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平
假如世上真有天堂的話,一定是大理。這好像是著名詩人曉雪說的。大理作為大多數(shù)人魂牽夢縈的地方,給我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這些年來,我多次去大理,聽過上關的花語,吹過下關的風,望過洱海的月色,就是沒有看過蒼山的白雪。
風花雪月的大理,如果沒有雪,那是少了許多滋味的。這次去大理,正值農(nóng)歷,為的就是看美成童話的蒼山雪。蒼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由于海拔較高,一到寒冬時節(jié),百里點蒼,白雪皚皚,正是看雪的最佳季節(jié)。就在我們到達大理的時候,這一場雪,悄然而至。
大理山河壯麗離不開蒼山積雪的景觀,然而我們卻得知來得不是時候,蒼山洗馬潭索道全線停運,進行年度計劃全面維修保養(yǎng)工作。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蒼山雪景,又一次成了我夢中的期盼。就在我準備返回四川的時候,突然傳來好消息,大索道順利完成檢修,正式開始運行?!翱梢猿俗笏鞯郎仙酵嫜├玻 逼拮痈吲d得像個孩子。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們準備好手套、帽子、防風抗寒的衣服,從大理古城南門乘車出發(fā)??赡苁窃S多游客還不知道洗馬潭索道重新開通的緣故,人不是很多。昨天剛下過雪,今早去看蒼山的雪景,我想山上一定銀裝素裹,晶瑩潔白,別有韻味。就在我浮想聯(lián)翩中,妻子有些高原反應,我們在游客中心買了一瓶氧氣,坐上擺渡車直奔洗馬潭索道。
洗馬潭索道路段已經(jīng)進入風季,氣溫驟降,我們乘坐纜車,從山腳出發(fā)。在山腳和山腰都看不見雪,然而僅僅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就看見從山頂?shù)缴侥_有明顯的雪線,隨著雪逐漸零星出現(xiàn),然后從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頂,白雪便清晰覆蓋在蒼山林海的表面,雪線以上已是堆銀壘玉,變成晶瑩剔透的童話世界,這讓我想起明代楊升庵“巔積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顯其技”的話來。
纜車緩慢上升,看著腳下的斜坡,雖說不上是萬丈深淵,但妻子忘了自己有些恐高癥,不停地在拍照。到了山頂,還未下索道,便看到白雪覆蓋在平緩的冷杉樹腳和冷杉枝條上,延綿數(shù)里,十分壯觀。一年好景致,最是蒼山雪綴時。雪后初霽的蒼山在碧藍洱海的映襯下,似出水芙蓉,美得令人心醉。
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是大理送給我們的一份新年禮物,蒼山洗馬潭迎來冬季最佳賞景季。我們走的是“蒼山洗馬潭大索道”一線,這一條線視野最為開闊,海拔最高,景色最齊全,蒼山雪覆蓋范圍最廣,是觀蒼山雪的最佳路線。我們在半山腰的中和寺下了纜車,冷風如預料中一般直面而來,但蒼山雪的美麗,讓妻子有些不淡定了,顯得興奮不已。
這時候,我們走到游道入口,從高處俯瞰洗馬潭,發(fā)現(xiàn)洗馬潭的積雪很厚,整個洗馬潭都隱藏在白雪里。天空還飄著微雪,滿目的霧凇隱秘在山霧中,附著在樹木上,深深淺淺,時濃時淡,輕盈潔白,被冰霜包裹的植物,姿態(tài)各異,宛如火樹銀花,我不得不感嘆這大自然的冰雕手藝。
目睹蒼山雪景,讓人仿佛進入了童話里的冰雪世界。顧不得多想,我們沿著棧道而上,仿佛是在水墨仙境中穿梭。不知什么時候,雪花又從天空中落下,落在棧道上,落在空地上,落在高大的樹木上。蒼山雪是除了蒼山杜鵑季之外,自然景色最與眾不同的,它讓大理的冬天變得更加鮮活起來。
