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2023年2月21日周二是中國農(nóng)歷二月初二,俗稱龍?zhí)ь^的日子。二月二被稱為龍頭節(jié),它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而在近代這一天,我國民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各種與龍相關(guān)的活動來祈求平安和豐收。之所以這一天被稱為龍頭節(jié),是因為每到仲春卯月之初的黃昏時分,傳說這天龍會抬頭。寓意風調(diào)雨順、吉祥轉(zhuǎn)運、五谷豐登、人畜平安等。我國人民慶?!褒堫^節(jié)”,讓老天保佑豐收。
民間有一句民俗叫:“正月理發(fā)死舅舅”。這樣的民俗不知道是怎么來的,但是這一句話影響了中國很多人,有一些理發(fā)店甚至正月就不開門了。一直等到農(nóng)歷二月份,人們才會集中起來在二月二龍?zhí)ь^這天理發(fā)。二月二龍?zhí)ь^為什么理發(fā)?龍?zhí)ь^理發(fā)有什么講究?龍?zhí)ь^理發(fā)有什么寓意?這個還得從頭說起。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nóng)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zhí)ь^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其實“正月剃頭死舅舅”是誤傳。其實正月不能剃頭在民間還是有多種說法,最有說服力的是清軍入關(guān)后漢人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明朝的思念,意為“思舊”。當“正月理發(fā)死舅舅”是民俗文化的誤傳,“死舅”實際上是“思舊”“思舅”,正月里理發(fā)了就會“死舅”沒有一點科學依據(jù)。其實,民俗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死舅舅”的預言,而是在用“正月不剃頭‘思舊’”的一種對清朝政府的抵抗,去咒罵清政府強行推廣的“剃發(fā)令”。
過去人們對養(yǎng)生也非常的重視,認為正月里還比較冷。正月里理發(fā),對人的身體也非常不好,把頭發(fā)理了,頭就會冷,人體的經(jīng)脈大多和頭相通。頭被凍著了,很容易生病,人們也都習慣了在農(nóng)歷的二月二開始理發(fā),這天也被稱為“龍?zhí)ь^”,在這天理發(fā),一年都會順利。二月二龍?zhí)ь^它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老百姓祈福的好日子,與其他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其中包含許許多多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人間里的一個皇帝因為耽誤了祭天的時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氣。于是,他給海里的龍王下令,三年內(nèi)不得給人間降雨。從那之后,人間連續(xù)三年干旱,田里的莊稼都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幾乎干涸得可以見底了。大家都沒有糧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無策。這時,龍王的小兒子青龍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著人間的老百姓受災挨餓。于是他趁著玉帝赴宴的時候偷偷地給人間降了一場雨。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發(fā)雷霆。于是他下令把青龍壓在一座大山下,山下還立了塊石碑,上面寫著:“青龍降雨犯天規(guī),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且說天下的老百姓心里都十分著急。但是大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讓金豆開花的方法。就這樣,到了第二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的這一天,人們從家里拿出許多的黃豆和玉米種子進行翻曬。
有個老人忽然發(fā)現(xiàn),這些金燦燦的黃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讓他的妻子到鍋里去炒一炒,看看這些東西會有什么變化。炒了一會兒,黃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差不多都被炒干時,于是全部紛紛都爆裂開來。只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從鍋里傳出。老人一看,“呀!金豆開花啦!金豆開花啦!”這個消息立馬在村子里傳了開來,老人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全村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紛紛地支起鍋灶,炒起了黃豆和玉米。炒好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擺上了桌子,點上了香爐。大家把炒熟的黃豆和玉米供了起來。
龍王得知了此事,把玉帝請到南天門觀看。玉帝只好下令赦免青龍,將他召回凌霄殿。讓他做輔佐龍王給人間行云布雨。隨即,天空一聲霹靂,把大山劈成了兩半,只聽見“啪”的一聲巨響,青龍沖破山石,抬起頭長嘯一聲,騰空而起!
然后,青龍沖上了云霄,翻騰了幾下舒展身子。突然天上烏云密布,雷聲滾滾。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從天空傾瀉下來,百姓們都樂開了花。瞬間大地又復蘇了起來,幾天后稻田里、山間上又回到了以前生機勃勃的樣子。老百姓的收成好了,稻谷及糧食都豐收了,生活自然也都過得好了。從此以后,“二月二,龍?zhí)ь^”的說法就流傳了下來。所以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黃豆、爆玉米花吃。這寄托了人們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這個故事之后,民間至今都傳頌了六句龍?zhí)ь^俗語:一抬頭,豐收在望好兆頭;二抬頭,福祿壽喜全都有;三抬頭,煩惱霉運全溜走;四抬頭,成功事業(yè)攥你手;五抬頭,步步順達爭上游;六抬頭,幸福健康到永久。
除了“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的說法,因此每年的這一天,除此之外,過二月二還講究“沾龍氣、吃龍食”。民間中流傳著有七種“龍食”要記得吃,會給您帶來健康好運。
一、吃豬頭肉—“挑龍頭”
二、吃餃子—寓意食“龍耳”
三、吃龍須面
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二月二這天給家人煮上一碗面吃,圖個吉祥寓意。
四、吃油炸糕—稱之為食“龍膽”
色澤金黃圓滾滾的油糕,形似金元寶,也是圖個吉利。
五、吃春餅一稱之為食“龍鱗”
到了二月二是春天了,北京的春天人們講究制作春餅吃,也被稱為“咬春”,一片片的春餅北京人將它形容成“龍鱗”,也是跟龍沾邊的食物了,搭配一些時令的蔬菜包裹卷起來吃,不僅美味還很有營養(yǎng)。春天不妨多給家人做些吃。
六、吃炒豆—稱之為食“龍子”
七、吃龍眼(桂圓)—被稱之為食“龍眼”
桂圓是曬干的龍眼,我國很多地區(qū)也有二月二吃桂圓的食俗,也算是跟龍沾邊的食物,二月二吃它也算是沾了龍氣了,寓意一整年都圓圓滿滿,日子順順當當?shù)?,圖個好兆頭。桂圓是補氣血的,適當?shù)爻砸恍┮灿泻芎玫淖萄a作用。
總之二月二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其中蘊藏著許多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仔細回味您就會體會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