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志豪,黃寶華,*,甄維聰,周金林,盧宇靖
(1.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輕工化工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006;2.廣東金駿康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225;3.梅州金柚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梅州 514021;4.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生物醫(yī)藥學(xué)院,廣東 廣州 510006)
二氫查耳酮是黃酮類化合物中的一類,含有如圖1所示的基本骨架。天然二氫查耳酮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于薔薇科、殼斗科植物中,如多穗柯葉中的三葉苷、根皮苷和3-羥基根皮苷[1]。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二氫查耳酮糖苷沒有毒性,水溶性和穩(wěn)定性比非糖苷類的二氫查耳酮高[2-3]。糖基類型、數(shù)目和連接位點的不同使二氫查耳酮類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具有多樣性,從而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據(jù)報道,三葉苷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線粒體活性氧的內(nèi)穩(wěn)態(tài)減少雙氧水對大鼠嗜鉻細(xì)胞瘤細(xì)胞誘導(dǎo)的氧化損傷[4];根皮苷對糖尿病具有治療和預(yù)防作用[5-6]。已發(fā)現(xiàn)一些二氫查耳酮具有高甜、低熱量的特性,如新橙皮苷二氫查耳酮(neohesperidin dihydrochalcone,NHDC)甜度約是蔗糖的1 000 倍,柚皮苷二氫查耳酮(naringin dihydrochalcone,NarDC)是蔗糖的300 倍[7]。NHDC是很好的苦味抑制劑[8],NHDC、橙皮素二氫查耳酮-7-葡萄糖苷(hesperetin dihydrochalcone-7-O-glucoside,HDC-7-G)和新地奧明的三元復(fù)配物能有效降低柑橘果酒的苦味[9]。但并非所有二氫查耳酮都具有甜味,如根皮素僅有微弱的甜味[10],而橙皮素二氫查耳酮具有較強(qiáng)的甜味[11],二者結(jié)構(gòu)相似,差異在B環(huán)上,前者連有4’-OH,后者連有3’-OH和4’-OCH3。Winnig等[12]運(yùn)用突變分析結(jié)合功能研究,通過分子建模,確認(rèn)人類甜味受體上具有NHDC的結(jié)合位點。有研究提及二氫查耳酮甜味強(qiáng)度似乎與A環(huán)上的羥基個數(shù)有關(guān)[13];當(dāng)B環(huán)上兩個相鄰取代基之間有氫鍵形成時,則會導(dǎo)致與受體的結(jié)合程度減弱而使甜味降低[11]。本實驗利用廉價易得的柚皮苷為前體,合成一系列B環(huán)上有不同取代基的二氫查耳酮衍生物,以期篩選出安全無毒、高甜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诟泄僭u價和電子舌檢測結(jié)果探究二氫查耳酮衍生物的結(jié)構(gòu)與甜味的相關(guān)性,為開發(fā)安全高效的甜味劑、矯味劑提供科學(xué)參考。
圖1 二氫查耳酮的骨架結(jié)構(gòu)Fig. 1 Backbone structure of dihydrochalcone
電子舌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智能味覺分析技術(shù),其客觀性和可比性優(yōu)于感官評價法。目前已廣泛應(yīng)用于食品的味道評價[14]。日本Insent公司開發(fā)的甜味傳感器是基于表面的人工雙層脂質(zhì)膜和呈味物質(zhì)之間產(chǎn)生氫鍵作用[15-16]、靜電作用和疏水作用[17-18]引起膜電位的變化被分析器捕獲,對食品和飲料的甜味強(qiáng)度進(jìn)行量化[19]。本課題組前期工作證實,該甜味傳感器對二氫查耳酮化合物甜味評價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0]。本實驗利用感官評價和電子舌檢測相結(jié)合對相關(guān)化合物甜味進(jìn)行評價和比較。
