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嘟……嘟……嘟……”
那是通信器的響聲。
正在冰墻上刻著什么的方杰猛然抬頭,臉上滿是驚慌與難以置信的神色。
他原以為,自己永遠都不可能再收到來自外界的信息了。
三天前,方杰接到了來自土衛(wèi)六的緊急通信。
“是小行星耶利哥!我們對它的牽引失敗了!方杰,這是我們最后一次通信!但我們還有希望……”
信號陡然中斷。方杰在恍惚片刻后,手足無措地穿好了能夠讓他在星球表面行走的宇航服,沖進了電梯井。
所謂電梯井,其實并沒有什么升降設備,只是一條垂直向上的通道。方杰輕輕一躍,便將自己送到了幾十米的高空。因為這里的星球引力僅相當于地球的百分之一。
“雪球”,是這座科研站的名字,它坐落于土衛(wèi)二南極大峽谷中深達三十米的冰層之下。從太空看向這顆被冰雪覆蓋的小小星球,會發(fā)現(xiàn)這個名字取得恰如其分,它就像一枚鑲嵌在漆黑夜幕中的潔白雪球,緩緩沿著土星E 環(huán)a公轉。
從冰層下的科研站跳躍到星球表面,僅需一分鐘。而這短短的一分鐘,卻讓方杰度秒如年,無數(shù)個可能性在他的大腦中閃現(xiàn)。
小行星耶利哥即將撞擊土衛(wèi)六,科學家們很早就預見到了這一天,所以一年以來,土衛(wèi)六基地制定了非常有針對性的計劃,但再完善的計劃,都有失敗的可能,難道……
當方杰真正踏足地面,通過峽谷看向空中時,他首先看到的是高懸于一側、永遠不會降落的土星。
這里或許是太陽系景致最迷人的峽谷了,他曾無數(shù)次從這個峽谷仰望美麗的土星環(huán)。而在另一個方向,他可以看到浩瀚深邃的宇宙,以及無數(shù)點綴其間的星系云團。當然,還有土衛(wèi)六,那是距他最近的有人類生存的星球。只不過從這里看向土衛(wèi)六,土衛(wèi)六會顯得非常渺小而暗淡,畢竟它距離這里太遠了,有一百萬千米呢。
但現(xiàn)在,土衛(wèi)六卻變得耀眼而明亮,他知道,那是一顆星體最后的輝煌。
土衛(wèi)六,土星最大的衛(wèi)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wèi)星,在經歷了幾十億年的悠長歲月后,迎來了它生命的終結。小行星耶利哥,徹底摧毀了它。
“ 不!”方杰癱軟在地,大聲哀號。
在那顆星球上,有他的同事、朋友。許多曾經朝夕相處的面孔,從今日起,他再也見不到了。方杰不知道自己哭泣了多久,也不知道渾渾噩噩的自己是如何返回到冰層下的。
方杰是幸運的,不久前,他輪值到雪球科研站進行為期半個月的科研工作,僥幸躲過了一劫。但這也意味著,他成了宇宙中最孤獨的人類。
小小的科研站內,只有方杰一人。小小的星球上,也僅有方杰一人。離他最近的人類在十幾億千米之外。
最可怕的是,他聯(lián)絡不上地球。土衛(wèi)二上的通信設備功率太小,無法支撐把信號傳輸回去。地球方面或許會想方設法聯(lián)絡他,但此前,地球和他的聯(lián)絡都要通過位于土衛(wèi)六軌道上的中繼衛(wèi)星才能實現(xiàn),而現(xiàn)在,毫無疑問,那顆中繼衛(wèi)星也一定和土衛(wèi)六一同毀滅了。
而且,即便聯(lián)絡到地球又能怎樣呢?地球會為了他一個人,組織起一場跨越十幾億千米的星際救援嗎?更何況,他根本無法堅持到救援到來。
在某一個清醒的瞬間,他曾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幾個月后,在雪球的物資耗盡后,自己會因饑餓、缺乏必要的維生素或其他營養(yǎng)物質走向生命的終點。
更有可能的是,在那之前,自己就會沉入孤獨和絕望的深淵。這顆星球就像一座冰冷的監(jiān)獄,只囚禁了他一個人。
這一天,他走到基地一側的冰墻上,用一柄匕首,刻下了第一個名字。
那個名字代表著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后跟他通信的人。他告訴自己還有希望,但希望又在哪里呢?