雪后洗馬潭 張慧云/攝
沿著落滿積雪的棧道不斷向最高處走去,原本洗馬潭景區(qū)內獨具標志的景色都被白雪覆蓋,泉潭已經(jīng)不見蹤影,洗馬潭更是只留下一塊石碑。雪落蒼山,成就洗馬潭與眾不同的風光。感受洗馬潭的萬籟俱靜,我們無所顧忌盡情游覽,雖冷到極致,卻絲毫不影響游玩興致,反而有一種登臨絕頂?shù)目旄小?/p>
在蒼山看雪,我才知道為什么“蒼山雪”景色獨占鰲頭,拔得云南雪景的頭籌,是因為它的獨特韻味沒有地方可比。蒼山的雪是積年不化的,也許是女兒看出了我的心思,在蒼山洗馬潭3996米的碑前,她悄悄地為我們拍照。原來夫妻共白頭的浪漫,才是蒼山雪美的真正含義。
蒼山上的天氣一直都是那么任性,就在我們下山的時候,又開始下起“鹽?!毖┝?。瑞雪兆豐年,這讓我們對新的一年又充滿了無限美好的期待。
或浪濤拍岸,或微波粼粼,各不相同的兩岸風景,永遠浮于世俗之外。在大理喜洲,枯木、古樹、遠山,帶著泥土的味道、草木的清香和水畔獨有的潮濕,共同交織出一幅美麗的畫卷。一個遺世獨立的畫中之景,那就是湖水清澈,風光旖旎、景色迷人的海舌公園。
海舌公園是一片猶如桃花源般的凈土,位于大理洱海西岸,蒼山的萬花溪從這里入海。這里原是一塊三面臨水的長形沙洲,地方史籍記稱“青莎洲”。青莎洲長3里,由寬至窄深入洱海,形如舌頭,因而得名海舌公園。這里三面臨海,八面迎風,移步換景,四季不同,絕美的洱海景致,還有難得的文藝范兒店鋪,是令人陶醉的好去處。
我每次去大理,一定會去風光原始的海舌公園,去看半島深處清澈蔚藍的洱海,藍盈盈得像一面碩大的綢緞,泛泛地透著靈氣。據(jù)說在早晨或傍晚去風景更是迷人。園內新枝吐綠,花姿悅目,移步換景,如在畫中,如果再以那大片的樹木和長長的蒿草作背景拍張照片,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拍到棲息在濕地上的白鷺,讓人有虛實相生,美輪美奐之感,讓人每一次來,都會有不同感受,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麗。
去大理旅游其實并不需要刻意尋找景點,隨便看看便覺滿眼都是風景,滿目都是風情。這次去大理,正是初冬時節(jié),但晴空萬里,天空就像一片湛藍色的絲綢,沒有一點褶皺。我們選擇順著海邊騎行去海舌公園,那樣便于走走停停,欣賞美景,享受洱海一隅的安寧。
有人說,海舌島是“洱海之靈”,這片聚沙成洲的奇妙地方,擁有洱海最美的風光,任何角度皆成佳景。湖水倒映著天光,一泓碧水如青玉一般鑲嵌其中,讓人可以盡享洱海的蒼闊。
海舌公園,雖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景點,但海天一色,空靈純澈,綠柳成蔭,風景如畫,是觀洱??瓷n山的最佳地。當我們步行走了一段路,緩緩進入海舌公園里面,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排郁郁蔥蔥的竹林,綠得沁人心脾。陽光透過竹林縫隙灑在路上,映射出點點黃色光芒。園內的石橋、鸚鵡洲觀景點、舌尖、大鸛鵬洲觀景點、咖啡屋、鳥類觀享空間、蘆葦劇場、開物集、夫妻樹等主要景點,各盡其美,和合相生,有著大理獨有的休閑、文藝與浪漫。
再往里走,最原始自然的美景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一條長長的林蔭路,道路兩邊亦是草木繁盛,顯示出生命的那份燦爛和倔強。無論路面還是植物,都呈現(xiàn)出一種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并未見太多人工修整的痕跡,即便有幾處石橋之類的造景,和其他景區(qū)相比,也顯得十分隨性,平添幾分野趣。美景醉人,沿岸水草成片,海水、藍天、白云、水鳥在這里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風光,已經(jīng)分不清到底哪里是洱海,哪里是天空。