人腎皮質(zhì)近曲小管上皮細(xì)胞(HK2) 武漢普諾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苯甲醛 廣州化學(xué)試劑廠;對甲氧基苯甲醛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4-氯苯甲醛 阿達(dá)瑪試劑有限公司;吡咯烷、3,5-二甲基-4-羥基苯甲醛、3,4,5-三甲氧基苯甲醛、2-羥基苯甲醛 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香草醛、3-羥基苯甲醛、3-氟苯甲醛、3-氯苯甲醛、對甲基苯甲醛、對氟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噻唑藍(lán) 阿拉丁試劑有限公司;蔗糖 天津市大茂化學(xué)試劑廠;以上及其余常規(guī)試劑均為分析純;柚皮苷、NarDC、NHDC、三葉苷、HDC-7-G、根皮苷(純度均不小于98%) 廣東金駿康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AVANCE III HD 400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儀 瑞士Bruker公司;SA-402B味覺分析系統(tǒng) 日本Insent公司;Multiskan FC型酶標(biāo)儀、Forma 3111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 美國賽默飛公司;SGW?X-4A顯微熔點儀 上海儀電物理光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
1.3.1 二氫查耳酮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1.3.1.1 合成
合成方法如圖2所示。
參照文獻(xiàn)[21]合成化合物根皮乙酰苯-4’-β-新橙皮苷。稱取一定量柚皮苷加入12% NaOH溶液,100 ℃攪拌回流2 h。經(jīng)冷卻,加入鹽酸溶液中和,析出黃色固體后經(jīng)抽濾、去離子水洗滌、75%乙醇溶液重結(jié)晶、抽濾和減壓干燥等步驟得到淡黃色粉末根皮乙酰苯-4’-β-新橙皮苷。
參照文獻(xiàn)[22]合成化合物3a~3m。以3a為例,稱取根皮乙酰苯-4’-β-新橙皮苷溶于一定量的無水乙醇,依次加入苯甲醛、乙酸和吡咯烷,氮?dú)獗Wo(hù)下80 ℃攪拌24 h,過濾收集析出的固體,經(jīng)去離子水洗滌、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固體(3a)。其余化合物的合成不需要氮?dú)獗Wo(hù)。3c~3f、3h~3m不能析出固體,需利用硅膠柱層析分離,選用V(二氯甲烷)∶V(甲醇)=8∶2的混合溶劑作為洗脫劑。
參照文獻(xiàn)[23]合成化合物4a~4m。以4a為例,稱取一定量3a于5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5% NaOH溶液,超聲輔助溶解后加入鈀碳催化劑,通入氫氣,30 ℃反應(yīng)24 h。其后緩慢加入稀鹽酸中和、抽濾析出的固體得到4a。4c、4e、4f、4i不能直接析出固體,需經(jīng)乙酸乙酯萃取、洗滌、干燥、旋蒸可獲得產(chǎn)物。
1.3.1.2 表征
4a(白色固體):熔點144.7~148.2 ℃;1H NMR(400 MHz,DMSO)δ12.30(s, 2H)、7.32~7.23(m, 4H)、7.18(tq,J=6.1, 2.3, 1.9 Hz, 1H)、6.01(s, 2H)、5.35~5.25(m, 1H)、5.14~5.02(m, 3H)、4.66(dd,J=9.2, 4.5 Hz, 2H)、4.56(d,J=5.7 Hz, 1H)、4.47(d,J=5.8 Hz, 1H)、3.68(dt,J=5.7, 3.5 Hz, 2H)、3.45~3.43(m, 1H)、3.32(d,J=5.9 Hz, 7H)、3.22~3.15(m, 2H)、2.90(t,J=7.6 Hz, 2H)、1.17(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26、164.22、163.39、141.99、128.80、126.31、105.75、101.09、97.57、95.27、77.62、77.30、77.08、72.31、70.98、70.87、69.91、68.80、60.75、45.70、30.49、18.60。
圖2 二氫查耳酮衍生物的合成Fig. 2 Synthesis of the dihydrochalcone derivatives
