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真像是風,還是天經地義,不容拒絕的風。
“朋友圈第一條,求贊?!?/p>
“上一條鏈接,求砍(價)一刀。”
“紅包奉上,求轉發(fā)?!?/p>
“在嗎?幫投個票??!”
既然“天經地義”,自然找不出理直氣壯的借口,果斷推辭。畢竟,贊一下,砍一刀,轉一下,投一票,也無需大費時間,有如一股無足輕重的風。恰恰是不易察覺,才有了一而再,再而三。
可是,久而久之的風蝕,人與人之間,那條往來彼此的橋,也越蝕越薄,越蝕越瘦。遲早,會斷裂。
幾乎沒有突來突走的人。不是陌生的人漸漸熟稔,就是熟識的人漸漸生疏。
在別人那里,存儲了多少時間和溫度,就有多少時間和溫度可供取用。消耗殆盡,就會重歸零點,彼此再無交集。
風,堆起來的沙,又被風,一一吹散。
《水滸傳》里,宋江刺配江州,戴宗向他討人情銀子,宋江說:“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一句話,把人與人的那點味兒,琢磨得大通大透:你若不要,給的還是情意。你若索要,給的就只是利益了。
情意,尚且經不起磨蝕,何況是利益呢,像泡沫一樣。
(姚童欣薦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