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代的家豬飼養(yǎng)及其特點*

      2023-01-23 13:30:32耿文昭解洪興
      農業(yè)考古 2022年6期
      關鍵詞:宋人養(yǎng)豬飼料

      耿文昭 解洪興

      豬被人類馴化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因為豬的飼養(yǎng)跟農耕生活緊密結合,養(yǎng)豬在民間發(fā)展迅速。到了兩宋時期民間對豬的飼養(yǎng)已為常見,甚至經(jīng)常用豬來類比各種顏色,例如“色如豬肝”等描述[1](卷1“硯說”,P213);時人對豬的稱呼主要為四種,即“豬”“豕”“豚”“彘”,同時亦沿用“長喙參軍”“烏金”等別稱[2](卷16“人物異名”,P251)。在食用上,雖然豬肉的地位不比羊肉,但依然是重要的肉食來源,整個社會對豬肉的需求量巨大。北宋都城每日宰豬過萬,“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shù),止數(shù)十人驅逐,無有亂行者”[3](卷2“朱雀門外街巷”,P59);南宋都城每日亦售出大量豬肉,“每日各鋪懸掛成邊豬不下十余邊。如冬、年兩節(jié),各鋪日賣數(shù)十邊,案前操刀者五七人”[4](卷16“肉鋪”,P372)。甚至一些小商人依靠加工豬肉熟食就能養(yǎng)家糊口,饒州蕭七“批炙豬肉片脯行賈,以取分毫之利, 贍育妻子”[5](“蕭七佛經(jīng)”,P1513), 饒州魯四公“煮豬羊血為羹售人,以養(yǎng)妻子”[5](“魯四公”,P1283)。

      目前學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古代畜牧業(yè)的整體問題的研究上,代表性成果有張仲葛、朱先煌先生的《中國畜牧史料集》、張顯運先生的《宋代畜牧業(yè)研究》等,其中對宋代的養(yǎng)豬問題略有提及,但尚未具體針對宋代的家豬飼養(yǎng)問題進行研究①。因此本文從宋代家豬飼養(yǎng)的細節(jié)問題入手,期望能夠豐富宋代畜牧業(yè)的研究。另外,關于本文的史料構成,需要做兩個方面說明。第一,雖然宋代農書較多,但大多已佚,而且在傳承下來的農書中也并未介紹宋代養(yǎng)豬的技術,例如影響較大的陳敷《農書》并無飼豬相關記錄[6]。因此,對于宋代的史料,本文在農書類之外,還運用了地方志、筆記文集等史料對宋代養(yǎng)豬問題進行說明。第二,由于技術在封建社會并不會因為改朝換代而發(fā)生激變,因此本文會借用部分相近朝代的農書類史料,對宋代的家豬飼養(yǎng)問題做補充說明。

      一、飼養(yǎng)方式

      在我國古代,養(yǎng)豬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放牧和舍飼。放牧是指白天把豬放出,晚上驅回,食物由其自主尋找,主人不提供食物或者僅在特定時間提供食物。舍飼是指把豬長期限制在特定的空間中,并為其提供滿足正常成長和育肥的食物。采用放牧的方式飼養(yǎng)豬省飼料,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豬在覓食過程中也消耗了能量,不利于育肥。采用舍飼的方式飼養(yǎng)豬,有利于豬的育肥,同時豬產(chǎn)生大量且集中的糞便,也有利于農家肥的積累,但是需要給豬提供其生長所需的飼料。放牧和舍飼并非絕對的對立排斥,在宋人養(yǎng)豬實踐中會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選擇。雖然放牧和舍飼這兩種方式都有采用,但是整體來說舍飼的情況較多的見于史料。

