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勇,程 貝,陳亦輝,劉苗苗,陳 輝
(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湖北 武漢430010)
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原因多被認為是患者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引發(fā)腦組織供血不足,導致機體大腦局部組織壞死,進而引發(fā)面癱、語言障礙,嚴重者致使活動障礙、偏身感覺障礙等,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受到極大影響。缺血性腦卒中在中醫(yī)學中屬于“中風”“偏癱”等范疇,患者發(fā)病突然,即使經過治療,也多半遺留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不暢等后遺癥[1]。臨床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多半采用丁苯酞治療,丁苯酞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抗腦缺血藥物。相關研究表明,丁苯酞對于增加腦細胞線粒體功能,改善腦組織血流灌注有較好使用效果,有效降低腦細胞損害程度[2]。星蔞承氣湯能夠有效恢復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患者意識水平;有效作用患者血液流變學、抗炎癥反應、抑制神經元損傷、抗自由基氧化等[3]。因此本研究使用星蔞承氣湯聯(lián)合丁苯酞進行治療,旨在尋找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就診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20例,對患者進行篩查,篩查失敗6例,共篩查成功114例。剩余11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6例、聯(lián)合組58例。對照組患者退出2例,失訪1例,不良事件1例,其他1例,患者不配合1例,共失效人數(shù)6例,剩余完成治療人數(shù)50例;聯(lián)合組患者退出3例,患者不配合2例,失訪1例,不良事件1例,其他2例,共失效人數(shù)9例,剩余聯(lián)合組49例患者完成治療。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66.22±4.67)歲;平均病程(4.66±0.46)h;其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7例,可能性神經功能障礙16例,進展性卒中10例,完全性卒中7例。聯(lián)合組男24例,女25例;平均年齡(65.34±4.45)歲;平均病程(4.56±0.55)h;其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6例,可能性神經功能障礙17例,進展性卒中10例,完全性卒中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病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診斷標準[4];②經顱腦CT、磁共振成像等手段確診;③首次發(fā)病且病程<72 h;④年齡≥60歲且≤75歲;⑤體重指數(shù)20.58~27.00 kg/m2。排除標準:①對本次使用藥物過敏者;②有嚴重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疾病者;③有嚴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溶栓、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灌注等常規(guī)治療。并采用丁苯酞(國藥準字H20050298)100 ml靜脈滴注,時間為60 min,2 d后轉為空腹口服,0.2 g/次,3次/d。
1.2.2 聯(lián)合組:采用丁苯酞及常規(guī)治療之外,聯(lián)合星蔞承氣湯治療。方劑組成為:全瓜蔞、地龍、郁金、厚樸、枳殼、大黃各10 g,膽南星12 g,石菖蒲、丹參各15 g。加水800 ml煎至200 ml,1劑/d,分兩次服用,14 d為1個療程。所有患者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1.3.1 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檢測:采集患者治療前1 d、治療后1 d清晨空腹肘部靜脈血5 ml,3500 r/min轉速離心處理10 min,取上層血清,-70 ℃放置30 min待檢。取出置入離心管平行振蕩30 s,加入熒光探針(CellROX Orange),待完全溶解,靜置3 min;后在450 nm波長下檢測OD值,記錄數(shù)據,測定患者GSH-Px、SOD、MDA表達水平。
1.3.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參數(shù)水平檢測:使用血液流變分析儀(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 ZL6000)處理,檢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表達水平。
1.3.3 炎癥因子水平檢測:ELISA檢測hs-CRP、TNF-α、MMP-9表達水平。采用碳酸鹽緩沖液稀釋待測液,倒入孔中,4 ℃下過夜,后棄去,沖洗干凈,孔中加入1%BSA,37 ℃孵育60 min,后棄去,沖洗干凈,稀釋抗血清,每孔加入0.1 ml,37 ℃下進行輕微搖晃40 min,后棄去,沖洗干凈,使用TMB進行顯色處理,后在450 nm波長下檢測OD值,查出hs-CRP、TNF-α、MMP-9表達水平。
1.3.4 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水平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1 d、治療后1 d,由同一醫(yī)師使用同一臺無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系統(tǒng),檢測兩組患者腦動脈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數(shù)(RI)、搏動指數(shù)(PI)表達值。
