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karu
每一個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北方人,都不會忘記那個為你在暖氣片上烤早飯的同學。坐在暖氣片旁的同學,不論課能聽進去多少,都不會忘了身上的使命,嘴里背著元素周期表,手里還要記得時不時將早餐翻個面。
進入大學后,暖氣更是成為住校的學生們值得托付的安全灶具。當人人都會在暖氣片上熱牛奶時,酸奶就成了突出重圍的必殺技。悄悄發(fā)好一缸老酸奶,然后驚艷整個寢室。精致女孩還會在鐵飯盒里灌上熱水放上雞蛋,放在暖氣上整夜烘烤。嬌柔軟糯的溫泉蛋一出場,寢室的C位就是你了。
在空氣炸鍋尚未問世的時代,暖氣一直是低溫慢烤屆的頂級平替。買回來的醬牛肉,一頓吃不完就放在暖氣上慢慢烘烤,等到水分都升華,醬汁也都入了味兒,撕成薄片細絲,灌上一玻璃瓶,不說吃得怎么樣,光是看著就顯得特別闊氣。循著這個方子做出來的雞肉松和魷魚干,配粥拌飯, 一冬天的早飯都不重樣。
北方主婦的食譜里,一定不能少了暖氣這個中式黑科技廚具的功勞。蒸發(fā)糕包包子,把和好的面罩上濕布,放在暖氣前幾小時,保準給你發(fā)個盆滿缽滿。摻了酒曲的糯米飯烘上幾個晝夜,掀開蓋就滿是香甜的熱酒釀。
在萬物皆可烘干的北方,一個冬天的時間,就能獲取一整年的干貨自由。暖氣烘烤出來的紅薯干蘋果干山楂片香蕉片,還有鹽水煮的花生瓜子,春節(jié)拿出來待客,“卷死”其他親戚還少油不上火。
每年到了流感橫行的季節(jié),教室里的暖氣就又擔起了香薰機的作用。兌了醋和橘子皮的混合液體,能不能“酸死”病毒尚未定論,但學生們的飯量噌噌見長倒是肉眼可見。
除了能滿足口腹之欲外,暖氣片也不忘關懷你的生活起居。椅子會長衣服,被子會長貓,冬天的暖氣片上會長襪子。被暖氣烘干的襪子,寧折不彎的身軀內雖然充滿著嘎嘣脆、燒烤味的氣韻,但穿在腳上,總好過晾在室外被“凍干”的冰爽刺激。
暖氣能救北方人的命,可不是說說而已:只要有暖氣,再寒冷的冬天也不過是戳戳就破的紙老虎,不值一提。同樣,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奇思妙想的北方人,暖氣才被賦予了如此多的意義。
三花//摘自世界知識局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