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點評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90余朵小“雪花”拼成一朵大“雪花”的清新創(chuàng)意,令世人眼前一亮。雙奧總導演張藝謀談及該創(chuàng)意,說靈感來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這句詩就出自《北風行》。
“北風行”是樂府舊題,多寫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傷感之情。李白此詩沿用舊題,卻為它注入新意,表達了很多現(xiàn)實關懷。天寶十一載(752),李白漫游至幽州(今北京、天津、遼寧一帶),窺探到安祿山有造反跡象,憂心如焚,于是創(chuàng)作詩歌《北風行》,以警醒當權者。
此詩長短句雜糅,形成錯落有致、行云流水的奔騰之勢。開篇即借浪漫的“燭龍”神話,渲染北方苦寒景象?!把嗌窖┗ù笕缦?,片片吹落軒轅臺”,以夸張的手法描寫北方冬季風雪漫天、天寒地凍的場景?!叭赵抡罩尾患按??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暗含對當政者的質(zhì)問:朝廷為何對北方的危機失察至此?
接著在詩中,詩人塑造了一個“幽州思婦”的形象。這個婦人的丈夫離家從軍,只留給她一個虎皮金柄箭袋和一雙飾有白羽的飛箭。在這冰冷酷寒的十二月,她不歌不笑,愁眉不展,守著丈夫留下的信物,苦苦思念著他。接到丈夫戰(zhàn)死沙場的消息,她痛苦不堪,不忍再看丈夫的遺物,于是將其付之一炬,也把刻骨的相思焚燒成灰。
這首詩以奇幻的想象控訴戰(zhàn)爭的罪惡,對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的苦痛寄予同情。后人評價此詩:“摧肝肺,泣鬼神,卻自風流淡宕?!保ㄎ?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