      (一)放牧

      放牧并非讓豬在野外獲取全部食物,宋人也會根據(jù)情況來為其提供食物。王禎《農書》記載:“春夏草生,隨時放牧。糟糠之屬,當日別與。八、九、十月放而不飼,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7](“養(yǎng)豬類”,P61)春夏時節(jié)放牧,有糟糠之類亦可以喂豬以防變質;秋季放牧,不再另外提供食物,要為冬季儲備飼料;冬季則主要靠儲備飼料喂養(yǎng)。豬的食性較雜,且有喜歡拱土尋食的天性,因此在自然界中相當一部分動植物可以成為其食物,例如“蜉蝣……黃黑色聚生糞土中,豬好啖之”[8](卷25“蜉蝣”,P302)。為盡可能利用自然界飼料,所以一般會選擇野生植物豐富的地方放牧,例如平坦的草坡、河邊等,如“平坡軟草細芊芊,碧樹遙枝綠蔭圓。羊豕自如知飽后, 牧兒箕坐得安眠”[9](卷16“題畫卷”,P517),“遠川飛雁鶩,平壤牧雞豚”[10](卷10“南原”,P247)等詩句,正是對農家豬、羊、雞等牲畜自由放養(yǎng)景象的描寫。有時亦會在尚未耕種莊稼的田地里放牧,如“未嘗動耕牛,但見牧群豕”[11](卷3“鄰家園中種黍示嘉佑”,P24),“斜陽墟落外,皺豕食春田”[12](卷4“春野五首”,P435)等詩句,均反映出春耕前,百姓以春田牧養(yǎng)家豬的情形。放牧節(jié)省了飼料,但豬也需要有專門的人來看管,以防止其受到傷害或破壞莊稼。沈遼《和張寶臣即元韻》提到:“田里小兒放豬獜,為樂往往鳴簫笳?!保?3](卷2“和張寶臣即元韻”,P536)楊萬里《戲題所見》亦云:“田家不遣兒牧豬,老烏替作牧豬奴?!保?4](卷12“戲題所見”,P614)從宋代詩句中可以看出,放牧養(yǎng)豬的工作多由兒童來完成。

      (二)舍飼

      相比放牧,宋人養(yǎng)豬更多采用效率高的舍飼的方式。舍飼養(yǎng)豬,主人要為豬提供足夠的食物以保證其增肥?!叮翁﹨桥d志》中記載:“田家多豢豕,皆置欄圈,未嘗牧放。樂歲尤多,搗米有杜糠以為食?!保?5](卷20“豕”,P4861)在吳興地區(qū),農家養(yǎng)豬已普遍采用圈養(yǎng)的方式。又洪邁《夷堅支志》載:“且以糟食喂飼我,數(shù)月后肌膚充腯?!保?](“寶積行者”,P910)一人化為豬后被圈養(yǎng),由主人每天喂他食物。宋人為了使豬快速增肥,晚上會繼續(xù)喂食,“晚如廁,見群豬環(huán)甕飲米泔”[5](“荊山莊甕”,P577)。陸游《弊廬》載:“縛木為彘牢,附垣作雞塒?!保?6](卷48“弊廬”,P145)即舍飼所用到的豬圈,是用木頭所圍成的。王禎《農書》亦載:“圈不厭穢,亦須小庵以避雨雪?!保?](“養(yǎng)豬類”,P61)可見豬圈雖然對環(huán)境沒有太多要求,但需要有頂棚來遮蔽雨雪。