在這個湛藍純澈的鏡面世界里,清風中漾動淺淺的波紋,將天空暈染成漸變的寶藍色,眼前一條細長的沙洲漸漸延伸到蔚藍的水域中,水邊的樹木自在而孤獨地生長著,但每一種都長得比其他地方肥碩和旺盛,一塊一塊的草木就像一個個的綠色小島,呈現(xiàn)的都是水域生態(tài)中最原始和自然的狀態(tài),明媚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岸邊的風很大,水面不停蕩漾,沙洲若隱若現(xiàn),不過,午后的天氣正好,洱海的藍,讓人心醉!靜靜注視著洱海的潮起潮落,這片原始生態(tài)區(qū)域,正適合我們在安靜中發(fā)發(fā)呆。沿著岸邊,久久神游在這純澈安靜的環(huán)境里,海舌雖說是生態(tài)公園,但絕對可以說是原始自然的。一片清亮碧藍的水域,在蒼茫群山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平靜安寧。今天沒有游人如織,人聲鼎沸,安靜得仿佛只能聽見自己怦怦的心跳。
當我的目光越過洱海水面看到蒼山之麓大片的村舍和更遠處蒼茫起伏的群山,才發(fā)現(xiàn)安靜的水面四射著耀眼的光芒,白雪皚皚的蒼山呈現(xiàn)出一派蒼茫巍峨的氣韻。我站在沙洲上,在生態(tài)與原鄉(xiāng)之間,擁抱洱海之靈,頭頂是一方無邊無界的藍天,空氣略微有些清冷。海舌公園,自然環(huán)境極其良好,水質清澈,能見度高,在較淺的水域里,除了海草,還能看到魚蝦,清澈的水面就像一塊明鏡,在和煦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波光粼粼,宛如明鏡之上反射出的耀眼光芒。
生態(tài)顏值,美美與共。凈澈的藍天,娟秀的云朵,岸邊的水草,枯槁的樹枝,氤氳的霧氣,躍動出另一種流動的風景。收獲記憶深處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情,輕灑的陽光與呢喃的風,將我的背影融入這天空之鏡般的仙境中。
來云南大理多次,多是徜徉于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等景點,從沒真正走進過見山見水見鄉(xiāng)愁的古生村,這讓我心里生發(fā)出些許遺憾。聽女兒介紹說,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古生村時曾強調,新農(nóng)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nóng)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xiāng)村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農(nóng)村特點,注意鄉(xiāng)土味道,保留鄉(xiāng)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這讓我對古生村有了更多的向往。
古生村位于大理灣橋鎮(zhèn)洱海邊,是一個典型的白族傳統(tǒng)村落,小村沿海而建,從南至北蜿蜒兩公里。幾年過去了,古生村有哪些變化?帶著疑問,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蒼洱之畔的古生村,去感受古生村人達觀富足的心態(tài)和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我們去古生村的那天清晨,是從大理站駕車去的。車窗外,旭日東升,清風怡人,綠柳搖曳,萬古生春。古生村,村如其名,青瓦白墻間,一切都蘊含著穿越時光的古樸味道。村內清流迂回,道路整潔,一條條青石板鋪設的路面,一幢幢涂滿詩情畫意彩繪的白族民居,與悠悠的藍天、白云、碧水,構成一幅“美麗鄉(xiāng)愁”新畫卷,道盡了古生村的古老與生機。
