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威城,汪清清,王忠泉,秦樹林
(1.中煤科工集團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01; 2.德清縣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浙江德清 313200)
煤層氣又稱煤層甲烷(Coal bed methane,CBM),是自生自儲于煤層中的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氣體能源,是一種綠色清潔的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經(jīng)國際能源機構(IEA)估算,全球的煤層氣資源儲量高達2.6×1014m3,而我國擁有大約3×1013~3.5×1013m3的煤層氣資源〔1〕,合理地開采和利用對緩解我國能源危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煤層氣的開采過程中會產(chǎn)生高硬度、高鹽、高石油類的開采廢水,對該廢水進行安全有效的處理對礦區(qū)環(huán)境保護以及煤層氣資源的綠色開發(fā)至關重要。目前針對煤層氣產(chǎn)出水常用的處理技術有混凝沉淀法、地面蒸發(fā)、儲層回注、離子交換、生物法等,混凝沉淀法的污染物去除率較低,難以滿足排放要求;地面蒸發(fā)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積而且存在滲漏和硫化氫蒸發(fā)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儲層回注對目標地層的構造穩(wěn)定性、隔水性、容納能力等性質(zhì)有較高要求,常常難以找到合適的回注地層;離子交換法在樹脂再生過程中需要添加鹽酸或硫酸,再生成本高,并且會有濃水處理問題;生物法對進水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對進水進行一定的預處理〔2?4〕。本實驗對煤層氣產(chǎn)出水采用破乳混凝?微電解耦合Fenton氧化技術進行處理,對產(chǎn)出水中的懸浮物、COD、石油類等污染物進行高效降解。
近年來,由于微電解技術具有簡單高效的特點,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制藥廢水、印染廢水、焦化廢水等難降解的工業(yè)廢水處理中〔5?7〕,而其在煤層氣產(chǎn)出水處理中的應用卻鮮有報道。在微電解后端耦合Fen?ton氧化工藝,可以利用微電解工藝產(chǎn)生的Fe2+作為催化劑,降解微電解無法去除的剩余有機物,還能夠大幅減少Fenton工藝中催化劑和H2O2的投加量。
煤層氣開采位置與地質(zhì)環(huán)境的不同都會對產(chǎn)出水水質(zhì)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通常煤層氣產(chǎn)出水具有高懸浮物、高硬度、高COD的特點,有些地區(qū)煤層氣產(chǎn)出水還含有較高濃度的石油類污染物。本實驗用水取自臨興?神府地區(qū)煤系地層多氣合采氣田產(chǎn)出水,水質(zhì):pH為6.35,濁度為459 NTU,懸浮物質(zhì)量濃度為267 mg/L,硬度(以CaCO3計)為1.16×104mg/L,COD為2.54×103mg/L,石油類質(zhì)量濃度為46.5 mg/L。
1.2.1 微電解填料
本實驗使用的微電解填料是以鐵、活性炭為原料,通過粉末冶金技術將材料固相燒結成具有合金結構的橢球型顆粒。填料粒徑約為3 cm,相對密度為1.0~1.2,鐵碳比約為2∶1,堆積空隙率大于65%。使用前用水沖洗浸泡備用。
1.2.2 主要試劑及分析方法
主要試劑:98%硫酸、氫氧化鈉、碳酸鈉、27.75%H2O2,西隴科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破乳劑,主要成分為氯代聚醚的陽離子型反相破乳劑,工業(yè)級,淼清環(huán)保;聚合氯化鋁(三氧化鋁質(zhì)量分數(shù)≥28%),陽離子型PAM,楊帆水處理材料有限公司,以上均為工業(yè)級。
分析方法:懸浮物采用GB 11901—1989重量法分析;COD采用GB 11914—1989中的重鉻酸鹽法測定;pH采用雷磁pHB?3型酸度計測定;石油類采用HJ 970—2018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
1.2.3 實驗方法
