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慶辰 高魯營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yōu)化,國內成品油市場或將迎來曙光。
2022年12月19日,國家發(fā)改委完成本年度最后一次調價,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480 元和460 元,與年內價格頂點相比,已分別回落了2170 元和2090 元??傮w來看,雖然成品油市場價格已經基本回落至2022年初水平,但由于汽柴油屬性區(qū)別,二者仍呈現出了結構性的“汽松柴緊”。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yōu)化,國內成品油市場或將迎來曙光。
成品油價的下調,主要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2022年中以來,國際油價就一路延續(xù)下行態(tài)勢。無論是與6月峰值水平還是與烏克蘭危機暴發(fā)之前水平對比,油價均已明顯回落。國際油價持續(xù)下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宏觀需求不樂觀、供應減量未兌現、金融壓力持續(xù)上升。
宏觀需求不景氣,壓制油價的上行空間。國外來看,歐美主要經濟體衰退預期持續(xù)強化。由于通脹高企,歐美主要央行不斷加息縮表,2022年6月以來全球制造業(yè)PMI 持續(xù)回落、9月已跌至榮枯線以下,反映全球經濟活動不斷放緩。從歷史上看,美國10年期與3 個月國債收益率之差是預警經濟衰退的先行指標,利差出現倒掛后7~14 個月均出現了經濟危機。目前,10年期與3 個月國債收益率之差已擴大至0.65 個百分點,已超過2008年經濟危機時最高水平,表征2023年下半年美國大概率出現經濟衰退。國內來看,前期國內疫情形勢嚴峻,疫情多地散點爆發(fā)。在此前動態(tài)清零要求下,多數居民居家辦公、減少出行。2022年10月末,國內道路出行強度創(chuàng)近3年新低,航空出行強度下降至疫情前正常水平的33%,國內原油需求復蘇緩慢。在此背景下,IEA、EIA、OPEC 多次下調2023年原油需求,其中IEA 將 2023年增長預期下調4 萬桶/日至160 萬桶/日,EIA 下調至僅增長100 萬桶/日。主要機構對市場需求的一致性悲觀預期,顯著壓制了油價的上行動力。
市場預期的俄油產量大幅下降未能兌現,供應側利好落空。烏克蘭危機暴發(fā)后,G7、歐盟等紛紛出臺制裁措施,對俄羅斯原油設置禁運、限價等禁令。此前,市場預期制裁實施后,俄羅斯由于對歐出口量大幅下滑,原油產量將被迫下降,造成全球原油供應緊張,這也是戰(zhàn)爭初期階段油價沖高的主要動力。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俄羅斯對歐出口量并未如市場預期一樣迅速下滑,反而對中、印等出口體量迅速上升,印度更是成為俄油的重要買家。市場又寄希望于G7 出臺限價措施后俄油出口回落,但由于其內部利益仍存沖突,限價措施持續(xù)拉扯后方才落地,針對俄油的最高限價定于60 美元/桶。參考俄羅斯Urals 原油26 美元/桶的折價水平,其實際成交價低于歐盟與G7制定的最高限價,暫未受限價制裁的影響。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表示只要不使用受價格上限約束的西方保險、金融和海事服務,中印兩國可以繼續(xù)購買俄羅斯石油,免除了次級制裁的潛在影響。2022年11月,俄油出口量和產量出現增長,市場對俄油產量驟降甚至斷供的預期大幅落空,即使OPEC+決定減產200 萬桶/日仍未能挽回市場信心。
歐美央行繼續(xù)加息縮表,金融側壓力持續(xù)放大。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開始加息進程,截至12月已累計加息7次共計425 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4.25%~4.5%,為2007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流動性的收縮持續(xù)降低市場風險偏好,在原油內在價值相對恒定的情況下,名義價格有所回落。鮑威爾表示,將會維持緊縮直至通脹降至2%的目標水平,目前考慮降息為時尚早。金融側壓力增大減少市場投機資金,市場期待的金融側壓力縮減仍待時日。
在成品油價格總體下行的背景下,汽柴油市場卻呈現出結構性分化態(tài)勢——汽油市場總體表現平淡,但柴油市場仍顯景氣。這與用油行業(yè)的景氣程度密切相關。
疫情沖擊下,汽油消費低迷。2022年11月,全國多地暴發(fā)疫情,高風險地區(qū)點多面廣,個別省份面臨三年以來最嚴峻復雜的防疫形勢,主要城市群交通量顯著下降,航班大面積取消。雖有車輛購置稅減半等國家政策支持以及企業(yè)折扣力度增大等利好因素,汽油車市場消費旺盛,但在疫情影響下,跨省出行管控相對嚴格,居民多居家辦公,汽油消費疲弱,批發(fā)市場景氣程度偏低,汽油裂解價差持續(xù)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工礦基建開工旺盛,支撐柴油消費。柴油作為生產能源,與工礦開采、物流運輸等工業(yè)生產活動密切相關。2022年,國家持續(xù)推動工礦、基建發(fā)揮經濟托底作用,10月基建累計投資增速達11.4%。在政策激勵下,基建項目開工提速,建筑用油需求上行,也拉動了工礦生產用油與運輸用油需求走強。
與汽油不同,柴油在消費端的需求可以延后兌現。即使受疫情或其他原因影響暫時不能兌現,由于工業(yè)發(fā)展消耗柴油,柴油的需求也只會延后而不會消失。因此,柴油整體受疫情影響有限,高峰時期的柴油裂解價差甚至接近2000元/噸,遠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批發(fā)市場景氣程度明顯高于汽油。
隨著國務院進一步優(yōu)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的發(fā)布與實施,各地逐步放寬防疫政策,經濟和居民生活將逐步回歸正常,未來汽油消費回暖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但參考亞洲主要經濟體開放歷程來看,短期內病例激增將使得居民從被動封控向主動居家轉變,主要城市群交通量迅速回升或不現實,預計短期內汽油需求仍將低位波動。預計2023年春節(jié)前后,“新二十條”的作用將逐步顯現,全社會積極復工,年關居民出行增長,促進汽油消費回升。
柴油方面,冬季農業(yè)用油需求清淡,外貿低迷,水運用油下行,公路物流柴油受需求不足影響同比下降,僅建筑、工礦兩行業(yè)用油同比增長,當前偏熱格局或難以延續(xù)。隨著春節(jié)的到來,柴油需求將出現明顯回落,復工復產后有所回升。
總體而言,近期國際油價缺少明顯利好提振,低位震蕩的趨勢或將延續(xù),推動成品油價格上行的動力不足。但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yōu)化,國內經濟將逐步凝聚增長動力,居民出行回歸疫情前水平,基建等開工繼續(xù)增長,成品油市場已初現曙光。
●國內加大成品油出口力度,2022年11月,汽柴煤出口同比環(huán)比雙增。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