走進古生村,視野所及,垂柳掩映,綠樹成蔭,溪水環(huán)繞。村子西邊田地油綠、阡陌縱橫,特別是新修建的洱海生態(tài)廊道,如同珍珠一般,將白族村落與洱海緊密相連,成為人們觀洱海盛景的寶地。清澈的溪水沿著村邊的青石板渠汩汩流淌,徐徐匯入碧波蕩漾的洱海,陽光灑在洱海上,浪花卷起千層雪。
古生村民居古樸、街巷整潔,古老的村莊在山水之間呈現(xiàn)出一派田園風光。村內古橋、古廟、古樹、古戲臺歷史悠遠。古生村雖然瀕臨洱海,卻是一個以農(nóng)耕為主的村子,發(fā)源于蓮花峰和五臺峰之間的陽溪,四季不絕地澆灌著1200多畝農(nóng)田。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勤勞安穩(wěn)的日子。
中午吃飯的時候,還沒有上桌,便聞到一股稻米的清香。打聽得知,這些米都來自村口的那幾百畝生態(tài)示范田。大理歷來盛產(chǎn)稻米,充足的日照和高海拔的晝夜溫差環(huán)境,形成了這里獨特的稻米風味。近年來,古生村大力發(fā)展綠色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其“灣橋米”更是受到市場的歡迎。
民宿的老板用酸辣魚招待我們,這是大理當?shù)貍鹘y(tǒng)美食之一,酸能生津解暑,辣能祛濕開胃。老板說,洱海沿湖的魚塘、耕地已經(jīng)退塘退耕,建成濕地公園,魚等食材也是從其他地方運送過來,只有蔬菜是自己種的。我品嘗了一下,果然鮮美回甜、口口留香。
吃完午飯,我們開始了千年古村的鄉(xiāng)愁之旅。古生村一直保留著傳統(tǒng)白族民居的樣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甚至可以看到“六合同春”這樣頗為壯觀的白族組合式民居。一院連著一院的民居,蜿蜒在溪水和道路兩旁,門樓、照壁、檐廊等隨處可見精美的彩繪,水墨淡彩與青瓦白墻相映成趣,如同一幅田園村落的畫卷,古香古色、質樸典雅。
我們來到一個白族庭院,門上有“鄉(xiāng)愁小院”的字樣。院內寬敞明亮,紅花朵朵,綠意盎然,青瓦白墻的房子上雕梁畫棟,正對著一面極具白族特色的大墨畫照壁,大門、照壁、墻面、木雕等各種細節(jié)體現(xiàn)著白族人對于建房的重視。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來這里時稱贊:“這里環(huán)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tài),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xiāng)愁。”到此旅游的客人一般都會來此打卡,感受照壁文化和耕讀傳家韻味。
女兒早已是云南通,她領我們來到古生村的廣場中心,千年古戲臺靜靜佇立。這個古戲臺是村民平時文藝表演的場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間,距今已經(jīng)有150多年的歷史。戲臺的彩繪和題書美輪美奐,讓人忍不住驚嘆。離戲臺的不遠處,一棵大榕樹長得非常茂盛,相傳已經(jīng)有300多年的樹齡,它是村民最喜歡休息玩耍的中心之地。三五成群的古稀老人圍坐在一起聊著家常,繪成一幅恬靜美好的白族鄉(xiāng)村生活圖景。
行走在古生村中,沿路的綠樹紅花彰顯著勃勃生機,古樹、古橋、古戲臺,呈現(xiàn)出一派千年古村的風貌,青瓦白墻的古樸民居、秀美的田園美景、田間勞作的村民,帶著悠悠鄉(xiāng)愁,連接著人們對山水的情感。這時候,我的耳畔又響起一首獨具特色的白族大本曲,古生村人帶著獨有的中華文化自信和面向未來的強大底氣,唱出了白族兒女滿滿的獲得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