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朔
(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貴州遵義 563003)
PBL教學方法又稱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相比較傳統(tǒng)醫(yī)學教學模式,無論是在教學設計理念,還是教學評估體系,無論是教學實施方式,還是教學實際效果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PBL教學法最早由美國一位神經學教授Barrows在1969年創(chuàng)立,采用小組教學方式,將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1]。PBL教學方法在美國、歐洲得到廣泛應用和試驗。目前,全球有1700多所醫(yī)學院校采用此種教學模式。近年來我國一些醫(yī)學院校也開始嘗試和借鑒PBL教學模式,并獲得一定經驗。PBL強調問題導向,由導師帶領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針對具體病例和情景展開談論和研究[2],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問題導入,引入知識點,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對問題進行剖析,采用合作交流形式解決現(xiàn)實問題,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通過設定復雜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通過問題表象尋找潛在醫(yī)學知識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情景體驗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的一種教學方式,常見的情景創(chuàng)設有幾種:一是利用實物進行演示;二是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三是真實情景操作;四是采用角色扮演[3]。無論采用何種情景體驗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將單純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將學生對醫(yī)學的抽象思維同形象思維相結合,將學生情感和認知相結合,將醫(yī)學教學同臨床實習相結合,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發(fā)揮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性,是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醫(yī)學教學方式的新型教學方法。實施情景體驗式教學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一是進行課程分析。明確課程目標,并對涉及疾病進行分解,使目標具體化;二是收集相關病例;三是編制病例。對收集病例資料進行整理,并對病例發(fā)展過程進行確定,制作流程圖;四是開展情景模擬和練習;五是進行情景演示,并對演示效果進行討論和評價。
將PBL教學法和情景體驗相結合,通過具體情景設定問題,使問題和情景緊密結合,使臨床教學更符合實際,能夠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真實情景中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自主探尋和思考,將所學醫(yī)學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能夠實現(xiàn)知行合一,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探究學習能力,能夠提升課堂滿意度,促使學生理論和實踐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傳統(tǒng)教學方法注重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枯燥的理論知識無法形象的展示出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無法得到提升,思維受到限制,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學生學習主動性不足,臨床教學效果不理想。
骨科臨床教學屬于外科教學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骨科在教學內容方面涉及范圍較廣,內容比較復雜,涉及相關概念比較抽象,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和實踐型,加之醫(yī)學不斷進步,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涌現(xiàn),導致骨科臨床教學面臨諸多困難[4]。骨科教學注重實踐性,注重情景體驗,因此將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法和情景體驗相結合,應用到骨科臨床教學中能夠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方法理論和實踐相脫離的現(xiàn)象,能夠提升骨科臨床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提高綜合素質。本文針對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實習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對情景體驗和P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效果進行探討和研究,相關研究報告結果如下。
此次研究選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實習的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為對象,共計100名,按照隨機平行的分組方式分為兩個組,一組為實驗組,共計50名學生,采用情景體驗結合PBL(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進行骨科臨床教學,另一組為對照組,共計50名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骨科臨床教學。實驗組和對照組50名學生中男生分別為29名和26名;實驗組和對照組50名學生中女生分別為21名和24名;實驗組和對照組50名學生中最大年齡分別為23歲和24歲;實驗組和對照組50名學生中最小年齡分別為22歲和20歲;實驗組和對照組50名學生中平均年齡分別是(21.5±0.4)和(22.5±0.6)。本次骨科臨床教學研究過程中,所有學生全部全程參與,不存在缺席情況出現(xiàn)。實驗組和對照組100名學生中,在性別和年齡等基礎資料方面不存在明顯差別,因此具有可比性,在統(tǒng)計學中具有分析價值,滿足P>0.05。
(1)情景創(chuàng)設
骨科臨床教學授課教師具備講師資格并具有主治醫(yī)師資格,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臨床經驗,同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授課[5]。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選擇骨科臨床教學重點研究內容骨折為臨床教學處理對象。實驗組采用以問題為導向的PBL教學法和情景體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骨科臨床傳統(tǒng)教學方法。
(2)對照組常規(guī)教學方法
對照組50名臨床專業(yè)學生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由教師進行專業(yè)知識傳授,重點講解教學難點,以及臨床上表現(xiàn)及處理方式等,授課完成后教師帶領學生參與臨床實踐,針對實踐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就相關問題發(fā)表自身看法。
(3)實驗組情景體驗結合PBL教學方法
實驗組50名臨床專業(yè)學生教學大綱和內容完全一致,教學方法采用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方法。具體實施步驟如下:①情景體驗病例選擇。實驗組學生在授課教師指導下選擇分析對象,從我院骨折患者中挑選出病情經過治療已經趨向平穩(wěn)的患者作為本次分析的病例對象。②設計情景教學方案。教師開展情景臨床教學前應該以情景體驗模擬的病例為參考依據,對情景教學方案進行具體和細致的設計,并制作成教學手冊,包含具體設計方案,情景體驗中所有的角色,以及角色所執(zhí)行的任務,角色發(fā)揮的作用等,并將制作完成的手冊分發(fā)到實驗組50個學生手中,學生根據情景設計手冊上面的人物角色進行自主選擇,將PBL教學模式融入情景體驗中,以二者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開展骨科臨床教學活動。③進行小組分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50名實驗組學生進行分組,每3-5個人為一個小組,按照PBL教學模式的設定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融入PBL教學方法,模擬骨折臨床情景。針對不同臨床表現(xiàn)和情景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情景教學要和小組談論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開展針對性討論,并就討論結果等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④分組開展情景教學。按照每3-5人為一個小組按組進行臨床模擬教學,包含手術前的準備工作以及手術中的救治工作。模擬場景以骨科臨床中常見的四肢骨折、盆骨骨折、脊椎骨折、肩關節(jié)骨折、肱骨骨折等為教學開展內容,分組模擬不同場景下傷情的救治模擬工作。同時要小組為對象互相開展骨折常規(guī)的救治工作,如止血包扎救治、骨折傷員如何固定、傷員如何搬運轉移等,小組成員要互為醫(yī)生和傷者,每個成員都實際動手開展救治功能工作。⑤教學總結和評價。情景模擬結束后,各個小組分別就模擬實際內容進行談論,談論以問題導向為主線,小組自主開展討論,教師在旁邊認真傾聽,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將各個小組談論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
