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奎
(廣東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要“著力建設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干部隊伍”[1]。同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指出,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需要一代代人接續(xù)奮斗,“要源源不斷培養(yǎng)選拔德才兼?zhèn)?、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咚刭|專業(yè)化干部特別是優(yōu)秀年輕干部”[2]74。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決議》都對黨的干部提出了“高素質”的要求。“高素質”,首要是政治素質高。因此,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提高干部政治素質,就成為新形勢下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不斷提高黨的干部政治素質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干部政治素質問題,在多個場合對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作出了一系列系統(tǒng)而深刻的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新的歷史方位上,深入探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對于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以及助力世界其他政黨加強自身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表現(xiàn)為行為主體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反映出來的政治觀點、政治立場和政治傾向的言論和行為。[3]243,244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不是憑空產生的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在理論邏輯、歷史邏輯以及現(xiàn)實邏輯的多重交互中孕育生成并逐步發(fā)展的。
政黨是一定階級中的中堅分子為了奪取或鞏固國家政治權力而結成的政治組織。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了發(fā)揮政治領導作用,切實實現(xiàn)政治目標,必須不斷提高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恩格斯對此有清醒認識,他們在指導黨的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總是或間接或直接地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提出要求。如,1847年他們起草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明確規(guī)定,盟員必須承認共產主義,不得參加任何反對共產主義的團體,如果不能遵守這些條件即行開除[4],其中蘊含著黨的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仰、永葆政治忠誠的深厚意蘊。又如,1875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領導人放棄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匆忙與拉薩爾派合并,馬克思在隨后致威廉·白拉克的信中指出,我們一開始就應該向拉薩爾派的首領們聲明,“決不拿原則做交易”[5]355,實際上向黨的干部們提出了在原則面前不能退讓,必須堅守底線的要求。再如,1890年恩格斯在給《薩克森工人報》編輯部的答復中指出,黨內每個人“要擔任領導職務還需要熟悉黨的斗爭條件,……具備久經考驗的耿耿忠心和堅強性格”[6]281,明確表示黨的干部要勝任工作,必須具備善于斗爭、對黨忠誠、勇于擔當?shù)恼纹犯瘛?/p>
馬克思、恩格斯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主張,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干部隊伍政治素質建設理論的先河。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袖、骨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干部必須自覺以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思想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政黨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要求落到實處,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干部素質建設,強調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黨的干部講政治是應有之義;號召中國共產黨人“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7]332,“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7]328,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7]336在中華大地上不斷生動展現(xiàn)出來;強調黨的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強化底線思維”,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地位、表現(xiàn)向度等作出一系列論述。這些觀點、做法和論述既彰顯了他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深厚理論素養(yǎng),又體現(xiàn)了他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干部政治素質要求踐履的高度自覺。
政德即從政之德,是為政者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是一個人從政的政治品質、道德品行、思想作風等的綜合體現(xiàn)”[8]。政德是為政者的立身之本、從政之基。中國古代社會歷來重視為政者的政德建設。春秋時期,孔子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強調為政者應以德行來治理國家。東漢歷史學家班固提出,“廉者昌,貪者亡”(《漢書》),告誡為政者要保持清正廉潔,不要貪腐。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強調,“人君先正其身,而后乃行其令”(《便宜十六策·教令》),指出為政者要行為正派,其令才能得以執(zhí)行。唐太宗李世民說,“王者至公無私,故能服天下之心”(《帝范·審官》),強調為政者大公無私才能服眾。北宋政治家歐陽修總結歷史教訓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告誡為政者不要居功自傲、貪圖享樂,要艱苦奮斗、發(fā)奮圖強。明代,年富《官箴》刻石有言,“公生明,廉生威”,警示為政者處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潔才能樹立威信。晚清政治家曾國藩說,“為官避事平生恥”,強調為政者不盡其責是恥辱,要有政治擔當。這些論述是中國古代社會優(yōu)秀政德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和其他優(yōu)秀政德思想一道為中國古代為政者治國理政提供了有益指導。
