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木全
(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廣東 廣州 510200)
海洋污染越來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視,它不僅是沿海國家的問題,更是國際性問題。海洋污染是不分國界的,沿岸和海水隨時都有可能被本國領海以外的海上船舶所排放的污染物污染。船舶所產(chǎn)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等。船舶生活污水每天都在產(chǎn)生,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規(guī)范地排放生活污水會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氣,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見圖1)。所以,規(guī)范船舶生活污水管理刻不容緩。
圖1 生活污水危害鏈圖
船舶生活污水是指船舶上主要由人員生活產(chǎn)生的污水,包括:(1)任何形式便器的排出物和其他廢物;(2)醫(yī)務室(藥房、病房等)的洗手池、洗澡盆,以及這些處所排水孔的排出物;(3)裝有活的動物處所的排出物;(4)混有上述排出物或廢物的其他污水。生活污水也被稱為“黑水”,被成為“灰水”的部分通常指:①廚房、餐廳等排除的水;②盥洗室、淋浴室、洗衣間等艙室排除的污水。
為了防止船舶生活污水對海洋環(huán)境造成污染,《MARPOL73/78公約》的附則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規(guī)則”第11條規(guī)范了船舶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和排放,詳細要求見圖2。
由圖2可知,《MARPOL73/78公約》的附則IV不僅對生活污水排放時的船位、船速、排放方式有要求,同時也對生活污水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標準做出了要求。隨著世界范圍內(nèi)對生活污水排放管理的關注,更多新的標準、要求應運而生,如MEPC.159(55)號決議、國內(nèi)的《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GB3552-89)等,各排放標準的對比見圖3。
圖2 MARPPOL規(guī)則生活污水排放標準圖
圖3 世界各地生活污水排放要求對比圖
船舶生活污水的處理方式可分為無排放型生活污水處理方式與排放型生活污水處理方式。無排放型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是滿足“MARPOL73/78”要求的最簡單常用的方法,船舶只需安裝生活污水儲存柜和排出泵即可,可以在允許排放海域進行排放或條件允許時排入岸上的接收設備。
排放型生活污水處理方式需要配備船舶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即船舶用來對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貯存或處理(粉碎、生化處理、物理化學處理、消毒)排放的設備裝置,當船舶在禁止排放的海域內(nèi)或經(jīng)處理的生活污水不滿足排放要求時,生活污水需要用集污柜暫時收集起來,待船舶航行至允許排放海域且符合排放條件時再進行處理排放,或者在靠港期間通過標準通岸接頭排至港口接收設備。
以下為目前較常用的幾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tǒng):
(1)粉碎消毒系統(tǒng)是指船舶配置使用主管機關所認可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中的消毒系統(tǒng),排放業(yè)經(jīng)消毒系統(tǒng)處理的生活污水只能在近陸地3n mile以外。
(2)生物化學處理裝置是指利用微生物(好養(yǎng)菌為主)的活性污泥對污水中的有機物質(zhì)進行分解處理。這類處理的生活污水滿足“IMO排放標準”,污水中有機物進行了有效降解轉(zhuǎn)化,但是,消毒藥劑控制不當時,會對水體產(chǎn)生化學品的二次污染,對于日益嚴苛的環(huán)保排放新標準,處理能力已顯不足,目前還滿足距最近陸地3n mile以內(nèi)的排放要求。
(3)船舶生活污水生物處理膜分離裝置處理的生活污水能滿足“IMO最新排放標準,以及各特殊區(qū)域的嚴苛排放標準”;處理排放水質(zhì)好,膜分離加紫外線消毒模式下,不會對水體產(chǎn)生化學品二次污染,目前,此裝備逐漸成為主流廣泛應用各船舶。以筆者所在船舶為例,船舶集污艙總?cè)萘繛?6.7m2,配備了江蘇南極WCMBR-60(U)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條件滿足時,可選擇適當方式進行排放。
對于采用生活污水進行收集貯存或粉碎處理的船舶,只能在離陸地12n mile以外海域以不低于4節(jié)航速航行時排放未經(jīng)粉粹和消毒的生活污水,在最近陸地3n mile以外以不低于4節(jié)的航速航行時排放業(yè)經(jīng)粉碎和消毒的生活污水,其它水域或者不滿足航行狀態(tài)要求不允許排放,生活污水只能用集污艙收集貯存,必須將生活污水舷外直通閥關閉,同時,排放泵控制不能在“自動排放”位,在此水域和靠碼頭情況下,要控制用水,避免污水量超出貯存能力。
