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 趙江平 王亞超 寇曉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資源工程學院,西安 710055)
膨脹型阻燃劑(IFR)是當下備受關注的一類環(huán)境友好型阻燃劑,具備良好的阻燃效果,近年來被廣泛用于木質(zhì)材料阻燃,應用前景廣泛[1]。傳統(tǒng)的膨脹型阻燃體系主要是由酸源(聚磷酸銨、硅酸鹽)、碳源(季戊四醇、淀粉)、氣源(三聚氰胺、尿素)三部分組成[2]。但是膨脹阻燃體系還存在阻燃效率低、熱穩(wěn)定性差、抑煙性能弱、燃燒炭化產(chǎn)物不致密等問題,可以通過添加協(xié)效劑來改善其熱穩(wěn)定性、提高阻燃抑煙效率[3]。
納米ZnO作為一種多功能性的新型無機材料,具備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高分散性等特點,在紡織、涂料、陶瓷等領域應用較廣[4]。孫杰等[5]將氧化鋅應用于聚丙烯(PP)中,發(fā)現(xiàn)ZnO與IFR之間存在明顯的協(xié)效阻燃效果,ZnO添加質(zhì)量分數(shù)為1.6%時,炭層完整性最好,UL-94為V-0級。KONG L Z等[6]通過水熱處理的方法在木材上生成了ZnO納米棒,發(fā)現(xiàn)ZnO納米棒可以顯著延緩木材燃燒。HAN Y Q等[7]采用一維針狀ZnO和有機蒙脫石(OMMT)作為聚苯乙烯(PS)的阻燃劑,發(fā)現(xiàn)納米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動態(tài)力學性能得以增強。以上研究表明ZnO具備阻燃性能,可作為膨脹阻燃體系的協(xié)效劑以增強材料的阻燃性能。但目前關于把納米ZnO摻入膨脹型阻燃涂料,對其阻燃抑煙性能進行的研究鮮少。
由于納米ZnO的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等,存在著與聚合物的不相容性和在基體中嚴重的聚集現(xiàn)象,在水溶液中易絮聚成團,故需對其進行改性處理,以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8]。
綜上所述,筆者以硅丙乳液為成膜聚合物,以聚磷酸銨-雙季戊四醇-尿素構(gòu)成膨脹型阻燃體系,加入氨基硅油增強其疏水性,以偶聯(lián)劑KH550改性處理納米ZnO。分別添加不同摻量的納米ZnO作為阻燃協(xié)效劑制備膨脹型阻燃涂料,采用錐形量熱儀、掃描電鏡、紅外光譜儀,同步熱分析儀以及熱解動力學定量分析等方式探討納米ZnO對硅丙乳液基膨脹型阻燃涂料性能的影響。
實驗原料:硅丙乳液、聚磷酸銨(NH4PO3)n、雙季戊四醇(C10H22O7)、尿素(CH4N2O)、氨基硅油、納米氧化鋅(粒徑90 nm)、硅烷偶聯(lián)劑(型號KH550)、去離子水。
試驗配方如表1,納米ZnO摻量分別為0%、0.5%、1%、2%、3%和4%,制備采用溶膠-凝膠法。首先將納米ZnO、偶聯(lián)劑KH-550、去離子水(10 g)加入燒杯混合均勻,利用浦光85-2數(shù)顯恒溫磁力攪拌器水浴熱處理(70℃)30 min,干燥1 h,過濾得到KH550改性納米氧化鋅。之后依次在燒杯中加入改性納米氧化鋅、聚磷酸銨、雙季戊四醇、尿素、氨基硅油、去離子水,硅丙乳液,使用LED數(shù)顯頂置式電子攪拌器使杯中溶液充分溶解、分散均勻即可制得膨脹型阻燃涂料。
表1 硅丙乳液基膨脹型阻燃涂料的試驗配方