中國古代社會形成的優(yōu)秀政德思想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思想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反而歷久彌堅,仍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對當今提高黨的干部政治素質提供了思想啟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yǎng)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9]。他不僅這樣說,還躬身垂范。在治國理政實踐中,他引用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的名言“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二程集》),告誡黨的干部要一心為公,謹慎用權[10]59;引用孔子的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告誡黨的干部身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10]25;引用《周易·系辭下》中的警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警示黨的干部要有憂患意識[10]29,大力弘揚中國古代社會優(yōu)秀政德思想。同時,他立足現(xiàn)實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政德思想進行新時代詮釋,提出黨的干部要“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等新理念,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社會中的“恃德者昌”(《史記·商君列傳》)、“民為邦本”(《尚書·五子之歌》)等傳統(tǒng)思想。中國共產黨人是中國古代優(yōu)秀政德思想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和發(fā)展者。習近平總書記傳承、發(fā)展中國古代社會優(yōu)秀政德思想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既是一種責任踐履,又彰顯了文化自信,對他的黨的干部政治素質重要論述的形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政治路線確定以后,要實現(xiàn)黨的目標,黨的干部是決定的因素。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不遺余力地提升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努力培養(yǎng)、造就一批批政治素質過硬的干部隊伍,為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強調,要“考察干部的政治面目與工作能力”,“使我們的干部不但能治黨,而且能治國……要有遠大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家的風度”[11]60,提出“才德兼?zhèn)洹钡母刹繕藴屎汀叭稳宋ㄙt”的干部路線,通過學習輪訓、思想政治教育、整風運動、斗爭實踐等方式提高干部政治素質。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建設社會主義的嶄新任務,毛澤東認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但“不懂技術,不懂業(yè)務,也不行”,號召黨的干部做到“又紅又?!盵12]30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在組織上進行撥亂反正,清除“文化大革命”中追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造反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和打砸搶分子,純潔黨的干部隊伍,并把“革命化”作為第一要求,與“年輕化、知識化、專業(yè)化”一道寫入黨章,成為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指導方針。世紀之交,江澤民開創(chuàng)“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新形式,突出強調黨的干部要“講政治”,提高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進入21世紀,胡錦濤要求選拔任用干部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13]546,進一步提高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水平。這些要求和做法提高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保證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了黨的力量,促進了黨的事業(yè)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黨的干部政治素質整體上得到了提升。但同時,黨面臨“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的挑戰(zhàn)仍然嚴峻,危害黨的先進性和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仍然復雜,一些干部在政治方面的問題仍然突出。比如,有的喪失政治信仰,背離初心,貪污腐化;有的毫無政治擔當,對工作敷衍了事,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有的無視政治規(guī)矩,熱衷于搞“小圈子”“接天線”“拜碼頭”;有的破壞政治紀律,違法亂紀,陽奉陰違;還有的政治野心膨脹,搞政治陰謀活動;等等。這些問題嚴重破壞了黨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疏遠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危害了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損害了黨的形象,危及黨的長期執(zhí)政地位。黨的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社會的,也有體制的、經濟的,其中黨的干部自身政治素質不高是一個重要因素。應當看到,這樣的干部雖然只是少數(shù),但給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因此,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尤為重要而迫切。在這樣的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秉承中國共產黨重視干部政治素質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直面當今黨的干部政治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持續(xù)推進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實踐中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作出重要論述,引領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明確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地位、表現(xiàn)向度、提升路徑、考察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重大命題作出了系統(tǒng)科學的回答。
