苦參注射液對晚期肝癌患者可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
復方苦參注射液用于惡性腫瘤癌性疼痛患者中的作用較明顯,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學水平不斷發(fā)展,臨床對惡性腫瘤的研究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苦參對緩解癌性疼痛具有重要作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含有多種抗癌成分,如脫氧苦參堿、氧化苦參堿及苦參堿等,其中苦參堿成分可誘導K562細胞發(fā)生分化,降低端粒醇活性,也可降低內皮細胞通透性,維持內皮細胞的完整性。臨床研究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可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甚至殺死腫瘤細胞,將其誘導分化為正常細胞,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還有一定的作用,可提升機體T淋巴細胞與B細胞的免疫功能[9]。復方苦參注射液可通過擴張血管改善局部缺血、淤血情況,抑制中樞神經(jīng)對疼痛的反應,最終達到鎮(zhèn)痛、緩解疼痛的作用,復方苦參注射液還具有抗炎等作用,因此復方苦參注射液在臨床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嚴寶劍[10]表明,惡性腫瘤癌痛患者應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由此可見,復方苦參注射液對惡性腫瘤癌性疼痛患者的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惡性腫瘤癌性疼痛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肝功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