阻燃和產(chǎn)煙性能采用中諾ZY6243型錐形量熱儀對樣品進行測試,每個樣品包裹在單層錫紙中,輻照強度取35 kW/m2(約600℃);采用SEM(型號Quanta 200)表征炭層的微觀形貌,紅外光譜儀(Nicolet iS50型)分析涂層結(jié)構(gòu)的化學組成;采用同步熱分析儀(TGA/DSC3+IST16型)對涂層進行熱穩(wěn)定性分析(N2氛圍下,溫度為室溫~1 000℃,升溫速率為20℃/min)。
2.1.1 熱釋放速率
各組試樣的熱釋放速率曲線如圖1所示。6組試樣阻燃涂層的HRR峰值分別為57.3k、49.0、46.4、25.9、65.9、70.4 kW/m2。隨著ZnO摻量的增加,HRR峰值先減少后增加,其中B3的HRR峰值最低,相較于B0減少了54.8%。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納米ZnO催化APP鏈的交聯(lián),降低了熱解過程磷氧化物的裂解與揮發(fā),保持了APP的活性,使更多的磷可以參與成炭過程,有利于成炭,從而起到阻隔作用;但是摻入過量時,ZnO和APP之間形成過多的橋鍵將使APP硬化而失去反應活性,加速涂層的軟化和催化分解,導致阻燃性能下降[9]。由此可知,適量引入納米ZnO對涂料的阻燃性能影響顯著,能有效降低HRR峰值,提高阻燃性能,納米ZnO摻量為2%時涂料的阻燃效果最佳。
圖1 不同摻量納米ZnO的HRR曲線
2.1.2 燃燒耗氧量
試樣的燃燒耗氧量曲線如圖2所示。耗氧量越多,曲線的波谷越明顯,反映涂層燃燒得越劇烈,阻燃性能越差。圖2中燃燒耗氧量隨著納米ZnO摻量的增加先減少后增加,樣品B3涂層的耗氧量波谷最小,樣品開始燃燒耗氧的時間最遲,這與熱釋放速率曲線變化相一致。表明試樣B3在燃燒過程中耗氧量最少,燃燒強度較低,阻燃效果最好,也證明了適量的納米ZnO的加入有利于IFRc的阻燃,引入過量于涂層阻燃性能不利。
圖2 不同摻量納米ZnO的耗氧量曲線
2.1.3 材料燃燒特性指數(shù)
點燃時間(TTI)、火災性能指數(shù)(FPI)、火災增長指數(shù)(FGI)等參數(shù)是反應材料燃燒的直接指數(shù)。FPI=TTI/p-HRR,F(xiàn)PI為轟燃時間的長短,F(xiàn)PI指數(shù)越大則火焰爆發(fā)越遲緩;FGI=p-HRR/Tp,F(xiàn)GI反映材料抗熱反應的能力,F(xiàn)GI指數(shù)越大,表明當材料溫度較高時,能夠快速點燃燃燒且火勢增長迅速,火災發(fā)生時的危險性越大,木質(zhì)膠合板燃燒特性指數(shù)見表2。
表2 木質(zhì)膠合板燃燒特性指數(shù)
由表2可知,B0~B5的點燃時間(TTI)隨著納米ZnO摻量的增加,TTI先增加后減少,說明摻雜適量的納米ZnO可以延緩涂層的點燃時間;試樣B3的點燃時間相比對照組B0(50 s)延長了19 s,Tp相較于B0(136 s)延遲了13 s,表現(xiàn)出最好的耐火性能。此外,樣品B0的FPI和FGI通過計算分別為0.87(s·m2)/kW、0.42kW/(m2·s),樣品B1~B5的FPI先增加后減少,F(xiàn)GI先減少后增加,從這兩個指數(shù)來評價涂層的耐火性能,可知B3涂層在燃燒過程中轟然時間最長,火勢蔓延速度低。結(jié)果表明B3試樣的耐火性能最佳,這與熱釋放速率、耗氧量分析結(jié)果相吻合。