臨興?神府地區(qū)煤層氣產(chǎn)出水中石油類質(zhì)量濃度較高,由于活性炭對油類物質(zhì)有極高的吸附性,會導致廢水中的油類物質(zhì)吸附于微電解填料表面,形成包裹,阻斷水相與填料的接觸進而影響微電解處理效果,因此首先對煤層氣產(chǎn)出水進行破乳混凝預處理。破乳沉淀出水進入微電解反應器中,微電解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定量的Fe2+,能夠作為下一步Fenton氧化工藝的均相催化劑。Fenton氧化反應出水pH較低且可能會攜帶一定的懸浮物,因此對Fen?ton出水進行中和混凝沉淀,以滿足廢水排放要求。破乳混凝沉淀實驗在燒杯中完成,處理后的水樣進入微電解耦合Fenton氧化反應器中,最后出水在燒杯中進行中和混凝沉淀,實驗裝置見圖1。微電解以及Fenton反應器的容積均為20 L,微電解反應器有效容積約為12 L,F(xiàn)enton反應器有效容積為18 L。
圖1 實驗裝置Fig. 1 Experimental unit
2.1.1 初始pH對破乳效果的影響
該地區(qū)煤層氣產(chǎn)出水呈弱酸性,可能會對破乳劑以及PAM的混凝效果有不利影響〔8〕,因此首先探究初始pH對破乳混凝效果的影響。選擇碳酸鈉作為pH調(diào)節(jié)藥劑,在調(diào)節(jié)pH的同時還能夠去除水中的硬度。在破乳劑投加量為1 000 mg/L,破乳反應時間為2 h,PAM投加量為5 mg/L,沉淀時間為2 h的條件下,考察不同初始pH對破乳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pH在6.35~8.5范圍內(nèi)變化對于SS的去除效果影響較小,SS的去除率均達到98%以上,當pH=7.5時,達到最佳SS去除率98.7%;當pH低于8.0時,石油類的去除率隨著pH的升高而增大,當pH=8.0時,石油類去除率達到最大值93.29%,當pH進一步提高至8.5時,石油類去除率反而下降至87.40%;COD的去除率變化趨勢與石油類污染物的類似,當pH=8.0時,COD的去除率達到最大值48.11%。因此,根據(jù)實驗結果綜合考慮處理效果與藥劑成本,破乳反應的最適pH為7.5。
圖2 不同初始pH對破乳效果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different initial pH on emulsion breaking effect
2.1.2 破乳劑投加量對破乳效果的影響
破乳劑投加量直接影響著廢水處理成本以及破乳效果,在初始pH為7.5,破乳反應時間為2 h,PAM投加量為5 mg/L,沉淀時間為2 h的條件下,考察不同破乳劑投加量對破乳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3 破乳劑投加量對破乳效果的影響Fig. 3 The effect of emulsion breaker dosage on emulsion breaking effect
由圖3可知,在破乳劑投加量為100~1 000 mg/L時,石油類、COD、SS的去除率均與破乳劑的投加量呈正相關。當破乳劑投加量達到600 mg/L以上時,進一步增加破乳劑投加量對于SS去除率的提升效果并不明顯,將破乳劑投加量由600 mg/L提高至1 000 mg/L,SS的去除率由96.95%增加至98.7%;對于石油類的去除,在破乳劑投加量達到800 mg/L時,再增加投加量也無法進一步提高石油類的去除率,破乳劑投加量為1 000 mg/L時,石油類的去除率為98.82%,僅比破乳劑投加量為800 mg/L時高了0.09%;由于破乳混凝沉淀去除的COD來源主要是廢水中的懸浮物以及石油類污染物,因此,COD去除率的變化趨勢與石油類污染物去除率的變化趨勢類似,當破乳劑投加量達到800 mg/L后,進一步增加破乳劑投加量并不能繼續(xù)提高COD的去除率,破乳劑投加量為1 000 mg/L時的COD去除率為46.5%,比破乳劑投加量為800 mg/L時高了0.61%。因此,綜合考慮破乳效果與藥劑消耗,取最佳破乳劑投加量為800 mg/L。
微電解耦合Fenton催化氧化工藝在圖1所示反應器中進行,將經(jīng)過破乳混凝沉淀處理的水樣通過蠕動泵泵入反應器中,以自流的方式通過反應器反應后排出。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微電解以及Fenton反應需要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9〕,但是在微電解耦合Fenton催化氧化工藝中,還需要考慮pH的分步調(diào)控。另外,在反應時曝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但是曝氣又會將微電解產(chǎn)生的Fe2+氧化為Fe3+,不利于后續(xù)Fenton催化氧化反應的進行,因此,對于耦合工藝的曝氣調(diào)控也尤為重要。
2.2.1 微電解耦合Fenton催化氧化工藝的pH調(diào)控
微電解技術是通過鐵和碳之間發(fā)生的無數(shù)個微小的電極反應〔10〕,釋放出大量的還原性氫,在不同的pH條件下會發(fā)生不同的電極反應。在中性和偏酸性的條件下,鐵碳電極本身及電極反應產(chǎn)生的新生態(tài)[H]、Fe2+等均能夠與廢水中的有機物污染物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以此降低廢水的COD。微電解電極反應過程會產(chǎn)生OH?,因此在微電解反應過程中pH會上升,這會影響后一步Fenton反應的效果。