4b(白色固體):熔點157.8~161.5 ℃;1H NMR(400 MHz,DMSO)δ12.31(s, 2H)、7.96(s, 1H)、6.77(s, 2H)、6.01(s, 2H)、5.33~5.27(m, 1H)、5.14~5.02(m, 3H)、4.66(dd,J=8.4, 4.5 Hz, 2H)、4.56(t,J=5.6 Hz, 1H)、4.47(d,J=5.8 Hz, 1H)、3.68(ddd,J=12.8, 7.9, 5.6 Hz, 4H)、3.55~3.48(m, 1H)、3.45(dt,J=6.3, 2.9 Hz, 2H)、3.30(d,J=3.5 Hz, 1H)、3.27~3.23(m, 1H)、3.23~3.12(m, 2H)、2.72(dd,J=8.7, 6.8 Hz, 2H)、2.12(s, 6H)、1.17(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61、164.22、163.34、151.66、132.16、128.49、124.48、105.74、101.09、97.57、95.25、77.62、77.29、77.08、72.31、70.97、70.86、69.91、68.80、60.75、46.32、29.88、18.59、17.10。
4c(黃色固體):熔點145.9~151.5 ℃;1H NMR(400 MHz,DMSO)δ12.34(s, 2H)、7.16~7.05(m, 4H)、6.01(s, 2H)、5.32(d,J=4.4 Hz, 1H)、5.19~5.02(m, 3H)、4.66(d,J=4.3 Hz, 1H)、4.53(d,J=35.3 Hz, 2H)、3.68(ddd,J=11.9, 7.4, 2.7 Hz, 3H)、3.53~3.47(m, 2H)、3.46~3.43(m, 1H)、3.27(s, 4H)、3.21(q,J=9.3, 8.0 Hz, 2H)、2.85(t,J=7.6 Hz, 2H)、2.26(s, 3H)、1.18(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33、164.22、138.85、135.18、129.36、129.32、128.67、105.76、101.08、97.58、95.25、77.63、77.30、77.06、72.32、70.98、70.86、69.92、68.80、60.75、45.83、30.11、21.09、18.60。
4d(黃色固體):熔點141.3~146.3 ℃;1H NMR(400 MHz,DMSO)δ12.30(s, 2H)、7.19~7.12(m, 2H)、6.88~6.80(m, 2H)、6.01(s, 2H)、5.33~5.27(m, 1H)、5.14~5.01(m, 3H)、4.66(dd,J=9.1, 4.5 Hz, 2H)、4.62~4.52(m, 1H)、4.47(d,J=5.9 Hz, 1H)、3.71(s, 3H)、3.70~3.63(m, 3H)、3.51(dd,J=11.8, 6.3 Hz, 1H)、3.45(dt,J=6.3, 2.9 Hz, 3H)、3.31~3.22(m, 2H)、3.21~3.13(m, 2H)、2.83(t,J=7.6 Hz, 2H)、1.17(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42、164.20、163.36、157.93、133.79、129.73、114.22、105.76、101.09、97.58、95.26、77.61、77.28、77.08、72.31、70.97、70.86、69.91、68.80、60.76、55.44、46.04、29.64、18.58。
4e(棕黃色固體):熔點207.4~211.7 ℃;1H NMR(400 MHz,DMSO)δ12.32(s, 2H)、6.87~6.83(m, 2H)、6.74(dd,J=8.2, 2.0 Hz, 1H)、6.01(s, 2H)、5.36~5.27(m, 1H)、5.17~5.01(m, 3H)、4.68(dd,J=11.5, 4.5 Hz, 2H)、4.58(s, 1H)、4.48(d,J=5.8 Hz, 1H)、3.72(d,J=7.5 Hz, 6H)、3.70~3.64(m, 4H)、3.54(d,J=7.6 Hz, 1H)、3.49~3.45(m, 3H)、3.34~3.26(m, 2H)、3.20(dp,J=9.6, 4.9, 4.2 Hz, 2H)、2.83(dd,J=8.3, 6.6 Hz, 2H)、1.18(d,J=6.1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47、164.20、163.36、149.09、147.49、134.42、120.49、112.82、112.41、105.80、101.08、97.60、95.27、77.63、77.29、77.06、72.32、71.00、70.86、69.93、68.79、60.75、56.00、55.86、46.03、30.21、18.61。
