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麗 崔 鑫 謝雁鳴
濕疹是一種皮膚病,也稱為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特征是皮膚表面發(fā)紅、瘙癢和干燥。濕疹會發(fā)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部位是手指、手腕、后膝、腳踝和頸部。濕疹的發(fā)生和誘因有多種,包括過敏、感染、紫外線照射和壓力。病程較長且易反復發(fā)作[1-4]。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治標不治本,內服激素對人體損傷較大,多數(shù)患者需常年就醫(yī),經濟負擔較重。
中成藥治療濕疹可有效彌補西藥的不足,充分發(fā)揮中藥制劑的優(yōu)勢[5]。作為濕疹治療的經典用藥方式,由傳統(tǒng)中藥制成的軟膏一直獨具優(yōu)勢。冰黃膚樂軟膏是一種中成藥,主要用于治療各種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疾病,主要成分包括黃柏、冰片、蒺藜、地龍、蘇葉、紫草、白酒曲等,具有抗菌、抗炎、解毒等功效[6-8]。本研究通過構建決策樹模型就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濕疹的經濟性進行評估。
根據(jù)一項隨機對照試驗(RCT)/Meta分析研究,構建決策樹模型,評估不同決策變量對經濟結果的影響,為評估模型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進行敏感性分析。通過改變模型中的參數(shù)值和假設,評估這些變化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從而增強研究結果的可靠性。通過以上研究設計,全面評價基于決策樹模型的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濕疹的經濟性,為醫(yī)生和患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jù)和經濟指導。
本研究的藥物經濟學評價主要從衛(wèi)生體系角度出發(fā),成本只考慮直接醫(yī)療成本。成本來源于藥品成本和疾病治療的年度門診診療費用。通過構建決策樹模型,將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濕疹的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決策節(jié)點和路徑,每個節(jié)點對應著不同的治療選擇和結果,能夠量化不同決策變量對經濟結果的影響,如不同藥物劑量、治療方案的選擇等。同時,決策樹模型還可以考慮到不同患者特征的差異,如年齡、性別、病史等,以個性化的方式進行評價。因此這將為醫(yī)生和患者提供更精確和個性化的決策支持,幫助其在經濟效益和治療效果之間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本研究采用決策樹模型,基于已發(fā)表的隨機對照研究,對冰黃膚樂軟膏和復方醋酸地塞米松軟膏治療濕疹的成本-效果進行評價。見圖1。
圖1 決策樹模型結構
因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以不考慮處理不良反應的成本。
1.4.1 藥品成本藥品成本的不同是冰黃膚樂軟膏的藥品費用。冰黃膚樂軟膏的藥品價格以2022年中成藥省際聯(lián)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5號)[9]發(fā)布的最新集中帶量中標價格計算每毫克的基礎費用值及其波動變化值。不考慮貼現(xiàn),給藥劑量按照總有效率來源的RCT中的給藥劑量計算,即1次/d,連續(xù)治療2周。冰黃膚樂軟膏的成本情況見表1。
表1 冰黃膚樂軟膏的成本情況
1.4.2 不同干預措施的直接醫(yī)療成本根據(jù)2020年醫(yī)療保健CPI指數(shù)調整濕疹平均治療費用為206.73元[10]。不同干預措施的直接醫(yī)療成本見表2。
表2 不同干預措施的直接醫(yī)療成本(元)
表3 各干預措施的效果參數(shù)(%)
1.4.3 效果參數(shù)本研究的效果參數(shù)來源于公開發(fā)表的臨床數(shù)據(jù)[11],以兩組干預措施的臨床癥狀消失人數(shù)作為效果參數(shù),療程為14 d的療效積分指數(shù)≥60%人數(shù)改善情況進行計算。
1.4.4 敏感性分析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具體參數(shù)設定見表4。
表4 敏感性分析參數(shù)情況
將成本與效果參數(shù)代入模型,進行成本-效果分析,得出結果如表5所示。冰黃膚樂軟膏組的成本高于對照組,且所獲得的效果也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計算ICER:冰黃膚樂軟膏組與對照組相比的增量成本為20.41元,增量效果為17.8%,兩組的ICER值為114.65元,即若支付價格高于114.65元,冰黃膚樂軟膏加常規(guī)療法更佳。以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 128元)作為基礎分析的參考,ICER小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因此,本研究認為,基于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患者意愿支付(WTP)閾值的假設,在治療濕疹方面冰黃膚樂軟膏比復方醋酸地塞米松軟膏更具經濟性。
表5 成本-效果分析結果
2.2.1 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對模型涉及的主要參數(shù)進行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有效率對研究結果影響最大,除該因素外,對照組效果參數(shù)和對照組費用也對結果有影響。冰黃膚樂軟膏藥品單價、患者服藥依從性、患者服藥天數(shù)等對結果影響不大,對研究結論無明顯影響。見圖2。
圖2 單因素敏感性分析結果
2.2.2 概率敏感性分析本研究采用TreeAge Pro軟件進行1 000次二階蒙特卡洛模擬,并繪制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線。通過點估計值和參數(shù)變化范圍,對患者WTP的影響進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對不同WTP條件下的方案選擇進行了評估。由圖3可知,在患者WTP低于120元時,采用對照組治療方案成為更經濟選擇的概率始終超過50%;而當WTP高于120元時,采用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更經濟。
圖3 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線
同時,根據(jù)圖4可知,在1 000次二階段蒙特卡洛模擬中,50%的ICER 值的散點位于WTP線下方,因此,患者的WTP大于120元時,冰黃膚樂軟膏組具有經濟性的概率更高(始終在50%以上),同樣驗證了基礎分析ICER值的穩(wěn)健性。
圖4 成本-效果散點圖
濕疹病程較長,容易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因此,對于今后臨床治療濕疹時,無論西藥或中藥,均建議進行經濟學評價。
針對冰黃膚樂軟膏的治療效果進行經濟學評價,可以考慮以下幾點。成本-效益分析:通過比較冰黃膚樂軟膏組和對照組的成本與效果,以評估冰黃膚樂軟膏的經濟性。通過成本-效益分析的結果,繪制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線,指出不同WTP條件下哪種方案更優(yōu),從而幫助醫(yī)務人員和患者做出決策。其有助于完善冰黃膚樂軟膏的臨床治療策略和方案,同時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醫(yī)療保健決策的質量[12-14]。然而,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濕疹的經濟效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的特征、治療方案選擇和治療效果等因素均會對經濟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在決策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15]。
本研究僅關注了經濟效益的評價,但未對患者的生命質量、滿意度和長期效果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考慮將這些因素納入評價體系,以提供更全面的決策支持。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樣本量較小,評價結果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此后續(xù)研究需要進一步開展高質量大樣本的臨床研究證實[16]。2)由于數(shù)據(jù)收集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文獻報道的不同地區(qū)平均年度門診費用作為常規(guī)濕疹治療費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后續(xù)研究需要進一步搜集調查相關數(shù)據(jù),提高研究結果的外推性,以更加客觀地評價冰黃膚樂軟膏治療濕疹的經濟學價值。3)應注重患者的個體化診療分析,綜合考慮不同因素的影響,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