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宇
(遼寧省河庫管理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3)
水庫防洪調度是防汛決策的重要部分,水庫實際防洪調度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要求,需要實時預報,滾動修正調度。一場洪水調度過程中水庫最高水位、下游最大泄量、調度期末水庫水位等需要綜合考慮。為此,遼寧省系統(tǒng)分析大中型水庫抗暴雨能力,完成設計工況及不同飽和狀態(tài)不同起調水位不同降雨級別水庫洪水預報調度成果查算表,力求提高防汛決策的科學性和時效性,為各水庫防汛決策提供參。然而,因流域或區(qū)域防洪體系、庫區(qū)及下游經(jīng)濟社會狀況、水庫運行情況、實際工況等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測算成果與水庫實際抗暴雨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異。為確保測算成果的準確性,遼寧省組織專家組對74座大中型水庫抗暴雨能力計算成果進行了現(xiàn)場復核。
1.1.1 水庫大壩不封閉、高程不滿足設計標準
如沈陽市康平縣花古水庫南副壩與主壩間、南副壩另一側均未封閉;康平縣四道號水庫大壩高程不封閉,副壩右端為交通留有缺口,部分高程不滿足設計要求。
1.1.2 水庫防浪墻不封閉、高程不滿足設計標準
如丹東市鳳城市土門子水庫、阜新市阜蒙縣八寶海水庫、彰武縣巨龍湖水庫、葫蘆島市綏中縣龍屯水庫等為滿足管理者在壩頂、閘門管理房或碼頭附近通行需要,防浪墻均留有缺口。
1.2.1 水庫大壩有滲漏、壩體有沉陷、防滲設施有缺陷等
如丹東市東港市太平水庫大壩背水坡嚴重變形,迎水坡混凝土護坡塌陷;錦州市黑山縣龍灣水庫主壩防滲心墻高度不足;阜新市彰武縣大清溝水庫滲漏,背水側遠端有多處出水點;鐵嶺市昌圖縣紅山水庫壩后左側滲漏嚴重、輸水洞附近壩體沉陷、砌石護坡塌陷;盤錦市大洼縣三角洲水庫、榮興水庫大壩迎水面局部大塊塌陷等。
1.2.2 水庫溢洪道邊墻開裂、傾覆變形、溢洪道底板及下游消力設施損毀等
如沈陽市法庫縣尚屯水庫溢洪道兩側部分邊墻混凝土破損嚴重、局部鋼筋裸露;撫順市撫順縣關山水庫溢洪道進水渠邊墻與控制段邊墩間位移明顯;本溪市本溪縣三道河水庫溢洪道右邊墻變形嚴重,有傾覆風險;丹東市東港市廉家壩水庫右壩與溢洪道連接段擋土墻有豎向貫通裂縫;錦州市義縣老龍口水庫挑流鼻坎出口狹窄,溢洪道門庫上下游側混凝土擋墻變形嚴重;鐵嶺市南城子水庫閘墩右邊墩牛腿上游側有豎向貫通性裂縫;鐵嶺市昌圖縣紅頂山水庫溢洪道右側岸坡已被嚴重侵蝕,左邊墻變形嚴重;葫蘆島市宮山咀水庫溢洪道左邊墻有貫通性豎向裂縫等。
1.2.3 金屬結構及電氣設備老化、失效
本溪市本溪縣三道河水庫輸水洞啟閉設備超期服役;丹東市東港市鐵甲水庫溢洪道弧形工作閘門面板和支臂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營口市蓋州市玉石水庫溢洪道閘門、啟閉機、鋼管等金屬構件老化、銹蝕,第5空閘門降落困難。
如水庫輸水洞、溢洪道存在落石、堆土、雜草或攔魚網(wǎng)等,水庫對外開放,群眾隨意進出。
如撫順市撫順縣英守水庫溢洪道、庫區(qū)內存在大量釣魚臺。
如鐵嶺市鐵嶺縣榛子嶺水庫左壩端建有房屋,家屬區(qū)建在溢洪道下游行洪范圍內;錦州市黑山縣龍灣水庫、撫順市撫順縣英守水庫、朝陽市建平縣白山水庫、葫蘆島市建昌縣馬道子水庫庫區(qū)內有違規(guī)建筑物或違建廠房。
如朝陽市閻王鼻子水庫、凌源市菩薩廟水庫、葫蘆島市建昌縣馬道子水庫庫區(qū)移民不徹底,不能按正常蓄水位運行或不能下閘蓄水等;本溪市本溪縣關門山水庫上游村屯建筑位置低、水庫無法按照原調度規(guī)程執(zhí)行;朝陽市建平縣白山水庫、凌源市菩薩廟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有設計變更未批復或有部分工程內容未實施,導致工程未竣工驗收,水庫無法按調度規(guī)程正常運行。
針對復核發(fā)現(xiàn)的115項問題,已現(xiàn)場解決54項,50項正在解決中,11 項暫無法解決。主要措施有:一是封閉大壩、防浪墻缺口使大壩閉合;二是對工程主體結構缺陷進行維修、加固,排除安全隱患;三是對落石、堆土、雜草或攔魚網(wǎng)等嚴重影響泄流和行洪安全的因素進行了清理;四是更換老化、失效的金屬結構及電氣設備;五是拆除違建建筑物或經(jīng)營場所;六是禁止游客、群眾等社會人員、車輛進入防洪關鍵部位。
