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君
遠望如刀削斧砍般的絕壁,出現(xiàn)了一排“窗口”,如同火車車窗延展開去。突然,一輛汽車出現(xiàn)在一個窗口,接下來出現(xiàn)在下一個窗口,原來,一條鑲嵌在峭壁懸崖上的公路,就隱藏在“窗口”后面。
不同于平地修建的道路,現(xiàn)代化的筑路工具在這里完全派不上用場,要在這樣筆直的懸崖上修建一條公路,需要人力一點點地錘,一點點地鑿,需要的是非凡的勇氣、毅力和耐心,這才有了分布于祖國各地、能夠刺激你腎上腺素飆升的掛壁公路。
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猛烈沖擊,形成了太行山陡峭的山崖和縱深的峽谷,其中南太行峽谷的深度、長度和寬度更是驚人,而且絕壁筆直如削,無法修筑盤山路。
但這絲毫不會阻擋當?shù)厝伺c外界溝通的期望,于是便有了位于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沙窯鄉(xiāng)郭亮村的這段掛壁公路,它可謂全國知名度最高的掛壁公路。
在這條公路出現(xiàn)前,地處太行山腹地小盆地的村莊,如同一座閉塞而原始的人文孤島。20世紀70年代,郭亮村的13位村民,在不借助機械電力的情況下,硬是用雙手在絕壁上一點點用錘子鑿出了這條蜿蜒于絕壁之上,看似驚險、景色絕美的郭亮掛壁公路。
同樣地處南太行峽谷中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的穽(jǐng)底村,其隱秘程度不亞于郭亮村。村名中的“穽”意為很深的坑,可見,穽底村村民居住在四面環(huán)山的山谷中。
和郭亮村不同的是,地處晉豫古道邊的穽底村曾經(jīng)繁華過,特別是明清時期,這里商鋪林立,商人、游客皆匯聚于此,異常熱鬧。不過這里同樣面臨交通不暢的問題,最初村民在村子的西南方修了一條有1800多級階梯的石梯,因為攀爬時會費力地發(fā)出“哈嘍哈嘍”的聲音,這段階梯得名“哈嘍梯”。
1997年,通村公路修建;2001年,1.5公里的掛壁公路打通;近年來砂石掛壁公路鋪成了水泥路面,不但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也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原本閉塞的小山村成了“網(wǎng)紅村”。
貴州省的山地和丘陵占了貴州總面積的92.5%,這恰恰應了那句老諺語——地無三尺平。在這樣的山地大省,掛壁公路并不罕見,其中以位于畢節(jié)市赫章縣石板河村的掛壁公路最為出名。
這條道路開鑿于村旁的川溝大巖上。從2000年開始,當?shù)卮迕駳v經(jīng)3年,用鐵鍬、鐵錘等工具,一點點在懸崖上鑿出了一條人行便道;5年后,拓寬成了可以通車的公路;8年后,它被改建為水泥公路。這條不到500米的掛壁公路,大大縮短了當?shù)卮迕竦倪M城時間。掛壁公路修通后,還有護路員每天堅持巡護、清掃、除險,保證這條道路的安全通行。
有了這條掛壁公路,石板河村村民都住進了磚房,石板河村實現(xiàn)了整村脫貧。不少游客也因為這條公路慕名來此參觀,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座曾經(jīng)閉塞的小村。
地處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的重慶,有“山城”的美譽。重慶最高峰位于巫溪縣東部邊緣的陰條嶺,這條掛壁公路就在陰條嶺中蘭英大峽谷的絕壁上。
公路建成前,從蘭英村到巫溪縣城需要兩天時間,因此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這座大山。
為了改變交通不便的現(xiàn)狀,當?shù)卮迕?0多人,歷時4年多,在落差達到1500多米的“老虎嘴”崖壁上,摳出了這條全長1500多米的“天路”。
如今,觀景平臺、登山步道等相繼建成,蘭英掛壁公路也開始成為遠近聞名的網(wǎng)紅打卡點。
位于陜西省寧強縣的西方溝掛壁公路,是西方溝村村民走出大山的主要交通要道。
這條掛壁公路于2000年開始修建,2006年竣工。長約1000多米的掛壁公路環(huán)繞在山崖上,形成“之”字形,與奇峰險山和溪流峽谷為伴,不僅解決了西方溝村村民的行路難問題,還成為寧強,乃至陜西最美的掛壁公路。
位于河北省沙河市柴關鄉(xiāng)峽溝村的這條掛壁公路很袖珍,僅夠行人、摩托車、三輪車等通過,大型車輛千萬不要貿然開進洞。
這條公路開鑿于20世紀70年代,同樣是靠人工一點點鑿出。公路全長不足600米,高于水面數(shù)十米。走入洞中,每前進幾米,公路旁就有可以透光的“天窗”,不但利于天然采光、通風,更是最佳觀景臺。透過洞窗遠望是蒼山萬仞,俯瞰則是水質清澈、波光粼粼的峽溝水庫,絕對值得來此一游。
穿行于掛壁公路中,頭頂是壁立千仞,腳下是萬丈深淵,這還真需要些勇氣。同時也不禁感嘆絕壁上的奇景,忍不住點贊中國鄉(xiāng)村建筑史上的奇跡。
豆豆//摘自中國國家地理微信公眾號(ID:dili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