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蘸溪水,桃花笑春風。布谷催鞭牛,余暉映峽州。3月24日下午,我收到了“2023中國文化傳承與發(fā)展高峰論壇暨北京頒獎會議”邀請函,這是一束遲來的報春花,在晚霞里尤顯燦爛。
2023炎黃杯中外文學藝術精英賽、2022/2023中國最美親情文學大賽、2022/2023第四屆“相約七夕”全國愛情文學大賽、2022/2023第四屆中華長江文學獎國際賽、2023第二屆“書香中國·世界讀書人大賽”、青春中國2022/2023華語詩歌散文大賽共同舉行頒獎儀式。其中,四項賽事是在去年進行的,因為疫情推遲到今年頒獎。據悉,出席此次盛會的受邀代表有一百人。
2023炎黃杯中外文學藝術精英賽的征稿時間為2022年10月10日至2023年2月20日。大賽一經推出,在文壇引起強烈反響,共收到來自海內外67201位作者的投稿。組委會邀請駐京中央老領導、將軍藝術家、名家學者、北京多個大學教授及主辦單位領導成立評委會,本著“質量為本”的原則,對參賽作品進行初評、復評和終評。大賽組委會于2023年3月9日公告:經過復審,有512位作者入圍。我的參賽作品在列。然而,高手如林,成名作家、詩人是主力軍,我沒有抱多大希望,突然收到受邀函,覺得有些意外。
4月17日,我攜夫人登上了G802次由宜昌東至北京西的高鐵。美哉!寬敞明亮的動車組與詩情一起飛翔:
春風得意動車疾,
問鼎星光競獎席。
怡醉田園揣美夢,
斜陽迎我到京西。
4月18日,全體與會代表和嘉賓到故宮采風。當代作家、詩人,多角度、多層面地進行感知、交流。
人間最美四月天。4月19日上午,2023中國文化傳承與發(fā)展高峰論壇暨北京頒獎會議在北京星光影視園如期舉行。谷雨時節(jié),這里一派生機盎然。高大的銀杏樹,在漫長的秋冬里積蓄能量,在春風里張揚著翠綠的枝葉。松樹球花直立虬枝,像南方的甜菜心,鮮嫩欲滴。紅葉碧桃,花葉同艷,富貴禎祥。紫荊枝頭新發(fā)的幾片嫩葉,把密密麻麻的花骨朵,點綴得更加斑斕。路邊的蘭草花,像田壟里麥苗,青青的,彌漫著陣陣清香。
國際文藝網、中華作家網總編輯、團結出版社《中國詩歌》主編、中國文化傳承與發(fā)展高峰論壇組委會主任王偉對六項大賽作了全面總結。著名詩人、評論家徐敬亞,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張恩浩,著名詩人、《山東詩人》主編、中詩網總編輯馬啟代,著名作家、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敬文東,著名詩人、評論家鷹之等作了學術交流。
在激動人心的歌聲中,我登上了主席臺的中央,鐫刻有“2023炎黃杯中外文學藝術精英賽”和“文光清”字樣的金杯,手執(zhí)胸前,輝映滿頭的銀發(fā),在柔和的聚光燈下閃爍。我是同臺獲獎者中最年長的,給我頒獎的張恩浩先生,比我小了整整10歲。站在我身邊的一位,年方40歲左右,是身著大紅旗袍的女作家。這時,我有一種奇妙的幻覺:在年方二十的青春年華,命運安排我寫新聞、寫公文、寫論文,過早地暮氣老沉;古稀之年,命運安排我創(chuàng)作文學,寫詩歌,又使我仿佛回到了青春。這或許是自然平衡定律使然吧,這或許就是獲獎的意義吧。
晚上,皓月當空,心靜如水。我打開微信,收到了徐敬亞先生發(fā)來的《在本時代怎樣做文學》的演講稿,收到了張恩浩先生發(fā)來的在《詩刊社》上發(fā)表的《我和這些雪花一起抵達了故鄉(xiāng)的夜晚》,在《文學百家》上發(fā)表的《我還可以讓自己再年輕一些》《我終于在夢里做對了所有的事情》等作品。我還收到了馬啟代先生發(fā)來的關于《詩人的修養(yǎng)》演講稿中的有關論點。參加此次盛會,我受益匪淺。徐敬亞先生的演講,讓我產生了共鳴:“不管生活如何飛速前行,不管它如何平面化、碎片化、空心化……生活都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們只能屈從地匍匐于它遮蔽一切的陰影之中。因此,我想說,不管到了什么年代,一個熱愛文學的人,除了忠實于自己的內心,除了崇尚真實之外,其余的堡壘我們一個都不必堅守。”
責任編輯/趙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