      豬圈的布局多因地制宜,宋人根據(jù)自身的居住場地而規(guī)劃出不同的舍飼場所?!兑膱灾尽分泄适隆督呒邑i》載:“五客負販南藥至,一姓陶,一姓祝,一姓何,一姓吳,一姓董,同宿房中。其夜,聞泣聲切切,于門隙窺之,乃圈中牝豬也?!保?](“姜七家豬”,P1313-1314)五人夜晚從房間門縫可見豬圈,并清晰聽得聲音,推測可知豬圈離臥房并不遠。歐陽修《夷陵縣至喜堂記》中提到,在夷陵縣“而民之列處,灶、廩、匽、井無異位,一室之間上父子而下畜豕”[17](卷39“夷陵縣至喜堂記”,P562-563)。即一間屋子上面住人下邊蓄養(yǎng)豬,這種飼養(yǎng)方式在當時并不罕見。周去非《嶺外代答》載:“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施茅屋,下豢牛豕。柵上編竹為棧,不施椅桌床榻,唯有一牛皮為茵席,寢食于斯。牛豕之穢,升聞于棧罅之間,不可向邇?!保?8](卷4“巢居”,P155)同書又載:“民編竹苫茅為兩重,上以自處,下居雞豚,謂之麻欄,生理茍簡?!保?8](卷10“蠻俗”,P413)可見在嶺南地區(qū),房屋上邊住人下邊豢養(yǎng)牲畜已是較為常見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案例,把豬養(yǎng)房屋內。安丙在長沙時,“計利析秋毫,設廳前豢豕成群,糞穢狼藉,肥腯則烹而賣之”[19](卷4“安子文自贊”,P190);福建古田縣一居民,“家育一豬,其居窄隘,常置之寢室中”[5](“福州民家豬”,P1060)。 可見宋人舍飼豬的場所雖有不同,但豬舍和人的房屋并未分隔過遠,甚至是二者就在一棟房子中。

      二、宋代的豬飼料

      宋人飼養(yǎng)豬并不局限于某種飼料,往往是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為豬提供食物。由于宋人喂給豬的食物種類眾多,因此借用現(xiàn)代飼料學的分類,把宋代養(yǎng)豬實踐中的飼料分為: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青飼料。

      (一)能量飼料

      能量飼料是指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低于18%,粗蛋白質含量低于20%的飼料[20](P157)。能量飼料含有大量淀粉,可以為豬提供所需能量,其主要包括三個大類:一類是禾谷類,具體為高粱、大小麥、稻谷等;第二類是糠麩類,具體為小麥麩、米糠等;第三類為淀粉質塊根莖類,具體為甘薯和馬鈴薯。宋代家豬的能量飼料主要以前兩類為主,即禾谷類子實和糠麩,甘薯和馬鈴薯尚未傳入中國。

      因為禾谷類多為糧食,同樣是人的食物,故在宋代并未大量的用于飼料,僅用在一些特殊情形。例如,在祭祀前需要“殊養(yǎng)”犧牲,以求在祭祀有較好品相,所以會喂禾谷類飼料。天圣二年三月,詔供庖務、牛羊司“預先收買及式樣、純黑、長尾肥好豬, 破糟食子粟飼養(yǎng)供應”[21](“郊祀牲牢”,P1249)。《齊民要術》載:“宜埋車輪為食場。散粟豆于內。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則肥速。”[22](卷6“養(yǎng)豬第五十八”,P582)可見此類飼料亦會喂于豬仔,以求快速育肥。相比于禾谷類飼料,糠麩類飼料利用得則較為廣泛。據(jù)《(嘉泰)吳興志》載:“田家多豢豕,皆置欄圈,未嘗牧放。樂歲尤多,搗米有杜糠以為食?!保?5](卷20“豕”,P4861)即在宋代吳興地區(qū)養(yǎng)豬多以米糠喂豬。又王禎《農書》載:“所有糟糠則蓄待窮冬春初?!保?](“養(yǎng)豬類”,P61)可見在一些地區(qū),連糠麩類都無法四季供應,只在“窮冬”供應。洛西永寧一屠肆,在豬顯化神跡后,才不用糠作飼料,“爾后,其家不復以糟糠飼之”[23](卷3“豬善友”,P67-68)??傮w來說,宋人尚未把禾谷類大量的用作飼料,只在特殊時期以少量糧食喂豬,而相對比,糠麩類則較多用作飼料。

