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雨函,吳 鋼
湖北省恩施州中心醫(yī)院臨床檢驗中心,湖北恩施 445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為肝臟脂質代謝異常的疾病,是最常見的導致慢性肝臟疾病的誘因之一[1]。NAFLD是主要特征為肝細胞內存在過多脂肪沉積的臨床病理綜合征,是一種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與胰島素抵抗存在相關性[2]。肝細胞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NAFLD是最常見的全球性慢性肝病,目前全球約有30%的人群均為NAFLD患者,且患病人數(shù)呈持續(xù)增加的趨勢[3]。NAFLD主要存在兩種類型:80%為單純性脂肪肝,是一種良性的臨床過程[4]。10%~20%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種潛在的嚴重疾病,除了存在脂肪變性的情況,還有肝細胞炎癥以及肝纖維化[5]。肝纖維化是NAFLD向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發(fā)展的關鍵步驟,是肝臟內結締組織出現(xiàn)異常增生的病理過程[6]。有研究表明,長鏈非編碼RNA(LncRNA)在肝臟疾病的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調控作用,若表達失常可導致肝臟內脂質代謝異常[7]。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LncRNA在肝臟方面的臨床研究逐漸深入。其中LncRNA NEAT1和LncRNA H19是LncRNA中的兩個家族成員,現(xiàn)為了探究LncRNA NEAT1、LncRNA H19與NAFLD及肝纖維化發(fā)病風險的相關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本院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確診為NAFLD的8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肝纖維化程度分為NAFLD輕度組(31例)、NAFLD中度組(32例)、NAFLD重度組(22例)。根據(jù)NAFLD嚴重程度分類標準分為輕度(肝臟密度輕微降低,脾、肝Ct值比值為0.7~1.0);中度(肝血管不清,脾、肝Ct值比值為>0.5~<0.7);重度(肝臟密度顯著降低,脾、肝Ct值比值為≤0.5)。納入標準:(1)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8]中的診斷標準;(2)重要器官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酒精性、病毒性肝病;(2)藥物性肝炎;(3)合并感染、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其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NAFLD輕度組(31例)中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齡(46.23±12.62)歲;NAFLD中度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齡(44.95±13.28)歲;NAFLD重度組(22例)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齡(45.46±11.39)歲。另選擇本院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68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齡(47.28±12.58)歲。4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方法 (1)采集NAFLD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及對照組清晨空腹時的肘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5 min,取上清液1 000 μL,采用化學免疫發(fā)光法進行肝纖維化指標[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CⅣ)、層黏連蛋白(LN)、透明質酸(HA)]檢測,所用試劑盒(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使用。(2)采用新型總RNA抽提試劑TRIzol(Invitrogen,Grand Island,NY,USA)對4組患者血清標本中的總RNA進行提取。使用AMV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對提取得到的總RNA進行反轉錄,得到cDNA,再以cDNA為模板,使用7500型實時熒光定量PCR儀(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美國)進行反轉錄-聚合酶鏈式擴增(RT-PCR)。引物序列如下:LncRNA NEAT1上游引物正向:5′-GUC UGU GUG GAA GGA GGA ATT-3′,下游引物反向:5′-UUC CUC CUU CCA CAC AGA CTT-3′。LncRNA H19上游引物正向:5′-CCT CTA GCT TGG AAA TGA A-3′,下游引物反向:5′-GAC GTG AGA AGC AGG ACA T-3′。采用2-ΔΔCt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患者血清中的LncRNA NEAT1和LncRNA H19的表達水平。
2.14組研究對象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對4組研究對象的肝纖維化指標進行比較,得到NAFLD患者血清中PCⅢ、CⅣ、LN、HA水平由小到大依次為NAFLD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研究對象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2.24組研究對象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比較 對4組研究對象血清中的LncRNANEAT1、LncRNAH19表達水平進行比較,可得NAFLD輕度組患者的LncRNANEAT1表達水平最低,其次是中度組患者,表達水平最高的是重度組,且3組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AFLD輕度組患者的LncRNAH19表達水平最低,其次是中度組患者,表達水平最高的是重度組,且3組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4組研究對象血清中LncRNA NEAT1、LncRNA H19的表達比較
