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xué)”,淡淡的筆墨中流露出濃濃的父子情。這篇散文自1925年發(fā)表至今,在近百年的時光中,多次被選入中學(xué)語文教材,以至于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已經(jīng)將“朱自清”這個名字和《背影》這篇文章融合為一體。今天,讓我們一起跟著朱自清先生看似“細細碎碎”的描述,去體會這份動人的父子真情。
全文的第一句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讀到這里,大家一定很奇怪:朱自清和父親為什么兩年多沒見呢?原來,朱自清是北大畢業(yè)的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他的父親卻有著封建家長的思想。所以,朱自清和父親之間有了矛盾,兩年多都沒見面。但是,文章緊隨其后的“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卻讓我們更加好奇,這父子倆都有了矛盾,朱自清為什么又說忘不了父親的背影呢?
別著急,我們繼續(xù)往下尋找。
回憶的閘口在那個冬天打開,家道中落,祖母去世,朱自清和父親強忍悲痛打點完一切,去往車站各奔東西。分別之際,許多細節(jié)卻深深地刻進了朱自清先生的腦海里。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從這兩段外貌服飾的對比中,我們跟著朱自清一起回憶了父子相處的細節(jié)。在成長、求學(xué)的道路上,父親盡其所能:送朱自清去最好的學(xué)校,上最好的私塾,還給朱自清置辦上等的毛大衣。這,難道不是父愛嗎?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痹诟赣H給朱自清買橘子的這一刻,朱自清發(fā)現(xiàn)父親老了,行動如此不便,卻執(zhí)著地翻過月臺為兒子買橘子,這,難道不是父愛嗎?
所以朱自清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到這里,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對父親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不再是之前因為矛盾而疏遠的態(tài)度了!
“我望著他走出去……”臨行前,朱自清一直看著父親走出去,這分明是一種不舍?!暗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铮僬也恢?,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此刻,朱自清在心里已經(jīng)與父親和解了,并且毫不掩飾自己沉浸在深沉的父愛中。而遠在家鄉(xiāng)的父親讀完朱自清發(fā)表的這篇《背影》,亦是熱淚漣漣,那一刻,他也明白了兒子對他的愛。
雖然,朱自清和父親沒有認同對方的思想,但是他們的心卻因為愛,相連相通。最后留在他們心底的,是因為這一片父子真情而落下的熱淚。
我們在書寫父親時,可能首先會想到他的手、他的皺眉、他的白發(fā)……然而,朱自清卻描寫了父親的背影!曾經(jīng)的陽光少年,在成為父親的那一刻,他們的背上就擔(dān)起了方方面面的責(zé)任??吹礁赣H的背,我們就看到了他們的擔(dān)當(dāng)!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每每讀到朱自清的《背影》時,就會產(chǎn)生共情,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父親的背影,想起那濃濃的父愛。
章老師的悄悄話:
“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p>
父親的愛如同高山,孩子們是山上的鳥兒:孩提時,山上樹木茂密,鳥兒盡情地在山的懷抱里玩鬧;長大后,山靜靜地屹立在那里,目送著鳥兒們向天空飛去。當(dāng)鳥兒再回頭之時,山上的樹木也許早已有些斑駁,但山依然在那里,他沉默著,卻又微笑著;他目送著,卻又鼓勵著。孩子們?nèi)缤B兒一般,放心地展翅高飛,在天空之中譜寫著屬于自己的人生圖卷。
閉上眼睛,“父親”這二字,勾勒出了一幅什么樣的肖像畫呢?是黝黑剛毅的臉龐,還是有些扎人的胡渣,又或是溫和慈祥的笑容?每一幅肖像畫背后,一定有著許多動人的回憶,那是我們和父親珍貴的寶藏。
讓我們像鳥兒一樣,飛向父親的懷抱吧,讓我們真摯地向父親說一句:“爸爸,我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