4f(黃色固體):熔點147.4~151.5 ℃;1H NMR(400 MHz,DMSO)δ12.32(s, 2H)、6.56(s, 2H)、6.02(s, 2H)、5.34~5.28(m, 1H)、5.19~4.99(m, 3H)、4.68(dd,J=11.3, 4.5 Hz, 2H)、4.57(s, 1H)、4.47(d,J=5.8 Hz, 1H)、3.75(s, 6H)、3.68(ddd,J=12.2, 6.1, 2.7 Hz, 2H)、3.62(s, 3H)、3.45(dt,J=6.7, 3.2 Hz, 2H)、3.33(d,J=10.4 Hz, 6H)、3.21(tt,J=10.1, 5.1 Hz, 2H)、2.84(dd,J=8.6, 6.9 Hz, 2H)、1.18(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40、164.18、163.38、153.19、137.68、136.09、106.04、105.85、101.10、97.57、95.26、77.61、77.29、77.09、72.30、70.98、70.86、69.91、68.80、60.76、60.43、56.23、45.86、31.01、18.60。
4g(白色固體):熔點146.7~150.8 ℃;1H NMR(400 MHz,DMSO)δ12.31(s, 2H)、8.68(s, 1H)、6.80(d,J=1.9 Hz, 1H)、6.70~6.58(m, 2H)、6.01(s, 2H)、5.32~5.28(m, 1H)、5.14~5.01(m, 3H)、4.67(dd,J=9.5, 4.5 Hz, 2H)、4.56(d,J=5.6 Hz, 1H)、4.47(d,J=5.8 Hz, 1H)、3.73(s, 3H)、3.68(ddd,J=12.8, 7.9, 5.2 Hz, 3H)、3.56~3.47(m, 1H)、3.45(dt,J=6.2, 2.9 Hz, 2H)、3.28(dd,J=8.8, 7.1 Hz, 2H)、3.19(td,J=9.5, 4.8 Hz, 2H)、2.79(dd,J=8.5, 6.7 Hz, 2H)、1.17(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58、163.35、147.86、145.03、132.71、120.80、115.78、113.05、105.81、101.09、97.57、95.25、77.62、77.29、77.08、72.31、70.98、70.86、69.91、68.80、55.99、46.19、30.26、18.60。
4h(白色固體):熔點151.3~155.6 ℃;1H NMR(400 MHz,DMSO)δ12.32(s, 2H)、9.27(s, 1H)、7.06(t,J=7.8 Hz, 1H)、6.69~6.51(m, 4H)、6.02(s, 2H)、5.36~5.26(m, 1H)、5.15~5.01(m, 3H)、4.67(dd,J=10.1, 4.5 Hz, 2H)、4.61~4.54(m, 1H)、4.48(d,J=5.8 Hz, 1H)、3.74~3.63(m, 3H)、3.54~3.41(m, 3H)、3.30(td,J=7.9, 6.9, 2.7 Hz, 2H)、3.20(dp,J=9.5, 5.2 Hz, 2H)、2.81(t,J=7.7 Hz, 2H)、1.18(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1.33、159.63、157.76、149.56、144.15、129.71、119.42、115.65、113.28、106.25、101.09、98.20、94.90、78.07、76.68、76.59、73.20、72.09、71.28、70.00、68.80、61.68、45.09、29.94、18.60。
4i(橙黃色固體):熔點150.6~156.7 ℃;1H NMR(400 MHz,DMSO)δ12.38(s, 2H)、9.42(s, 1H)、7.17~7.02(m, 2H)、6.86~6.72(m, 2H)、6.05(s, 2H)、5.37(d,J=4.3 Hz, 1H)、5.16(td,J=17.0, 15.3, 9.6 Hz, 3H)、4.84~4.50(m, 4H)、4.09(q,J=7.2 Hz, 1H)、3.73(d,J=15.2 Hz, 3H)、3.59~3.47(m, 5H)、3.30~3.24(m, 2H)、2.88(t,J=7.6 Hz, 2H)、1.24(s, 3H);13C NMR(101 MHz,DMSO)δ210.42、165.63、164.19、155.66、130.26、128.06、127.38、119.34、115.38、98.00、95.37、80.62、78.41、77.42、73.10、71.60、70.12、68.78、60.12、46.46、35.93、32.60、28.85、25.12、18.58。
