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程
一年總要有幾天自由幸福的日子吧。和所有的孩子一樣,春節(jié)是童年繞不過的回憶。隨著年關(guān)臨近,家家都在忙著年事。蒸饅頭、蒸包子、炸油條、炸丸子、做皮凍、宰雞宰鴨,當(dāng)然有的人家還要宰豬。需要說明一下,村里很少有人家吃羊肉,更別提宰羊了,雖然很多人家都有牛有羊,但我從未見過殺牛宰羊的。贛榆老鄉(xiāng)們很多年都還不習(xí)慣羊肉的膻味兒,他們養(yǎng)殖的牛羊全都賣給了販子。當(dāng)然牛奶也是不會喝的,產(chǎn)奶的人家就直接賣給縣奶粉廠了。羊肉和奶茶一直到我上了師范以后才逐漸接受。豬是必須要宰的,豬宰了以后,是不需要拿到市場上去賣的,殺豬聲傳開的時候就有人上門買肉了。當(dāng)然也不一定非要逢年過節(jié)才宰豬,豬養(yǎng)到了不能再長的時候,就該殺了。村里人平時也很少吃肉,幾乎家家素食,只有等到有人宰豬了才狠弄上些,全家人好好解解饞。在喀拉達拉,農(nóng)民可以把活豬賣給屠宰場,村里的豬肉純粹是自產(chǎn)自銷。一頭豬,不用一個上午村鄰們就分完了。豬肉能做出多少花樣我不知道,但是皮凍子是怎么也忘不掉的。皮凍的成分還不單是豬肉(主要是豬皮),整個年事期間鹵過的雞鴨等肉湯是不可以倒掉的,父親把它們收集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豬皮,小火熬,一直熬到糊狀,若是豬皮不夠,還可以再弄兩只豬蹄放進去。反復(fù)幾次,感覺膠質(zhì)已經(jīng)形成,便倒在一個盆里,放到?jīng)龇孔永?。第二天早上看到的皮凍明晃晃的,似琥珀一般,如果里面再放一些紅辣皮子、青蒜苗,口水立馬就會流出來。早上父親就會切上一盤端上餐桌,皮凍入口即化的感覺貫穿了童年的味覺。
豬肉皮還有另一種吃法。平時鏇下來的肉皮,父親會將它們抹上鹽,掛在屋檐下風(fēng)干,到過年時取下來,洗凈、泡軟,在油鍋里炸開了以后就有了另一個名字,叫做“膘”。將膘和白菜一起燉在鍋里,軟軟的像是海參一般,這是贛榆老家的一道名菜,過年過節(jié)或紅白事席上是不可或缺的。
備年貨煎餅也是少不了的。村里的贛榆人都有一個煎餅情結(jié),來到新疆饃饃吃多了,就會懷念起老家的小麥煎餅??_拉的第一個鏊子是海波家的一個親戚從老家背來的。可以想象當(dāng)時的場景,上了汽車上火車,下了火車轉(zhuǎn)汽車,七天七夜,一個鐵鏊子,硬是從贛榆背到了喀拉達拉。這背的哪里是鏊子呀,背的就是一個盲流的老家!在喀拉達拉,背鏊子的故事真是給了背井離鄉(xiāng)這個成語一個新的補充。這個鏊子在村里真是忙,今天被提到李家,明天被拎到張家,特別是在忙年事期間,誰家用鏊子都是要提前預(yù)約的。老家烙煎餅用的是小麥,早些年頭,是晚上把小麥放在桶里泡好,半夜起來用磨把小麥推成糊子。后來有了機器,就直接把泡好的小麥挑到打糊機房打成了糊子。但是喀拉達拉既沒有石磨也沒有打糊子機器,老鄉(xiāng)們就用面粉直接和成了面糊子。烙煎餅大概也要用去一天時間,中午時分,繼母會就地烙上幾個咸煎餅作為午飯。咸煎餅是煎餅的豪華版,把白菜或者韭菜兌上辣椒制成餡,奢侈點的還可以放點蝦皮,打兩個雞蛋。下面用兩個烙好的白皮煎餅作為托底,上面再蓋上一個白皮煎餅。烙好后,卷起,切開,吹著熱氣送到嘴里,滿滿的都是贛榆的味道。
關(guān)于咸煎餅,還有兩個難忘的記憶。一次是2001年回老家,有一天和妻子在東??h城閑逛時,碰到了一個手推的煎餅攤。正值午飯時間,我們便買了兩個咸煎餅,坐在臺階上吃了起來。這時大街上不知從哪兒飄來了《你是風(fēng)兒我是沙》,歌曲纏綿,撩人心境。蘇北的秋后像是一次異鄉(xiāng)的邂逅,那時我們也正值青春,那個午后我們?nèi)韵駪賽垡话?,手捧著煎餅,像是捧著年輕的愛情在浪跡天涯……另一次是前些年我在伊犁的另一個城市掛職,每天上下班都要經(jīng)過一個醫(yī)院的大門口,下班高峰時,醫(yī)院的門口就會出來一個賣煎餅的攤子,咸煎餅現(xiàn)烙現(xiàn)賣,熱氣騰騰,一下子勾起了舊時的回憶。城市很小,熟人不免會碰到,當(dāng)街是吃不成了,我經(jīng)常是買了后揣到包里急急地趕回宿舍。西北的小城竟然還有賣咸煎餅的,讓那兩年身處異地的我多少有些安慰。
