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淮安航務中心淮安航道管理站 江蘇 淮安 223001
鉆孔灌注樁在港口碼頭工程的應用極為普遍,該技術存在工作量大、技術含量高、持續(xù)性強等特點,需要用于具備較復雜地質條件的水下隱蔽工程。但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fā)現(xiàn),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應用不當?shù)那闆r在碼頭工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為規(guī)避相關問題,正是本文圍繞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屬于鉆孔灌注樁技術范疇,這類技術可在地層中通過鉆孔形成不同形狀的井孔,結合符合要求的設計標高,在井孔內放置鋼筋骨架,最終通過混凝土的灌注完成施工。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存在施工簡單、適用性強、成本低廉等優(yōu)勢,在港口碼頭建設中有著較為廣泛應用,但受到特殊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影響,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很多時候存在較高的應用要求,短期內的水上鉆孔樁施工往往會面臨多方面挑戰(zhàn)。預制樁、鋼管樁、鉆孔灌注樁均可以用于港口碼頭建設,但在成本、承載力方面,鉆孔灌注樁的優(yōu)勢極為明顯,這是由于港口碼頭存在較差的地質條件和較為薄弱的地質承載力。此外,港口碼頭往往存在較高的垂直負荷,這種情況下混凝土預制樁和鋼管樁的應用均存在較高成本,且施工過程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能夠較好解決相關問題,更服務于港口碼頭建設[1]。
在碼頭工程建設在,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需要關注多方面要點,主要包括:
第一,準備工作。在應用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前,準備工作極為關鍵,具體涉及放樣和護筒埋設,而只有準確放樣,才能夠保證護筒埋設滿足要求。水上鉆孔施工中的護筒埋設需要進行錘擊打入,這一過程中需要通過護筒明確樁中心,為鉆機中心處理提供便利。在鉆孔過程中,鉆孔機的控制極為關鍵,應重點關注其水平和垂直度的控制。
第二,護筒埋設。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對護筒的質量要求較高,需設法保證護筒的持久和穩(wěn)固,不得出現(xiàn)滲漏問題,因此多選擇鋼材料護筒,且需要存在大于鉆孔直徑的護筒,具體基于鉆頭選擇確定護筒規(guī)格。如施工選擇旋轉鉆,需存在大于鉆孔直徑20cm的護筒直徑,如施工選擇水鉆,則需要存在大于鉆孔直徑40cm的護筒直徑。在具體埋設護筒的過程中,需保證坑底與四周含水量處于最佳狀態(tài),護筒開孔位置的優(yōu)選也極為關鍵,孔內受到的靜水壓力損傷可隨之減少。在起落鉆頭的過程中,需避免護筒和鉆頭間出現(xiàn)碰撞,如護筒在鉆孔施工中出現(xiàn)冒水現(xiàn)象,鉆孔需要立即停止,同時通過黏土開展填實,處理。如護筒在鉆孔施工中移動,則需要重新安裝護筒。
第三,鉆進成孔。需基于旋轉的鉆具進行鉆孔,在切削土體的過程中,及時排出泥渣,這一過程需關注泥漿濃度和孔內水位,保證護壁要求得到滿足,否則鉆進施工將引發(fā)塌孔問題。施工過程中泥漿濃度和鉆進速率需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確定,否則鉆進成孔過程很容易出現(xiàn)卡鉆、鉆機負荷超載、鉆孔偏斜等問題。在成孔后,需以細致檢查鉆孔的樁位、樁徑、深度、傾斜度。
第四,清孔。水上鉆孔樁的曲直直接受到鉆孔直徑、深度、位置等因素影響,如無法及時清理孔底,出現(xiàn)沉降的泥漿很容易引發(fā)塌孔問題。對于向一定深度鉆進的鉆頭,需要通過提升高度開展清孔處理,一般采用抽渣筒、各類鉆機進行清孔,這一過程需要攪碎較大石塊,保證清孔效果。