厘清政治素質的地位是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邏輯起點。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政治素質的突出功能、政治素質強弱對事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以及政治素質對干部“講政治”的基礎性作用,闡述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地位。
1.政治素質是黨的干部的“第一素質”。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發(fā)展的中堅力量。黨的事業(yè)發(fā)展需要黨的干部具備多方面的素質。比如,政治素質、理論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專業(yè)素質等。這些素質共同構成了黨的干部的素質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不同方面的素質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具有傳導效應和聯(lián)動效應,其中政治素質是靈魂、方向,它規(guī)定和制約著黨的干部其他素質的目標、方向、價值和意義。沒有政治素質作引領、保證,其他方面素質的發(fā)展就可能偏離正確的軌道,黨的干部就可能迷失方向,誤入歧途。為此,中國共產黨的幾代領導人始終高度重視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狀況。毛澤東強調,“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12]226。鄧小平提出,“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14]166。江澤民強調,“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是做合格的中高級領導干部的最重要條件”[15]374。胡錦濤也提出,“對黨政領導干部來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13]546。習近平總書記在傳承黨的幾代領導人干部政治素質思想的基礎上,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他指出,“我們黨歷來強調德才兼?zhèn)洌娬{以德為先”[16];“我們今天講的‘德’,第一位的是政治品德”[17]564;“看一名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素質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穩(wěn)、靠得住”[18]83。在他看來,政治素質起著“統(tǒng)帥”“引領”作用,是黨的干部素質體系的核心、靈魂,是黨的干部素質的“內核”,是黨的干部的“第一素質”。
2.政治素質過硬是黨的干部“第一要求”。政治素質是黨的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體現(xiàn),對干部自身健康成長和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黨的干部僅僅從思想上認識到政治素質重要還不夠,還必須不斷提高政治素質,使自身的政治素質過得硬、靠得住。唯此,才能確保黨的干部始終秉持馬克思主義政治觀點、站穩(wěn)人民政治立場、堅持社會主義政治方向和為實現(xiàn)黨的政治目標而奮斗。黨的十九大報告向全黨提出了“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17]48的要求?!罢芜^硬”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要通過黨的每一個組織、每一位干部、每一名黨員的“政治過硬”體現(xiàn)出來。這內在要求黨的每一位干部都必須加強修煉和磨礪,提高政治素質,經得起風浪風險;否則,這樣的干部就不符合黨的選人用人要求,就不是黨需要的干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上有問題的人,能力越強、職位越高,危害就越大”[17]564;“黨對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選拔任用干部,首先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堅定不堅定”[16];“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上不合格,……這樣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們黨需要的好干部”[19]338。他還說,“政治標準是硬杠杠”,選人“要堅持好干部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不過關”[17]564。這些論述表明,政治素質過硬是黨的干部的“第一要求”,是干部合格與否的首要標準,是一個人成為合格干部的決定性條件和最基本前提。
3.政治素質是黨的干部“講政治”的根基。政治性是政黨的第一屬性,政黨及其骨干“講政治”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根本性的大問題。列寧曾指出:“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就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盵20]407他還說:“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tǒng)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20]408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及其干部必須“講政治”,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不斷發(fā)展壯大、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密碼之一?!爸v政治”,概括起來說,就是從政治上看待和解決問題。黨的干部“講政治”是具體的、實在的,其中“最根本就是要講黨性,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21]219。黨的干部要講黨性,必須刻苦修煉、提升自我。習近平總書記認為,為政之道,修身為本,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和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職位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他還說,“要涵養(yǎng)政治定力,煉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規(guī)矩,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18]521。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些要求都是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內容??梢?,在他看來,政治素質是黨的干部增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根基,亦是黨的干部“講政治”的根基。如果沒有政治素質作鋪墊、作支撐,就談不上增強黨性修養(yǎng),更難以做到“講黨性”“講政治”。
