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騎 蔣雅玲 李 貞 段 智
1.長沙市第一醫(yī)院急診科 (湖南 長沙 410005)
2.長沙市第一醫(yī)院乳腺外科 (湖南 長沙 410005)
3.長沙市第一醫(yī)院病理科(湖南 長沙 41000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且惡性程度較高,對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1-2]。目前誘發(fā)乳腺癌的原因尚未明確,與個人所處環(huán)境、生活方式、機體激素水平、遺傳因素以及肥胖等有關[3-4]。糖與脂質均是人體重要的功能物質,而惡性腫瘤細胞的異常增殖常常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乳腺癌患者大多存在糖代謝異常,且糖尿病可增加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風險[5]。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血脂異常,并且脂質代謝異常與多種腫瘤聯(lián)系密切[6-7]。但目前乳腺癌患者糖代謝與脂質代謝間的關聯(lián)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擬探討乳腺癌患者治療前糖化血紅蛋白與血脂的相關性,以期為腫瘤防治提供預警。
選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診于我院且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96例為研究組,年齡39~77歲,平均(54.61±7.45)歲,平均BMI(26.68±3.41)kg/m2,其中59例已絕經(jīng),90例有生育史,25例有家族腫瘤史。另選取同期乳腺良性疾病患者92例為對照組。年齡34~75歲,平均(53.42±7.27)歲,平均BMI(25.98±3.79)kg/m2,其中49例已絕經(jīng),87例有生育史,22例有家族腫瘤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納入標準:鉬靶X線檢查或病理診斷均符合乳腺癌[8-9];女性患者;病灶局限于單側;未曾使用降糖降脂藥物;未曾進行過放療或化療。排除標準:繼發(fā)性乳腺癌;腫瘤已發(fā)生遠處轉移;患有內分泌系統(tǒng)疾??;臨床資料不完整。
于治療進行前,禁食8~12h情況下,抽取靜脈全血,分離血清后對糖化血紅蛋白(HbA1c)與血脂指標進行檢測,血脂成分主要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采用SPSS 21.0軟件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n(%)]表示,采用χ2檢驗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HbA1c、TG、TC、LDL-C水平均較高,HDL-C水平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將血清HbA1c、TG、TC、LDL-C、HDL-C水平與患者疾病(乳腺癌=1,乳腺良性疾病=0)進行ROC分析,結果顯示血清HbA1c、TG、TC、LDL-C、HDL-C的AUC值分別為0.755、0.935、0.648、0.764、0.795(見表3、圖1)。
圖1 血清HbA1c、TG、TC、LDL-C、HDL-C水平對乳腺癌的預測價值曲線
表3 血清HbA1c、TG、TC、LDL-C、HDL-C水平對乳腺癌的預測價值的ROC分析
按乳腺癌病理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過表達型、三陰型,將其分為4組,比較各組患者HbA1c、TG、TC、LDL-C、HDL-C水平,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其中Luminal A型患者與HER-2過表達型患者血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水平差異最為明顯,Luminal A型患者HbA1c、TG、TC、LDL-C水平均低于HER-2過表達型,HDL-C水平高于HER-2過表達型(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水平比較
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治療前乳腺癌患者HbA1c與TG、TC、LDL-C、HDL-C的相關性,rs分別為0.709(P<0.001)、0.739(P<0.001)、0.562(P<0.001)、-0.690(P<0.001),治療前乳腺癌患者HbA1c與TG、TC、LDL-C呈正相關,與HDL-C水平呈負相關。
表4 不同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糖化血紅蛋白、血脂水平比較
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A1c,HbA1c)是由血紅蛋白β鏈N末端氨基和葡萄糖的游離醛基在無酶催化的情況下,縮合而成的氨基酮。其合成過程發(fā)生在紅細胞內,具有合成緩慢、不可逆轉、持續(xù)等特點。HbA1c的合成受血糖濃度的影響,與血糖濃度呈正相關,因此HbAlc 能夠反映機體近 8~12 周平均血糖水平[10]。血脂指的是血漿中的脂質成分,是機體細胞基礎代謝的必需物質。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伴隨著腫瘤細胞的增殖與侵襲,病灶周圍鄰近器官、組織遭受損害,與之相關的大量代謝反應受到影響。而脂質代謝存在于機體大多數(shù)細胞中,難免受到波及[11]。
乳腺癌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轉移、侵襲都離不開能量的消耗。高糖環(huán)境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腫瘤細胞生長迅速,對機體的供能要求較高,腫瘤細胞可在機體的組織內進行大量代謝、掠奪營養(yǎng)。血糖濃度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可保證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給腫瘤細胞,推動了腫瘤細胞的生長過程。膽固醇參與生物膜的構成,是維持細胞膜穩(wěn)定性的關鍵成分。如果體內的膽固醇濃度在正常范圍內,可在維生素、類固醇類激素、膽汁酸合成等生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如果膽固醇濃度過高,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會受到抑制,免疫監(jiān)視、清除等功能被進一步減弱,導致免疫逃逸等情況出現(xiàn)[12]。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HbA1c、TG、TC、LDL-C水平均較高,HDL-C水平較低。血清HbA1c、TG、TC、LDL-C、HDL-C對乳腺癌均有一定的預測價值。提示血糖血脂異??赡軙龠M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13]。低密度脂蛋白影響乳腺癌細胞的黏附性能,有利于其癌變細胞的遷移和增殖,影響其發(fā)展進程[14]??赏ㄟ^檢測血脂,對血脂異常情況及時進行飲食、藥物等干預,從而減少乳腺癌的發(fā)生概率。相關研究提示[15],葡萄糖利用率的下降或應激反應可能是導致惡性腫瘤患者血糖升高的因素,應激反應可致使機體各種物質的代謝發(fā)生障礙,而腫瘤患者體內大多伴隨明顯的應激反應,阻礙了腫瘤細胞對葡萄糖的有效利用,導致惡性腫瘤患者血糖水平增高。本研究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治療前乳腺癌患者HbA1c與HDL-C水平呈負相關,與TG、TC、LDL-C呈正相關。HbAlc 水平較高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相對缺乏或存在胰島素抵抗,導致游離脂肪酸相對增多,脂蛋白脂酶、等脂代謝相關酶活性減退,致使機體內脂代謝異常。提示機體內脂代謝可能與血糖水平密切相關,通過 HbA1c 的監(jiān)測,可以間接反映乳腺癌患者脂質代謝情況。
綜上所述, 血清HbA1c、TG、TC、LDL-C、HDL-C對乳腺癌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乳腺癌患者的HbA1c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血脂水平,可作為預測乳腺癌的相關指標,值得臨床上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