4j(灰白色固體):熔點144.8~149.2 ℃;1H NMR(400 MHz,DMSO)δ12.30(s, 2H)、7.31~7.22(m, 3H)、7.20~7.15(m, 1H)、6.02(s, 2H)、5.33~5.27(m, 1H)、5.14~5.03(m, 3H)、4.67(dd,J=9.4, 4.6 Hz, 2H)、4.56(t,J=5.7 Hz, 1H)、4.47(d,J=5.9 Hz, 1H)、3.68(td,J=6.3, 3.5 Hz, 2H)、3.51~3.42(m, 2H)、3.32(d,J=6.3 Hz, 6H)、3.20(tt,J=9.4, 5.4 Hz, 2H)、2.90(dd,J=8.4, 6.9 Hz, 2H)、1.17(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26、164.20、163.39、141.98、128.80、126.31、105.74、101.09、97.57、95.28、77.61、77.29、77.08、72.31、70.97、70.86、69.91、68.80、60.75、45.70、30.48、18.60。
4k(灰白色固體):熔點144.1~149.7 ℃;1H NMR(400 MHz,DMSO)δ12.33(s, 2H)、7.31~7.23(m, 3H)、7.21~7.00(m, 1H)、6.01(d,J=1.7 Hz, 2H)、5.31(d,J=5.1 Hz, 1H)、5.19~5.00(m, 3H)、4.67(dd,J=8.9, 4.3 Hz, 2H)、4.57(s, 1H)、4.47(d,J=5.8 Hz, 1H)、3.77~3.61(m, 4H)、3.50~3.42(m, 6H)、3.21(dd,J=9.8, 4.0 Hz, 2H)、2.89(td,J=7.7, 3.7 Hz, 2H)、1.17(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23、164.27、163.41、142.00、130.60、130.52、128.80、126.31、115.53、115.32、105.77、101.09、97.58、95.24、77.62、77.30、77.07、72.31、70.98、70.86、69.91、68.80、60.75、45.70、30.50、29.59、18.60。
4l(灰白色固體):熔點145.8~148.9 ℃;1H NMR(400 MHz,DMSO)δ12.31(s, 2H)、7.30~7.23(m, 3H)、7.21~7.16(m, 1H)、6.02(s, 2H)、5.35~5.29(m, 1H)、5.13(d,J=5.5 Hz, 1H)、5.10~5.02(m, 2H)、4.68(dd,J=9.2, 4.5 Hz, 2H)、4.58(t,J=5.7 Hz, 1H)、4.49(d,J=5.8 Hz, 1H)、3.74~3.62(m, 3H)、3.53~3.41(m, 3H)、3.35~3.29(m, 4H)、3.20(tt,J=9.5, 5.2 Hz, 2H)、2.90(t,J=7.7 Hz, 2H)、1.18(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27、164.20、163.40、141.98、128.80、126.31、105.75、101.09、97.57、95.28、77.62、77.31、77.07、72.31、70.98、70.87、69.91、68.80、60.75、45.69、30.49、18.61。
4m(灰白色固體):熔點145.7~150.1 ℃;1H NMR(400 MHz,DMSO)δ12.31(s, 2H)、7.36~7.22(m, 2H)、7.13~7.06(m, 1H)、7.05~6.97(m, 1H)、6.01(s, 2H)、5.37~5.27(m, 1H)、5.16~5.02(m, 3H)、4.68(dd,J=9.4, 4.5 Hz, 2H)、4.57(d,J=5.6 Hz, 1H)、4.49(d,J=5.8 Hz, 1H)、3.68(dp,J=12.0, 5.7 Hz, 3H)、3.53~3.41(m, 3H)、3.31(d,J=9.1 Hz, 2H)、3.20(tt,J=9.5, 5.1 Hz, 2H)、2.91(q,J=7.7 Hz, 2H)、1.18(d,J=6.2 Hz, 3H);13C NMR(101 MHz,DMSO)δ205.12、164.23、163.89、163.43、160.98、150.42、142.74、129.20、116.01、115.06、113.19、112.38、105.75、102.06、97.94、95.27、77.62、77.30、77.07、72.31、70.98、70.87、69.91、67.75、60.75、46.47、45.31、30.49、30.12、18.61。
1.3.2 細(xì)胞毒性測試
