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威,胡婷婷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河南省腫瘤醫(yī)院1免疫治療科,2消化內(nèi)科,河南 鄭州450008)
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由于肝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因此多數(shù)肝癌患者在就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喪失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機會[1]?;煘榕R床治療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然而化療對機體的損傷較重,患者可出現(xiàn)癌因性疲乏等癥狀,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癌因性疲乏是一種呈現(xiàn)進行性加重的癥狀,可隨病程及治療時間的延長而加重,因此需重視對其的護理干預。積極心理干預旨在增強患者的積極情緒、認知及行為。有報道[2]指出積極心理品質對于緩解癌因性疲乏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將早期積極心理干預用于晚期肝癌患者,觀察對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為對象,按照抽簽法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42~78(60.21±5.68)歲,男27例、女13例,病理分期Ⅲ期23例、Ⅳ期17例,受教育年限(12.34±2.16)年。對照組年齡43~78(61.54±5.72)歲,男25例、女15例,病理分期Ⅲ期25例、Ⅳ期15例,受教育年限(12.41±2.18)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病理檢查確診為肝癌,且為晚期;②首次接受化療;③可正常溝通;④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以上。排除標準:①存在化療禁忌;②合并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③患有心理障礙性疾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責任護士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導,并在患者出院后通過電話進行隨訪。觀察組采用早期積極心理干預。組建由心理咨詢師、主治醫(yī)師、??谱o士、護士長等組成的護理小組,通過共同討論制定積極心理干預草案,邀請相關的專家進行審閱并提出建議,確定干預方案。共分為8個版塊進行:①積極介紹:患者入院后積極詢問患者的病史,通過訪談了解患者的癥狀;向患者講解積極心理干預相關內(nèi)容、目的、意義等,取得患者的信任,發(fā)放積極心理干預手冊,加微信與患者建立聯(lián)系。②積極生活體驗: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放松,并囑咐患者記錄每天自己認為好的、快樂的3件事,記錄自身的感受;了解患者的軀體癥狀、協(xié)作的感受及效果。③身體放松體驗:引導患者進行身體放松,培養(yǎng)患者的品味意識,每天花時間關注并享受生活中的品味事件使身體放松,如散步、與朋友聊天。④重塑疾病認知: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存在的問題,引導患者傾訴自身的情緒、疾病對生活的影響,使患者以第三者身份自我反思;發(fā)現(xiàn)患者的優(yōu)勢,了解患者如何應對疾病及相關問題,如何維持生活平衡,發(fā)現(xiàn)患者的疾病自助及優(yōu)勢;針對患者的疑問給予積極的解釋,開發(fā)患者自主及積極資源,與患者共同制定目標,提升患者的積極感受。⑤喚醒內(nèi)在力量:根據(jù)患者的性格講解性格優(yōu)勢,使患者寫出最能代表自己的5個性格優(yōu)勢,制定自身的性格優(yōu)勢卡;指導患者在遇到困難時如何應用性格優(yōu)勢應對。⑥感恩體驗:感恩是積極情感的體驗,通過表達感激可減輕負性情緒的侵襲、緩解癥狀并提升患者的滿足感及幸福感。⑦積極關系:通過獲取及調(diào)動積極關系力量和資源獲得自我需求的滿足,讓患者分享自身感受,并給予評價。⑧獲得內(nèi)在成長:深入溝通患者的住院體驗情況,并引導患者描述自身的住院經(jīng)歷,探索患者的成長情況,并給予評估。
1.4 觀察指標 利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3]評估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共4個維度,每個維度0~10分,分值越高則疲乏程度越重。利用Spitzer生活質量指數(shù)量表[4]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共5個維度,每個維度10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行為、情感、軀體、認知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分)
時間 組別 n 行為 情感 軀體 認知干預前 觀察組40 5.81±1.21 5.88±1.17 5.97±1.02 4.75±0.81對照組40 5.79±1.19 5.91±1.20 5.94±1.11 4.71±0.89 t 0.075 0.113 0.125 0.210 P 0.941 0.910 0.900 0.834干預后 觀察組40 4.51±0.54 5.01±1.05 4.95±0.65 4.01±0.66對照組40 5.21±0.59 5.58±1.10 5.34±0.87 4.39±0.70 t 5.535 2.371 2.271 2.498 P<0.001 0.020 0.026 0.015
2.2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活動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生活感受干預前 觀察組40 0.95±0.31 1.19±0.28 0.82±0.24 1.78±0.41 0.98±0.31對照組40 0.91±0.35 1.16±0.31 0.83±0.25 1.80±0.45 0.96±0.34 t 0.541 0.454 0.183 0.207 0.275 P 0.590 0.651 0.856 0.836 0.784干預后 觀察組40 1.67±0.36 1.80±0.35 1.24±0.27 2.31±0.54 1.45±0.36對照組40 1.24±0.34 1.39±0.34 1.04±0.33 2.01±0.51 1.17±0.40 t 5.492 5.314 2.966 2.555 3.290 P <0.001 <0.001 0.004 0.013 0.002時間 組別n 活動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
早期積極心理干預可減輕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癌因性疲乏是癌癥或治療引起的軀體、情感或認知的一種持續(xù)的、主觀性的疲勞感,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相關研究[5]指出,心理干預可減少癌癥患者治療期間的癌因性疲乏。還有研究[6]表明,性格優(yōu)勢(如熱情、希望等)、積極情緒與癌因性疲乏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積極心理干預可減輕晚期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早期積極心理干預可增強患者的心理韌性,提高患者的情緒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通過引導患者放松身體,重塑對疾病的認知,可幫助患者應對日常生活及疾病的困擾;同時引導患者表達感激的情緒,減輕不良情緒的侵襲,滿足患者幸福感,減輕患者的認知、情緒等疲乏感。
早期積極心理干預可改善肝癌患者的生活質量。晚期肝癌患者的易感性強,癌因性疲乏現(xiàn)象較為嚴重。因此,在干預時首先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糾正患者對疾病及死亡的錯誤認知,選擇針對性的相關知識給予健康教育,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微信指導等形式,加深患者對肝癌的了解,提高患者的健康行為。同時在干預過程中,采用認知行為壓力管理,幫助患者正確認知肝癌,樹立積極應對的健康信念。黃領等[7]的研究表明,團體心理干預可減輕肝癌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改善其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積極心理干預可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上述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早期積極心理干預可減輕晚期肝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