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形命名的地名為例"/>
張洋洋,馬英新
(滄州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河北滄州 06100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國家發(fā)展和民族振興的強(qiáng)大力量。地名,是人類認(rèn)識和借以識別其居住生活的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符號和標(biāo)志,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產(chǎn)物,它隨著人類社會活動范圍和視野的擴(kuò)展而不斷發(fā)展和擴(kuò)展,也隨著人類歷史的演化而不斷演化,它與人類的文化史相生相伴,蘊(yùn)含了文化史方方面面的內(nèi)容[1]。以地形賦予一地之名,保存了其所代表的土地之地形面貌,反映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從而成為其自然生態(tài)的檔案[2]。河北,作為中國唯一兼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大地形的省份,很多城市村落的命名都與河北地形地貌特點(diǎn)密切相關(guān)。河北省涵蓋石家莊、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共11 個地級市,約54 803 個政區(qū)地名。該文根據(jù)地名得名由來,以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類地形兼海洋湖泊為依托,對河北省地名進(jìn)行了極為細(xì)致地分析與梳理,整理出與地形相關(guān)的地名約2 370 個,這對于研究河北省地形地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把芯亢颖笔〉孛械奈幕?對于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和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背景下有效保護(hù)地名文化,挖掘河北省文化精神,促進(jìn)京津冀文化協(xié)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盵3]
河北省的壩上地區(qū)屬于內(nèi)蒙古高原南緣,是內(nèi)蒙古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俗稱“壩上”。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以東,河北省豐寧縣黃旗鎮(zhèn)壩梁以北,河北省圍場縣最北端的機(jī)械林場鎮(zhèn)壩梁以北均屬于壩上草原范圍[4]。在河北地名中與高原地形有關(guān)的地名共有4 個,分別為張家口市“楊家營”“寒清壩”“大壩溝”和承德市“草原鄉(xiāng)”?!皸罴覡I”隸屬于張家口市沽源縣白土窯鄉(xiāng),1922年有楊姓人來此耕種立村,人稱“楊家營子”,1969年更名“高原”,意指“壩上高原”,1981年恢復(fù)原名“楊家營”?!昂鍓巍彪`屬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qū)驛馬圖鄉(xiāng),因該村西北有一連接張北高原的壩,人們一到此便甚覺清冷,故名“寒清壩”。“大壩溝”隸屬于張家口市尚義縣南壕塹鎮(zhèn),因地處壩頭之溝,是壩下通往壩上必經(jīng)之路,故名“大壩溝”。“草原鄉(xiāng)”隸屬于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因建于壩上高原故得此名。
河北省山地主要由燕山和太行山兩大山脈組成。以山地地形命名的地名約2 000 個,是幾類地形中數(shù)量最多的。根據(jù)命名的方式主要分為六類:以山名命名、以山的形態(tài)命名、以山中環(huán)境命名、以山中生活命名、以山地地形加方位命名和以山地地形加姓氏命名。