      (二)蛋白質飼料

      蛋白質飼料是指飼料干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在20%以上,粗纖維含量在18%以下的飼料[20](P160)。蛋白質飼料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豆科子實,主要有黃豆、蠶豆、豌豆等;第二類是油餅類,包括豆餅、棉子餅、菜子餅等;第三類為糟渣類,包括酒糟、豆腐渣、醬油渣等;第四類為動物性蛋白質類,包括魚粉、肉骨粉等。宋代家豬的蛋白質飼料主要以糟渣類和動物性蛋白質類為主,其中糟渣類的主要來源于酒糟,動物性蛋白質類則主要是豬在土壤中尋覓的蟲類。

      宋代豬的糟渣類飼料主要是酒糟,因其價格低廉,常被宋人用來飼豬?!兑膱灾尽份d:“除夕酒成,既篘取之矣,復汲水拌糟于甕,規(guī)以飼豬?!保?](“張方兩家酒”,P1022)即釀酒后用酒糟來飼豬。 又臺州慶修,因偷竊蔬菜,化為豬還債。自述作豬期間,主人每日“以糟食喂飼”[5](“寶積行者”,P909-910)。周去非《嶺外代答》中介紹一種叫“木蘭舟”的巨船,可容納數(shù)百人,船上一次攜帶一年的糧食,在船上釀酒養(yǎng)豬,其文稱:“木蘭舟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長數(shù)丈,一舟數(shù)百人,中積一年糧,豢豕釀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保?8](卷6“木蘭舟”,P216-217)真德秀在奏議潭州酒務時提到,釀酒人家“糟糠豢豕”[24](卷9“潭州奏復稅酒狀”,P145)。由此可見,酒糟飼豬在宋代是普遍現(xiàn)象。

      豬有拱土尋食的習性,動物性蛋白質類則主要是豬在土壤中尋覓的各類蟲?!稜栄乓怼分刑岬截i喜食蜉蝣這種蟲類,“似輨蜣,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聚生糞土中,豬好啖之”[8](卷25“蜉蝣”,P302)。司馬光亦提到:“蟝,求于切……朝生暮死,豬好啖之?!保?5](卷38“蟝”,P446)總體來說,宋人提供的蛋白質飼料主要還是酒糟,釀酒與養(yǎng)豬是宋代常見的產(chǎn)業(yè)組合,而蟲類只是蛋白質飼料的補充。

      (三)青飼料

      青飼料是指能夠用作飼料的植物新鮮莖葉,其蛋白質含量占干物質的10%—20%,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青飼料來源廣泛,主要包括水生植物類、枝葉類等。這類飼料具有成本較低,容易采集的特點,因此宋代養(yǎng)豬也廣泛使用此類飼料。青飼料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宋人采集青飼料較容易。水生植物類,《爾雅翼》中記載了宋人采集“荇”“萍”等植物用來飼豬。荇,“葉皆隨水高低,平浮水上,花則出水,黃色六出,今宛陵陂湖中,彌覆頃畝,日出照之如金,俗名金蓮子。狀既似莼,又豬亦好食,民皆以小舟載取以飼豬”[8](卷5“荇”,P67)。萍,“水上小浮萍……人家養(yǎng)豕,皆以萍食之”[8](卷5“萍”,P65-66)。鄭伯謙《太平經(jīng)國書》中同樣提到“今時人取芧以飼牛,取萍以飼犬豕”[26](卷3“養(yǎng)民論太宰九職任民”,P205),可見采集水生植物飼豬,在宋代較為常見。

      枝葉類,在宋代多種植物枝葉被用作飼料。《爾雅翼》中記載宋人用桐葉和梓葉飼豬,“桐木……其葉飼豕,肥大三倍”[8](卷9“桐”,P115),“梓為百木長……其葉可以飼豕,肥碩三倍”[8](卷9“梓”,P118-119)。宋人認為用桐葉、梓葉喂豬還有使豬增肥的效果,是較為優(yōu)質的飼料。同樣,陳翥在《桐譜》中亦提到“其花飼豬,肥大三倍”[27](卷1“敘源第一”,P12)。在桐葉和梓葉之外,鎖陽同樣被用作飼料飼豬,“且聞土人以飼豬羊及雞,皆茁壯”[28](“鎖陽”,P278)。