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內在規(guī)定性和外在表現(xiàn)形式,建構起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主體圖景。
1.絕對的政治忠誠。忠者,赤誠無私;誠者,真心實意。為政者的政治忠誠在不同的語境具有不同的意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境下,主要是指黨的干部對中國共產黨及其信仰、宗旨、價值、原則和目標的真心實意、盡心竭力的服從、付出和追隨。黨的干部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馬克思主義不是額外要求,而是每位黨的干部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黨的干部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愿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就要一輩子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政治忠誠是政治素質的首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干部對黨的忠誠是絕對的,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21]82。這既切中了忠誠的要害,也明確了忠誠的政治標準。黨的干部是否做到了對黨忠誠,主要看“是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22]。新時代,黨的干部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在國家發(fā)展大局上思考和處理問題,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領導核心地位,自覺向黨中央對標、看齊,永葆政治忠誠。
2.深厚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黨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消除困惑、排除干擾,堅持正確方向、堅定正確立場的能力。黨的干部的政治定力建立在政治忠誠的基礎之上,對政治素質的形成起著調節(jié)、控制與監(jiān)督的“按鈕”作用,體現(xiàn)著政治素質的堅韌程度。在經濟市場化、信息網絡化、文化多樣化的條件下,黨的干部面臨的挑戰(zhàn)、誘惑和陷阱很多,保持深厚的政治定力極為重要。只有政治定力保持住了,才能在原則問題、大是大非面前表現(xiàn)出高強的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做到明是非、知榮辱;才能在各種利益、誘惑面前,表現(xiàn)出高強的防范能力、抵御能力,做到不越軌、不逾矩。“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23]10黨的干部保持政治定力,“最根本、最緊要的是理想信念的堅定性”[22]。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形象地比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他說:“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21]2新時代,黨的干部要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有透徹理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有深刻認識,對資本主義的本質、缺陷有清醒把握,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不動搖。
楚墨在狹小的空間里艱難地躲避著念蓉。內心有鬼或者內心有愧已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的確在躲著念蓉。楚墨出軌幾近事實,念蓉聽到一種東西被打碎的聲音。
3.強烈的政治擔當。擔當,即接受并負起責任。黨的干部的政治擔當即黨的干部擔負起與崗位相匹配的政治責任。黨的干部是“社會公仆”“人民的勤務員”。政治擔當是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底色。黨的干部在其位、謀其政,敢擔當、有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黨的干部的崗位不是一般的工作崗位,其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只有扛起與崗位相匹配的政治責任,履職盡責,服務人民,才能把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才會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政治擔當是具體的。衡量黨的干部是否有政治擔當,主要看“是否堅持原則、敢于斗爭”[2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19]340,黨的干部要“堅持黨的原則第一……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做時代的“勁草、真金”[19]341。處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中國共產黨要帶領人民向前進,需要面對方方面面的挑戰(zhàn),黨的干部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個人為黨工作,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不能素尸餐位、愛惜羽毛,要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堅持原則、敢于斗爭、促進發(fā)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4.卓越的政治能力。政治素質是內在規(guī)定性和外在表現(xiàn)的有機統(tǒng)一。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不能僅僅停留在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shù)闹饔^意識范疇,還必須與一定的外在實踐相聯(lián)系,善于從政治上把握方向、掌握全局、辨別是非、掌控局面和防范風險,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這就是政治能力。黨的干部的政治能力是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和綜合反映,是黨的干部政治素質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干部的政治能力如何,主要看“是否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22]。如果黨的干部不善于從政治上觀察和處理問題,缺少“能做事、做成事”的本領,只停留在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層面,那么只能說該名干部具有良好的愿望,而不具有實質意義上的政治素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黨的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21]221,黨的干部要“加強政治歷練,積累政治經驗,自覺把講政治貫穿于黨性鍛煉全過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與擔任的領導職責相匹配”[24]。新時代,黨的干部要做到政治上的問題從政治上加以解決,其他方面的問題也要善于從政治上去認識、分析和解決,不斷提高政治能力,形成穩(wěn)固的政治素質。