童年的春節(jié),家里一般都是吃兩頓飯,煎餅就會作為晚飯后的加餐,繼母會烙上一箱子,晚上可以隨時拿出來吃。吃煎餅不需要另外炒菜,有蝦皮和大蔥就行,蝦皮是老家寄來的,平時很少吃,主要是為煎餅準備的。迄今我還認為大蔥和蝦皮是吃煎餅的標配,一個辣味,一個海味,缺一不可。后來又有一樣?xùn)|西加了進來,改變了這個三角的標配,那就是馓子。馓子改變了煎餅的皮實,增加了煎餅的松軟和香脆,一下子成了絕配。前面說過,老家的煎餅用的是小麥糊子烙成的,含有麥麩,好嚼,而喀拉達拉的煎餅是由面粉糊子直接烙成,時間長了,牛皮一般,牙口拽扯艱難。一些外省人吃了我家煎餅后不但感到牙酸,而且腮幫子還疼,馓子的加入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龍旦家是安徽人,我家的煎餅,他家的幾個姊妹都吃慣了。過年時,龍旦一溜到我家就嚷嚷著要吃煎餅,時間長了,繼母很煩,多次警告我不許把他往家?guī)?。龍旦就私下向我討要,我不但要給他拿煎餅,還要配上一小撮蝦皮。我也是有私心的,有時我的煎餅還是可以換來龍旦幾個髀石的。
那時我還小,忙年事、備年貨,幫不上什么忙,繼母這時就會忽略我,我就可以帶著小弟弟和玩伴們四處游蕩。小年過后,村巷里就有了零星的鞭炮聲,年味越來越濃,大人們越忙越顧不上我們,我們就更自由了。忙年事時各家一般是不會做午飯的,都是就著年貨隨便吃一點,我們逛到了誰家也可以順便蹭上幾口。有一回,我們逛到了南瓜家,南瓜的媽媽正在蒸包子,在等包子出鍋的時候,她給我們說一句順口溜:“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了放鞭炮那個吃肉包?!焙2ɑ丶液髮W(xué)給了他媽,他媽說這個不好,就知道吃肉包,應(yīng)該這樣唱:“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了,穿新衣戴新帽,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我們多么好?!?/p>
除夕的飯吃過后,父親帶著我開始貼對聯(lián)。對聯(lián)是村上一個民辦教師寫的,無非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向陽門第春常在,勞動人家慶有余”等,好像年年都是這些個內(nèi)容。我上了師范之后,也學(xué)了幾天毛筆字,回去之后先是給自家寫了一副,貼出去之后就不斷有人拿著對子紙來找我代筆。那幾年春節(jié)一回家我就閑不住,以至有的村鄰早早就在打聽著我回來的時間。那幾年里每到春節(jié)時,村里人家的大門上,就像在舉辦我的“書法展”。
沒有電視,自然也就沒有春晚。除夕夜,一家人圍著燈光嗑著瓜子,聽著父親和繼母說著閑話。我插不上話,但也得熬著,不敢去睡覺,我在等著父親那一元壓歲錢吶。放鞭炮是我的專利,早上早早被父親叫起來,找到昨晚準備好的木棍,由我挑著,父親點燃。一家的鞭炮炸響了,緊接著各家的鞭炮都炸了起來,整個村子鞭炮聲此起彼伏。滿村的火藥味兒是過年的標配,沒有了鞭炮聲和火藥味兒,怎么能是新年呢?我們正吃餃子的時候,一個玩伴已經(jīng)先到了,我趕緊放下筷子,和他一起出了門。幾戶人家出來以后,我們的隊伍越滾越大,去一家子站不下,孩子們會自動分成幾支隊伍輪流上門。過年真好啊,所有人的臉上都像是綻開的花朵,就連平時討厭的人都覺得有幾分可親。也有意外發(fā)生,當(dāng)我們走進一戶人家時,拜年的話還未說出口,就看到滿地狼藉,兩口子正打得不可開交,我們趕緊退了出來。都過年了還干架嗎?可是有些事孩子們怎么能懂呢?
