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捧起教科書,成為一名教師,三尺講臺就成了我的人生舞臺。
我曾經(jīng)帶過一名叫小杰的學生。開學不到兩個星期,他的母親找到我,說:“老師,麻煩您了,這個孩子很難管,作為母親的我也沒辦法。希望您好好教導他。”
果然,沒過多久,小杰就打架、逃課。教導這個孩子果真不易。我嘆了口氣,同時也為自己加油打氣,認真思索對他的教育方案。
面對小杰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行為,我沒有斥責,而是詢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幫他分析利弊。我堅定地告訴他,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去改正它。針對“逃課事件”,我采用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并鼓勵他做一個勇于擔當?shù)哪凶訚h。當他有進步時,我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在班級集體生活中,我注意發(fā)掘他的優(yōu)點,讓他在班里有事可做,讓他明白自己也是燦爛群星中的一顆。
此外,我還經(jīng)常利用課外時間和他聊天,關心他的日常生活。天冷了,我提醒他多穿衣服;生病了,我囑咐他按時服藥。我灑下一串汗水,付出一份真情,最終收獲了孩子的成長。
幾個月過去了,小杰懂得了愛,也學會了用愛回報他人。課堂上,他經(jīng)常舉手,積極回答問題;日常生活中,他會幫助其他同學,主動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形象漸漸好起來了。
通過這個實例,我深切感受到:老師的愛不能偏斜。小杰一向頑皮搗蛋,父母的惱怒、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白眼,這些負面反饋,只會讓他越來越偏離正道。當他犯錯時,我看到了他的孤獨與無奈。我給予他的不是狠狠的訓斥,而是耐心的教導和包容,讓他體會到老師對他沒有偏見,老師對他的愛和對其他同學一樣多。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不僅要有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寬闊胸懷,還要有因材施教的智慧和勇氣。我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多和學生交流,建立信任的關系,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運用于教育之中,用愛為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