在實驗中對微電解和Fenton反應的pH均進行調(diào)控。首先僅調(diào)節(jié)微電解反應的pH,探究微電解反應的最佳pH,確定微電解反應的最適pH后,再調(diào)節(jié)Fenton反應的pH,最終確定微電解耦合Fenton催化氧化工藝的最佳pH。進水采用經(jīng)破乳混凝沉淀處理后的出水,COD為1 374 mg/L。進水流量為5 L/h,設置進水pH分別為2.5、3.0、3.5、4.0、4.5、5.0、5.5、6.0、6.5,每隔30 min檢測微電解反應器出水COD,結果見圖4。
圖4 不同進水pH對微電解處理效果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different feedwater p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icroelectrolysis treatment
由圖4可知,反應的pH對微電解反應會有顯著影響,pH越低,相應的氧化電極電位就越高,微電解的反應電位差隨之變大,電極反應越劇烈。不同反應pH條件下,隨著反應的進行,廢水的COD去除率均逐漸增加。pH越低,相同反應時間下COD的去除率越高,在pH為2.5的條件下,反應120 min后COD的去除率達55.05%,pH為3.0的條件下,反應120 min后COD去除率達到了52.49%,比最高COD去除率低了2.56%,相同反應時間下pH為6.0時COD去除率僅有23.25%。綜合考慮藥劑投加量與COD去除效果,后續(xù)實驗將微電解進水pH設定為3.0。
以上述條件進行微電解反應后,出水的COD降低至617.61 mg/L,pH提高到了5.8,因此對進入Fen?ton反應器的進水再調(diào)節(jié)其pH,以確保Fenton反應高效進行。Fenton反應的機理是H2O2在Fe2+的催化下,產(chǎn)生具有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OH),有研究者研究了不同pH條件下·OH的生成情況,結果表明,pH為3.0時產(chǎn)生的·OH更多〔11〕。在H2O2投加量為800 mg/L的條件下,考察不同pH對Fenton氧化處理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5。
由圖5可 知,F(xiàn)enton反 應 器 中 前30 min COD的去除率迅速上升,而后反應進入慢反應階段,COD的去除率緩慢增加。從最終的COD去除率來看,pH分別為3.0和3.5的條件下,最終COD去除率均達到了60%以上,相比于pH為5.8條件下的最低COD去除率(37.49%)提高了20%以上,后續(xù)實驗將Fenton氧化進水pH設定為3.5。在微電解和Fenton反應均調(diào)節(jié)至最佳pH條件下,微電解耦合Fenton氧化處理的出水COD為237.70 mg/L,綜合COD去除率達到了82.70%。
圖5 不同pH對Fenton氧化處理效果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different pH on the effect of Fenton oxidation treatment
2.2.2 微電解耦合Fenton催化氧化工藝的協(xié)同微曝氣調(diào)控
在曝氣條件下,微電解的陰極會發(fā)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分別見式(1)、式(2)〔12〕。
由式(1)、式(2)可知,在曝氣充氧的環(huán)境下,陰極反應電勢相較于缺氧條件下有較大的提升。并且在酸性條件下曝氣,陰極會生成H2O2,H2O2在陽極產(chǎn)生的Fe2+催化下,能夠分解產(chǎn)生·OH,·OH具有高達2.8 V的氧化電位,進一步提高了微電解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是過高的曝氣量會使微電解電極反應產(chǎn)生的Fe2+轉化為Fe3+,進而影響后續(xù)Fenton反應效率,因此,在對微電解反應的曝氣量進行調(diào)控的同時,也要考察其同時對Fenton反應產(chǎn)生的影響。
首先探究了微電解反應器中不同的曝氣量對微電解以及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的影響,考察曝氣量分別為0、50、100、150、200、250 L/h條件下,反應2 h后2個反應器中COD去除率的變化趨勢,結果見圖6。
圖6 曝氣量對廢水COD去除率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aeration on COD removal rate of wastewater