到了半中午的時候,大人們開始出動,是三五成群,一家一家喝酒,碰到孩子們上門,有大人想給孩子灌上一杯,我們就轟的一下散了出來。但是有一家例外,就是村尾的李老漢家。每次去他家拜年,他都會弄上兩個小菜,還有一條魚。我們那時也就十來歲狗不啃的年齡,他卻客客氣氣地安排我們坐下,倒一杯酒讓我們嘗嘗。哈,真是太受尊重了。我們?nèi)四9窐拥刈潞?,李老漢的酒就倒上來了,大家相互瞅著,沒人敢?guī)ь^。這時,趙文突然端起杯子來,一仰脖子干掉了,嗆得滿臉通紅,李老漢老伴兒趕緊端上茶水。我們幾個都稍稍抿了一下,趕緊放下。這時候,李老漢開始拍拍這個的肩膀,摸摸那個的頭頂,把我們挨個表揚了一遍,說的連沒喝酒的孩子臉都紅了。岀了門后,趙文就“醉”了,一路搖晃,開始耍“酒瘋”。我們都跟著耍起了“酒瘋”,胡言亂語,橫沖直撞,路上的雞和狗都躲著我們。
受人尊重是多么舒服的事?。±罾蠞h對我們的尊重,必須回報。我們約好,所有的壞事都要避開他家。平時他家的豬和狗經(jīng)過身邊時,我們都會以禮相待,不擲石子也不亂踹。
過年喝醉的人還真不少。那時候酒很稀貴,敞開喝的機會并不多,很多人過年時就放開了。還有些人是平時很少喝,一喝就醉。劉十方酒量大且喜歡唱歌,他是每喝必醉,每醉必唱。一到要唱歌的時候,連孩子們都知道劉小團的爸爸又喝醉了!“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云繞山間……”喝得再多,歌詞卻記得很順。聽說劉十方年輕時在部隊里當(dāng)過文藝兵,不知何故落戶到了喀拉達拉。也有說他在部隊上有作風(fēng)問題。他的酒只要喝到了差不多的時候,老婆必定會帶著孩子尋來了,最后定是用平板車拉回了家。有一個叫小閆的老光棍,老實、本分,從不與人爭高低,有一次在老鄉(xiāng)家喝醉了后,竟然大罵隊長,而后大哭起來,掙扎著,讓兩個勞力抬了回去。第二天醒來后別人問起,他卻什么也不知道。
有意思的是我們鄰隊的哈薩克族老鄉(xiāng),早早就算準了過年的時間,大年初一約莫晌午時分,他們就來到四隊了?!斑^年好過年好!”阿肯別克進門后用不太熟練的漢語給我們道了個新年的祝福??梢钥闯鏊趧e的地方已經(jīng)喝了一些,舌頭有些發(fā)硬。繼母趕忙給他倒茶,并端上了糖果瓜子。簡單的交流過后,阿肯別克仍在吃著瓜子抽著煙,并沒有起身的意思。這時父親拿出一個五十克的酒杯,滿滿地倒上,并端上兩個小菜,阿肯別克這邊客氣著,那邊就一口倒進了喉嚨里。父親再繼續(xù)倒上,他又一口喝盡,并不吃菜。三杯過后,他伸出大拇指:“老王,你好人!”起身告辭。傍晚時分,我們看到阿肯別克還在四隊的路上歪歪斜斜地晃著,正巧對面也來了一個醉酒的哈薩克族老鄉(xiāng)。兩人碰面后先是握手,而后用哈薩克語嘟囔了幾句,沒多會兒,竟互相指責(zé)起來,最后拉扯著要打起來了。圍觀的贛榆老鄉(xiāng)不懂語言,也無法勸解。突然阿肯別克重重地摔倒了,那位阿達西(朋友)費了好大勁才把他拽了起來,兩個人相扶著走了。
初三過后,大人們開始走親訪友,繼續(xù)打牌喝酒。龍旦的心野,帶著我們開始向鄰村和更遠的村隊拜年,吃過早飯我們就出發(fā)了,經(jīng)過二大隊、三大隊,甚至步行到了十幾里以外的公社。龍旦的做法是,只要是看見貼著對聯(lián)的就進去。太陽西斜的時候,我們走進了一戶人家,主人正在院里忙活,龍旦說完了拜年的話,那人頭都沒抬:“年都過了,還拜什么年?”我們一臉尷尬,連忙退出。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一下子感到了失望和無聊,朝思暮盼的新年這么快就要過去了。年過了,就意味著挑水放羊的日子又重新開始了。
