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瑩(廣東英德市審計和監(jiān)事服務中心)
與以往相比,基層審計機關的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意識,以及具體工作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但從實際審計工作開展情況來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審計效率不高、審計工具落后、審計方法繁瑣等。當前,國家持續(xù)深化改革,各項審計政策陸續(xù)出臺,審計監(jiān)督管理更加規(guī)范,在此背景下,基層審計機關審計工作模式需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以適應新時期下審計工作的要求。為此,探索基層審計機關更好地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十分必要,也是新時代基層審計機關更好地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的重要體現(xiàn)。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重大政策的出臺及落實對于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同樣具有重要意義[1]。《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對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開展給予以高度重視。一方面,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可以幫助政府更好地掌握重大政策落實狀況,特別是政策落實績效,部分政策影響下的項目建設狀況以及資金使用狀況等方面;另一方面,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可以較好地反映重大政策落實進程中的阻礙性因素、政策執(zhí)行主體的職能履行狀況等情況,精準定位相應問題并掃清障礙,為重大政策的落實提供更多保障。為此,各級審計機關應當對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進行更多思考,結合審計工作開展情況,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審計工具和方法,創(chuàng)新性開展審計工作,提升審計工作效率。
基層審計機關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會因為各方面的限制而導致審計效率不高,比如很多基層審計機關審計機制不健全、審計觀念不強、審計結果運用不充分等問題,導致整個審計工作進程緩慢和效率不高。具體來說,問題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推進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的時間較晚,經(jīng)過這幾年的不斷探索、實踐,雖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但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的機制并不健全,導致基層審計機關在相應審計工作開展中難以得到較好指導?;鶎訉徲嫏C關在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主要依靠省級審計機關的要點指引進行實施,但是要點內容多、范圍廣,基層審計機關在短時間內難以有效深入開展。在重大政策跟蹤審計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下,具體審計工作的開展將受到影響,整個審計工作的推進、審計報告的出具、審計溝通等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影響,審計工作難以落實。
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時,由于跟蹤審計工作推進速度較為緩慢,整體審計觀念不成熟,具體審計工作開展較為被動。一直以來,審計機關更為關注的是資金流向相關審計,這與政策落實相關審計工作基礎薄弱有很大關聯(lián)。在部分基層審計機關內,審計人員對于傳統(tǒng)審計工作較為熟悉,能夠輕松完成絕大多數(shù)的一般性審計工作,但對于重大政策落實的跟蹤審計,基層審計機關在近幾年才開始接觸,因此缺乏實際工作經(jīng)驗。上級審計機關在相應跟蹤審計工作開展上也未進行較好地聯(lián)動,通常通過延伸問題的方式在基層地區(qū)開展,導致基層審計機關提出的問題未被采納。在此背景下,基層審計機關的審計能力難以提升,對審計工作的認識會局限在一定范圍內,整體審計觀念主動意識不強,導致審計進程緩慢。
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結果運用不到位,也是基層審計機關進行審計工作開展中遇到的難點之一。從跟蹤審計工作開展的目的來看,直接目的是掌握重大政策落實狀況,而深層次的目的則是通過審計給予具體政策落實特別是政策成效更多支持。但這些目的的達成,抑或說跟蹤審計工作作用的凸顯,都需要對審計結果予以深入分析和更為有效的運用。從部分地區(qū)基層審計機關跟蹤審計工作開展狀況看,受制于缺乏相應工作經(jīng)驗,以及具體工作機制不成熟等因素影響,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審計工作時,往往將審計工作重點放在一些日常性審計事項上,比如按照既定的審計計劃收集審計資料、按照審計程序完成審計底稿,而對審計結果的分析與運用并不到位,未能很好地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
基層審計機關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會受很多影響因素,其中基層審計機關采用何種方式開展審計工作、選用何種審計工具推進工作,都會對最終的審計有著重要影響[3]。具體來說,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方式的選用,不僅僅會對具體審計工作進程快慢產(chǎn)生影響,同時也會對最終審計成效產(chǎn)生影響?;诰唧w觀察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信息化水平不高,未充分依托大數(shù)據(jù)等管理工具來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靠傳統(tǒng)的審計形式除了審計效率相對較慢外,人為失誤等因素也容易誘發(fā)一些具體問題,信息化水平不高成為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開展的一個難點。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會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對整個審計的效率都有影響,因此,必須結合這些問題逐項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創(chuàng)新性地運用審計工具,確保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能高質高效開展。
新時期,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審計工作時,應健全完善審計管理機制,依托審計管理機制高效開展工作。在審計管理機制建設中,需要充分考慮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從國家政策管理角度來分析,國家需要從宏觀角度出臺完善重大政策以落實跟蹤審計管理制度,并為制度的推行營造良好的運行環(huán)境;各地審計機關也需要全面落實上級管理制度,結合當?shù)氐膶徲嫻ぷ鳝h(huán)境,明確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權責關系,建立清晰化的審計管理流程。另一方面,基層審計單位也需要以上級管理政策文件為依據(jù),建立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做好審計工作開展規(guī)劃,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機制,在基層審計機關內營造出審計工作穩(wěn)步開展良好環(huán)境。
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時,及時轉變固有的審計工作觀念十分重要,而這離不開國家層面大力推進相應的審計進度。具體來說,省市級審計機關應當基于以往工作開展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基層審計機關在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中的不足。除了通過下放一定審計權的方式驅動基層審計機關做好相應審計工作外,更加要引導基層審計機關及基層審計人員及時轉變審計思維觀念。要定期組織基層審計人員進行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相關學習,提升他們的綜合專業(yè)知識水平,提升其工作能力,幫助基層審計機關在工作中掌握更多主動權。
基層審計機關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結果無法得到充分運用時,單位時間里所進行的一些審計嘗試便容易流于形式[4]。為此,除了要給予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開展足夠重視外,基層審計機關同時也要對審計結果予以更為充分的分析、運用,并依托審計結果的充分分析與運用,將審計的價值更好發(fā)揮出來。具體來說,在進行階段性的跟蹤審計后,基層審計機關要在充分分析審計結果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重大政策落實的實際狀況,對于一些阻礙相應政策落實、阻礙部分項目建設,以及資金使用不合理等問題予以明確,并反映在最終審計報告中。依托這一途徑,審計工作開展的監(jiān)督作用也能更好發(fā)揮出來,基層審計機關能通過審計結果進一步推進審計方法的優(yōu)化和先進審計經(jīng)驗推廣,提升審計工作效率。
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時,務必要具備更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信息化時代下,單純借助基層審計人員,依托傳統(tǒng)工作方式開展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的方法不可取。依托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和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綜合應用進行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勢在必行。例如,對重大政策下部分項目核實人員信息是否真實、預算執(zhí)行狀況是否到位、資金流向是否合理等數(shù)據(jù)進行大數(shù)據(jù)審計,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信息技術能夠將基層審計人員從繁重的跟蹤審計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得其能夠有更多精力進行審計結果的綜合分析和運用[5]。
綜合以上分析,基層審計機關不僅要在思想意識層面足夠重視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更要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審計工作,不斷優(yōu)化審計工具和完善管理流程,充分發(fā)揮審計的監(jiān)督價值。除了需要重點關注現(xiàn)階段重大政策落實跟蹤審計工作的一些難點問題,更需要基層審計機關工作人員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好審計工作。同時,基層審計機關應當做好階段性的共組評價、回顧與分析,不斷破解相應難點,促進跟蹤審計工作效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