對于安裝了滿足公約規(guī)范3n mile以內(nèi)排放要求生活污水裝置的船舶,裝置必須處于連續(xù)運行狀態(tài),12n mile以外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海,并將裝置空氣泵轉(zhuǎn)換至“斷續(xù)”工作模式來維持微生物活性,同時,也達到了減少裝置維護保養(yǎng)工作(如濾網(wǎng)的清洗)和延長超膜過濾器的使用壽命的目的,靠港期間必須將生活污水舷外直通閥關閉,裝置正常運行處理生活污水,在裝置故障或維修期間,可轉(zhuǎn)換為收集貯存處理模式。
特殊情況:進入內(nèi)河或其它特殊區(qū)域時,及時了解地方相關規(guī)定,按照其規(guī)定處理生活污水。
船長是船舶的主要負責人、船舶的管理和安全及防污的第一責任人,應確保全船的規(guī)范管理,保證船舶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領導全體船員落實公司的SMS體系的運行,遵守國際公約以及國家法律、法規(guī),熟悉和執(zhí)行公司的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方針。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環(huán)境保護,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船舶防污工作是船長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船上成立以船長為組長,輪機長、大副為副組長的船舶防污染管理小組,船長要經(jīng)常組織船員學習《MARPOL 73/78防污公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等法規(guī),學習防污知識,增強船員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責任心,提高船員的防污能力,保護好水域環(huán)境,防止船舶對水域及港口環(huán)境的污染。為規(guī)范船舶生活污水管理,船長必須做到:
(1)要確認船上各類證書如《國際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型式認可證書》齊全、有效。
(2)確認生活污水處置記錄滿足排放要求,機艙排放生活污水一定要求書面請示船長,得到船長的審批才能排放,臺賬記錄一定要正確。
(3)確認船員對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操作的熟悉程度,船員不但要熟悉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基本原理,而且要熟悉生活污水的排放要求,所以船長要經(jīng)常組織船員學習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4)確保船上負責人(輪機長、三管輪)清楚本船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操作規(guī)程,了解日常維護所需的備品、備件等。
(5)要求機艙經(jīng)常檢查生活污水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處于良好狀況,機艙同志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對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進行正常維護,對活性污泥處理裝置則應在較短周期內(nèi)查看曝氣池的進氣壓力是否處于設計范圍、回流管是否有污泥回流,有備用空氣壓縮機,還要定期轉(zhuǎn)換,檢查曝氣池的污泥濃度,如果濃度過高,就要及時排泥,及時清洗壓縮機的濾芯和空氣擴散元件,檢查投藥裝置,及時補充消毒藥品。
(6)在船舶進入禁排區(qū),監(jiān)控生活污水的儲存能力,提醒輪機部檢查集污艙和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需要注意的是,生化處理裝置的污水不能排空,一旦排空,活性污泥或生物膜附著的微生物就會一起損失,使裝置失去處理能力,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培養(yǎng),需要十幾天的時間,當船舶不使用生化裝置處理生活污水時,應保持曝氣,否則,幾天內(nèi)好氧菌會大量死亡,活性污泥或生物膜會失去活性、喪失處理能力,如果長期不用,必須及時清洗排空,在下次使用前重新培養(yǎng)。
船舶防污染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嚴格控制船舶對海洋的污染,保護海洋環(huán)境是船東、船舶管理公司、船舶乃至整個航海界共同的責任。船長作為船上最高領導人必須嚴把關,提高全體船員對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明確各崗位的防污職責,增強船員的防污操作能力和責任感,采取一系列比較科學有效管理的措施,防止船舶對海洋造成污染,使海洋保持清潔,世界保持美好。加強船舶生活污水的管理,規(guī)范排放處理,從我們每個船員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