采用MTT法測定4a~4m對人腎皮質(zhì)近曲小管上皮細(xì)胞HK2細(xì)胞的毒性。選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MEM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xì)胞,顯微鏡下觀察細(xì)胞生長程度,收集對數(shù)期細(xì)胞,配制細(xì)胞懸液,濃度為5×104個細(xì)胞/mL,每孔100 μL加于96 孔板中。4a~4m的溶液濃度梯度設(shè)置為100、200、300、400 μmol/L。按MTT法使用酶標(biāo)儀在570 nm處測量藥物組和對照組(不加藥)的吸光度,計算細(xì)胞存活率[24]。
1.3.3 甜味評價
1.3.3.1 對照品溶液配制
參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標(biāo)準(zhǔn)》[25],通過感官法初步確定對照品NarDC、NHDC、HDC-7-G、三葉苷、根皮苷對應(yīng)“無味”、“弱甜味”和“較強(qiáng)甜味”3 個描述詞的濃度值,并根據(jù)此范圍設(shè)置5 個二氫查耳酮對照品的待測濃度系列,如表1所示。
蔗糖對照品配制14.7、29.5、74.5、153.4、236.9、324.6 mmol/L的系列溶液。
表1 5種二氫查耳酮對照品溶液的配制Table 1 Preparation of five dihydrochalcone standard solutions
1.3.3.2 感官評價
參照FP法[26],評價員對6種對照品和4a~4m的系列溶液進(jìn)行味道評價。4a~4m濃度取值依據(jù)1.3.2節(jié)MTT法實驗,取0.10、0.20、0.40 mmol/L。感官描述分成3 級:“無味”、“弱甜味”和“較強(qiáng)甜味”,在對照品的參照下確定4a~4m在3 個濃度下感官法評價是否有甜味。
1.3.3.3 電子舌評價
基于1.3.3.2節(jié)的感官實驗評價結(jié)果,采用配有甜味脂質(zhì)膜傳感器(GL1)和Ag/AgCl參比電極的電子舌測定待測溶液的甜味信號值[20]。
1H NMR和13C NMR譜圖采用MestReNova 14.0軟件解析。電子舌電勢值測定數(shù)據(jù)用Insent自帶軟件轉(zhuǎn)換為甜味值,Excel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Origin軟件繪圖。GraphPad Prism 5軟件用于繪制細(xì)胞毒性評價的相關(guān)柱形圖。
為探討二氫查耳酮A環(huán)和B環(huán)上的取代基對該類化合物甜味的影響,以天然柚皮苷為起始原料,制備了B環(huán)引入甲基、甲氧基、羥基、鹵原子的13種衍生物(4a~4m)。在Claisen-Schmidt縮合和O-Michael加成步驟中,由于根皮乙酰苯-4’-β-新橙皮苷在A環(huán)上原有的糖基即可作為保護(hù)基團(tuán),避免A環(huán)受到羰基的電子效應(yīng)影響轉(zhuǎn)化成醌式結(jié)構(gòu)、羰基轉(zhuǎn)化成烯醇式結(jié)構(gòu)而不能發(fā)生縮合反應(yīng)[27],從而順利發(fā)生縮合和加成獲得3a~3m。然后,在弱堿條件下3a~3m經(jīng)Pd/C催化加氫還原得到4a~4m,此時堿用量以5% NaOH為適宜,過高則生成極性較大的物質(zhì),未能檢測出目標(biāo)產(chǎn)物。
為研究目標(biāo)化合物的毒性,采用MTT法考察不同濃度的目標(biāo)化合物(4a~4m)對HK2細(xì)胞存活率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3所示。當(dāng)化合物4a~4m濃度不高于400 μmol/L時,細(xì)胞存活率均大于80%。結(jié)果表明,4a~4m對HK2細(xì)胞均不具有明顯的毒性。
圖3 4a~4m對HK2細(xì)胞存活率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dihydrochalone glycosides on viability of HK2 cells
以感官評價法預(yù)確定了對照品和4a~4m相應(yīng)于“無甜味”、“弱甜味”、“較強(qiáng)甜味”3 個甜味描述詞的濃度值,結(jié)果如表2所示。選取所得到的濃度值,以電子舌測定6種對照品和4a~4m的甜味值,結(jié)果如圖4、5所示。
表2 感官評價法預(yù)確定對照品和化合物(4a~4m)對應(yīng)不同甜味描述詞的濃度Table 2 Concentrations of dihydrochalone standards and dihydrochalone glycosid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weetness descriptors predetermined by sensory evaluation