一個又一個名字被刻下,幾天時間內,方杰刻下了土衛(wèi)六上他記得的所有朋友和同事的名字。這面冰墻就像一座墓碑,或許在很久之后,當人們再次來到這顆星球時,看到這塊墓碑,就還能想起這里曾有一個人孤獨地離世。
所以,在最后,方杰也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就在這時,通信器響了。
方杰突然一陣眩暈,他很恐懼,擔心這只是自己崩潰前大腦出現(xiàn)的幻覺,他飛快地沖到通信器前,用顫抖的手按下了按鈕。
“喂!這里是土衛(wèi)二,這里是雪球科研基地!有人嗎?請問有人嗎?”好多天沒說話,方杰感覺這聲音已經不屬于自己了。
“是方博士嗎?!終于聯(lián)系上您了,很高興還能聽到您的聲音,謝天謝地!”對面的聲音同樣顫抖,同樣興奮。
是真的!許久沒有聽到人的聲音,方杰的淚水止不住流了下來。
“這里是‘希望號’星艦,我是李陵,星艦的首席工程師,還記得我嗎?”
方杰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個個子不高,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的老人。土衛(wèi)六基地所有移民和工作人員加在一起也不過幾千人,即便不是很熟悉,但總歸是有印象的。
“‘ 希望號’?你們逃出來了!”方杰驚呼。
方杰想起來了,“希望號”是土衛(wèi)六速度最快的星際巡航艦,日常梭巡在土衛(wèi)六的衛(wèi)星軌道上。在耶利哥撞向土衛(wèi)六的時候,“希望號”如果能及時反應,是有可能逃出爆炸沖擊波范圍的。
“ 是的,事發(fā)突然,只有我們逃了出來……”
“ 你們有多少人?”方杰連忙問。
“ 只有七個工作人員,還有三十個孩子?!?/p>
“ 孩子?為什么會有孩子?”方杰驚訝道。
土衛(wèi)六上有常駐的工作人員,當然每年都會有孩子降生,基地也建立了專門的教育機構來滿足孩子們的教育需求。但三十個,這幾乎是土衛(wèi)六基地的全部孩子了。
“基地恰好組織了一場孩子們對星際巡航艦的參觀,所以我們才逃過了一劫?!?/p>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方杰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然后問出了最牽掛的問題:“李博士,你們可以來接我嗎?”
“恐怕您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在逃離土衛(wèi)六的時候,‘ 希望號’被沖擊波波及,很多設備都被損壞了,通信系統(tǒng)才剛剛修好,而動力系統(tǒng)還需要大概一周的時間才能正常運轉?!?/p>
“ 好,我可以等!”
“我記得雪球基地上有小型運載火箭?!崩盍暧謫?。
“是的,最小型的二級運載火箭,可以將一個運載倉發(fā)射到土衛(wèi)二的衛(wèi)星軌道上。但那運載倉實在太小了,只能容納一個人和少量物資,恐怕再也裝不下更多東西了?!?/p>
這顆星球實在太小了,人類并沒有為之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
“那太好了,飛船上的燃料不足以支持我們二次啟動,所以我們不能在土衛(wèi)二降落。一周后,‘ 希望號’將向著土星進發(fā),并借助土星的引力加速。就在那個時候,您可以乘坐運載火箭在衛(wèi)星軌道E環(huán)和F環(huán)之間的位置跟我們會合,我們將穿越小行星帶,半年后,就可以回到地球了?!崩盍暾f。
方杰愣了一下,“為什么要半年?以星艦最大航速,應該在兩個月內就到達地球。”
“‘希望號’遭受了重創(chuàng),最多只能加速到最高速度的三分之一,所以會比預期時間長很多?!?/p>
半年……方杰在心中迅速計算著飛船上成員所需的補給量,“ 有足夠的資源支撐我們生存半年嗎?”
“ 恐怕……不夠?!崩盍陮嵲拰嵳f。
是啊,沒有遠行計劃的星艦上,怎么會配置足夠幾十人生存半年的物資呢?