第五,制作鋼筋籠。在制作鋼筋籠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鋼筋的截斷、除銹、焊接等處理,相關標準需要嚴格落實,進而得到滿足工程要求的鋼筋籠。吊裝鋼筋籠前,需要細致檢查鉆孔,孔壁影響、內部塌孔情況屬于檢查的關鍵,這關系著吊裝鋼筋籠能否順利完成。在具體安裝的過程中,需要保證鋼筋籠孔位對準,并及時清除遇到的障礙物,安裝過程不得出現(xiàn)強行下放或速度過猛情況,否則很容易引發(fā)塌孔問題[2]。
第六,水下混凝土灌注。在開展灌注施工前,需保證所有人員均具備資質且完成技術交底工作,以此結合明確的施工技術組織方案和施工方案進行操作,這一過程需同時檢查施工方法和圖紙,施工材料與設備的嚴格檢查也極為關鍵;完成二次清孔后,水下混凝土需結合標準和設計進行灌注,這一過程需關注混凝土材料的流動性特點,科學控制其坍落度,多控制在180~220mm區(qū)間,可考慮加入適當減水劑和粉煤灰,混凝土的和易性可由此提升。為規(guī)避卡管問題,混凝土應盡可能選擇卵石作為石料,同時按照40mm控制石料最大粒徑,混凝土的運輸距離縮短、均勻拌和、快速灌注也需要得到重視;混凝土灌注施工需要持續(xù)進行,灌注不得中斷,在混凝土灌注至樁頂時,需進行1m超灌,樁頭質量可得到保障。在完成灌注后,還應做好養(yǎng)護工作,同時需要及時開挖露出聲測管,在完成符合標準的檢測后,方可進入后續(xù)施工。考慮到混凝土受到的溫度影響較大,如施工在0℃以下進行,保溫措施的科學選用極為關鍵,一般應在5℃以上的環(huán)境溫度下進行灌注施工;如非連續(xù)性灌注情況出現(xiàn),施工人員需要對孔口返漿情況進行細致觀察,確定返漿停止后繼續(xù)進行灌注。為保證混凝土順利下落,可適當牽動管道,避免下落受阻、堵管等問題出現(xiàn)[3]。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以某碼頭工程作為研究對象,該工程由1座直立式碼頭、一座引橋、2座浮碼頭、相關建筑物及配套設施組成。直立式碼頭平臺的寬度、長度、頂面高程分別為20m、80m、188m,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以梁框架結構作為上部結構,平臺由上鋪面板組成。碼頭平臺共設置44根樁基,后三排共設置33根,規(guī)格為1.8m,前沿設置11根,規(guī)格為2.2m。案例工程在水上鋼平臺、水中鉆孔樁的施工中投入大量精力且取得預期效果,本節(jié)主要圍繞案例工程的水中鉆孔樁施工實踐進行深入探討。
基于平臺,需要對樁基位置進行準確放樣,四個護樁通過中心點牽引出,同時通過油漆標示護樁并做好保護處理,這能夠為后續(xù)水中鉆孔樁施工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jù)。
在進行水中鉆孔樁施工前,需要制作鋼護筒,案例工程主要采用兩種規(guī)格的樁基鋼護筒,分別為Φ220cm、Φ240cm,鋼護筒定尺長度加工在工廠完成,每節(jié)長度控制在10m內,分節(jié)對接基于實際需要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具體通過剖口雙面焊進行焊接,為規(guī)避漏水等問題,需要保證焊接質量和牢固性。完成鋼護筒制作后,配合使用振動錘和履帶吊進行鋼護筒下沉施工,首先需要設置設定位架于平臺樁位處,之后將第一節(jié)鋼護筒安裝于導向架內,導向架與護筒的固定需通過臨時焊接實現(xiàn)。進一步對第二節(jié)護筒進行準確定位,并通過焊接連接第一節(jié)護筒,將臨時焊接處割除,即可進行護筒下放。通過循環(huán)施工,可得到設計長度的鋼護筒,在護筒上口將吊裝的振動錘連接牢固,開展震動下沉處理,如下沉后的鋼護筒需要進一步加長,震動下沉需要在對接后進一步開展,最終保證鋼護筒到達設計深度,真正進入持力層。
結合案例工程現(xiàn)場實際情況,施工單位針對性開展了泥漿池建設,其深度、寬度、長度分別為1.6m、2.5m、3.5m,泥漿攪拌機負責泥漿的現(xiàn)場拌制,之后向鉆孔灌注樁內注入,具體采用膨潤土配置泥漿。在具體的泥漿配置中,需保證其比重、pH值、黏度、失水量分別控制為1.1~1.4、8~10、18~28、14~20mL/30min,靜切力、膠體率、泥皮厚度、含砂率需分別控制為0~6、≥94%、≤2mm、<3%。
結合案例工程現(xiàn)場條件,工程選用沖擊鉆機成孔,鉆頭為十字錐形式,清渣由正循環(huán)的泥漿泵負責,具體施工流程如下:
第一,鉆機固定。需結合懸掛錘頭規(guī)格完成鉆機就位,保證樁基中心與錘頭中心對齊,計算配重過程需要充分考慮錘進時的沖量,保證工作過程中機具穩(wěn)定。