不同摻量納米ZnO的產(chǎn)煙率曲線見圖3,圖3可看出,與B0相比,B1~B5的煙霧生成速率(SPR)峰值均有所降低。在點火后第95 s時,B0的煙霧生成速率最高,達到0.030 m2/s,試樣B3的SPR峰值最低,SPR峰值為B0的50%。此外,總生煙量(TSP)如圖4所示,試樣B0燃燒之后,產(chǎn)煙量迅速上升,但是5組摻雜納米ZnO的樣品涂層的產(chǎn)煙量顯著降低,究其原因,這可能是因為在燃燒過程中,ZnO能夠與IFR系統(tǒng)形成交聯(lián),以保護焦炭不受裂紋和孔洞的影響,ZnO可以使炭層更加致密,炭層作為物理屏障阻礙了煙霧的釋放,使得阻燃涂層的SPR和TSP降低。這表明納米ZnO的加入促進了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改善了涂層的抑煙性能。
圖3 不同摻量納米ZnO的產(chǎn)煙率曲線
圖4 不同摻量納米ZnO的產(chǎn)煙量曲線
微觀形貌如圖5所示,B0燃燒后所形成的炭層薄脆,炭層結(jié)構(gòu)呈褶皺狀,產(chǎn)生大量的空隙和孔洞,導致其在受熱分解、膨脹成炭過程中無法阻礙煙氣和熱量的傳遞,火焰易燒穿木板,阻燃抑煙性能差;B3的炭層結(jié)構(gòu)致密平滑而完整,炭層能夠有效保護基材,覆蓋在其表面隔絕氧氣和熱量,從而起到更好的阻燃抑煙效果;B5較B0更加致密,但是炭層中間呈現(xiàn)出少量孔洞。這表明膨脹型阻燃涂料中摻入適量的納米ZnO可以與IFR體系形成交聯(lián),提高炭化層強度,形成致密、穩(wěn)定的炭層,有效阻隔熱量和物質(zhì)傳遞,提高涂層的阻燃抑煙性能。
圖5 涂層燃燒后炭層的SEM圖譜
涂層的紅外光譜如圖6所示,B0的2 870 cm-1和2 950 cm-1處為C—H鍵的伸縮振動峰,1 728 cm-1處對應著C=O鍵的振動峰,而在1 464 cm-1附近出現(xiàn)C=C鍵的伸縮振動峰,1 007 cm-1處對應著強吸收峰P—O—C鍵的振動峰,在699 cm-1處是由C=O鍵伸縮振動引起。相較與B0、B3和B5的涂層在3 258~3 430 cm-1處出現(xiàn)—OH的伸縮振動峰,在1 624~1 678 cm-1處出現(xiàn)C=C/C=O彎曲振動峰。此外,C=O、C=C鍵的振動峰強度以及P—O—C的吸收峰強度有較大的提高。表明摻入硅烷偶聯(lián)劑改性處理后的納米ZnO,有助于阻燃涂層在燃燒過程中形成熱穩(wěn)定的交聯(lián)和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從而增強炭層結(jié)構(gòu)的致密性。
圖6 阻燃涂層熱解產(chǎn)物的紅外光譜
TG、DTG曲線如圖7所示。3個試樣的熱失重過程可以分成5個區(qū)間:95~140℃、140~280℃、280~370℃、370~430℃、430~610℃。涂層的最大質(zhì)量損失速率隨ZnO含量增加而下降,而B0、B3、B5的最終殘余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10.4%、15.3%、20.6%,摻入納米ZnO殘?zhí)苛棵黠@增加,這可能是由于ZnO對APP與雙季戊四醇酯化反應的催化作用,在IFR體系中形成了隔熱的P-O-Zn-P鍵,從而增強了焦炭[10]。此外,在550℃附近,DTG的波谷逐漸趨向平緩,B5的谷消失。由熱重分析可知,摻入納米ZnO可以增強阻燃涂料的熱穩(wěn)定性和促進成炭,賦予涂層較慢的熱分解,使其在整個過程中質(zhì)量損失減少。
圖7 膨脹型阻燃涂料的TG和DTG曲線
圖8的熱流量曲線在160~230℃出現(xiàn)明顯的吸熱峰,此階段為尿素的降解結(jié)果。接著在230~360℃主要是雙季戊四醇熔融的過程,同時伴有APP、尿素的分解。PURI R G等[11]證實APP降解的發(fā)生位于300至400℃之間,涂層在此步驟中同時熔化并分解釋放出NH3、H2O和磷酸,500℃以上,碳質(zhì)炭開始分解。故曲線在360~430℃處呈現(xiàn)最大的吸熱峰,主要是APP熔化分解階段。橢圓區(qū)580℃時,由于B3、B5摻有納米ZnO,抑制了碳質(zhì)炭的熱分解,其熱流量相較B0有所下降。
