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世偉(甘肅省靖遠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
羔羊出生時是由母體進入外部世界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羔羊的生存條件發(fā)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但由于羔羊出生時的機體發(fā)育并不完善,對各類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差,如果護理不當或飼喂不合理將會誘發(fā)多種疾病。
1.病因與癥狀。分娩延滯和難產是造成羔羊死亡的主要因素,因為羔羊胎盤剝離時間過長會對臍帶產生很大擠壓,會導致孕婦存在氣體交換不足等情況,而呼吸反射出現(xiàn)時間過早會使羔羊出現(xiàn)大量羊水吸入等情況,也會增加其死亡率,而羔羊在出現(xiàn)死亡狀況后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青白色甚至白色死亡,而白色的嚴重死亡則表示其死亡狀況已進展至相當嚴重的程度,具有眼睛黏膜蒼白、無生命體征、肌肉松弛和心跳微弱等表現(xiàn)。
2.治療。針對羔羊窒息的治療首先需要盡快清理羔羊口、鼻內的黏液和羊水,并將羔羊倒掛輕輕拍打其腹部和胸部,通過向其耳內吹氣的方式來促進羔羊恢復呼吸,同時可采取人工呼吸輔助注射0.5毫升樟腦磺酸鈉或尼可剎米的方式增強其肺功能及呼吸功能。
1.病因與癥狀。羔羊胎糞不下主要是由于沒有按時吸奶或母羊奶量較小,但如果母羊本身體質不好,或者奶品質不佳就無法充分發(fā)揮傾瀉功效,加之護理不嚴格也可以造成羔羊發(fā)生胎糞不下的癥狀,同時受氣候變遷的影響,還可以造成母羊出現(xiàn)不認羔的狀況,會進一步加劇羔羊胃腸道不適,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低頭、擺尾、大口流蛋清樣涎水、頻繁慘叫且腹圍也有明顯增加,而且觸摸比較僵硬等。
2.治療。針對羔羊胎糞不下首先可以采用1%的高溫生理鹽水100毫升和40~50毫升的高溫軟肥皂水對羔羊進行灌腸,以達到潤滑清瀉的功效。另可采用3~5片大黃蘇長片,進行內服配合以5~10克的人工鹽水或100毫升內服,也可將10~15毫升石蠟油直接灌注在羔羊直腸內起到緩釋效應,及時減少羔羊胎糞便不下的情形,對其機體功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
1.病因及癥狀。肺炎的發(fā)生大多是由于羊舍通風不暢、陰冷潮濕、光照不強或空氣干燥、過于陰冷所致,羔羊運動量不足和生存環(huán)境惡劣會誘發(fā)羔羊肺炎,主要表現(xiàn)為張口呼吸、喘氣、體溫升高、咳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低頭閉眼等。
2.治療。羔羊肺炎可使用10單位鏈霉素配合10單位青霉素進行肌內注射,每天給藥兩次即可,另可配合0.5~1毫升可那霉素進行肌內注射,每天2次,如選擇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可將其與磺胺類藥物進行配合使用。如為胸腔抗生素注射,需在其背中線下方4~5厘米處水平引出,在2點交匯處進行注射,進針深度控制在1~2厘米,青霉素的使用量一般在5萬~10萬單位。
1.病因與癥狀。羔羊積尿主要是由于胎糞蓄積、消化不良、出生之后環(huán)境寒冷、挨餓受凍所致,羔羊積尿會導致出現(xiàn)尿道痙攣和膀胱括約肌痙攣,影響其正常尿液的排出,羔羊積尿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身體冰涼、四肢蜷曲、腹部疼痛、膀胱充滿及腹部肌肉收縮等,且會伴隨體溫持續(xù)下降。