      此外,瓠和梨在宋代也被用作豬飼料。據(jù)《爾雅翼》記載:“瓠,匏之甘者……瓠中白膚,所謂張蒼‘肥白如瓠’者也??梢燥曱怪路??!保?](卷8“瓠”,P99)《癸辛雜識》記載,在梨豐收時“用以飼豬”[28](“梨酒”,P259)。在宋代,荇、萍、桐葉、梓葉、鎖陽、瓠等植物皆用于飼豬,可見青飼料分布的廣泛性。這些植物是宋代豬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具體采用何類植物,則因地制宜,根據(jù)自然環(huán)境來選擇。

      三、宋代家豬飼養(yǎng)特點

      (一)飼養(yǎng)目的多樣

      宋人養(yǎng)豬廣泛,并且養(yǎng)殖目的多樣。一般農家,養(yǎng)豬作為農耕生活的補充,消耗野生植物或人類不喜食用的物資,收獲豬所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正如《(嘉泰)吳興志》所講:“歲時烹用供祭祀、賓客,糞又宜桑?!保?5](卷20“豕”,P4861)這句話總結了農家養(yǎng)豬的主要作用,其中對于農家來說比較重要的一項產(chǎn)品為肥料。施肥是提高糧食的有效手段,宋人對農家肥的作用有著清晰認知,“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農之事,糞壤為急。糞壤者,所以變薄田為良田,化磽土為肥土也……為農者必儲糞朽以糞之, 則地力長新而收獲不減”[7](“糞壤篇第八”,P36)。豬糞是農家肥的重要來源,據(jù)《沈氏農書》中記載的數(shù)據(jù),“每窠得壅九十擔,一年四窠,共得三百六十擔”[29](“蠶務”,P21)。除了豬糞這種直接肥料外,百姓還通過讓動物踩踏秸稈的方式積累肥料,“……蹂踐便溺成糞,平旦收聚,除置院內堆積之。每日俱如前法,至春可得糞三十余車”[7](“糞壤篇第八”,P37)。養(yǎng)豬除卻能夠積累農家肥外,在祭祀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峽中人家多事鬼,家養(yǎng)一豬,非祭鬼不用”[30](卷4“烏鬼魚蔬”,P153)?!叮ù疚酰┬掳仓尽分型瑯佑涊d了宋人養(yǎng)豬用于年末祭祀:“別飼大豕至二三百斤,歲終以祭享,謂之年彘。”[31](卷2“畜擾”,P7623)

      另一方面,亦有許多宋人養(yǎng)豬為逐利。宋代商業(yè)經(jīng)濟繁榮,商業(yè)活動頻繁,許多小商人靠養(yǎng)豬積累財富。壽春民姜七,其祖母生前“專養(yǎng)母豬,多育豚子,貿易與人,一歲之間,動以百數(shù)。用此成立家計”[5](“姜七家豬”,P1313-1314); 樂平許光仲之仆,“畜一牝豕。凡歷歲,每生豚必以十數(shù),滿三月則出鬻,累積二百不啻,獲利已多”[5](“許仆家豕怪”,P1269)。同時在宋代也出現(xiàn)了養(yǎng)豬產(chǎn)業(yè)化經(jīng)營的情況,江陵地區(qū),“民某氏,世以圈豕為業(yè)”[5](“江陵村儈”,P883);洛西永寧的一屠肆,前院賣豬肉,后院“豢豬數(shù)十頭”,養(yǎng)豬和屠宰一體經(jīng)營[23](卷3“豬善友”,P67-68)。在宋代,這種依靠養(yǎng)豬積累財富的情況并不罕見,宋人筆下多有記載。同時這些依靠豬獲利的群體也與前代不同,呈現(xiàn)出以小商人為主的特征,這正是對宋代繁榮的商業(yè)經(jīng)濟的一個反映。宋人通過養(yǎng)豬販豬可以獲取利潤,甚至積累一定的財富,這無疑是給予了百姓新的謀生途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貧富沖突。

