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2年的新起點上,回眸11年來的人生際遇,我不禁感慨萬千,深感自己是何等幸運、何其幸福。
我于1989年2月出生在湖南邵陽,從小就有一個軍旅夢。2008年,我從邵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畢業(yè),在當?shù)厝嗣襻t(yī)院工作。2011年11月,我如愿按當時政策規(guī)定考入解放軍第422醫(yī)院(現(xiàn)為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第一醫(yī)院)做一名文職護士。2015年,我遇見了我的愛人——他是一名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后來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軍嫂。
2019年,我在職參加了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統(tǒng)一考試,順利通過,以新的身份在原崗位開啟新征程。
白衣天使的職責是救死扶傷,關鍵時刻也要像軍人一樣沖鋒在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我請纓跟隨廣東省湛江市支援湖北醫(yī)療隊奔赴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經(jīng)過50天的連續(xù)奮戰(zhàn),終于不負使命、完成任務。
武漢這座英雄城市,是我愛人的故鄉(xiāng),自然是他一生的牽掛。支援武漢,是我作為文職護士的神圣職責,也是我的“必答題”。我在第一時間寫下了請戰(zhàn)書:“沖鋒在前、絕不退縮,不計得失、不論生死,不論將面臨什么,即使是負傷或犧牲了,我也不后悔自己的選擇?!?/p>
沒想到,我的決定卻在家里引起了波瀾。作為一名軍嫂,因愛人工作的特殊性,平時照顧家庭的責任就落在我的肩頭。母親體諒我工作忙,來湛江幫我照看3歲多的兒子瑞瑞。
要離開年幼的兒子,我有些不忍,但覺得有一天他長大了,一定能夠因為媽媽的勇敢而自豪,我要給他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赡赣H并不支持我的決定。在她眼里我一直是長不大的孩子,當我作了母親后,也能理解她的感受。
好在父親和愛人是堅定的“支持派”。愛人對我說:如果哪天需要上戰(zhàn)場,他一定主動請戰(zhàn),在國難之時挺身而出,是軍人的天職。但在母親面前,他就沒有發(fā)言權了。
父親聽說此事,火急火燎地從湖南打電話支援,他勸母親:“女兒一定要去,絕不能退縮!”
母親被父親的大義打動了,她掛斷電話,噙著眼淚對我說:“你去吧,家里瑞瑞有我照顧,保護好自己?!?/p>
就這樣,我決心已定,只等出征的日子。
出征在即,家里的兩個熱血男人,變得婆婆媽媽起來。
父親在老家沒法來看我,但電話不斷;而愛人竟然開始每天寫日記,記錄關于我的一切。他寫道:“古來征戰(zhàn)待夫歸,今送愛妻把征出……翹首以盼,愿你早日凱旋。”這番話讓我分外感動,并堅定了完成任務的信心。
出征前,單位要求必須剪去長發(fā),以降低感染風險。這對我來說很不容易,一頭秀發(fā)是我也是愛人的最愛。剪成短發(fā)后,愛人看看我,把我輕輕摟在懷里說:“你現(xiàn)在的樣子最美。”
出征時間定在2月16日,那天恰是我的生日。我匆匆吃下家人為我精心準備的生日蛋糕,便轉身出門。愛人用電動車送我到集合地點,臨別時又寫下:“縱繁華一世,惟執(zhí)手一人。本是慶生團圓日,你卻轉身逆行,用堅定的背影告訴我,一半給家,一半給國……”讀罷,我已淚濕衣襟。
當軍用運輸機從湛江機場起飛,巨大的轟鳴聲在深夜響起時,我知道我將迎來一場硬仗。我要以白衣為戰(zhàn)袍,從病魔手中奪回更多的生命。
在醫(yī)院,我是重癥監(jiān)護室的護士。在武漢期間,我是本醫(yī)療隊唯一被選到重癥患者所在“紅區(qū)”工作的護士。
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能倒下。每天,最難熬的不是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連續(xù)工作五六個小時,而是聽著患者急促、沉重的呼吸聲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看著有的患者不幸離世、被推出“紅區(qū)”,想到他們家人遭受的悲痛、打擊,我的心都要碎了。面對生死考驗,我更能感受到醫(yī)護人員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
愛人在遠方時刻關注著武漢疫情,每當聽到有醫(yī)護人員感染的消息,他就焦急地發(fā)來信息詢問。我安慰他:“我們的保障措施很全面,不用擔心,好好照顧家,等我回去。”
經(jīng)過這場“特殊戰(zhàn)爭”的洗禮,我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強。在抗疫期間,我寫下第二份入黨申請書:“疫情不除,我們不退。我必當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囑托,不負患者的信賴,在‘戰(zhàn)疫’中全力以赴,爭取作出更大貢獻?!蔽乙詫嶋H行動經(jīng)受住組織考驗,于3月23日被批準火線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經(jīng)過50天的鏖戰(zhàn),我們最終以“疫情不除、絕不后退”的頑強毅力和實際行動,圓滿完成支援任務。
經(jīng)過20余天的隔離休整,4月30日,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第一醫(yī)院拉起“熱烈歡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雄凱旋歸來”的橫幅,為我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我被鮮花和掌聲包圍,感動得熱淚盈眶,回憶剛剛過去的日夜奮戰(zhàn)經(jīng)歷,我更加體會到平安生活來之不易。
“英雄”的稱謂我實在不敢當,相比那些犧牲的人們,我們是幸運的,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忘我奮戰(zhàn)、隨時做好犧牲準備的日子。在匯報發(fā)言中,我講道:“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想在此再立誓言,若組織需要,我依然志愿請戰(zhàn)、為國出征?!?/p>
這次經(jīng)歷,讓我完成人生一次非常重要的蛻變,更能理解軍人的責任和軍嫂奉獻的意義。結婚7年,雖然愛人單位距家僅40分鐘車程,但他鮮有時間回家。作為一個妻子,我渴望他能常伴身邊。但我現(xiàn)在懂得,國是家之本,沒有國哪有家?和平時期,軍人仍在奉獻,正因為他們的負重前行,才有每個小家的歲月靜好。
作為一名文職人員軍嫂,我選擇與他肩并肩地戰(zhàn)斗,在風風雨雨里,在平凡歲月中。
(口述者單位: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第一醫(yī)院;整理者單位:海軍某部)
編輯/貢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