上了初中以后,年還繼續(xù)要拜,我們不會再逢門必進了,李老漢家是必須要去的,每年初一,我們依舊享受著成人般的尊重。我們喜歡去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李老漢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和我們年齡相仿,不但長得漂亮,而且是個學(xué)霸。平時李老漢家教甚嚴,我們?nèi)グ菽辏彩窍虢铏C瞅瞅他的兩個女兒。到了他家門口,我們推推搡搡,互相慫恿著敲門。來開門的多數(shù)是那個漂亮的大女兒,我們一下子臉就紅了。進了他家,我們都坐得一本正經(jīng),平時的嬉鬧立馬沒有了。李老漢照舊給我們倒酒勸酒,幾個孩子端起了杯子,眼睛卻瞟著大女兒。喝完后我們奪路而逃,到了巷子里我們便搡作一團壞笑起來。
有一年麥收時節(jié),李老漢找到我家,想請一個人幫他去裝麥草,父親指派我去,我立刻興奮起來,找到趙文拉上他一起去幫忙,趙文也很興奮。第二天我們早早地跟李老漢坐著拖拉機去了地里,那天的活干得非常利索,我和趙文都搶著裝車,連開拖拉機的馮貴都不斷地夸贊我們。沒到中午,我們就坐上高高的草垛回村了。李老漢家宰了一只雞,老伴和兩個女兒都在忙活,看見我們,大女兒低下眼瞼,只笑著不說話,給我們打來了兩盆水,并遞上了一條干凈的毛巾。毛巾貼到了臉上,味道真好聞!那天中午我和趙文都喝醉了,不知道是怎么回家的。那個夏天真好啊。
后來聽大人們說,李老漢家原在山東,地主成分,七十年代他帶著老婆跑到了新疆,輾轉(zhuǎn)來到喀拉達拉。多少年來,他一直很低調(diào),一家人平時很少出門,從不參與鄰里是非。幾年后,我又聽說他那個大女兒考上了縣城的高中,因為早戀,成績平平,也未能升學(xué),畢業(yè)后沒幾年就嫁到外縣去了。那時我剛參加工作,聽聞此事,心里一陣悵然。
這位同學(xué),名字我記不起來了,甚至連模樣都記不清了,只記得她姓陸,而且我只是和她上了一年級的下學(xué)期。那年春天,我剛從老家轉(zhuǎn)來,插班進了二大隊小學(xué)一年級班。由于入學(xué)晚,學(xué)校已經(jīng)沒有課本,家里好不容易給我找來了一本語文課本,還缺一本數(shù)學(xué)的。上課時我只能蹭同桌的數(shù)學(xué)課本,作業(yè)也只能等到同桌做完了,我再做。因為落課太多,剛?cè)胄r成績很差,到了期末才慢慢追上來,一學(xué)期就這樣湊合著混了過來。臨近放暑假了,老師布置了很多暑假作業(yè),沒有數(shù)學(xué)課本,作業(yè)肯定是無法完成的,我又無法和別人共用,開學(xué)后肯定又要落下,這事讓我很是苦惱。
真正讓我著急的是放假的頭一天,老師又強調(diào)了暑假作業(yè)的事。第二天是期末表彰會,老師同學(xué)們都搬著板凳到操場上開會,用課桌拼起的主席臺上擺滿了獎狀和各色的筆記本等獎品。孩子們都直起脖子,眼熱地望著臺上的獎品,嘰嘰喳喳地議論著。校長開始講話,我什么也沒有聽進去,也無心顧及那些上臺領(lǐng)獎的同學(xué)們,腦子里還記掛著數(shù)學(xué)課本的事,心里想著,嘴里就嘀咕開了,這一嘀咕卻讓旁邊的一個女生聽到了。她馬上說,她家里有一本,是她哥哥留下的,她哥哥今年轉(zhuǎn)回老家上學(xué)去了。她說等會兒回家時讓我跟她去取。我一下子高興了,多少天的心事終于有了著落。
七月的喀拉達拉,草綠樹茂,麥苗青青,高原的夏季涼爽宜人,小陸同學(xué)帶著我出了學(xué)校大門,直接上了公路。公路是石子鋪成的,兩旁是高大的白楊,遮住了近午的陽光。放暑假了,孩子的心情自然不用說了,再就是數(shù)學(xué)課本有了著落,我的心情更加放松。一個小女孩領(lǐng)著一個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走在鄉(xiāng)間的馬路上,走在一排排白楊樹巨大的陰涼下,那個美好的夏天你可以盡情想象。大概的記憶是,開始我們一直在說話。我們穿過二大隊的蘋果園,走過了三大隊小學(xué),甚至還穿過了公社的大門市部和巴扎。她還順帶領(lǐng)著我在巴扎的攤位上轉(zhuǎn)了一圈。出了巴扎以后,我們又上了公路。有一段路邊沒有楊樹,兩旁是碧綠的麥田,越過麥田可以看到遠遠的南山,墨色的松林隱隱約約,像是到了天邊一樣。