2.治療。羔羊積尿防治需分析其積尿原因,如因氣溫較低造成的積尿可以將羔羊放在暖炕上或使用熱毛巾對其腹部進行熱敷,緩解其痙攣情況,并可對其后腹部進行輕輕按摩或灌服20~40毫升溫茶水進行緩解。
1.病因與癥狀。羊腸痙攣主要是寒冷因素引起,如其食用過變質的奶制品或食物營養(yǎng)不良等也會增加腸痙攣的發(fā)生,而母羊營養(yǎng)不足或是食用了變質飼料也會引起羊腸痙攣,而腸痙攣后羊的表現(xiàn)大多是平均體溫變化較少、口耳鼻涼、腹脹和下痢等。
2.治療。羔羊腸痙攣的治療可以使用5毫升復方樟腦或10~20毫升酒精浸泡緩解,將其加水后灌服即可。另可肌內注射2~3毫升30%的安乃近,且需將患病羔羊放在溫暖的羊舍中,并對其腹部進行熱敷。
1.病因與癥狀。該病病因不清楚,具有腸梗堵、中毒性癥狀;因進食不足會引起低血糖;長期在太陽下暴曬,導致血鈣減少;近親繁殖會導致羔羊先天發(fā)育不全等。
全身抽搐,四肢無力抖動,嘴里溢出白色唾沫,牙齒緊咬,眨眼次數(shù)頻繁,吮吸、吞咽功能喪失,在抽搐2~3分鐘后出現(xiàn)停頓,但如果抽搐時間太久,或者是反復抽搐,羔羊體內會吸入大量空氣,導致羔羊胃部腫脹,窒息而死;另外,羔羊抽搐后精疲力竭,精神狀態(tài)迷糊不清,目光渙散無神,暴躁瘋狂,出現(xiàn)不吃不喝的狀態(tài),不及時救治也會導致死亡。
2.治療。掐患病羔羊的耳尖,以及尾根采用放血進行急救。急性發(fā)作時先用手捏住患病羔羊的嘴巴,使羔羊能用鼻孔正常呼吸,輕輕按壓羔羊腹部,避免因空氣吸入過多引起胃部腫脹,此時迅速注射針劑,羔羊呈睡眠狀態(tài),將羔羊用羊皮包好,放在加熱板上使其休息。關注羔羊睡姿,保持頭部偏低,腹部較高的狀態(tài),防止氣管中的黏液阻礙羔羊正常呼吸,1小時后羔羊呈清醒狀態(tài),如再次發(fā)病重復上述治療,一般一次就會痊愈,如持續(xù)發(fā)作,應注意用藥次數(shù),避免中毒。當產生痙攣時選擇分點肌內注射或選擇皮下注射硫酸鎂溶液,每次注射5毫升,每天注射1次即可。也可選擇其他溶液進行注射,但一定要注意藥劑含量與配比。羔羊在康復期時會出現(xiàn)精神狀態(tài)不佳,脖子處較硬,低下頭撞擊等情況,是病發(fā)后遺癥,治療此種病狀也是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將30毫升10%的葡萄糖和5毫升的安溴混合后連續(xù)注射3天,此時需要格外關注,避免其他事故的發(fā)生。因缺鈣引起的病例,用胃管法灌服40℃左右的母羊奶,每次100毫升,共進行3次。當患病羔羊因為抽搐導致胃部吸入空氣產生腫脹情況時,可以給羔羊口服0.5克的氧化鎂、兩片小兒消食片,另外一種混合口服藥劑是使用4克的硫酸鎂、1克的沙羅爾和0.5克的氧化鎂,與此同時,需要每天早中晚各注射3次葡萄糖混合劑。如果病情惡化,抽搐越發(fā)頻繁,此時需要靜脈注射75%~95%的酒精,5~10毫升即可,也可以注射2毫升水合氯醛。結合上文所述,醫(yī)學院的畜牧專業(yè)進行了研究,對羊羔抽風的病例研制出了針劑,在羔羊發(fā)病時可以直接給羔羊靜脈注射,一共3次針劑,每個針劑10毫升。
綜上所述,飼養(yǎng)羔羊是農民重要的增收途徑,羊作為重要的養(yǎng)殖動物,在養(yǎng)殖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各階段羊的健康管理,羔羊的健康保健是保障羊養(yǎng)殖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關鍵,需要加強對各類羔羊疾病防治的重視,完善相關管理措施,盡早進行預防處理,保障羔羊的健康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