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鳳嬌
閱讀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是閱讀教學常用的教學方式。教師把創(chuàng)設情境與對話結(jié)合起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知人物形象特點,獲得對課文的深刻解讀。這里的情境對話指的是以教材為憑借,以情境為主要學習形式,確定對話主題,促進師生、生生、師生與教材之間的平等對話。
在閱讀教學中,由于受閱讀經(jīng)驗與生活閱歷所限,學生很容易被閱讀內(nèi)容的表象所迷惑,難以讀懂課文的本質(zhì)特點,以至于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對情感的體悟等缺乏應有的深度,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依據(jù)閱讀內(nèi)容,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常龑W生進行對話,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
如五年級下冊《田忌賽馬》一課,學生在閱讀時大都只是知道田忌在賽馬中取得了勝利,但對于為什么只是改變了馬的出場順序,比賽的結(jié)果就大不一樣的認識并不深刻。于是,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田忌與孫臏,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讓學生對調(diào)整馬出場順序的原因、經(jīng)過與結(jié)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按蠹业鸟R腳力都差不多,想要取勝不容易啊!”“不要著急,我自有妙計,只要你聽我的,必讓咱們的馬贏得比賽?!闭f完孫臏在田忌耳邊又低語了幾句,田忌半信半疑:“這能行嗎?”“等會你就知道了?!碑斦娴内A得了比賽以后,田忌又會對孫臏說些什么呢?教師可以讓學生繼續(xù)以對話的形式來學習。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學生真正融入了角色,明白了田忌賽馬取得勝利的真正緣由,走進了閱讀的深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依據(jù)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真切對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田忌賽馬取得勝利的真相是什么,還延伸了文本畫面,在情境拓展中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大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發(fā)生的,由于篇幅有限,就一篇課文而言,不可能把故事發(fā)生的來龍去脈完整地再現(xiàn)出來,教師可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那榫常寣W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讓學生就自己關(guān)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對文本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與感受。
如五年級下冊《自相矛盾》這篇文言文主要講述了一個賣矛和盾的商人同時夸耀自己的矛和盾,互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課堂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賣矛與盾的商人和圍觀的眾人,讓雙方進行對話。一開始,商人上場,開始夸自己的矛與盾,漸漸地圍觀的眾人聽不下去了,有人說:“既然你的矛和盾這么厲害,那么用你的矛來攻擊你的盾,結(jié)果會如何呢?”當商人回答不上來的時候,其他圍觀的人也紛紛指責他:“你怎么能這樣呢?你這不是騙人的嗎?”商人羞愧難當,趁著眾人不注意偷偷地溜走了。教師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再現(xiàn)了文本內(nèi)容,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解讀。
在《自相矛盾》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故事,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通過情境對話,拓展了故事的發(fā)展空間,給學生的想象表達提供了對話的契機,讓學生明白了寓言故事隱含的道理所在。這樣帶領(lǐng)學生理解故事內(nèi)涵,學生的表達說出了多數(shù)人的心聲,把言意兼得的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
教材選編了不少寫人的文章,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語境,感受人物精神品質(zhì)特點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常龑W生進行對話,讓故事中的人物真正敞開心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如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這篇民間故事主要通過對海力布的介紹,贊揚了海力布舍己為人的高貴品質(zhì)。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海力布的美好品質(zhì),教師引導學生扮演海力布,接受記者的采訪?!昂AΣ?,你知道把鳥兒們說的話告訴相親們的后果是什么嗎?”“知道,如果我把這件事告訴鄉(xiāng)親們,我就會變成一塊石頭?!薄凹热荒闶裁炊贾溃瑸槭裁催€要這樣做?”“洪水馬上就要來臨了,如果不把真相告訴大家,鄉(xiāng)親們就不愿意搬走,就會遇到危險,我必須這樣做?!薄澳悄隳兀磕憔筒活櫹ё约旱纳鼏??”“犧牲我一個,能救千萬家,這樣做值得!”在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的對話情境中,學生以海力布的身份與記者展開對話,在對話中,學生對海力布舍己為人的品質(zhì)感受得更加深刻了。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海力布的美好品質(zhì),感受到海力布的人格魅力,在學生讀完課文后,教師讓學生扮演海力布,接受記者的采訪,談談自己把鳥兒的話告訴相親們前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讓學生走近了海力布,用真心的話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凸顯出了海力布的崇高精神境界。這樣,海力布的形象就在學生的心中變得更加高大起來,促進了學生對海力布形象的理解與感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不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有所不同,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理解偏頗的現(xiàn)象,或囿于表面,或似是而非。為此,教師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引導學生進行對話,體會文本表達的真情實感,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升。
如教學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不同學生對巴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為讓學生感受到巴迪父母對巴迪不同的愛的表達,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本關(guān)鍵處,也就是巴迪的父親和母親分別是怎樣評價巴迪的詩這一問題進行品讀思考:“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有學生認為巴迪的母親表達愛的方式好,有的學生認為巴迪父親對巴迪的評價方式好。學生在分組討論以后,形成正反方進行辯論。正方:我方認為,孩子小,父母在對孩子表達愛時不要過于嚴厲,要鼓勵,要充分考慮孩子脆弱的心理,如果過于嚴厲,勢必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反方:我方認為,嚴師出高徒,對孩子嚴格要求,讓孩子少走許多彎路,避免溺愛,可以讓孩子真正有所成就。在辯論中,學生不僅理解了巴迪的父母,也對天下所有的父母有了一定的了解,走進了閱讀的深處。
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營造出對話的情境,鼓勵學生對文本的看法各抒己見,據(jù)理力爭,使學生對文本的觀點看法不再模棱兩可,而是能夠從多方面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獲得了對文本的深刻解讀。
教材選編了不少古詩,理解古詩、背誦古詩是古詩教學的主要任務。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古詩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真正融入古詩情境之中,享受到理解古詩、背誦古詩給自己帶來的無限樂趣。
如教學四年級上冊《古詩三首》中《題西林壁》這首詩時,為了讓學生獲得對這首詩的深刻理解與感知,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與學生進行親情對話:“小麗學會了這首詩,回家后開心地講給媽媽聽,我來當媽媽,你們來當小麗?!薄皨寢?,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題西林壁》,特別有意思?!薄白x給我聽聽。你知道‘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在這個學習活動中,從朗讀、理解到背誦,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在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讓學生背誦古詩,說說古詩的意思,想象畫面,雖然完成了古詩教學的目標,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被動的,枯燥的,缺乏情趣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就可以讓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更加濃厚。
在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常龑W生進行對話,可以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對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