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芷若
和國內(nèi)大部分年輕人一樣,我是在中國小城鎮(zhèn)土生土長的小孩,爸媽連省都沒出過。但我從小就有顆探索世界的心,想到不一樣的地方去走走看看,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所以,大學畢業(yè)沒多久,學習語言專業(yè)的我就毅然選擇只身來到拉丁美洲,成為一名“拉漂”。這些年,我輾轉(zhuǎn)了好幾個國家,換了好幾份工作,其中的苦與樂、辛酸與感動、掙扎與糾結(jié),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有時候出國工作很像圍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其實在國外生活,沒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沒有你想的那么糟。
出國以前,我想象著出去以后的生活,都是異域風情滿滿,四處打卡,游山玩水,連買個菜都好像是加了濾鏡的電影畫面一般;平凡的瑣事放在一個連名字聽起來都浪漫神奇的國度,就會變得閃閃發(fā)光。
但這只是想象罷了,其實不管到了哪里,當生活逐漸走上正軌,適應(yīng)了當?shù)氐纳?,所有的一切還是日常瑣事,甚至大部分時間并不能感受到自己在國外。畢竟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你還是面對著全世界統(tǒng)一的鋼筋水泥白墻,能面對大海、森林、金字塔的時間微乎其微。
常常有人說很羨慕我,感覺我的生活就是一場旅行,其實當你把旅行過成了生活,大部分就還是平淡和瑣碎而已。以前每到一個國家,剛開始我會特別激動,帶著新奇的心情到處去游玩探索,但慢慢地也會有一種審美疲勞。真正厲害的不是那些能把旅行作為生活的人,而是能夠把日常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有情趣的人,平凡的每一天都像是一個新的旅程,手邊的每一件事都像一場莊嚴的朝圣。
在拉丁美洲生活,最令人擔心的是安全問題。一方面,這里的人熱情奔放、灑脫自由,同時也非常反叛,甚至有些瘋狂,游行、示威、抗議、暴亂都是家常便飯。這些年,不管自己還是身邊的人,都不知道被偷、被搶過多少次,也有身邊的人年紀輕輕就遇害喪命的。但因為這邊做生意的機會比較好,還是有很多華人愿意留下。
不論在哪種環(huán)境下,都應(yīng)該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行走拉美,最重要的就是低調(diào)、警惕。疫情之后, 拉美的治安每況愈下,華人頻繁出事,也讓我從以前的天真善良,變成現(xiàn)在的多疑謹慎。
有時候,貧窮和富裕都會限制我們的想象力。我在拉美的第一份工作, 竟然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什么都沒問就決定去了。因為我當時沒有經(jīng)驗,資歷不足,也沒有什么太好的機會可選,就到工地上做翻譯。
做基建工作條件很艱苦,出國工作的第一年,就感覺把我前面二十幾年的苦都吃盡了。我們當時幫助當?shù)厝私òl(fā)電廠,就住在工地的那種板房里。夏天非常熱;冬天又很冷,常常半夜起來燒水泡腳才能勉強睡著。停水停電是常有的事,夏天一旦停電,坐在屋子里,人不用動汗水都會一直往下淌。
在電廠里還要上夜班,有時候隨便拿個紙殼鋪在地上就睡了。因為當時那個國家經(jīng)濟很差, 物資匱乏, 洗碗沒有洗潔精,洗頭沒有洗發(fā)水,最要命的是常常缺衛(wèi)生紙和衛(wèi)生巾,一張紙恨不得撕成兩半用。
到了雨季,房子漏雨,我一個女生自己用那種黑色的乳膠做防水。宿舍里常常鉆出青蛙、蜥蜴還有老鼠,有一天我看見關(guān)著的馬桶蓋的縫隙中,露出一根黑乎乎的老鼠尾巴在搖擺,我當場就一聲尖叫飛跑出去。
但與此同時,我也見過世界上最藍、最純凈的加勒比海,有機會每天品嘗各國美食。我對秘魯餐、墨西哥餐、委內(nèi)瑞拉餐都如數(shù)家珍,我會唱拉丁舞曲,扎過臟辮,能和各個國家的人侃侃而談。
因為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見識過迥然不同的審美標準,我也不再會有身材焦慮和容貌焦慮;對不同的生活方式、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變得更加包容和尊重。我想,這是我在國外工作生活收獲的很重要的一點。
后面我換了一個國家,到了一家設(shè)計公司,住在首都的富人區(qū),環(huán)境和條件好了不少。
一般國有單位考慮到外派員工的安全問題,都是集中住宿和生活。當時我們租了一棟別墅,一樓辦公,所有人包括領(lǐng)導(dǎo)和同事住在樓上,頗有一種寄人籬下之感。
雖然可以做飯,但是那么多人都在,也不可能做什么自己想吃的東西。公司出于防疫和安全兩方面的考慮,對員工的外出也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我每次出去玩,回家時都是躡手躡腳、提心吊膽的,甚至有時候會突然懷念以前在工地上的自由灑脫。
尤其是每次晚上出去玩后回家,一推開門,常常會看見領(lǐng)導(dǎo)和同事坐在客廳里看電視,那場面好尷尬,完全沒有回家的放松和安全感,仿佛是進入了另一個囚籠。后面我就換了一個全部是外國同事的工作,心態(tài)上就很輕松自在,沒有加班,沒有內(nèi)卷,下班之后沒人再打擾我,一個人住很舒服。
我身邊的人都感覺我活得很任性、很灑脫,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從一個國家漂到另一個國家。其實,很多時候,我也很糾結(jié),如果做錯了決定怎么辦?后來再一想,錯了大不了再改就是了。
我做錯的決定太多了,但我依然在這條路上義無反顧,毫無負擔地往前走。我是對金錢沒有太大欲望的人,對我而言,金錢最大的吸引力應(yīng)該是可以在我需要的時候給我自由吧。
曾經(jīng)有長輩和領(lǐng)導(dǎo)向我表達過:你應(yīng)該在一個地方扎根,一定會大放異彩,踏踏實實才能有所收獲,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隨波逐流,一事無成。
可是,誰的人生都不是一場精心設(shè)計好的棋局,意想不到的事真的是太多了。人在拉美漂,可能比同齡人看到的生離死別、大千世界,要稍稍多那么一點。這些經(jīng)歷讓我越來越感覺到,短短的人生就是一場體驗,要活得盡興。人生的每一種選擇,都有得有失。未來是回國發(fā)展,還是留在拉美某個國家定居,我也不知道。唯一能確定的是,要盡可能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瞬間。
棟梁//摘自《看世界》2022年第10期,本刊有刪節(jié),與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