“我們只有一些補充維生素的藥劑和壓縮餅干。
水要好辦一些,可以在路過E環(huán)的時候存儲大量的冰,但我們最缺的是……”
“ 蛋白質。”方杰脫口而出。
“ 是的,蛋白質?!?/p>
方杰在腦中飛快地計算:加上自己,“希望號”上的所有人在半年的航程中,要維持基本健康的最低標準一共需要將近四百千克的蛋白質。
“怎么能弄到那么多的蛋白質呢?”方杰焦急地問。
“總會想到辦法的,人類即便沒有蛋白質的攝入,也能活很久,只不過會很辛苦罷了?!崩盍陞s如此回答。
“ 但是,那些孩子……”
“ 在生存面前,其他也算不得什么了。”
結束通信后,方杰竭力讓自己忘掉那些即將出現(xiàn)的困難,開始準備裝入運載倉的物資。首先便是食物。
“希望號”上的物資已經不足,“雪球”里存儲的壓縮餅干和罐頭可以讓大家多吃幾口。
實驗室的數(shù)據(jù)會定期備份至地球,所以這點倒是不用擔心,只是許多實驗樣本丟棄在這里太可惜了。
但考慮到運載倉的載重能力,方杰還是果斷放棄。還有個人物品……
實際上,方杰最舍不得的是這個實驗室,作為雪球基地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方杰為這個實驗室傾注了無數(shù)心血。他知道,這次離開或許一生都沒有機會回來,沒有了土衛(wèi)六這個根據(jù)地,人類不知何時才能再組織起對土星的遠征。
想到這里,方杰扭頭看向了實驗室窗外的海面。
這里是三十米厚的冰層之下,但本應一片漆黑的海面上,卻蕩起了迷人的波光。這光亮并非來源于太陽,也并非來源于土星的折射光源。這光亮源自海底。
一枚“太陽”此時正懸浮于海面下十幾米的位置,發(fā)出柔和的光芒。
土衛(wèi)二是太陽系中最神奇的星球之一,它擁有厚厚的冰殼、溫暖的海洋,還擁有豐富的碳氫化合物、甲烷等生命所需的元素。是的,土衛(wèi)二可以孕育生命,它所需要的只是一顆生命的種子,而人類帶來了這顆種子。
如果你的視線可以穿透深達幾百米的海洋落在海底,你會看到一片生機盎然的世界。大量的苔蘚和藻類被栽種于這片海洋的最深處,密布于海底的巖石上。
而為了讓它們可以順利生長,研究人員在海中建造了一枚核聚變人造太陽。
這枚“太陽”不需要提供熱量,它輻射了方圓十幾千米的海底,以二十四小時為一個周期,提供紅色和藍紫光譜——這可以讓海洋中的藻類和其他浮游生物蓬勃生長。
這只是第一個階段。在“太陽”升起將近十年后,海底苔蘚長成,釋放出了無數(shù)的浮游微生物,生物造氧能力大大增強, 大量游離氧也生成了。
接下來是第二個階段。大批基因改造磷蝦被投入這片海洋,浮游生物為它們提供食物,供它們迅速繁殖。
原本明年就要開啟實驗的第三個階段,投放基因改造過的南極鱈魚用以觀察海洋生態(tài)前期改造的成果——如果一切順利,那意味著,在人類的干預下,土衛(wèi)二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僅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便跳躍了幾十億年的演化史,可以直接進入脊椎動物時代。
而且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土衛(wèi)二的海底會變得更加生機盎然。這里的生物多樣性還遠遠沒有到達盡頭。未來,更多的海洋生物甚至哺乳動物,都可能生活在這片海洋中。
但方杰知道,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他凝望那枚懸浮于海中的“太陽”。定期維護讓方杰太了解它的健康程度了,它至少還可以運行十年。但是,十年后呢?倘若有一天它熄滅了,這里將重新變成一片死寂。
生活在這里的所有生物都會消亡,海藻、磷蝦……
磷蝦?
方杰忽然大叫一聲跳了起來,由于重力的原因,他直接撞到了實驗室的屋頂,又彈落下來。但他顧不得去揉撞疼的腦袋,連忙回撥了“ 希望號”的通信。
“李博士!我們有吃的了!我們有蛋白質了!我們有磷蝦!”剛一接通,方杰就大叫起來。
“磷蝦!”李陵也猛然醒悟過來,他和方杰一樣,始終把土衛(wèi)二上的這些生物當作實驗樣本,從沒有想到食物上去。磷蝦的蛋白質含量甚至超過了50 %,而且都是最優(yōu)質的蛋白質!