5.高度的政治自律。政治自律是黨的干部在講政治的基礎上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自我約束的定力。古人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秉h的干部不同于一般群眾,手中掌握著大大小小的權力,面臨的誘惑和陷阱很多,往往成為被拉攏、圍獵的對象。如果沒有內心的反省、敬畏、自律,很容易被“糖衣炮彈”所擊倒,從而落入違法亂紀、腐敗墮落的泥潭而不能自拔?,F(xiàn)實中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從這個意義上看,黨的干部保持政治自律,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必備的政治操守,根本上是由其掌握權力的特殊地位和發(fā)揮示范作用的特殊職責決定的。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起著“打頭”“管總”的作用,是黨的干部安身立命的“壓艙石”。黨的干部保持高度的政治自律,最重要的是對黨紀國法心存敬畏,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做到不逾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這根弦不能松”,在政治問題上任何人都“不能越過紅線,越過了就要嚴肅追究其政治責任”[21]81。政治自律是黨的干部拒變防腐的“緊箍咒”、第一道防線。黨的干部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自律,從內心深處筑牢防腐拒變的精神堤壩。
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提升既需要內在動力的驅使,也需要外在助力的促進。習近平總書記從內在動力和外在助力兩方面指明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提升的具體路徑。
1.加強自我修煉。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自身努力是黨的干部成長的決定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提升主要取決于自我修煉。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其一,深化理論武裝。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前提和基礎,黨的干部提升政治素質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建設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指引“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7]30。因此,他要求黨的干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頭腦,夯實信仰之基。其二,增強政德修養(yǎng)。政德修養(yǎng)是黨的干部立身處世、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基石。加強黨的干部政德修養(yǎng),是黨的干部提升自身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的干部“立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通過對標黨章規(guī)范言行、進行嚴格的黨內生活、向榜樣學習、向群眾學習、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等方式增強政德修養(yǎng),提升政治素質。其三,強化自我約束。從心理學視角看,一個人內心不守紀律和規(guī)矩,行為就不會守紀律和規(guī)矩,只有自己把內心的底線守住了,制度約束的成本才會大大降低,才會體現(xiàn)出良好的修為。習近平總書記告誡黨的干部,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19]341,342。
2.加強組織培養(yǎng)。黨的干部成長除了自身努力以外,還離不開組織的精心栽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勢越變化、黨和人民事業(yè)越發(fā)展,越要重視干部培養(yǎng)?!盵19]342就黨的干部政治素質而言,他主張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第一,突出政治訓練。政治訓練旨在通過系統(tǒng)的教育和訓練,把黨的主張、原則、要求、政策等轉化為干部的自覺行動,是黨提升干部隊伍政治素質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培養(yǎng),“要突出政治訓練”,“不能搞幾次培訓就萬事大吉了,而要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17]571。第二,強化實踐磨煉。實踐出真知、磨意志、長本領,比起政治素質提升的其他途徑更具有根本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火熱的實踐是干部“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的“最好的課堂”[17]572。他主張給黨的干部壓擔子,讓他們在難事急事大事上經受摔打;倡導黨的干部到基層崗位、艱苦地區(qū)去錘煉意志,在服務群眾最前沿、維護穩(wěn)定第一線、改革發(fā)展主戰(zhàn)場磨礪品質。第三,加強管理監(jiān)督。黨的干部提高政治素質僅靠思想教育、實踐磨煉是不夠的,還需要與管理監(jiān)督結合起來同向發(fā)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監(jiān)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要加強對干部經常性的管理監(jiān)督,“讓他們始終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19]342。
政治素質具有內隱性、復雜性、迷惑性、動態(tài)性特點,考察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是一大難點。習近平總書記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出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考察方法。
1.近距離接觸考察法。政治素質是內心深處的東西,不易把握??疾旄刹空嗡刭|,不能只看干部干成了什么,還必須近距離接觸干部,觀察干部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表現(xiàn),對干部資料、信息進行由遠及近、由表及里、去偽存真的探察,分析其背后的思想、態(tài)度、狀態(tài)、胸懷、動機和能力,把對干部政治素質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準確把握干部政治素質本質。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有清醒認識。他多次強調,要近距離接觸干部,考察干部政治素質。2013年,他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近距離接觸干部,觀察他們對重大問題的思考,看見識見解;觀察干部對群眾的感情,看品質情懷;觀察干部對待名利的態(tài)度,看境界格局;觀察干部處理復雜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看其能力水平”。[19]3432018年,他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再次表達上述觀點,并強調,“要帶上‘望遠鏡’‘顯微鏡’,對干部近距離接觸、多角度考察”;“要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結合起來,避免從抽象到抽象,憑感覺下結論”[17]564。