由圖6可知,隨著曝氣量從0增加到250 L/h,微電解反應器的COD去除率呈現(xiàn)先增加再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而Fenton反應器中的COD去除率反而隨曝氣量的增加不斷下降,總COD去除率由于受2個反應器綜合影響而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規(guī)律。增加曝氣時,一方面能通過氣泡擾動來增強體系的傳質(zhì)效果,另一方面還能除去填料表面的鈍化膜,并且如式(1)、式(2)所述,曝氣帶來的氧氣增強了電極反應,但是這些影響都是有限的,當曝氣量達到150 L/h后,繼續(xù)增強曝氣也無法進一步提升微電解的COD去除效果。而對于微電解后端的Fenton反應,2 h的曝氣會將廢水體系中的Fe2+氧化為Fe3+,因此會減弱催化效果,從而導致COD去除率的下降。在最佳曝氣條件即曝氣量為150 L/h的條件下,最終Fenton氧化出水COD為180.82 mg/L,2個反應器的綜合COD去除率達到了86.84%,此時微電解反應器的COD去除率為66.85%,F(xiàn)enton反應器的COD去除率為60.30%。
2.2.3 H2O2投加量對Fenton氧化反應的影響
經(jīng)前期實驗最佳條件下處理后,F(xiàn)enton反應的進水COD為455.48 mg/L,考察不同H2O2投加量對Fenton氧化反應COD去除效果的影響,結果見圖7。
圖7 H2O2投加量對Fenton氧化反應COD去除效果的影響Fig. 7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 dosing on the COD removal effect of Fenton oxygen reaction
由圖7可知,當H2O2投加量從400 mg/L增加至800 mg/L時,F(xiàn)enton反應的COD去除率從28.79%提高至60.30%,當進一步增加H2O2投加量時,其COD去除率反而下降了。這是因為當體系中的H2O2達到一定濃度后,會發(fā)生反應(H2O2+2·OH—→—2H2O+O2),H2O2和·OH轉化為O2〔13〕,使H2O2的利用率顯著降低,所以導致其COD去除率反而下降。
通過上述實驗,確定Fenton氧化反應的最佳H2O2投加量為800 mg/L,此時的出水COD為180.82 mg/L,COD去除率為60.30%。
微電解耦合Fenton氧化處理后的出水呈酸性,且還會有一定的懸浮物,因此最后對出水進行了中和混凝沉淀處理,最終的出水pH為7.68、濁度為5.82 NTU、懸浮物質(zhì)量濃度為2.64 mg/L、硬度(以CaCO3計)為4.93×103mg/L、COD為174.21 mg/L、石油類質(zhì)量濃度為1.21 mg/L。
實驗通過整體工藝實現(xiàn)了對煤層氣產(chǎn)出水中的懸浮物、COD和石油類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出水水質(zhì)的懸浮物、COD以及石油類各項指標均滿足《農(nóng)田灌溉水質(zhì)標準》(GB 5084—2021)中旱地作物類的排放標準,出水的硬度依舊處于較高水平,后續(xù)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選擇納濾、反滲透等膜過濾工藝或者MVR等蒸發(fā)工藝除鹽。
(1)煤層氣產(chǎn)出水的破乳混凝沉淀預處理實驗結果表明:在最適實驗條件,即破乳反應的初始pH調(diào)節(jié)至7.5,破乳劑投加量為800 mg/L的條件下,石油類去除率為92.73%,COD去除率為45.91%,懸浮物去除率為98.47%。
(2)對預處理后的煤層氣產(chǎn)出水進行微電解耦合Fenton氧化工藝處理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微電解反應階段的最適pH為3.0,F(xiàn)enton氧化階段的最適pH為3.5;并且在微電解階段進行150 L/h的微曝氣增強,能夠提高微電解階段的COD去除效果;Fenton氧化階段的最佳H2O2投加量為800 mg/L;在上述最佳反應條件下,最終Fenton氧化出水COD為180.82 mg/L,2個反應器的綜合COD去除率達到了86.84%,此時微電解反應器的COD去除率為66.85%,F(xiàn)enton反應器的COD去除率為60.30%。
(3)通過破乳混凝沉淀預處理結合微電解耦合Fenton氧化處理工藝,對COD為2 540 mg/L,懸浮物質(zhì)量濃度為267 mg/L,石油類質(zhì)量濃度為46.5 mg/L的臨興?神府地區(qū)煤系地層多氣合采氣田產(chǎn)出水進行處理后,出水COD為174.21 mg/L,懸浮物質(zhì)量濃度為2.64 mg/L,石油類質(zhì)量濃度為1.21 mg/L,整體工藝的懸浮物去除率為99.01%,石油類去除率為97.40%,COD去除率為93.14%,實現(xiàn)了煤層氣產(chǎn)出廢水的高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