“方博士,你告訴我,土衛(wèi)二有多少磷蝦?”李陵努力壓抑著自己聲音中的興奮。
“ 上次的樣本統(tǒng)計,肯定已經超過了十噸!”
“ 這么多!”李陵驚呼。
“是的,經過數(shù)年的繁衍生息,磷蝦已經遍布了這片海域。這里遠離海底火山口,處于冷熱海水交匯的區(qū)域,非常適合磷蝦的繁育生長,而且它們在這里沒有任何天敵,十幾噸只是保守的估計。”
“ 太好了,太好了……”李陵喃喃著。
“還有幾天時間,我會盡力捕撈這些磷蝦,等我的好消息吧!”
掛斷了通信,方杰立刻行動起來。捕撈磷蝦,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實驗室有捕撈磷蝦的網,但那只是為了捕撈實驗樣本而設計的,實在太小了,依靠它很難實現(xiàn)方杰的目標。
需要一張更大的網。
方杰將實驗室翻了個底朝天,把所有備用捕撈網都翻找出來,然后做起了縫紉活兒。他用了好幾個小時才把這些網拼接起來,最終,他擁有了一張約十三平方米大小的網。
在地球上,磷蝦生活在近海面的位置,因為南極大陸的寒流在向北流時會下沉,而來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時遇到這股下沉的寒流,會形成上升流。這股上升流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加之水暖,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成為磷蝦攝食和棲息的理想場所。
而土衛(wèi)二的海洋狀況恰恰相反,海面上靠近冰層的部分海水冰冷刺骨,接近零度;反之,越往下,由于海底火山的加熱,海水溫度更高而富含營養(yǎng),所以這里的磷蝦都生活在海面數(shù)十米下,這為方杰的打撈工作增加了更多難度。
平日里需要實驗樣本的時候,只需用實驗室的一臺深潛機器人攜帶網兜進行采集。可機器人沒法單獨操作這樣一張大網,方杰必須和機器人協(xié)力完成。
方杰穿上特制的潛水服,靠潛水服上的聲吶提示找到了磷蝦最為密集的區(qū)域。那是一個很大的蝦群,但他不貪心,只要能成功撈起第一網就心滿意足了——這足以說明他的設想完全可行。
他發(fā)出指令,機器人配合著他的動作小心翼翼地扯了網兜的兩個角,向磷蝦群的方向慢慢移動。
過了十幾分鐘,方杰才來到目標位置。磷蝦們那幾乎透明的身體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出了迷人的光澤。這不是他第一次置身于磷蝦群中,但這一次,他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他面前的這些富有活力的小小磷蝦,意味著數(shù)十個人類生命的延續(xù)。
方杰下達了指令,機器人和他同時張開深深的大網,兜向蝦群。
當磷蝦置身于大網中時,似乎感覺到了危險的來臨,爭先恐后地從還未合攏的空隙中跳出去。方杰手忙腳亂地下達了收束指令,機器人向他快速沖來,大網的四個角完全對在一起。
成了!雖然大半磷蝦都逃走了,但第一網比方杰預想得更容易。
方杰壓抑住心中的狂喜,帶著機器人向上浮去。
“進展怎么樣?在土衛(wèi)二上當漁夫很辛苦吧。”第二天一早,方杰接到了來自“希望號”的通信。李陵跟他開了個玩笑,但方杰卻從他的聲音中聽出了揮之不去的疲倦。
是啊,李陵的壓力一定也很大。他年紀不小了,此時還要負責整艘飛船所有人的衣食住用。他們都在跟時間賽跑,飛船啟動每延誤一天,孩子們就要多挨一天的餓。
“還不錯,一晚上撈了五十千克。按照這個速度,我們返程的時候應該能準備出足夠的磷蝦?!?/p>
“五十千克?你下海了幾次?”李陵明顯被這個數(shù)字驚呆了。
“六次,開始不熟練,一網才能撈起大概五千克,不過后來就好了,往返一次可以收獲十千克左右。”
