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 師 | 介 | 紹
焦文林 / 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執(zhí)教于河南省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靚麗的標題猶如驚鴻一瞥,讓人眼前一亮。
怎樣的標題才能快速攫住閱卷老師的目光呢?
一要準確、精練。標題要嵌入作文話題或材料主題關鍵詞,切合題意;標題語言言簡意賅,概括性強。
二要新穎、形象。標題要獨特,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標題語言具有形象性、動態(tài)美,采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
三要典雅、厚重。標題要引入化用詩文名句、成語,標題含意深厚,文雅莊重。
下面結合實例給同學們講一些實用技巧。
一、關鍵詞擬題法
關鍵詞法,就是將作文題材料中的關鍵詞,或任務話題詞嵌入到標題里,以關鍵詞為核心表達觀點。
采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一是準確把握材料關鍵詞,二是形成明確的觀點。
如“材料+話題”類的作文試題,我們可以以“話題”為關鍵詞。例如,2022年高考全國乙卷作文試題“雙奧之城材料+跨越,再跨越”屬于典型的“材料+話題”類作文題,采用“關鍵詞擬題法”,嵌入關鍵詞“跨越”,可擬寫以下標題:
①騰飛奮進再跨越,青春不負盛世情
②華夏揚帆萬里浪,跨越不止創(chuàng)輝煌
③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再跨越
標題①以“跨越”為核心,著眼青年使命擔當擬題,彰顯當代青年責任意識;標題②以“跨越”為核心,著眼中華民族大業(yè)擬題,彰顯當代青年家國情懷;標題③以“跨越”為核心,著眼時代進步擬題,彰顯當代青年豪邁氣概。這三個標題都具有緊扣關鍵詞、觀點明確、境界高遠的特點。
【誤區(qū)提醒】采用關鍵詞擬題法,要避免兩個誤區(qū):一是只有關鍵詞,沒有思考拓展,境界狹窄,觀點不明。如“理當跨越,再跨越”,此標題內容寬泛,不知所云;二是找錯關鍵詞,或誤解關鍵詞,偏離題意。如“跨越鴻溝,攜手向前”,此標題撇開材料,誤解話題,另起爐灶。
二、修辭擬題法
修辭擬題法,就是在擬題時采用比喻、對偶、排比等常用修辭手法,以此增強標題的形象感、生動性,達到新穎、形象的效果。
1.比喻法,采用比喻擬題,以具體可感的事物比喻抽象概括的思想,形象鮮明。如以下標題:
①青春腳步莫停歇,跨越山海逐艷陽
②青年不負凌云志,鯤鵬展翅九萬里
③今日腳踏實地,明朝妙手摘星
標題①“腳步莫停歇”比喻青年奮斗永不停息,“艷陽”比喻美好的未來,用“跨越”來連接,展現(xiàn)奮斗、跨越的前景;標題②“凌云”比喻高遠的志向,“鯤鵬展翅”比喻有志青年在廣闊的天地展施才華,奮斗創(chuàng)新,境界高遠;標題③“腳踏實地”比喻埋頭苦干,打好知識、技巧基礎,“妙手摘星”比喻開拓創(chuàng)新,取得新成就,標題想象大膽、富于個性。
2.對偶法,就是采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擬寫標題。對偶,要求上下兩個短語或句子字數(shù)相同、結構一致、語意相關;對偶句具有音節(jié)整齊、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
對偶式標題,根據(jù)上下句的語意關系,有三種擬題方法:
一是正對法。上下兩句,語意相同、相近,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例:修身矯思明大義,奮楫揚帆展宏圖
標題中“修身矯思”與“奮楫揚帆”相對,“明大義”與“展宏圖”相對,共同表達的語意是:在青年成長過程中,修身、明大義與奮斗、展宏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整齊的句式表現(xiàn)辯證的思維。
二是反對法。上下兩句,語意相反、相對,形成對比、對照,相反相成的關系。
例:本手強根基,妙手攬青云
標題中“本手”與“妙手”相對,“強根基”與“攬青云”相對,然而二者又統(tǒng)一于追求事物成功的過程中,亦即“本手”(重視基礎)“妙手”(能夠創(chuàng)新)二者看似對立關系,實則是統(tǒng)一關系。
三是串對法。上下兩句,反映事物發(fā)展過程,或具有因果、條件、目的、假設等邏輯關系。
例:跨越山重水復,方見柳暗花明
標題中上句“跨越山重水復”,是下句“見柳暗花明”的必要條件,“方”字其實是關聯(lián)詞“才能”的意思,所以,上下句之間隱含著“只有……,才能……”的意味。其間,還融入比喻法,“山重水復”比喻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柳暗花明”則比喻戰(zhàn)勝困難后的成功——表達了考生對“跨越”過程的理性思考。
【誤區(qū)提醒】采用修辭擬題法,要避免兩個誤區(qū):一是生硬作比,拿來作比的事物與本體沒有相似點,甚至語意相抵觸,如標題“以謙沖為利刃”,“謙沖”是一種謙和、溫情的人生品格,不可與鋒利的刀刃作比。二是關系不明,對偶句的上下句之間沒有清晰的邏輯關系,思維混亂。
三、引用(化用)擬題法
引用(化用)擬題法,就是直接摘取詩文名句、成語、歌詞、廣告語,或適當對其進行改動,作為文章標題。引用(化有)擬題法能化俗為雅、彰顯考生的文化素養(yǎng)。
1.直接摘取法,就是直接摘取與自己要表達的觀點、思想情感相同、相通、相近的詩文名句為標題。比如下面兩個標題:
①青山一道同云雨
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標題①摘自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所表達的“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濃厚情誼與2020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疫情中的距離與聯(lián)系”有相通之處,考生引用其表達疫情中的溫情,可謂相得益彰。標題②摘自林則徐的自勉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表達的主旨“開闊胸襟、超常氣度”與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材料作文題“鮑叔讓賢”故事的內涵高度一致,以之為題目,可謂立意準確、文雅厚重。
2.巧借化用法,就是巧妙借用詩文名句的關鍵詞,或改變其個別詞語后,讓其成為作文的標題,這樣可以使觀點、思想情感的表達更貼近作文題材料,更能彰顯文章的主題。如下面的兩個標題:
①積本手之跬步,至妙手之千里
②復興鯤鵬扶搖起,跨越須乘六月息
標題①化用荀子《勸學》中的“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將作文題關鍵詞“本手”“妙手”分別嵌入名句中,以突出“話題”作用,彰顯文章中心;標題②化用莊子《逍遙游》中的名句“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將作文題關鍵詞“復興”“跨越”分別嵌入名句中,與“扶搖”“乘”相配,更顯動感力度。
【誤區(qū)提醒】采用引用(化用)擬題法,要正確理解名句的內涵,準確判斷名句語意與自己要表達的觀點、思想的契合度,如果名句內涵與自己要表達的思想不一致,會被判為“偏離題意”,這種引用(化用)則得不償失。
采用以上簡便易行的方法,進行適當訓練,你的作文標題也會更加精彩。
(責編 / 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