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張建
[摘? 要] 翻轉課堂提升小學數(shù)學情境課堂境界,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主體回歸,可以催生課堂師生關系重構。運用翻轉課堂,可以實現(xiàn)情境課堂的打造,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益,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學生素養(yǎng)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從實踐與運用兩個角度,談談翻轉課堂在小學數(shù)學情境課堂打造中的作用、實施與思考。
[關鍵詞] 翻轉課堂;情境課堂;實踐應用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的運用方式是多元的,除了直接向學生提供聽覺、視覺等感官的刺激之外,還可以在教學方式上提供新的思路,其中翻轉課堂就是實現(xiàn)方式之一。翻轉課堂又被稱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翻轉課堂下的教學可以構建模式化的教學思路,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求學生觀看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的一種現(xiàn)代教學模式。這里的視頻通常是以微課的形式提供的,而通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微課,可以讓學生有效地進行先學,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學習,這就實現(xiàn)了學習過程的“翻轉”。
翻轉給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是明顯的,由于微課這一教學手段的運用,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將會有充分的情境體驗,而情境體驗是情境課堂的重要支撐,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翻轉課堂對于情境課堂的打造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從實踐與運用兩個角度,談談翻轉課堂在小學數(shù)學情境課堂打造中的作用、實施與思考。
[?]一、翻轉課堂提升小數(shù)情境課堂境界
翻轉課堂對于小學數(shù)學情境課堂的打造來說,最根本的作用在于提升了情境課堂的境界。情境在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任何一個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幾乎都會去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加豐富的素材可以加工。但是在正常的教學程序中,學生加工這些素材、體驗這些情境的過程又是被動的。體驗什么樣的情境,在情境中形成什么樣的思考,往往只是學生被動加工教師提供的情境材料。而翻轉課堂的模式之下,盡管也是教師向學生提供的翻轉課堂(即微課材料),但學生在思維加工的過程中有著較大的思維空間,可以建構出屬于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理解,這種自主性極強的學習過程,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習材料的加工水平,從而提升小學數(shù)學情境課堂的境界。
例如,在“圓”的教學中,筆者設計的一個微課中包括這樣的幾個內容:一是給學生呈現(xiàn)生活中圓的圖片,如太陽、水中的波紋、摩天輪、天壇的照片等,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圓無處不在。二是提出問題:生活中還有哪些圓形的物體?這個問題是讓學生在觀看圖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尋找生活中的圓。三是提出問題:能否自己在紙上畫一個圓?
通過這個三個問題組成的微課,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對圓的認識與作圖,去建立對圓的初步認識。這樣的一個過程置于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在時間上實現(xiàn)了翻轉,而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確實可以認識圓的基本特征,在對生活中的圓的尋找中鞏固對圓的特征的認識。而其后讓學生畫圓的過程,則是將學生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學生可能會用“描”的方法,找一個圓形的物體描出其周邊得出圓,也有學生會用圓規(guī)去作圓。不同的方法代表著不同的思路,可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
因此從圓的知識建構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翻轉使得學生的主動學習變得更加充分,且學生的學習必然在豐富的情境當中,因此在客觀上也就提高了情境課堂的境界。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是需要情境支撐的,有一個良好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建構數(shù)學知識。在運用翻轉課堂之前,情景往往是由教師一手創(chuàng)設的,學生很難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起到作用。而有了翻轉課堂之后,他們的自主學習存在于教師的教學之前,那么他們對學習情境中相關素材的感知,會與傳統(tǒng)教學中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會促使學生的學習往積極的方向發(fā)展,于是學生的學習境界就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二、翻轉課堂促進學生學習主體回歸
翻轉課堂的最大特征,就是將學生的學習翻轉到教師的教學之前,從學習主體的角度來看,這是學生主體回歸的一種表現(xiàn);也有研究者認為,翻轉課堂教學關注自主構建,是對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理性回歸。翻轉課堂教學注重實踐生成,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從“預定式”向“生成式”的轉變。實際上此處所說的“預定式”與“生成式”,也正是學生主體回歸的一種表現(xiàn)。當然,領悟翻轉學習中的主體回歸,讓學生在更加生動、豐富的情境中學習,從而構建起高效有序的情境課堂,還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來進行。
上面提到的“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一個翻轉,即在指導學生作圖之前,先用一個微課向學生介紹圓規(guī)的用法,同時跟學生明確相關的概念,可以促進學生去建構畫圓這樣的一個過程的動態(tài)表象,從而深化學生對圓的認識。微課中的素材(如圖1),所介紹的概念主要包括圓心、半徑、直徑等。
實踐表明,學生在翻轉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夠進行得比較順利。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實際操作,去理解這些概念,并進行實際的操作——相對于前一輪的翻轉學習而言,這里的翻轉過程中所有學生都會運用這個方法,而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對圓心、半徑、直徑三個概念的理解要深入得多。尤其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按部就班式的講授而言,這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主體的體驗在三個概念的認識上要深入得多,因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好得多。
所以綜合來看,翻轉課堂帶來的學生主體回歸,實際上是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的回歸,是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數(shù)學知識的回歸,其教學效果顯然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這里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回歸,一方面是教師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坐等這種狀態(tài)的形成。更多的時候需要教師付出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煉等方面的努力,才能讓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回歸成為可能。翻轉課堂不只是簡單的教學手段的輔助,客觀上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這樣的努力可以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自然的體現(xiàn),而只要這一目的得到實現(xiàn),那翻轉課堂必然會讓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形態(tài)變得更加完美。
[?]三、翻轉課堂催生課堂師生關系重構
翻轉課堂從時間的關系來看,只是教與學的關系的科學重置,而從更高層次來看,翻轉課堂又可以視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借助微課(當然也包括其他一些學習資源)來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通過探索交流、檢測評價等來完成知識的內化,在課后還可以進行拓展延伸,以促進學生的實踐應用。將這種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可大大提高課堂的高效性、互動性,更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可以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重構是翻轉課堂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一個本質特征。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強調情境的作用,進而強調情境課堂的打造,都離不開師生關系的重構。只有教師真正從幫助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領會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并在情境的領悟、加工中更好地建構數(shù)學知識及其體系。顯然,翻轉課堂的實施,使得師生關系的重構成為可能,而這種關系的重構對情境課堂亦是有幫助的。實際上,情境課堂中的主體依然是人,這個人就是教師與學生,情境課堂能否充分發(fā)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課堂的翻轉,并不意味著教師主導地位的淡化,同時又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重要的是課堂的翻轉,能夠讓學生的學變得更加主動,讓教師的教變得更加有針對性。這種師生關系的重構,客觀上也為情境課堂的打造增添了新的助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可以實現(xiàn)情境課堂的打造,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益,從而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學生素養(yǎng)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去構建更加高質量的翻轉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