了解方杰打撈磷蝦的全過程后,李陵沉默了片刻,“ 方博士,我們還有時間,你可以休息一下?!?/p>
“放心吧,我的體力沒問題,你才應該好好休息。”方杰提醒李陵。
此時,他剛剛拉起新的一網磷蝦,正在清理漁網。打撈只是第一步,要存儲磷蝦,就必須將磷蝦脫水,不過在土衛(wèi)二上這或許是最簡單的工作了。由于土衛(wèi)二上大氣壓極低,磷蝦體內的水分在脫離海洋后都會迅速氣化,磷蝦也會因此完成脫水。
八百千克,這個數(shù)字始終在方杰的腦海中閃動,“希望號”至少需要八百千克的磷蝦。這是一個非??膳碌臄?shù)字,這么多的磷蝦,運載倉恐怕裝不下呢……
忽然間,方杰愣住了,清理漁網的雙手竟然顫抖起來。接下來的十分鐘里,他在腦海中反反復復計算著一個數(shù)值,直至完全確認無誤,然后,他仿佛下定了什么決心,雙手再次忙碌起來。很快,在清理好漁網后,他又操控著機器人,向海下潛去。
接下來的幾天里,方杰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實驗室和海底之間,拉起一網又一網的磷蝦。他只在必需的時候才補充一些食物和水,困到極致了,便和衣匆匆睡一會兒。
這期間,“希望號”也和他聯(lián)絡過幾次,飛船的引擎修復進展非常順利,會在約定的時間準時出發(fā)。不過,后面兩次跟方杰聯(lián)系的人卻換成了李陵的助手。
“ 李博士怎么了?”方杰有些疑惑。
“ 他……身體不太舒服……”助手有些吞吞吐吐。
“哦,讓他好好休息?!逼v不堪的方杰沒有細想,掛斷通信后便又投入了捕撈工作中。
七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終于到了約定好的會合時間。
“方博士,‘希望號’已經啟程,我們很快便會接近土星?!?/p>
按照既定方案,運載倉需要到達土星E環(huán)和F環(huán)之間的位置同“ 希望號”對接。
此時,方杰正在將許多袋子整齊地碼在運載倉中。每一個袋子中都裝了五十千克磷蝦,這樣的十幾個袋子,就是方杰七天來幾乎不眠不休的工作成果。
“李博士身體好些了嗎?如果方便請讓他接一下通信,我有話想對他說?!?/p>
“李博士他……”助手的聲音忽然哽咽了,“他病得很嚴重……飛船上沒有控制他病情的藥物……所以,從一開始,他……”
方杰手中的袋子滑落下去。
“這些日子里,李博士一點兒東西都沒吃。他說:把吃的都留給孩子們吧……”助手泣不成聲。
方杰沉默不語,他知道李陵做出了選擇。
就像現(xiàn)在,自己也做出了選擇。
“……我準備了整整一運載倉的磷蝦,大家不用擔心餓肚子……照顧好孩子們。他們,就是我們的希望?!狈浇芷届o地說。
“一運載倉?方博士,您……”助手忽然意識到了什么。
“還有海藻,我也取了一些,很難吃,但可以給孩子們補充維生素。對了,還有鹽,我猜飛船上的鹽也是不夠的。這都是土衛(wèi)二的饋贈……”
“方博士!我們將在一小時后抵達對接地點,您應該馬上到達預定位置!”助手急促地叫出聲。
“運載倉太小了?!狈浇苄α?,“它能裝下一個成年人,或者……裝下這些物資。”
方杰合上了運載倉,在最后一次調試火箭的軌道路線后,按下了發(fā)射按鈕。發(fā)射井中傳出陣陣轟鳴。
“ 方博士!”
方杰一臉輕松地看著飛向瑰麗土星環(huán)的火箭。那上面載滿了祝福和希望。他似乎已經看到“希望號”
沿著美麗的光環(huán)向地球飛去,看到孩子們返回地球后的喜悅臉龐……
“ 方博士!等我們回來!我們一定會重返土星!”
方杰回過頭,看到了冰墻上的那些名字。他抹去了自己的名字,又鄭重地刻上了“ 李陵”。
然后,他向著星空揮舞著雙臂,高喊:“再見!我在這里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