1.4 療效標準 痊愈:一側肢無力、面部麻木等癥狀完全消失,且NIHSS評分降低>90%;顯效:一側肢無力、面部麻木等臨床癥狀等癥狀顯著改善,NIHSS降低>45%,總分值≤90%;有效:肢體麻木、偏癱等癥狀有所改善,NIHSS降低>18%,且分值≤45%;無效:一側肢無力、面部麻木等臨床癥狀等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出現(xiàn)惡化,NIHSS降低≤18%,且分值≤18%??傆行?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見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GSH-Px、SOD、MDA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聯(lián)合組GSH-Px、SOD水平上升,MDA水平下降,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聯(lián)合組患者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全血高切黏度血水平下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見表3。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TNF-α、MMP-9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s-CRP、TNF-α、MMP-9水平降低,并且聯(lián)合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見表4。治療前兩組患者Vm、PI、RI表達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和聯(lián)合組患者PI、RI、Vm表達降低/升高,并且聯(lián)合組低于/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2.5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5。對照組總有效率70.00%,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89.80%,兩組比較,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不良習慣或不可控危險因素均可引發(fā)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具有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的特點[5]。多是由于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腦供血不足,繼而引起神經功能缺損[6]?;颊咧委熀髸诓煌潭壬蠁适趧幽芰蛘Z言能力,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極大不良影響。
丁苯酞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消旋體,主要成分是消旋-3-正丁基苯酚,被列入我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指導用藥。丁苯酞具有改善腦組織、優(yōu)化微循環(huán)環(huán)境,減輕腦細胞氧化損傷,促進患者受損神經功能恢復的功效[7-8]。中醫(yī)治療腦卒中多以補氣、祛痰、息風、養(yǎng)血為主要手段[9]。星蔞承氣湯中主藥分別為瓜蔞、大黃、膽南星;瓜蔞味甘微苦,《藥性切用》云:“入肺胃而消痰解熱,蕩滌胸中垢膩”;大黃苦寒,《神農本草經》載大黃主下瘀血,膽南星清火化痰,《本草匯言》載有“牛膽苦寒而潤,有益肝鎮(zhèn)驚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10-12]。諸藥共同使用,可泄熱逐痰,發(fā)揮其清熱化痰,暢通肺腑,疏通腦絡的效果[13]。故本文研究采用丁苯酞聯(lián)合星蔞承氣湯對缺血性腦卒中進行治療,效果顯著。
氧化應激是指氧化劑和抗氧化劑之間生理平衡被破壞,對機體造成潛在傷害[14-15]。GSH-Px是機體對抗體內抗氧化反應的主要反應物,防止體內過氧化物對細胞的損傷[16]。SOD有效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和超氧化自由基,從而保護細胞不受損傷[17]。MDA可以側面反映氧自由基的含量變化[18]。在本研究中,患者治療后GSH-Px、SOD表達上升,MDA下降,氧化應激反應降低,阻止機體內腦細胞進一步壞死,促進患者受損神經功能恢復。相關研究表明,丁苯酞改善機體腦血流量,提高機體抗氧化應激能力,促進神經修復;星蔞承氣湯消除機體痰濁內生,減少自由基,減輕機體氧化應激反應[19-20]。該研究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證明丁苯酞聯(lián)合星蔞承氣湯可有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對降低患者氧化應激反應有較好效果。
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病理改變?yōu)閯用}粥樣硬化,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全血高切黏度高于正常范圍[21]。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以及血漿黏度均降低,患者血液流變學表達得到改善。證明丁苯酞聯(lián)合星蔞承氣湯對改善缺血性腦卒中腦組織耐受力,提升血流量,調節(jié)血液流變學指標有較好效果。分析其原因為丁苯酞對于增強腦組織耐受力,提高神經細胞修復功能有顯著療效,能夠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22];星蔞承氣湯通絡活血能夠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
腦組織血流動力學指標異常,顱內大動脈硬化程度惡化,PI、RI和Vm可反映患者腦組織血流灌注和腦部血管阻力[23]。缺血性腦卒中會因為存在再灌注損傷,患者機體免疫平衡失調導致嚴重炎癥反應,機體內hs-CRP、TNF-α、MMP-9水平上升[24]。在本文所進行的研究中,患者PI、RI、hs-CRP、TNF-α、MMP-9表達下降、Vm表達上升,腦缺血得到改善,神經元、受損神經得以恢復。證明丁苯酞聯(lián)合星蔞承氣湯對于緩解神經炎癥、神經細胞凋亡有較好效果。
綜上所述,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使用丁苯酞聯(lián)合星蔞承氣湯進行治療后,有效緩解了臨床癥狀,改善了神經恢復功能,調節(jié)血液流變學,提高治療有效率。但本次研究納入樣本量較少,還需加大樣本數(shù)量以及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