2.3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表達水平與肝纖維化指標相關性 經(jīng)Spearman相關性分析可知,LncRNANEAT1與NAFLD患者肝纖維化指標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關(P<0.05);LncRNAH19與NAFLD患者肝纖維化指標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血清中LncRNA NEAT1、LncRNA H19表達與肝纖維化指標相關性
2.4ROC曲線分析 經(jīng)ROC曲線分析可得,LncRNANEAT1、LncRNAH19診斷NAFLD的截斷值分別為3.22、1.71;診斷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90、0.734、0.880。見圖2、表3。
圖2 NAFLD診斷ROC曲線圖
表3 血清中LncRNA NEAT1、LncRNA H19表達水平診斷NAFLD的價值
NAFLD是一種代謝應激性的肝臟損傷,與胰島素抵抗以及遺傳易感存在密切相關性,其病理變化過程與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無過量飲酒史。研究證明,NAFLD患者常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綜合征伴隨出現(xiàn),若不注意防護,極易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10]。有數(shù)據(jù)表明,近年來我國的NAFLD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且發(fā)病人群也越來越年輕[11]。肝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癥狀,晚期卻無有效治療手段,因此防治NAFLD發(fā)展為肝癌也是降低肝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NAFLD目前的發(fā)病概率已經(jīng)明顯高于酒精性、病毒性肝病,但其發(fā)病機制還有待探究,研究認為其與基因、生活習慣及環(huán)境等因素存在相關性[12]。NAFLD患者肝內脂肪酸有60%均來自于組織中,其余均來自肝內脂肪和日常飲食,在患者病理變化過程中,肝細胞長期浸潤于脂質中會出現(xiàn)細胞變性、凋亡,最終轉化成肝纖維化,導致肝硬化[13]。因此,NAFLD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臨床上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聚焦于通過血清標志物對NAFLD進行診斷和評估[14]。幾乎所有的慢性肝損傷均會轉化為肝纖維化,該過程是由肝實質、肝星狀及肝竇內皮細胞等一系列涉及細胞因子相互作用所引導[15]。有研究認為通過對患者的肝纖維化指標檢測可診斷NAFLD的嚴重程度,肝纖維化指標包括PCⅢ、CⅣ、HA及LN,均為血管及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靈敏地反映患者肝纖維化情況[16]。
LncRNA是一組RNA分子,并且該RNA分子無法編碼蛋白。2007年,有研究報道一條功能性長編碼RNA,可以通過修飾染色質,參與基因的轉錄,該研究說明LncRNA有可能對基因表達發(fā)揮調控作用[17]。已有研究表明,LncRNA在調控纖維化因子的同時,也受到纖維化因子的調控,LncRNA的異常表達導致肝纖維化的產(chǎn)生[18]。LncRNANEAT1最早發(fā)現(xiàn)于分泌腺腫瘤中,接著又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肺癌組織中LncRNANEAT1出現(xiàn)過度表達,且與腫瘤的分期、轉移、預后差等臨床病例特征存在相關性[19]。當LncRNANEAT1表達水平降低時,腫瘤細胞的增殖和侵移受到明顯抑制。研究發(fā)現(xiàn)LncRNAH19過度表達加重肝纖維化,該通路主要是對膽汁酸代謝進行調控[20]。膽汁酸代謝出現(xiàn)異常時,高濃度的膽汁酸對上皮細胞產(chǎn)生損害,導致肝細胞于高濃度膽汁酸中暴露,進而巨噬細胞浸潤,最終肝細胞死亡。
本文對4組研究對象的肝纖維化指標進行比較,可得到血清中的PCⅢ、CⅣ、LN、HA水平最高的均是NAFLD重度組,其次是中度組,再是輕度組,最低的是對照組。PCⅢ、CⅣ、LN、HA均為細胞和血管的生成物,當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越高時,其水平升高促進細胞分化增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通過對4組研究對象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比較可得,NAFLD重度組患者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均為最高,其次是NAFLD中度組患者,再是NAFLD輕度組患者,表達水平最低的是對照組患者。由此說明,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越高,NAFLD患者的病情越嚴重。LncRNANEAT1對肝纖維化因子進行調控,當患者NAFLD病情加重時,LncRNANEAT1表達水平升高發(fā)揮作用。LncRNAH19在NAFLD患者體內通過過表達,對還原性輔酶Ⅱ氧化酶4進行調節(jié),從而發(fā)揮保護肝功能及肝損傷的作用。經(jīng)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得到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與NAFLD患者臨床肝纖維化指標PCⅢ、CⅣ、LN、HA水平均呈正相關。說明,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越高,則NAFLD患者的肝纖維化程度越嚴重。當患者出現(xiàn)肝纖維化時,機體通過提高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對患者肝細胞的增生與分化發(fā)揮調控作用,從而保護肝功能,避免進一步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細胞癌。經(jīng)過ROC曲線分析可以得到,LncRNANEAT1診斷NAFLD的截斷值為3.22,AUC為0.790;LncRNAH19診斷的截斷值為1.71,AUC為0.734;二者聯(lián)合診斷的AUC為0.880。比較可以得到將兩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診斷NAFLD及肝纖維化的特異度及靈敏度。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樣本量較小等,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對其進行擴大,使研究結果更有參考意義。
綜上所述,NAFLD患者病情惡化,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水平及肝纖維化指標PCⅢ、CⅣ、LN、HA的表達水平均隨之升高。血清中L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與肝纖維化指標PCⅢ、CⅣ、LN、HA水平呈正相關?;颊哐逯蠰ncRNANEAT1、LncRNAH19的表達水平可用于診斷患者病情,二者聯(lián)合診斷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