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翠萍,賀 敏,岑俏丹
陽江市人民醫(yī)院,廣東529500
變應性鼻炎多因人體出現過度變態(tài)反應及較高的敏感性,對某些特殊變應源表現為鼻腔黏膜炎癥變態(tài)反應,病人多以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涕等為主要臨床癥狀[1]。因該病癥可反復出現,故病人日常生活及夜間睡眠質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病人身心舒適度降低,常伴抑郁及焦慮等心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變應性鼻炎誘發(fā)因素較多,現臨床多選擇特異性免疫治療以緩解變應性鼻炎進展,其治療效果及治療安全性均較理想。但因該治療方式起效慢,又因病人對疾病及相關治療方式認知不足,易降低其治療依從性,進而嚴重影響最終治療效果。為有效促進病人康復,治療期間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相關研究發(fā)現,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可在有效促進臟腑功能恢復的基礎上,提高其機體免疫力[2]。鑒于此,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變應性鼻炎病人實施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旨在研究該護理模式對病人癥狀改善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9月耳鼻喉科門診收治的96例變應性鼻炎病人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各48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3]的診斷標準;②臨床表現為鼻塞、鼻癢、流涕、打噴嚏及水腫等;③油煙及吸入冷空氣等刺激性物質發(fā)作或加重病情;④經臨床癥狀、鼻咽喉鏡及CT等檢查確診;⑤所有病人均知曉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變應性鼻竇炎、自主神經性鼻炎及急性鼻炎等非變應性鼻炎病人;②存在鼻部手術史,存在鼻息肉等鼻部疾病者;③存在氣道高反應性、嚴重器質性疾病及哮喘并發(fā)者;④存在免疫缺陷、腎功能損害、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糖尿病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⑥存在精神系統(tǒng)疾病或認知與意識功能障礙者;⑦護理依從性差者。干預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2~47(35.62±7.16)歲;病程3個月至5年[(3.07±0.65)年]。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25~49(36.41±8.24)歲;病程5個月至6年[(3.32±0.72)年]。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①健康教育:通過文字、視頻、圖片等方式告知病人變應性鼻炎的相關知識,以提高病人對疾病認知度;實施治療前應告知病人免疫治療時間較長,避免病人治療初期因無明顯效果而中止或放棄治療;完成相關治療后,護理人員應再次告訴病人繼續(xù)接受治療,以鞏固療效,避免鼻炎復發(fā)。②日常生活護理:做好病人飲食護理,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進食辛辣及刺激類食物,做到葷素搭配均衡,確保病人攝入足量營養(yǎng);做好病人生活指導,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及時消除動物毛發(fā)及塵埃等致病源,控制病房內濕度<50%,避免曲霉菌及霉變等。③生理變化護理: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期間極易引發(fā)嚴重過敏反應風險,故醫(yī)護人員實施相關治療期間應備齊吸痰管、氧氣、鈣劑及腎上腺素等藥物或器械,若病人發(fā)生過敏現象,醫(yī)護人員應立即按既定程序為其實施相關急救工作。干預時間為4周。
1.2.2 干預組
實施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
1.2.2.1 中醫(yī)護理
①口服藥物護理:給予病人加減溫肺益氣湯治療,藥方為:蟬蛻15 g,黃芪15 g,防風10 g,白術10 g,蒼耳子6 g,麻黃6 g,薄荷6 g,辛夷6 g,甘草3 g。隨癥加減:無鼻癢者去蟬蛻;鼻塞嚴重者加石菖蒲6 g;清水樣鼻涕者加烏梅10 g。取1 000 mL水常規(guī)煎煮30 min,煎煮至400 mL,于早晚餐后30 min溫服,每天2次,每日1劑,每次100 mL。第3次煎藥液后用于鼻腔沖洗,每晚1次。以10 d為1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3療程結束后給予病人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并加熱至30 ℃用于沖洗鼻腔。鼻腔沖洗時應指導病人學會自我沖洗,掌握藥液溫度,避免藥液過熱而燙傷鼻黏膜;若病人無法完成自我沖洗,可在護理人員幫助下通過鼻腔沖洗器完成鼻腔沖洗。②穴位按摩:幫助病人取仰臥位,于所需按摩穴位處涂抹凡士林,各穴位均按摩1 min,按摩力度以病人可耐受為宜;按摩鼻通穴時,單側各按摩5 min;再指導病人取坐位,輕柔按摩雙側合谷及曲池穴,各穴位按摩2 min;每天1次,以15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按摩3個療程。實施穴位按摩時應掌握力度,避免按摩力度過大致病人不適感;按摩時可為病人講解各穴位相關知識,以提高病人對治療及中醫(yī)知識的認知度。③穴位敷貼:將延胡索、白芥子、麝香、細辛與半夏研磨成粉,再與鮮姜汁調和成糊狀,制成半徑1.0 cm、厚0.5 cm圓餅狀,放置于醫(yī)用敷貼上,并貼于病人天突、大椎及命門處,貼于雙側肺俞、膏肓、百勞、涌泉、足三里及腎俞處。每次6 h,每周1次,共治療4次。穴位敷貼期間病人飲食應清淡。
