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第四中學 丁小兵
在新課改步伐日漸加快的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也隨之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需要積極改進自身的教學活動,以使其與新型教學理念相適應。初中時期作為夯實學生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更需要及時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以使自身教學模式得以豐富。深度學習作為新型教學理念之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舊知識的遷移水平與掌握程度,學生在此教學理念下,需要具備新舊知識的整合能力,形成自身知識體系,從而在后續(xù)學習中能夠提升整體英語學習能力,對各類題型應對自如。
就教師而言,在現(xiàn)階段英語閱讀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即使意識到應當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難以在短期內(nèi)完全適應深度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教學理念的偏差,此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仍以自我為中心,對閱讀文本草草翻譯一遍了事,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與此同時,部分教師也存在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的情況,此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完全照本宣科,徹底依照教材內(nèi)容實施教學,缺乏對課外知識的延展度,學生在此教學模式下僅能接觸到課內(nèi)知識,難以對課外知識有所了解,因而在應對考試時也容易束手無策。此外,部分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也存在與學生缺少溝通的問題,此類教師難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即使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尚未完全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情況,教師也毫不知情,長此以往,學生問題堆積漸多,非常容易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
就學生而言,現(xiàn)階段仍有部分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存在詞匯量較小的問題,在英語閱讀環(huán)節(jié),詞匯量是較為基礎的要求之一,學生一旦詞匯量不足,則容易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理解障礙,使學生對閱讀文本難以進行有效分析,此類情況長期存在則容易使學生滋生消極情緒,對英語學習喪失積極性。與此同時,也有部分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存在態(tài)度問題,此類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已對教師產(chǎn)生了過度的依賴,難以進行獨立思考,也難以長時間在教學活動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而在無形中降低了對知識的吸收效率。此外,也存在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技巧缺乏必要的掌握,此類學生在小學時期已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習英語的過程也僅局限于背誦英語教材中的課文與抄寫單詞等,面對考查綜合能力的英語閱讀則普遍難以應對。
深度學習指的是在對知識業(yè)已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建構主義使新舊知識進行有效銜接,從而使學習過程與理解過程中都能保持批判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此完成對知識的深化理解與知識遷移。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深度學習理論對提升學生英語整體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深度學習理論能夠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思維品質與文化品格、情感態(tài)度,使教學中立德樹人的目標能夠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以落實。深度學習理論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其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收獲核心素養(yǎng),為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1)激發(fā)閱讀動機。
閱讀動機是初中生實現(xiàn)英語閱讀的源動力,對學生在英語閱讀的深入程度具有重要影響。根據(jù)閱讀動機的類型進行細分,可以分為外部動力和內(nèi)部動力。外部驅動力是外部需求賦予學生的驅動力,比如:閱讀測試,閱讀競賽等;內(nèi)部驅動力指的是學生內(nèi)在因素對閱讀產(chǎn)生的作用,比如:好奇心和閱讀意圖等。教師需要善于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閱讀動機,幫助學生開啟深度學習。
首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外部動力給學生帶來一定程度的刺激,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緊迫感。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八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2 I’m felling bet t er nowSect ion C”部分“Read and underst and”板塊閱讀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英語閱讀興趣小組”,讓每個小組內(nèi)部保持異質化,小組之間具有同質化特點,引導學生展開英語閱讀競賽。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教學需求確定“閱讀競賽”評價標準,比如:要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語感,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流暢性和輔助語言運用的準確性作為主要評價標準;要增進學生對英語短文的理解力,教師則可以做出競賽方式的調整,采用“先閱讀,再歸納”的方式,讓學生能對文本內(nèi)容加以概括。通過“閱讀競賽”可以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個人,并給予適當?shù)木窦詈臀镔|獎勵。
通過這種“競賽”的方式,能夠為初中生英語閱讀提供外部動力,讓學生能夠產(chǎn)生閱讀緊迫感,自覺地對英語文章語言和內(nèi)容加以理解和感悟。
其次,教師要善于把握初中生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心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因勢利導,調動學生英語閱讀的主觀愿望,讓學生能夠自主開啟深度閱讀活動。
例如:教師在進行八年級下冊Unit 6 Enj oying Cycling中“King or Queen for a Day”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比如:Read“King or Queen for a Day”,Say t he meaning of t hese words。教師可以從英文短文中摘取部分詞語,讓學生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對這些詞語進行解釋。比如:“common”“raise”“serve”等。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層次的不同設置具有梯度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英語短文進行有針對性回答。
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將會成為學生開啟深度思考的鑰匙,為學生閱讀“King or Queen for a Day”提供目標,從而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讓學生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提升學生深度閱讀的實際效果。
(2)實現(xiàn)深度預習。