太陽直射下來,好像有些暈眩,慢慢地我就有些走不動了,不住地問她家到了沒有,她只告訴我在五大隊農(nóng)經(jīng)站,不遠了。那時沒有時間的概念,我猜想太陽都快偏離正午了,我自記事起也沒有徒步走過這么遠的路。接下來我不問了,好像我們也不說話了,我只是悶著頭跟在她后面走。后來每次回憶起那次長途行走,真是行過了一程又一程,走過了一村又一村。正午的天開始熱了,我摘下了帽子,塞進書包里。腿乏,肚子也開始餓了,我有點后悔走這一趟了。但小陸同學(xué)還是走得挺快,她走一段便停下來等等我,反復(fù)這樣,也不煩,就在前面靜靜地站著,一邊踢著石子一邊朝著我笑。
走著走著,突然路邊閃過一條大渠,水流清澈寬闊。她指著大渠說:“這就是農(nóng)經(jīng)站的水,我家就要到了。”渠水清涼撲面,嘩嘩的聲音讓我一下子振作了起來。順著大渠又走了一會兒,前方隱約有一排房屋立在公路邊,小陸手一指說:“那就是我家的房子。”終于看到希望了,我加快了腳步,跟上了小陸。到了她家跟前,我仰頭看到一排紅瓦白墻的新房矗立在眼前(那時我家的房屋還是土坯壘的,屋頂是草泥蓋頂),房子高大漂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也是因為這一排房子,讓我在以后的四十多年時間里,對那次長途借書之行一直記憶深刻。用當(dāng)時的話講,那排房子應(yīng)該叫作“穿靴戴帽”,“靴”是指地基半米以上,四個拐角以及靠近屋檐的墻體都是用紅磚外包的,內(nèi)墻則是用土坯夾心,而“帽”則指屋頂蓋的瓦。這種新式房屋在當(dāng)時是很少見的,我們村里一戶也沒有。后來我們到鄉(xiāng)里上了初中以后,才知道這是當(dāng)時公社農(nóng)經(jīng)站專門為職工蓋的家屬房。
進了小陸家里,記憶中好像出來了一個大人,是男是女我都沒看清,問了一句話就去別的屋了。我就在她家堂屋里站著,兩眼瞅著屋里的一張八仙桌,還有幾個柜子和幾把刷著紅漆的椅子,地上還鋪著紅磚。這在當(dāng)時的農(nóng)村算是很“城市”了。小陸進了里屋,翻了一會兒,就拿著課本出來了。我接過課本就塞進了書包,說了句什么,也可能什么也沒說,但肯定不是謝謝,那時鄉(xiāng)下的孩子還沒有學(xué)會這么禮貌的用語。之后,她把我送到了大路上,揮了揮手就回去了。
望著來時的漫長路程,我忘記了當(dāng)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按現(xiàn)在的估計,回家的路有來時的三倍還多。回去還要走過那片麥田,經(jīng)過公社的門市部和巴扎,還要經(jīng)過三大隊小學(xué)和我的學(xué)校,經(jīng)過二大隊果園和糧站,然后又是一片長長的麥田……多年后,我開車經(jīng)過這里,打了一下里程表,大概有七公里多的路程。我當(dāng)時感覺身上已經(jīng)沒了力氣,肚子確實是餓了,而且還餓得挺厲害。怎么沒有人留我吃飯呢?我摸著自己的肚子,一時間竟有了一些微微的失望和委屈。后來我也想了,那時的孩子應(yīng)該是沒有挽留另一個孩子在自家吃飯的話語權(quán)吧,再就是她家的大人也可能沒想到這個孩子的家會在七八公里之外吧。好在數(shù)學(xué)課本有了,心里有了一個很大的安慰。
往回走的時候,我沒走大路,而是沿著路旁的楊樹林帶一步一步往回挪。那時的林帶里大約還有杏樹。七月的喀拉達拉,杏樹正是掛果的時候。我邊走,也可能邊在尋覓一些青澀的杏蛋子,也可能路邊還有野鴿子或者麻雀偶爾飛過。