由圖4可知,在表2中“弱甜味”的濃度下,HDC-7-G在0.04 mmol/L時電子舌甜味值為2.96,三葉苷0.60 mmol/L時甜味值為4.00,蔗糖29.50 mmol/L時甜味值為3.02,均高于呈苦味的根皮苷甜味值(0.2~1.0 mmol/L為1.13~2.15)。以上3種甜味對照品在電子舌甜味值小于3時人不能口嘗出相應(yīng)溶液的甜味,說明電子舌GL1的響應(yīng)合理,與感官評價結(jié)果一致。單糖苷的三葉苷和HDC-7-G(均帶有4-葡萄糖基)的甜味值低于其相應(yīng)甜味更強(qiáng)的雙糖苷NarDC和NHDC(均帶有4-新橙皮糖基)(圖4a、c);根皮苷是帶有6-葡萄糖基的單糖苷,其B環(huán)與三葉苷、NarDC相同,但甜味值更低??梢?,B環(huán)相同時,GL1可區(qū)分二氫查耳酮糖苷A環(huán)上的糖基是在4位還是6位,連接的是葡萄糖基還是新橙皮糖基。
圖4 對照品的電子舌甜味值測定Fig. 4 Sweetness values of reference substances determined by electronic tongue
GL1對不同化合物的響應(yīng)靈敏度不同。從圖5可知,在相應(yīng)表2“弱甜味”的濃度時,呈甜味的4a、4b、4h、4j~4m電子舌甜味值為5.92~15.01;“無甜味”的4d~4g、4i和呈苦味的4c甜味值為1.57~5.56;5種甜味對照品甜味值為2.92~8.16(圖4a~c)??梢?,GL1對此類呈甜味衍生物的響應(yīng)值基本在合理范圍內(nèi)。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使用同一根GL1測不同化合物的溶液會造成響應(yīng)值重復(fù)性欠佳。
圖5 4a~4m的電子舌甜味值測定Fig. 5 Sweetness values of dihydrochalone glycosides determined by electronic tongue
2.4.1 A環(huán)糖基的影響
由表2可知,A環(huán)上帶4-新橙皮糖基或4-葡萄糖基的二氫查耳酮糖苷,有呈甜味的NarDC、NHDC、三葉苷、HDC-7-G、4h、4j、4k,亦有呈苦味的4c和無味的4i、4d、4e。可見二氫查耳酮糖苷呈味與A環(huán)的4-糖基并沒有明確關(guān)系,尚取決于B環(huán)的取代情況。NarDC、三葉苷和NHDC、HDC-7-G的B環(huán)結(jié)構(gòu)兩兩相同,NarDC、三葉苷的B環(huán)有4’-OH取代,NHDC、HDC-7-G同時有3’-OH和4’-OCH3取代。由表2可以看出,A環(huán)有4-新橙皮糖基的NarDC和NHDC的甜味皆比相應(yīng)B環(huán)相同、A環(huán)帶有4-葡萄糖基的三葉苷和HDC-7-G強(qiáng)得多。換言之,對于B環(huán)相同、A環(huán)4位有糖基取代的二氫查耳酮糖苷,新橙皮糖苷比單葡萄糖苷甜得多。三葉苷和根皮苷的B環(huán)相同,均為4’-OH取代,但是A環(huán)上葡萄糖基的取代位置不同。由表2可知,有4-葡萄糖基的三葉苷呈甜味,而連有6-葡萄糖基的根皮苷卻呈苦味,表明二氫查耳酮糖苷的呈味與A環(huán)糖基取代的位置有關(guān)。
2.4.2 B環(huán)的影響
合成的4a~4m均為新橙皮糖苷。由表2可知,4a、4b、4h、4j~4m呈不同程度的甜味,4d~4g、4i沒有甜味,4c呈苦味,可見B環(huán)上基團(tuán)的差異會影響二氫查耳酮糖苷的呈味。其中,4g(3’-OCH3,4’-OH)與NHDC(3’-OH,4’-OCH3)的分子結(jié)構(gòu)區(qū)別僅在于B環(huán)上3’位和4’位基團(tuán)的互換,前者沒有甜味,而后者具有強(qiáng)烈的甜味。呈甜味的4h(3’-OH)與NHDC結(jié)構(gòu)差異在于后者多了4’-OCH3,表明4’-OCH3具有強(qiáng)烈增甜作用。4h和NarDC(4’-OH)均有“較強(qiáng)甜味”,兩者差異在于B環(huán)—OH的位點不同。無甜味的4g(3’-OCH3、4’-OH)與NarDC(4’-OH)差異在于前者多了3’-OCH3,表明是4’-OH相鄰的3’-OCH3有去甜作用。而4b(3’,5’-CH3、4’-OH)甜味明顯低于NarDC(4’-OH),顯然是前者在4’-OH旁邊的兩個—CH3使甜味大大減弱??梢?’-OH相鄰的—CH3有降甜作用(4b)。4c(4’-CH3)呈苦味,與有甜味的4a(2’~6’位均無取代)比較,可說明4’-CH3具致苦作用;僅有—OCH3一種取代基但個數(shù)不同的4d(4’-OCH3)、4e(3’,4’-OCH3)、4f(3’,4’,5’-OCH3)均不呈甜味,與4a比較可說明B環(huán)3’,4’,5’位上僅有同一種取代基時—OCH3有去甜作用。4i(2’-OH)無甜味,鹵原子取代的4j(4’-Cl)、4l(3’-Cl)、4k(4’-F)、4m(3’-F)呈“較強(qiáng)甜味”。與4a相比可知,B環(huán)2’位的OH對甜味沒貢獻(xiàn)。以上均說明B環(huán)3’位和4’位的取代基對二氫查耳酮的呈味至關(guān)重要。當(dāng)B環(huán)2’~6’位無取代,或3’位、4’位僅連有OH、F、Cl之一,此7種化合物均可呈甜味。