1.2.2.2 家庭干預
為病人建立家庭健康檔案,通過短信微信、電話及上門等方式與病人溝通交流,及時對家屬進行相關干預指導。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分析病人依從性不佳的可能因素,根據表情、坐姿、交流語氣等初步判斷其焦慮、抑郁程度,為其實施針對性、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同時邀請本院康復進程較好或康復期病人與其交流,使其以積極、樂觀、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相關治療及護理干預,以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少發(fā)怒,發(fā)怒易動肝火,少煩憂,煩憂易傷肺腑,保持心平氣和,以促進精神狀態(tài)的改善。②認知干預:護理人員應采取組織講座、發(fā)放宣傳冊、張貼告示欄等方式為病人講解變應性鼻炎的相關疾病知識、治療方式、護理措施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同時將變應性鼻炎相關知識編制成冊,分發(fā)給病人及其家屬,使其正確認識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③環(huán)境干預:護理人員定期上門對病人居室內塵螨變應源進行檢測,以判斷其性質及濃度;指導病人及其家屬做好居室內衛(wèi)生,經常暴曬床單被褥,勤換洗衣物;居室內盡量不使用地毯、厚窗簾及沙發(fā)罩等,選擇纖維填充制品或棉花以代替鴨絨及糠皮類材質;居室內每天開窗通風,以促進空氣流通;同時告知病人遠離煙塵及花叢,防止吸入粉塵對鼻腔功能恢復造成影響。④自我管理:護理人員為病人講解藥物用法、用量,相關注意事項及藥物副作用等,告知病人遵醫(yī)囑合理用藥;指導病人飲食清淡,特別是接受中藥護理期間,因禁食生冷、辛辣類食物,少食葷腥,以高纖維食物為主,確保營養(yǎng)均衡,滿足機體所需;指導病人進行有氧運動,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多進行戶外活動,注意季節(jié)氣候變化,積極預防各類急性感染。干預時間為4周。
1.3.1 癥狀改善
干預前及干預4周后采用鼻炎伴隨癥狀總分表(TNNSS)及鼻癥狀總分表(TNSS)[4]評價兩組癥狀改善情況,TNNSS量表包含鼻或眼氧、鼻涕由咽部流過、頭痛、流淚及鼻或口腔上額痛等項目,有癥狀計1分,無癥狀計0分,比較兩組TNNSS累積得分;TNSS量表包含鼻癢、鼻塞、噴嚏及流涕4項癥狀,各癥狀均以0~4分計,無癥狀計0分,輕微計1分,中度計2分,較重度計3分,極重度計4分,以累積得分為TNSS總分。
1.3.2 睡眠質量
干預前及干預4周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5]評估兩組睡眠質量改善情況,該量表包含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質量及睡眠時間4項內容,該量表評分為0~21分,0~5分為睡眠質量良好;6~10分為睡眠質量一般;11~15分為睡眠質量差;16~21分為睡眠質量極差。
1.3.3 心理狀態(tài)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兩組干預前及干預4周后焦慮情況,該量表滿分100分,以50分為分界值,<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干預前及干預4周后抑郁情況,該量表滿分100分,以53分為分界值,<53分無抑郁,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為重度抑郁[6]。
1.3.4 生活質量
干預前及干預4周后采用中文版健康調查簡表(SF-36)[7]評估兩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含生理職能(RP)、生理機能(PF)、一般健康狀況(GH)、社會功能(SF)、軀體疼痛(BP)、精力(VT)、精神健康(MH)及情感職能(RE)8項內容,各項評分為0~100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3.5 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調查問卷調查兩組病人對本次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該量表總分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表1 兩組TNNSS、TNSS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2 兩組PSQI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SAS、SDS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4 兩組SF-36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單位:例(%)