2.全面歷史辯證考察法。人的本質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行為表現(xiàn)往往受時間、地點、環(huán)境、動機等多種因素影響,具有多變性。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與人的信仰、心理、性格、黨性修養(yǎng)、道德操守、群眾觀念、廉潔自律等息息相關,同樣也會隨著工作環(huán)境、社會意識、個人成長、職務變遷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為此,考察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必須綜合研判,進行全面、歷史、辯證分析,不能片面、形而上、孤立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非圣賢,“不能不問青紅皂白、一棍子打死”[17]565,“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注重一貫表現(xiàn)和全部工作”[19]343。他主張考察黨的干部政治素質既要盯住關鍵時刻、重大事件,又要關注日常點滴、平時言行;既要看現(xiàn)實表現(xiàn),又要看過往經歷,把日常了解與歷史分析結合起來,從干部成長歷程中把握實情;既要看細節(jié)、一時一事,更要看整體、主流,避免片面化、零碎化和局限性。
3.群眾口碑公論考察法。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其所有的奮斗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如何,在思想上是不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政治上是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在組織上是否服從安排、履行義務;在工作中是否堅決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勇于擔當;在作風上是否做到密切聯(lián)系群眾、勤政為民;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戒貪止欲、克己奉公、慎獨慎微。人民群眾感受最深,看得最清楚,最有發(fā)言權。通過實地查看、登門走訪、個別談話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有利于了解實情,形成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客觀鑒定。習近平總書記一貫注重傾聽群眾意見,了解干部口碑。他認為,干部業(yè)績在實踐,干部的聲名在民間,群眾口碑是考察干部素質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為此,他要求干部“要多到基層干部群眾中、多在鄉(xiāng)語口碑中了解干部,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節(jié)’中察德”[19]343。
4.分類分級差異考察法。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認為,干部的領導素質和能力是一個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密切相關的、多維的復合概念,具有類別性、層次性。不同領導機關、從事不同領導工作的干部的素質和能力要求不同,不同層次領導機關和干部的素質和能力要求也不同。因此,考察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一刀切”“一鍋煮”,用“一把尺子測到底”。只有這樣,黨的干部政治素質考察才具有針對性、有效性,才能精準描繪干部的“政治畫像”。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有精辟論述。他說,“要強化分類考核,對資源稟賦、基礎水平……不同的地區(qū)在考核內容上要區(qū)別對待。對主要領導干部和班子成員、不同崗位的領導干部也應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17]563,564。這一論述蘊含著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方法,為不同類別、層次干部政治素質的考察提供了基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揭示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內在規(guī)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深入探究這一論述,不僅在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方面,而且在助力世界其他政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思想指引行動。加強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首先要樹立科學的干部政治素質觀,確立科學的政治素質建設方法。然而,長期以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們對政治素質認知還存在諸多誤區(qū),在建設方法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選人用人問題上存在“軟指標論”,認為經濟發(fā)展硬指標上去了就可以了,干部個人政治素質優(yōu)劣無關緊要;在政治素質形成上存在“自然生成論”,認為只要干部的業(yè)務素質上去了,政治素質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在政治素質內容上存在“不亂說論”,認為只要不說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話就可以了,其他方面無所謂;在政治素質考察上存在“不可考論”,認為政治素質具有內隱性、復雜性、迷惑性、動態(tài)性特點,不能考察;等等。同時,在實踐中,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存在“邊緣化”“簡單化”“一刀切”等不良傾向。這些誤區(qū)和做法危害甚大,往往使得選人用人失準、干部政治素質提升失效、干部政治素質考察失真、干部政治素質建設流于形式。探究這些誤區(qū)和不當做法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就在于沒有樹立科學的干部政治素質觀,沒有確立科學的政治素質建設方法。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闡述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地位、表現(xiàn)向度、提升路徑和考察方法,揭示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內在規(guī)律,不僅從理論高度分析了干部政治素質“具有怎樣地位”“是什么樣”的問題,而且從實踐操作層面上回答了干部政治素質“如何提升”“怎樣考察”的問題,有助于消除人們在政治素質認知上的誤區(qū),矯正干部政治素質建設中的一些不當做法,幫助人們提高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極端重要性的認識、認清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基本樣態(tài)、識別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優(yōu)劣,并采用科學方法提升干部政治素質,進而提高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安危。沒有政治安全,黨和國家的生存就沒有保障,發(fā)展也就無從談起。