在深度學習理論指導下,課前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預習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首先對語言具備基本的表層理解,在此基礎上繼續(xù)對其內(nèi)涵加以深入分析,從而實現(xiàn)對語言的深度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閱讀主題作為核心,圍繞這一核心內(nèi)容設計問題,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由表層思維逐步遞進到深層思維,從而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思考,再對文本信息加以發(fā)掘,由此在意識中形成更為深刻的認知。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3 I cooked t he most successfully.Sect ion D部分,學生需要在閱讀文本前先進行分解,找出總—分—總的文章脈絡,并提煉出中心段或各段中心句。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針對此篇閱讀文本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可先提出三個要求:“Writ e a good t it le for t he passage.”“Color t he int roduct ion and conclusion part.”“Underline t he t opic sent ences of Paragraphs 2—4.”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文本進行默讀。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提出“Healt hy Eat ing.”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找出中心句:First,we need t o have enough food,never t oo much or t oo lit t le.Second,it’s very import ant for us t o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Third,we should eat regularly。在預習環(huán)節(jié)設計此類層層遞進的提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也可使學生在帶著問題閱讀的過程中對文本進行深入思考,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思考,與此同時,創(chuàng)設情境也能夠為學生理解閱讀文本的過程清掃障礙,使其對閱讀文本更容易理解。在科技取得長足發(fā)展的當今時代,各行各業(yè)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高科技影響,更新了自身的運作模式,教育行業(yè)也不例外,在教學活動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是其中較為明顯的革新之一。尤其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環(huán)節(jié)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能夠發(fā)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3 I cooked t he most successfully.Sect ion D部分,在引導學生完成分段與總結后,教師可進一步深入引導學生將文本中涉及的飲食方式與各類食物聯(lián)系日常生活,可提出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較為緊密的問題,例 如:“What kinds of food should we eat t o keep healt hy?Why?”以此啟發(fā)學生將文本與日常生活建立有效連接,在閱讀過程中營造與生活場景接近的情境,學生在此情況下即可聯(lián)系自身情況,答出:“We should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 such as bread,meat,fish,eggs,milk,fruit and veget ables.Because t hey are all necessary part s of a good diet.”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可繼續(xù)提出問題,如:“How should we eat t o be healt hy?”這一問題涉及的范圍較廣,不僅需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更需要進行深入思考,學生在思考后大致能回答出:“We should not only eat enough food,healt hy food but also eat regularly.”至此,學生不僅對文本脈絡具備了正確的認知,更對文本中涉及的健康飲食習慣有了新的認識。
互動在深度學習理論中也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選取合理的閱讀文本,使學生在閱讀之余進一步完成Ret ell的環(huán)節(jié),將自身所閱讀的文本加以復述,以確保對文本具備正確的理解與認識。復述文本的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對自身所閱讀內(nèi)容的鞏固,更是對其運用語句能力的升華。
仍以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3 I cooked t he most successfully.Sect ion D部分為例,在學生完成文本閱讀與深入理解后,即可進行Ret ell環(huán)節(jié)。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將學生所閱讀的文本適當去除幾處關鍵語句,引導學生將文本填寫完整,如:Healt hy eat ing__import ant_________.What and how________?First,_______ enough food,never_______.The food must be______in a right way.Second,_________import ant________________different kinds of foods._________________are all necessary part of_________.Bread_______________.Meat,fish,eggs and milk____________.Fruit and veget ables____________.Third,_____regularly.It’s said t hat_____or_______in t he morning.____bad______.In fact,__________st rong.In short,____not only_______but also_____________.以此方式鍛煉學生運用語句的能力,使學生在填寫文本的過程中回憶自身所閱讀的內(nèi)容,同時探索填詞方法,以此實現(xiàn)多方面共同進步。
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是深度學習理念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深化多元學評的主要目的是對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反思,以使后續(xù)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得以更好地開展,教師能夠對深度學習理念有更為自如的運用。與此同時,教師在多元學評的過程中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成果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也能夠為后續(xù)開展個性化教學活動打好基礎。
例如在完成八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3 I cooked t he most successfully.Sect ion D部分Ret ell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后,教師可進一步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就此完成一篇關于Healt hy Eat ing的習作。習作存在一定的開放性,需要學生自行組織語言完成對自身觀點的闡述。針對學生的習作情況,教師即可將其習作連同Ret ell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記錄整理入教學評價中,從而對學生掌握詞匯與句型的程度、靈活運用詞匯與句型的程度、自由表達的程度都有一定的判斷,以此反思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教學目標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此進行自我檢驗,驗證自身深度閱讀教學理念的運用程度。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應僅局限于某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應當將評價貫穿于課前、課中與課后各個環(huán)節(jié),以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與全面性,同時以多元學評為途徑,增強師生間交流,以使師生雙方共同努力將深度學習理念落實在英語閱讀教學中。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在我國尚屬新型教學理念,實施的時間尚短,因而在初中英語閱讀過程中對深度學習理論的應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在后續(xù)教學中對自身教學方法積極改善,以使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課前、課中與課后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工作,在教學活動中合理運用多媒體等新型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從而使深度學習理論得以落實,真正為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