圖8 膨脹型阻燃涂料的DSC曲線
根據(jù)改進的Coats-Redfern方法,對TG曲線進行熱解動力學定量分析,由方程(1)~(3)計算。G()根據(jù)MA Z等[12]的評述,以合理的E和R2為判據(jù),在29種機理函數(shù)中用試算法確定,通過計算和篩選,選用3D Jander擴散模型(n=2),積分形式G()如(4)所示,通過繪制ln[G()/T2]對1/T的曲線如圖9,計算A和E,結(jié)果簡要列于表3。
圖9 用CoatsRedfern積分法擬合樣品的三維Jander模型
式中,為涂層在熱解過程中的重量轉(zhuǎn)化率,為(m0-mt)與(m0-mf)的比值,m0為涂層初始質(zhì)量,mt為涂層在t時刻的實時質(zhì)量,mf為涂層的最終殘余量;T為絕對溫度,K;A為預指數(shù)因子,min-1;E為表觀活化能,kJ/mol;為升溫速率(20℃/min);R為氣體常數(shù),8.314J/(mol·K)。
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3D Jander擴散模型擬合較好,具有合理的E和R2,揭示了三維擴散主要控制整個熱解過程。由表3可知,在95~140℃期間,B5的E從16.83 kJ/mol(B0)上升至29.09 kJ/mol,這表明摻雜的納米ZnO有利于IFRc內(nèi)緊密結(jié)合的水,延緩樣品熱解期間的溫度上升。涂層的熱解主要發(fā)生在370~430℃區(qū)間,該階段B3有最高的E,為182.05 kJ/mol,相比BO(159.09 kJ/mol)上升22.96 kJ/mol,但B5的E下降至120.25 kJ/mol。PURI R G等[11]證實,APP的自由基,如PO、PO2對增強防火性能至關重要。增加的活化能表明摻入適量的納米ZnO可以與IFRc互相作用,催化聚磷酸銨鏈的交聯(lián),抑制PO、PO2等自由基的進一步分解,同時ZnO的催化交聯(lián)和炭化有助于形成致密完整的炭層,炭層作為物理屏障有效阻擋燃燒過程中熱量和揮發(fā)物遷移,從而達到增強阻燃抑煙性。但是過量的納米ZnO與涂層存在不良相容性,由于其弱的界面粘附,導致炭化殘留物開裂,容易聚集成導熱通道,加速了熱傳遞和火焰?zhèn)鞑?,從而導致加速IFRc的分解,不利于阻燃抑煙。
表3 用改進的Coats-Redfern積分法計算樣品的熱解動力學分析
1)摻入適量的納米ZnO提高了膨脹型阻燃涂料的阻燃和抑煙性能。當摻量為2%時,涂層的阻燃抑煙效果最佳。通過計算材料燃燒特性指數(shù),樣品B3的FPI最高為2.66(s·m2)/kW,F(xiàn)GI最低為0.17 kW/(m2·s)。
2)加入適量納米ZnO能夠促進膨脹阻燃體系在燃燒過程中的交聯(lián)和炭化反應,產(chǎn)生更多的熱穩(wěn)定P-O-C,C=C/C=O和C=C結(jié)構(gòu),增強了炭層的強度和致密性,進而在TG中具備更高的熱穩(wěn)定性并形成更多的殘?zhí)?,但是過量的ZnO會破壞有效的炭層結(jié)構(gòu),對其阻燃性有負面作用。
3)用改進的Coats Redfern積分方法計算的涂層的整個熱解過程,摻雜2%的納米ZnO主要使涂層在370~430℃的E從159.09 kJ/mol提高到182.05 kJ/mol,賦予涂層增強的阻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