      (二)飼養(yǎng)成本低廉

      飼養(yǎng)成本低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飼料成本低,另一個是人力成本低。在飼料成本方面,如上文所述,宋代常見的豬飼料主要為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青飼料。這幾種飼料中皆是容易獲得的野生動植物或者為人類不愿食用的物資,這些飼料不是以較低成本的代價獲得,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物盡其用”。而這些飼料中成本較高的糧食類,只在一些特殊時期才舍得作為飼料,甚至有時朝廷會下令禁止用糧食做飼料?!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太平興國七年(982),在宿麥將收時,朝廷專門下令禁止用麥子喂豬,“今宿麥將登,宜及時儲蓄。其告諭鄉(xiāng)民,常歲所入,不得以食犬彘及多為酒醪”[32](卷23“太平興國七年”,P520)。

      在人力成本方面,正如上文所說,放牧養(yǎng)豬或采集野生植物作飼料這些工作往往是由家庭剩余勞動力來完成,例如兒童放牧等。宋代人口增長迅速,土地壓力較大,出現(xiàn)大量剩余勞動力。農民會將其最主要的勞動力或者勞動力最主要之部分配置在能獲得更高現(xiàn)金收入流的產(chǎn)業(yè)上,或者是配置在對家庭延續(xù)而言更為重要的主業(yè),比如糧食生產(chǎn)上,而承擔諸如養(yǎng)豬這類副業(yè)生產(chǎn)的勞動力,僅僅是家庭剩余或說富余勞動力的一種組合而非完整勞動[33]。

      (三)飼養(yǎng)規(guī)模巨大

      飼養(yǎng)規(guī)模巨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全國普遍飼養(yǎng),另一方面是飼養(yǎng)的數(shù)量較多。在全國普遍飼養(yǎng)方面,兩宋時期全國各地均有家豬飼養(yǎng)的記錄。洛西永寧的一屠肆“豢豬數(shù)十頭”[23](卷3“豬善友”,P67-68);汧陽縣豬肉名揚周邊,“聞汧陽豬肉至美,使人往致之”[34](“佛菩薩語”,P207-208)。但相比于北方的養(yǎng)豬普遍程度,南方更勝一籌[35]。常州無錫縣陳承信,“以販豕為業(yè), 后極富”[5](“陳承信母”,P56-57);江陵民某氏,“世以圈豕為業(yè)”[5](“江陵村儈”,P883); 臺州屠者童七,“累世以刺豕為業(yè),每歲不啻千數(shù)”[5](“童七屠”,P916-917);夷陵縣,“一室之間上父子而下畜豕”[17](卷39“夷陵縣至喜堂記”,P562-563)。甚至在嶺南煙瘴之地,居民家也會豢養(yǎng)豬:“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施茅屋,下豢牛豕”[18](卷4“巢居”,P155);“木蘭舟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舵長數(shù)丈,一舟數(shù)百人,中積一年糧,豢豕釀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18](卷6“木蘭舟”,P216-217)。 宋人筆下記錄了許多的全國養(yǎng)豬的情況,雖不能全部在此羅列,但上述事例已經(jīng)足夠窺得兩宋時期的各地養(yǎng)豬情況。

      另一方面,兩宋時期家豬飼養(yǎng)數(shù)量眾多。北宋都城開封周邊郊區(qū)每日出欄大量活豬,“其殺豬羊作坊,每人擔豬羊及車子上市,動即百數(shù)”[3](卷3“天曉諸人入市”,P29)、“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shù),止十數(shù)人驅逐,無有亂行者”[3](卷2“朱雀門外街巷”,P17)。南宋都城臨安亦是如此,“壩北修義坊名曰肉市,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shù)百口”[4](卷16“肉鋪”,P372)。除卻都城外,各地養(yǎng)豬數(shù)量同樣巨大。《游宦紀聞》中記載,饒州德興地區(qū)“豬羊滿圈,不知金貴”[36](卷8,P74)。秀州東城韋十二,“于其莊