1980年夏日的一個午后,一個孩子和太陽朝著一個方向踏上自己孤獨的行程。我無法回憶那一段的行程里我都想了些什么,也可能想了,隨即又被其他的路遇沖斷了。我邁著小小的步子穿過田野,穿過村莊,穿過青青的杏林和白楊一路向西。
實在想不起來怎么走回去的,只記得到家時太陽已接近西山,我饑腸轆轆,疲憊不堪。姐姐在門口攔住我說,父親想我肯定是瘋玩去了,抑或出了什么事,已經(jīng)騎車子跑了一趟學(xué)校,前后找遍不見影子,急壞了。
那年我七歲,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長征,也是因為這個長征,讓我記住了農(nóng)經(jīng)站旁那排紅瓦白墻的房子,記住了那個叫小陸的同學(xué)。
暑假過去了,開學(xué)后遲遲沒有見到小陸同學(xué),我還幻想過,要是能和她同桌該有多好啊。一個多星期過去了,仍然不見她的影子。又過了一段時間,聽說她好像是轉(zhuǎn)到其他學(xué)校去了。此后,小陸同學(xué)就再未出現(xiàn)過。未曾想到,她送我到大路上,揮揮手就是四十多年。四十年,她都走過了什么樣的路?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生活?遇見了什么樣的人?她現(xiàn)在身處何地?四十年足以概括一個人的一生,按正常的推算,她應(yīng)該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了。但在后來的幾十年里,我無數(shù)次經(jīng)過農(nóng)經(jīng)站旁的那排房子,印象里仍是那個七八歲、面容模糊的小女孩站在路邊的白楊樹下。
今年夏天,我有事回了一趟鄉(xiāng)下。事辦完后,時間尚早,我驅(qū)車前往另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水庫轉(zhuǎn)了一圈,返回時再次經(jīng)過農(nóng)經(jīng)站旁的那排房子,車速慢了下來。時間又過去了幾年,房屋已是破舊不堪,明顯帶有舊時代的印記。我看著東山墻邊停了兩輛車,大概是這戶院內(nèi)有人,我把車停在了路邊,叩門進去,見到幾個人正在杏樹下整理菜蔬。我說明了來意。其中一個中年男子(多年前似曾見過)告訴我這排老戶里確實有一人家姓陸,男主人是農(nóng)經(jīng)站職工,且只有一個女兒,年齡大概與我相仿。我笑著說起了四十多年前借書的經(jīng)歷,他們很驚訝我還能記得四十多年前只上了一個學(xué)期的小學(xué)同學(xué)。中年男子說陸同學(xué)一直在五大隊上小學(xué),初中就在鄉(xiāng)中學(xué)。我趕緊問,是哪一年?他說大概是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左右。我又問起名字,他說是陸某某。天吶,這個女同學(xué)我認識呀,雖然不在一個班級,但是經(jīng)??梢砸姷健N以趺匆膊粫氲竭@個和我一起上了三年初中的女生就是當(dāng)年的小陸同學(xué)。我又問,現(xiàn)在她家搬到哪兒去了?陸某某現(xiàn)在身在何方?他沉默了片刻,猶豫了一下說道,二十多年前縣上發(fā)生過一起領(lǐng)導(dǎo)酒后被情婦勒死的事情,你知道不?我心里猛地一沉,快速地回憶起二十多年前的一起轟動全縣的桃色事件,好多年后,還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斑@和他們有關(guān)系嗎?”我急忙再問。他說:“你知道那個領(lǐng)導(dǎo)的情婦是誰?就是陸某某。”我的大腦像是被電流擊中了一般,那個在人們嘴中津津傳播、唾棄不齒的女人,就是我多年回憶中的那個小陸同學(xué)?就是那個穿著白小褂,領(lǐng)著我走過一村又一村的小陸同學(xué)?就是那個在路上分別后,朝我揮著手再也未能見面的小女孩嗎?