水庫移民及庫區(qū)內建筑物問題因普遍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并涉及多部門,單靠水利部門處理難度較大。針對上述水庫,暫時采取調整調度規(guī)程、降低水位運行等措施確保度汛安全。
省級人民政府出臺管理意見,明確各級地方政府及水利、發(fā)改、財政、國土、環(huán)保等相關部門職責和工作任務,特別是在清除違章建筑物、落實管養(yǎng)經(jīng)費、劃定工程與管理范圍、清退水庫承包養(yǎng)殖等工作中,多部門聯(lián)動可以充分發(fā)揮各自職能優(yōu)勢,積極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工作,共同推進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
遼寧省一直存在少數(shù)水庫對外出租,且未對公共安全重大影響進行論證。水庫承包者的經(jīng)營活動通常會帶來較多的管理亂象,承包者開展養(yǎng)殖活動投放餌料等對水庫水質污染嚴重,在溢洪道設置攔魚網(wǎng),阻撓水庫放水,開展釣魚等經(jīng)營活動,影響水庫防汛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建議水庫管理部門一是出臺影響公共安全水庫名錄,明確哪些水庫允許出租,哪些水庫禁止出租;二是加強對《遼寧省農(nóng)村水利資產(chǎn)管理辦法》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對影響公共安全且未經(jīng)縣級水庫主管部門同意擅自簽訂租賃合同的水庫,由水庫管理單位收回水庫租賃權,情節(jié)嚴重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三是明確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庫出租、出借、發(fā)包過程中的審批作用,規(guī)范出租、出借、發(fā)包行為。
在完成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的劃定工作后,應逐步確定管理范圍內土地權屬。從工作實際情況看,水庫管理范圍內土地權屬情況復雜,確權難度較大,可以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先行組織對水庫大壩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及其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權進行不動產(chǎn)登記,強化水利部門對水庫大壩的物權保障,從根本上解決違章建筑物對水庫防汛工作的影響。
水庫如要長久發(fā)揮效益,關鍵在于管護。建立標準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水庫管護能力與水平,保障工程運行安全與發(fā)揮效益,解決水庫管護力量薄弱、管護資金短缺、監(jiān)督管理不力等突出問題,對水庫防汛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水庫防洪調度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其決策屬于事前決策、風險決策和群體決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對下游群眾生命及財產(chǎn)安全至關重要。此次復核工作雖然已解決大部分影響水庫抗暴雨能力成果的問題,確保了成果的準確性,在強降雨過程中為政府決策者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jù),但如果止步于此,以上問題仍會反復出現(xiàn)。因此,需要參與水庫管理工作的各地、各部門在推進確權劃界等工作的同時,加強對水庫工程的管理,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工程良性運行,避免各類問題再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