      居豢豕數(shù)百,散市杭秀間,數(shù)歲矣”[37](卷3“懸豕首作人語”,P51)。陸游《入蜀記》中記載,即使是在經(jīng)濟相對落后的廣西地區(qū),舟人祭祀一次即用豬十幾口,“舟人殺豬十余口祭神,謂之開頭”[38](卷5,P53-54)。宋代對豬的巨大消耗量,必然建立在一定的存欄量的基礎上,由是可知兩宋時期飼養(yǎng)家豬的數(shù)量之多。

      四、結語

      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家豬在兩宋時期是被廣泛、大量飼養(yǎng)的。而地域和目的的不同,其飼養(yǎng)方式和飼料的選擇也不盡相同??傮w而言,宋代家豬的飼養(yǎng)在較大程度上利用了現(xiàn)實條件,實現(xiàn)了資源稟賦和現(xiàn)實需求的平衡,不僅采用“窮養(yǎng)”的方式節(jié)約了資源,又滿足了家豬成長所需養(yǎng)分,甚至還兼顧家豬增肥的需要。

      (本文在構思和寫作中承蒙張文教授細心指導,謹此致謝。)

      注釋:

      ①在20世紀,張仲葛先后發(fā)表《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歷史》(動物學報,1976年)、《我國養(yǎng)豬業(yè)的起源及其沿革考》(中國農史,1983年)、《中國養(yǎng)豬史初探》(農業(yè)考古,1993年)、《我國豬種的形成和發(fā)展》(新疆農業(yè)科技,1976年)等多篇文章,編著《中國畜牧史料集》(科學出版社,1986年),梳理我國歷史時期的養(yǎng)豬業(yè)發(fā)展脈絡,對中國歷史時期養(yǎng)豬業(yè)、豬種資源形成等相關問題進行介紹。進入21世紀后,徐旺生《中國養(yǎng)豬史》(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9年)對中國養(yǎng)豬歷史的興衰軌跡和社會變遷做了深入的考察。王永厚《我國古代豬種選育的成就》(中國禽畜種業(yè),2007年)著重介紹古代相豬法、去勢術以及在哺乳期對母豬、仔豬的飼喂、護理等。張顯運《宋代畜牧業(yè)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對宋代養(yǎng)豬概況和規(guī)模做了簡潔介紹。綜上,學者們在著作或文章中對宋代養(yǎng)豬概況或有提及,但并未對宋人家豬的飼養(yǎng)問題進行專門研究。

      猜你喜歡
      宋人養(yǎng)豬飼料
      宋人點茶,茶上“作畫”
      四種青貯法 飼料新鮮又適口
      粵海飼料
      冬季養(yǎng)豬防病四注意
      羊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及配制
      養(yǎng)豬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國學(2020年1期)2020-06-29 15:14:38
      “環(huán)保稅”來了,養(yǎng)豬不知道這些你就虧大了!
      宋人的秘方
      飼料Ⅱ個股表現(xiàn)
      霍山县| 长阳| 韩城市| 江华| 靖西县| 双江| 博罗县| 桑日县| 宁河县| 科技| 罗平县| 忻州市| 建瓯市| 闸北区| 日土县| 朔州市| 闸北区| 阳春市| 徐汇区| 巫山县| 垣曲县| 巴林左旗| 阿鲁科尔沁旗| 溧阳市| 右玉县| 尤溪县| 肥东县| 临沭县| 西贡区| 东莞市| 城步| 中西区| 临沂市| 鸡泽县| 凤山市| 台中县| 自治县| 新密市| 长岛县| 栖霞市|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