2.4.3 結(jié)構(gòu)-甜味效應(yīng)機(jī)理探討
Tinti等[28]的多點結(jié)合甜味理論認(rèn)為,人體甜味蛋白受體至少包含8 個基本識別部位,與甜味分子的結(jié)合部位相互作用產(chǎn)生甜味刺激。甜味分子與受體蛋白相互作用結(jié)合部位的數(shù)量和結(jié)合的有效程度決定了該甜味分子的甜度強(qiáng)弱,而結(jié)合的有效程度與甜味分子大小、立體空間構(gòu)型、活性基團(tuán)的化學(xué)性質(zhì)有很大關(guān)系。對物質(zhì)甜味感知的差異取決于甜味受體的結(jié)構(gòu)變化,Winnig等[12,29]通過對大鼠和人的兩個與甜味有關(guān)的G蛋白偶聯(lián)受體Tas1R2(taste receptor type 1 member 2)和Tas1R3(taste receptor type 1 member 3)的種間組合和嵌合體的分析,認(rèn)為人Tas1R3的七肽結(jié)構(gòu)域似乎與NHDC甜味受體的激活密切相關(guān),并鑒定了一組不同的氨基酸殘基,從而形成NHDC結(jié)合口袋。AH-B受體結(jié)合理論認(rèn)為,所有甜味化合物都含有一個氫鍵供體(AH)和一個氫鍵受體(B),分別與受體上互補(bǔ)的受體(B)、供體(AH)相互作用,形成兩個氫鍵和/或阻斷受體蛋白上的分子內(nèi)氫鍵而引發(fā)了甜味的感知[30]。
綜上可知,甜味分子與受體蛋白的氫鍵作用對甜味感知有重要影響。呈甜味的NHDC、NarDC、4h的B環(huán)上3’位或4’位取代基—OH既可作為氫鍵受體也可作為氫鍵供體,易于與受體蛋白上的氨基酸殘基作用形成氫鍵;呈甜味的4j~4m,B環(huán)上3’位或4’位帶有的F或Cl可作為氫鍵受體形成氫鍵。4i不呈甜味,原因是B環(huán)上的2’-OH形成氫鍵有較大的空間位阻;4c的4’-CH3不能參與氫鍵形成,事實上4c呈苦味。4d(4’-OCH3)、4e(3’,4’-OCH3)、4f(3’,4’,5’-OCH3)均不呈甜味,它們的B環(huán)上僅有一種甲氧基,沒有任何羥基。甲氧基雖然可以作為氫鍵受體,但由于甲基的位阻導(dǎo)致形成的氫鍵較弱。4b甜味明顯低于NarDC,顯然是前者在4’-OH旁邊的兩個—CH3產(chǎn)生的位阻使4’-OH形成氫鍵的能力下降,導(dǎo)致甜味減弱。可見,當(dāng)B環(huán)上取代基為較強(qiáng)的氫鍵供體或受體,可與甜味受體蛋白形成較強(qiáng)的氫鍵,二氫查耳酮糖苷的甜味較強(qiáng),3’位、4’位的取代基對二氫查耳酮呈味有較大影響。
合成了4a~4m共13 個二氫查耳酮衍生物,其中4a~4c、4j、4k、4e、4f、4l、4m為新化合物,目前鮮見文獻(xiàn)報道。MTT法測定結(jié)果表明,4a~4m對HK2細(xì)胞沒有明顯毒性作用。以甜味的NHDC、NarDC、HDC-7-G、三葉苷、蔗糖和苦味的根皮苷作為對照品,用感官法和電子舌分別對4a~4m進(jìn)行甜味評價。確認(rèn)4a、4b、4h、4j~4m呈甜味,4d~4g和4i沒有甜味,4c呈苦味。對于人感官口嘗有甜味的衍生物,電子舌的測定結(jié)果與感官評價法基本吻合?;谔鹞对u價結(jié)果,分析了包括5 個二氫查耳酮對照品和13 個衍生物的結(jié)構(gòu)與甜味的相關(guān)性。在前人的甜味構(gòu)效研究基礎(chǔ)上探討甜味分子與受體蛋白的氫鍵作用對甜味感知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二氫查耳酮糖苷的呈味與A環(huán)糖基的取代位點有關(guān);與A環(huán)的4-糖基(新橙皮糖基/葡萄糖基)沒有明確關(guān)聯(lián),尚取決于B環(huán)的取代情況。新橙皮糖苷呈味與B環(huán)3’、4’位的取代基有明確關(guān)聯(lián),B環(huán)上2’~6’位無取代,或3’位、4’位僅連有OH、F、Cl之一,可呈甜味。—CH3、—OCH3不是產(chǎn)生甜味的關(guān)鍵基團(tuán)。下一步將設(shè)計合成更多的二氫查耳酮衍生物,以深入研究其甜味構(gòu)效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