第二,檢查機具。鉆機需要在使用前進行檢查,明確工作狀態(tài),同時做好對錘頭與鋼絲繩的保養(yǎng),二者的連接處尤為關鍵,連接處鋼絲繩需要存在最少80cm的返盤長度,同時設置繩卡于靠近錘頭處,具體數(shù)量為2個,遠離錘頭外的繩卡需要設置3個,為用于緩沖,需按照10~20cm控制間距。卷揚機軸承上的鋼絲繩需要整齊盤繞,通過定期涂抹黃油,保證其工作狀態(tài)能夠滿足施工需要。
第三,鉆孔。在鉆孔施工過程中,最初需要慢速鉆進,在鉆頭和導向部位全部進入地層后,鉆進速度可適當加快并連續(xù)進行鉆進施工,不得出現(xiàn)中斷情況。鉆孔過程需要經(jīng)常開展泥漿試驗,保證其性能達標,同時鉆進過程需要對鉆渣試樣進行撈取,以此為依據(jù)確定入巖深度。在鉆頭的升降過程中,需要保證其平穩(wěn)性,提出孔口時的鉆頭不得與護筒底部、護筒孔壁間出現(xiàn)鉤掛、碰撞等問題。
第四,終孔。在到達設計高程后,需要進行孔深測量,測量需圍繞護筒四周的四個點進行,以此明確孔底水平情況,必要時需要開展技術處理,這一環(huán)節(jié)需保證存在大于等于設計孔深的實際孔深。如存在近似水平的孔底,在完成數(shù)據(jù)的記錄測量后,孔體垂直度及縮徑現(xiàn)象需要通過孔規(guī)進行檢測,后續(xù)工作需要在確定合格后開展。
第五,清孔。在終孔后,需通過換漿法進行清孔處理,這一過程需要聚焦泥漿含砂率及比重的定時檢測,在泥漿的黏度、含砂率分別控制為18~24s、<4%時,清孔作業(yè)可以停止。如存在過長清孔時間,可定時提動錘頭,保證泥漿中的沉淀物保持懸浮狀態(tài)。
第六,鋼筋籠施工。需基于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控制鋼筋籠的尺寸和質量,同時加工過程中分段進行編號,運輸過程需要使用專用車輛,入孔過程需要得到吊車的支持并開展分段焊接。焊接過程需要控制焊接質量并保證鋼筋籠整體的軸線順直,起吊過程中不均勻受力情況不得出現(xiàn),避免鋼筋籠變形,因此起吊過程需要對準鉆孔中心豎直插入鋼筋籠。對于入孔的鋼筋籠,其平面位置需要結合護樁開展檢測和調整,滿足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在綁扎、安裝、焊接鋼筋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不僅需要遵循招標技術文件的要求和規(guī)定,還需要保證混凝土灌注前鋼筋籠的有效固定、保護層鋼筋的事先焊接,以此避免鋼筋籠傾斜、移動、上浮等問題出現(xiàn)。綁扎完鋼筋籠后還需要進行聲測管的安裝,這一過程的密封處理極為關鍵,避免管道被雜物、砂漿堵塞。
第七,安裝導管。在安裝導管的過程中,這一安裝需要在鋼筋籠入孔就位后及時開展,具體配置以孔深為依據(jù),安裝過程中的拼裝需嚴格遵循密水試驗確定的編號順序,入孔前需要對導管的接頭外絲扣、密封墊開展細致檢查,保證其不存在問題,孔與安裝到位后導管下端口的距離需要控制在20~40cm區(qū)間。
第八,混凝土灌注。在安裝鋼筋籠后,需要多沉淀厚度進行檢測,只有檢測結果滿足要求,才能夠進行混凝土灌注,否則需要進一步進行清孔處理。案例工程選擇標準管進行混凝土灌注導管的拼接,具體規(guī)格為300mm,在將漏斗接于導管上部后,通過混凝土輸送泵和混凝土運輸車進行混凝土的連續(xù)灌注,埋置導管1m要求需要在首批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得到滿足,進而滿足后續(xù)施工需要。施工過程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灌注量,為明確水中鉆孔樁的首盤方量,需綜合泥漿深度、混凝土拌合物重度、泥漿重度、導管初次埋置深度、樁徑等指標開展針對性計算。
第九,無破損檢測。在完成水下混凝土灌注后,灌注情況需要結合灌注記錄進行檢測,檢測涉及抗壓強度,同時需通過無破損法對樁身質量進行逐樁檢測[4]。
綜上所述,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能夠較好用于碼頭工程建設。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測量放樣、鋼護筒施工、泥漿配制、水中鉆孔樁施工等內容,則直觀展示了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要點。為更好服務于碼頭工程建設,水上鉆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還需要關注施工模擬、技術交底、新材料與新設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