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近年來“阿拉伯之春”動蕩浪潮席卷中東、北非地區(qū),多國政權垮臺。歷史和現(xiàn)實為政治安全的重大意義寫下了生動注腳。當前,我國的政治安全大局總體穩(wěn)定,但也面臨著國內外諸多方面的挑戰(zhàn)。從外部看,域外國家干涉南海問題,西方政客抹黑、妖魔化中國,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新疆事務,“臺獨”分子猖獗,威脅著我國的政權安全。同時,境內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滲透、恐怖暴力、邪教破壞、網絡攻擊等,也沖擊著我國的政治安全。政治安全包括多方面內容,其核心是國家政權安全,關鍵是國家制度安全。對我國來說,維護政治安全最根本的是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5]373而要做到這一點,黨的干部的作用至關重要。如果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強,對黨忠誠,信仰堅定,敢于與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的現(xiàn)象和行為作斗爭,積極防范和化解政治安全風險,那么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以及國家政治制度就穩(wěn)如泰山,黨和國家的生存和發(fā)展就有了保障;反之,如果黨的干部政治素質低下,像部分蘇維埃政權“精英”一樣,“自動地投向葉利欽陣營,選擇復辟資本主義道路”[26]249,“成為否定歷史、否定社會主義的急先鋒,成為傳播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大喇叭”[19]134,對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的現(xiàn)象和行為漠不關心,那么黨就會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社會主義中國就可能變色、變味、變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發(fā)問:“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如果哪天在我們眼前發(fā)生‘顏色革命’那樣的復雜局面,我們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決然站出來捍衛(wèi)黨的領導、捍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19]339這一問具有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包括維護國家安全功能的深刻意蘊。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有助于提高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增強他們的政治安全意識和擔當自覺,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
當今世界是政黨政治的時代。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fā)揮著日益廣泛而重要的作用。政黨作用的發(fā)揮依賴于黨的成員特別是黨的骨干作用的發(fā)揮,而黨的成員及其骨干作用的發(fā)揮程度又與其自身政治素質的優(yōu)劣密切相關。因此,不斷提高黨的成員尤其是骨干的政治素質也就成為世界各個政黨的共同任務。中國共產黨對此有高度的政治自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提出和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狠抓黨的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對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提出要求、作出部署,指導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不斷提高,推動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科學化水平邁上新臺階,“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2]34,提升了黨的形象。作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無產階級政黨和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黨有關黨的建設的理論、實踐和經驗歷來受到世界各國政黨的關注。這也充分體現(xiàn)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貢獻上。當前,一些政黨把中國共產黨視為學習的榜樣,他們主動了解、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建設的思想來指導本黨建設,提高本黨建設質量。譬如,新西蘭政治學者、工黨主席奈杰爾·霍沃斯說:“所有的政黨都需要紀律”,“紀律是政治活動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我認為習近平主席十分有智慧,專注于黨的政治紀律,以此提高黨的執(zhí)政水平”,“我們也期望與中國共產黨保持密切的溝通,通過互相借鑒,提升雙方的治黨管黨能力”[27]179,180。吉爾吉斯斯坦政治學者、議會議長齊內巴依·圖爾松別科夫在《為什么要借鑒中國共產黨》一文中也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很多政黨的榜樣”,“親眼見證這一切后,我們當然會利用所見所聞改善我們黨的紀律,并且在治黨方面充分借鑒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取得的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27]177。這表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對于世界其他政黨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其他政黨管黨治黨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總之,培養(yǎng)造就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確保各級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政治素質過硬的干部手中,對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前途命運具有極端重要的意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不僅在理論層面回答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具有怎樣地位”“是什么樣”的問題,而且在實踐層面回答了黨的干部政治素質“如何提升”“怎樣考察”的問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當前,黨正團結帶領人民為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干部政治素質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不斷提高黨的干部的政治素質,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同時為世界無產階級政黨提高自身建設質量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