如果不是今天的意外到訪,那個陽光明朗的小女孩仍會儲存在我最初的記憶里,可今天記憶中強行植入了另一個場景,我一時無法將這兩個場景對應(yīng)起來。回憶就在這個下午突然中斷了,我再也不用去想那一年七月的喀拉達拉:一渠清水、高高的白楊、一個穿著白小褂的小女孩,還有一次饑腸轆轆的長征了。這天下午的遇見像是一個小說的結(jié)尾,寫作這么多年,我從未這樣處理過一個人物的命運,它完全超出了一個人對于生活虛構(gòu)的能力。見我半天沒有反應(yīng),那男的頓了一下又說:“當(dāng)年她高中畢業(yè)后就進了縣城一家賓館做服務(wù)員,在那里認識了某位領(lǐng)導(dǎo),后來發(fā)展成了情人關(guān)系。那位領(lǐng)導(dǎo)多次允諾要離婚娶她,但就是沒有行動,多年來只是哄著她保持那種關(guān)系。此事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吵過、鬧過,她終是不甘。一天酒后,兩人又爭吵起來。男人睡著之后,她抄起了男人的領(lǐng)帶……”
事后她被判了十幾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來了五六年了。父母均已過世,她跟一個外地人結(jié)了婚,去了丈夫的老家。
我問男子:“她家的房子具體是哪間呢?”他指了一下:“從東往西數(shù)第三家就是,十幾年前她家就搬走了,讓一個哈薩克人做了羊圈,后來山墻塌了,哈薩克人也搬走了?!?/p>
告別了這戶人家,我開車上路,自東往西數(shù)到了她家,是在一個巷子口。屋確實已經(jīng)坍塌,瓦片散落,已呈黑色,墻內(nèi)露出了土坯。這些年公路越墊越高,房屋已處于公路的低處,當(dāng)年的磚塊“靴子”已經(jīng)埋得看不見了。四十多年前的一天中午,我就是在這個房屋里短暫地停留過幾分鐘,就是這幾分鐘,讓一座紅瓦白墻的屋子在我的記憶里停留了大半輩子。
70年代末,中蘇關(guān)系緊張,經(jīng)常有傳言說蘇聯(lián)特務(wù)來到了本地。在路上看到面目可疑的人都會加大人們的猜測和恐懼,很多人晚上都不敢出門。有一段時間傳言說河壩里有特務(wù)出現(xiàn),還說得有鼻子有眼。一天午后,聽到村里有人喊叫,“抓特務(wù)了,抓特務(wù)了,”很多村民聽到聲音后就直往河壩跑去,我也混在人群中跑得飛快。到了河壩,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圍在了河岸上。“沒有見著特務(wù)???”人們?nèi)氯轮?。突然有人指著大河壩中間說:“快看,快看?!蔽已刂笕藗兪种阜较蜻h遠望去,看到了幾個木筏子正從上游急速漂流下來。說是木筏子(是我今天這樣稱呼的),其實是幾根大木頭上站了幾個人,好像還在和岸上的人招手。不一會兒,幾匹馬沿著河壩上段沖了過來?!熬蝇攣砹?,居瑪來了!”有人喊道。說話間,幾匹馬就沖到了跟前,領(lǐng)頭的是一個穿著一身公安制服的哈薩克族大胖子,舉著手槍(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手槍)。朝著天上連開了兩槍,岸上圍觀的人一下子沒有了聲音。胖子用哈薩克語大聲喊著什么,可河里的人仿佛沒有聽到,繼續(xù)往下漂流。大河壩離我們的橫向距離約有二三百米,需要跨過好幾個河汊才能過去。居瑪舉著手槍沿著河岸追了過去,圍觀的人群跟著居瑪跑了一陣子便追不動了,眼看著木筏越漂越遠。
過了兩天,父親說,河里漂流的是在山上盜伐木頭的幾個農(nóng)民,為了不被發(fā)現(xiàn),冒險走河壩偷運,到六公社時就被抓住了。那個胖子居瑪是公社的公安特派員,那時公社還沒有派出所,他的職責(zé)就是維持喀拉達拉一帶的社會治安。我們后來又在村里見過幾次居瑪,每次見他都騎著一匹大黑馬,甩著鞭子,神情傲慢。居瑪來村里有時會在隊長家吃飯,他那匹大黑馬就拴在隊長家門前的馬樁上,隊長在招待居瑪吃飯喝酒的同時還要給他的馬撂上一捆干草。酒飽飯足后,居瑪提著鞭子翻身上馬,不管喝了多少酒,他那個大屁股還是可以穩(wěn)穩(wěn)地坐在馬背上。有一回,我們幾個孩子到了隊長家院子里玩,聽到了一個屋子里鼾聲如雷,循著聲音扒到窗戶下往里一看,媽呀,是喝了酒的居瑪正在呼呼大睡。孩子們嚇得一下跑了。過了幾年,聽說鄉(xiāng)里成立了派出所,居瑪搖身一變成了派出所指導(dǎo)員,偶爾會看見他騎著一輛偏斗三輪在鄉(xiāng)里招搖而過。