變應性鼻炎因病情反復,病人伴水樣鼻涕、鼻塞、陣發(fā)性噴嚏及鼻癢等癥狀,嚴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及睡眠[8]。近些年,中醫(yī)護理在臨床應用率較高,通過針灸、口服中藥湯劑、穴位按摩、貼敷等方式改善病人臨床癥狀,促進疾病康復,而家庭干預在各類慢性疾病中應用率較高[9]。胡佩瑞[10]研究發(fā)現,對變應性鼻炎病人進行家庭干預聯合中醫(yī)護理,可有效緩解病人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變應性鼻炎對病人造成不適感多因鼻部癥狀及鼻部伴隨癥狀所致[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TNNSS、TN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有利于促進變應性鼻炎病人癥狀改善。從中醫(yī)學角度出發(fā),變應性鼻炎以肺氣虛為基本病根,通過辨證施護給予病人溫肺益氣湯調理,通過應用中藥湯劑沖洗鼻腔,可有效清除鼻腔污染物,減少變應原;穴位按摩由表皮致經絡,有效祛除臟腑內痰,以暢通氣血,溫肺固表;穴位敷貼于腧穴應用中藥,對病人皮膚進行刺激,已發(fā)揮腧穴及中藥的雙重作用,由此調理五臟六腑氣血,恢復其機體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進而達到改善病人臨床癥狀的作用[12]。
變應性鼻炎雖為非致命性疾病,但病人若未引起重視,未及時得到有效治療,隨著病情反復及逐步發(fā)展,易引發(fā)哮喘、鼻息肉、支氣管炎及鼻竇炎等呼吸道并發(fā)癥。同時,因變應性鼻炎以鼻涕、鼻塞、流涕及鼻癢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影響病人生活、學習、工作,使其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進而影響其睡眠質量[13]。現代西藥治療雖能暫時取得一定療效,但整體治療效果欠佳,停藥后易復發(fā),且藥物副作用較多,中醫(yī)學可有效改善病人臨床癥狀,且藥物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有利于改善變應性鼻炎病人睡眠質量。本研究中病人口服中藥湯劑的同時應用中藥沖洗鼻腔,可有效清除病人鼻腔內分泌物及塵埃顆粒等,以此清除變應原,提高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黏膜纖毛黏液清除能力,改善鼻腔黏膜水腫,減輕鼻部癥狀,由此改善病人睡眠質量[14]。
變應性鼻炎因并發(fā)癥較多,病程長,疾病易反復,病人長期受疾病折磨,易產生焦慮、抑郁、消極等負面心理,無法積極接受治療及護理。長期被消極情緒折磨的病人易失去治療信息,降低其治療及護理依從性。故及時為病人實施心理疏導可有效降低病人交感神經活性,穩(wěn)定期內分泌水平,增加其治療與護理配合度,由此有效改善病人精神健康及情感職能[1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有利于改善變應性鼻炎病人心理狀態(tài)。本研究中通過觀察病人心理狀態(tài)并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告知病人疾病相關知識,可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以此提高其治療及護理依從性,進而改善病人心理狀態(tài)。
變應性鼻炎病人不合理飲食、不合理用藥、不注重生活環(huán)境等均易影響病情,降低生活質量[16]。馬靜等[17]研究發(fā)現,中醫(yī)護理干預在變應性鼻炎病人護理過程中應用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病人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有利于提高變應性鼻炎病人生活質量。實施家庭干預可經心理、認知、環(huán)境及自我管理等方面實施干預,以提高病人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促使病人主動避開各類誘發(fā)因素,提高其治療及護理依從性,由此緩解癥狀,提高機體舒適度,進而促進病情好轉,改善生活質量[18]。此外,中醫(yī)強調“三分治、七分養(yǎng)”,病人休養(yǎng)期間遠離皮毛及花粉等外部感染源,可有效促進鼻腔功能恢復,同時配合中醫(yī)護理改善機體內循環(huán),促使病人生活質量整體提升[19]。
范麗萍[20]研究發(fā)現,在變應性鼻炎病人中應用中醫(yī)特色護理可有效提高其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護理總滿意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有利于提高變應性鼻炎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理人員調動病人家屬參與病人治療及康復,可督促病人改變不良的習慣及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自我管理及自我防護意識;指導病人通過調節(jié)自身不良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煌ㄟ^疾病相關知識的干預,可促使病人及其家屬充分認識該疾病,使其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與關愛,以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1]。
綜上所述,中醫(yī)護理配合家庭干預可促進變應性鼻炎病人癥狀改善,提高其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改善心理狀態(tài),且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較高,使護理工作得以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