(4)實驗組和對照組綜合評定
按照情景設定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所有課程全部結束后,教師采用統(tǒng)一標準化的試題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綜合考評檢測,并針對學生課堂教學效果、測試成績、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定和對比。
(1)教學質量評估
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質量評估采用調查問卷形式,收集100名參與教學實驗學生的教學質量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含四個方面:一是學習興趣;二是綜合素質;三是解決問題能力;四是思維能力。學生通過主觀評估對四個方面進行勾選,整體教學質量與能力提高呈正向關系。
(2)教學滿意度評價
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滿意度評價采用調查問卷形式,收集100名參與教學實驗學生的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學生對教學方式滿意度;二是學生對教學滿意度;三是學生對課堂氛圍滿意度。每個模塊下設三個勾選項,分別是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教學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和教學質量成正比關系。
(3)理論和臨床實踐測評
實驗組和對照組理論和臨床實踐測評采用分值評定方式,總分設定為100分,其中理論以試卷考試為主,滿分100分,臨床實踐操作以情景模擬實戰(zhàn)為主,滿分100分,分值和教學質量成正向關系。
所有研究數(shù)據利用SPSS24.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相關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加減均數(shù)差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進行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通過對t值和P值的計算,P<0.05,實驗組(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組)和對照組(傳統(tǒng)臨床教學組)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分析意義和價值。
采用傳統(tǒng)臨床教學方法的對照組相比較采用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方法的實驗組在綜合素質提升、思維能力提升、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提高方面具有明顯劣勢,實驗組綜合能力提升高達93%,而對照組綜合能力提升僅為65%。具體(如表1)。經過計算P值均小于0.05,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分析意義。
表1 對照組和實驗組教學質量對比分析(n、%)
(1)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師教學滿意度對比分析
采用傳統(tǒng)臨床教學方法的對照組在教師滿意度方面明顯低于采用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方法的實驗組,實驗組滿意度(包含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比高達95%,對照組則為84%(如表2)。經過計算P值均小于0.05,組別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分析意義。
(2)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方式滿意度對比分析
采用傳統(tǒng)臨床教學方法的對照組在教學方式滿意度方面明顯低于采用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方法的實驗組,實驗組滿意度(包含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比高達94%,對照組則為80%(如表3)。經過計算P值均小于0.05,組別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分析意義。
表3 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方式滿意度對比分析(n、%)
(3)實驗組和對照組課堂氛圍滿意度對比分析
采用傳統(tǒng)臨床教學方法的對照組在課堂氛圍滿意度方面明顯低于采用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方法的實驗組,實驗組課堂氛圍滿意度(包含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占比高達94%,對照組則為80%(如表4)。經過計算P值均小于0.05,組別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分析意義。
表4 實驗組和對照組課堂氛圍滿意度對比分析(n、%)
采用傳統(tǒng)臨床教學方法的對照組和于采用PBL結合情景體驗教學方法的實驗組在理論成績和臨床成績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實驗組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成績(如表5)。經過對T值的計算,P<0.05,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分析意義。
表5 實驗組和對照組理論和臨床測評對比分析(X±S)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推陳出新,PBL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醫(yī)學院得到應用和推廣,進而開始廣泛傳播。我國吸收和借鑒該種教學模式,并結合情景體驗將PBL教學模式應用到臨床教學中,取得了較好效果。將PBL和情景體驗相結合,開展骨科臨床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再是主動傳授知識和被動接受知識的關系,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更加緊密,教學互動性更強,氛圍更加活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發(fā)生轉變。課堂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輔助教學的模式,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深入挖掘,結合情景設定問題,采用小組分工合作形式,解決問題,并針對病例和救治過程進行探討,通過課堂展示,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升醫(yī)學臨床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名醫(yī)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能力。相比較傳統(tǒng)臨床教學方式PBL與情景體驗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更具科學性和實效性,符合當前臨床醫(yī)學教學要求和目標,在提升臨床教學質量、教學滿意度、學生理論和臨床操作方面都有顯著作用。
此次研究選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實習的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為對象,共計100名,按照隨機平行的分組方式分為兩個組,一組為實驗組,共計50名學生,采用情景體驗結合PBL(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進行骨科臨床教學,另一組為對照組,共計50名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骨科臨床教學,實驗對比結果表明,實驗組在教學質量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在教學滿意度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在理論和臨床成績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表明在骨科臨床教學中采用PBL和情景體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促使學生深入挖掘和探討理論知識在臨床上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臨床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將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同情景體驗相結合,能夠提高骨科臨床教學質量,對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方面具有良好促進作用,因此在臨床教學中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