后來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居瑪從此在喀拉達拉銷聲匿跡了。一天居瑪在一個村子里喝酒喝到很晚,就和幾個醉酒的人在這家人的炕上睡著了。醒來后發(fā)現(xiàn)槍套空空,手槍不見了!起初他以為是有人和他開玩笑,天亮后發(fā)動摩托準備離開時,還是無人拿出手槍。主人和他一起翻遍了房屋的各個角落,還是不見槍影。他派人將昨晚在場的全部人都喊來,但無一人承認。他拿出了指導(dǎo)員的架勢挨個審問,并派人到在場者家里搜查,仍無所獲。居瑪絕望了!他當(dāng)天便把槍套子交到了縣公安局??h局派了刑警前來破案,一次拘留了七八個人,并走訪了全村村民,手槍如人間蒸發(fā)。刑警們便在槍套上找線索,無奈,槍套上指紋太多,居瑪喝酒時曾把槍解下來放到炕上,很多人摸過,已無法確認指紋。這是一起嚴重的丟槍事件,很多人受到了牽連。居瑪被擼去了指導(dǎo)員職務(wù),回縣局做了雜務(wù)工。那時關(guān)于特務(wù)的傳言還未完全消失,居瑪丟槍的事件弄得人心惶惶。有謠言說,居瑪?shù)臉尵褪亲屘貏?wù)給偷走了,否則為什么沒有一點線索!但特務(wù)是怎么偷的槍,人們就不得而知了。還有人說,好在居瑪?shù)臉屇翘鞗]裝子彈,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人們晚上更不敢出門了,孩子們必須要跟著大人才敢出門。那時候,繼母把晚上堵雞窩的事兒安排了給我。雞窩在靠近菜園的院墻外側(cè)。天一黑,菜園里的風(fēng)就刮了起來,草垛上的塑料布被刮得嘩嘩作響,像是有人影在走動。每晚睡覺之前,我都要打著手電,鼓足勇氣去將雞窩堵上,回來時一路小跑,每次都像在歷險。居瑪?shù)臉寔G了以后,傳言甚眾,堵雞窩這件事情就更讓我害怕了,有時雞窩的門是否堵好,我都沒敢細看,撒腿就往回跑。一天早上,我在夢中被繼母罵醒,睡眼惺忪地跑到菜園里一看,原來雞窩門洞大開,一夜未關(guān),好幾只雞鴨已經(jīng)開始在園子里踱步了。幾次權(quán)衡后,我決定讓雞鴨們提前上窩,太陽剛一落山,我就到菜園里把雞鴨早早地攆回窩里。雞鴨們天不黑是不愿意進窩的,我左攔右趕,弄得園子里雞飛鴨跳,惹得繼母又是一陣咒罵。
說起特務(wù)的事,我們既惶恐又興奮,尤其是看了電影之后,覺得周圍很多東西都是可疑的。比如樹干上有人貼了張小紙條,我們就懷疑其實是特務(wù)干的。比如有一輛小車來村里轉(zhuǎn)了一圈又走了。又比如有一陣子,村里來了幾個演雜技賣藥的,都被人懷疑為特務(wù)。
被我們懷疑為特務(wù)的還有一個姓陶的女老師。陶老師家住在馬場,在另一個村代課,每天下午都要騎車經(jīng)過我們村子,我們放學(xué)后正好和她迎個對面。陶老師燙著個大波浪的頭型,騎著一個女式小自行車,那時農(nóng)村很少能見到女式自行車。她臉擦得白白的,嘴抹得紅紅的,從我們跟前經(jīng)過時還有一股香味兒,但她從來不正眼看我們。有個大孩子說:“這個女的弄不好是個特務(wù)?!蔽覀円幌?,電影里的特務(wù)就是這樣的呀!再碰到她從我們身旁經(jīng)過時,膽大的孩子就開始沖她的背后喊:“女特務(wù)!女特務(wù)!”其他孩子也都跟著喊了起來。孩子們膽子越來越大,聲音也越來越大。有一次,她停下車子,回過頭來狠狠地瞪著我們,我們趕緊跑了。有天下午剛下課,我被班主任叫到了校長辦公室,進去一看,那個“女特務(wù)”正站在桌子后面,同村的幾個孩子也在。我一下子明白了,“女特務(wù)”告到學(xué)校來了。校長讓我們幾個罰站了一下午,天快黑了才放我們回家。往后再碰到“女特務(wù)”迎面而來時,孩子們遠遠地就讓開了道,“女特務(wù)”仍然不正眼看我們,甩著大波浪從我們身邊飄然而過。直到她走遠了,孩子們才敢小聲地喊:“女特務(wù),女特務(wù)。”一天放學(xué)路上,聽完趙文給我們講的電影,有個孩子突然說道,怎么最近沒見到女特務(wù)了?我們這才想起,有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她了?!八缮度チ?,回內(nèi)地了嗎?”一個孩子說道。那時我們只知道喀拉達拉和口里?!八赡苋ヅ_灣了吧?”趙文好像還沉浸在電影里。胡亞趕緊問道:“她去臺灣干啥?”“你說她去臺灣干啥?”趙文瞪了胡亞一眼?!八ヅ_灣干啥呢?”胡亞又小聲地重復(fù)了一句,一臉懵然。
說實話,我們挺想見到她的,那時候我們真是無聊呀?!芭貏?wù)”沒了,放學(xué)路上我們又少了一個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