以山名命名的地名以保定市居多。保定市地處太行山北部東麓,山區(qū)面積占總面積的49.7%,因此保定市的很多地名由來都與山名有關(guān)。如“南陵山”村隸屬于保定市滿城區(qū),因村落位于陵山腳下,故村名“陵山”。清朝末年,以村內(nèi)東西向大溝為界,分為兩村,因該村居溝南,故名“南陵山”。居溝北的村落則為“北陵山”。“謁山”村隸屬于保定市滿城區(qū),西漢高祖初年建村,因該村坐落在謁山腳下,故名“謁山”?!氨ш枴贝咫`屬于保定市滿城區(qū),因該村位于抱陽山腳下,故取村名為“抱陽”?!吧嵘健贝咫`屬于保定市曲陽縣齊村鄉(xiāng),因村址地處名叫“舍山”的山下,故名“舍山”,類似的還有“青山”(保定市曲陽縣范家莊鄉(xiāng))、“牛分嶺”(保定市曲陽縣北臺鄉(xiāng))、“西梁峪”(保定市曲陽縣北臺鄉(xiāng))、“東釜山”“西釜山”“南釜山”“北釜山”(保定市徐水區(qū)東釜山鄉(xiāng))等。
以山的形態(tài)命名的地名也是以保定市居多。如“安子溝”隸屬于保定市淶水縣其中口鄉(xiāng),因此地有一嶺形似馬鞍,則取村名為“鞍子溝”,因鞍、安同音,后即簡化為“安子溝”?!膀札埧凇彪`屬于保定市淶水縣龍門鄉(xiāng),原稱“東西鋪”,后根據(jù)村子兩側(cè)有兩條山脈,形如蛟龍,即以地形特點(diǎn),改村名為“蛟龍口”?!榜R沙溝”隸屬于保定市阜平縣王林口鎮(zhèn),因位于形似馬勺的一個山溝里,故名“馬勺溝”,后演變?yōu)椤榜R沙溝”,類似的還有“羊角”(保定市唐縣羊角鄉(xiāng))、“燕窩”(保定市淶水縣走馬驛鎮(zhèn))等。
以山中環(huán)境命名的地名,如“花山”隸屬于保定市阜平縣城南莊鎮(zhèn),因此村前后山坡上花草樹木較多,故取名“花山”?!靶訕錅稀彪`屬于保定市淶源縣王安鎮(zhèn),因此地山溝內(nèi)多杏樹,故名“杏樹溝”?!澳⒐接彪`屬于承德市興隆縣蘑菇峪鎮(zhèn),因山中盛產(chǎn)蘑菇,故名“蘑菇峪”?!鞍貛X”隸屬于石家莊市平山縣下槐鎮(zhèn),村東山嶺郁綠蔥蘢,青藤纏繞,翠柏掩映,河清嶺翠,故名“柏嶺”,類似的還有“大梨樹溝”(承德市承德縣六溝鎮(zhèn))、“上桃坡”“下桃坡”(石家莊市贊皇縣黃北坪鄉(xiāng))、“菜樹灣”(石家莊市平山縣古月鎮(zhèn))等。
以山中人民生活命名的地名,如“富家峪”隸屬于保定市唐縣黃石口鄉(xiāng),清嘉慶年間,村民遷居此地后,利用當(dāng)?shù)貤l件,經(jīng)營山林、果木等,生活比較富裕,因地處山谷口,而名“富家峪”?!皽訋X”隸屬于保定市淶源縣東團(tuán)堡鄉(xiāng),村北山嶺上有一股泉水,放牧者常用此水煮飯做湯,因此取名“湯子嶺”?!安缮S彪`屬于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三撥子鄉(xiāng),因此地滿山遍野全是桑樹,人們多采桑養(yǎng)蠶為生,故取村名“采桑峪”,類似的還有“閻大嶺店”“馬大嶺店”(秦皇島市盧龍縣石門鎮(zhèn))等。
以山地地形加方位命名的地名,如“西北溝”隸屬于承德市承德縣滿杖子鄉(xiāng),清朝乾隆年間建村,因該村坐落于中心村滿杖子西北的一條山溝里,故以方位取名“西北溝”?!拔鳒稀彪`屬于承德市承德縣滿杖子鄉(xiāng),清朝康熙年間建村,因該村坐落于鄰村“西北溝”西邊的一條山溝里,故取名“西溝”?!拔魃奖薄贝咫`屬于保定市易縣西山北鄉(xiāng),始建于清初,因位于易州城池西南,且在一座山之北,為區(qū)別于縣城東北山北村,故在山北之首冠以方位“西”字,取名“西山北”?!氨庇彪`屬于秦皇島市海港區(qū)石門寨鎮(zhèn),明永樂年間,曹姓由山東遷此地落戶,因此地處于山谷中,始名“峪里”。后又遷出幾戶在山南建一莊,按其坐落鄰莊方位,故名“北峪”,類似的還有“西北口”(張家口市懷安縣第三堡鄉(xiāng))、“西口底”“東口底”(保定市唐縣都亭鄉(xiāng))等。
以山地地形加姓氏命名的地名,如“王坡子”,隸屬于保定市曲陽縣下河鄉(xiāng),明朝永樂年間,王氏奉詔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因村北有一山坡,借此并冠以姓氏取村名為“王坡子”?!安芗矣彪`屬于保定市曲陽縣郎家莊鄉(xiāng),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因村址在一條山溝里,居民又以曹姓為多,故取名“曹家峪”?!昂餃稀彪`屬于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王營鄉(xiāng),該村坐落于一條山溝里,民國初,胡、李二姓先到此定居,故名“胡李溝”,新中國成立后改寫成“胡里溝”。類似的還有“馬家莊”(保定市順平縣蒲上鎮(zhèn))、“趙峪”(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zhèn))等。
河北省的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太行山東麓和燕山南麓。以丘陵地形命名的河北地名150 多個。根據(jù)命名的方式主要分為三類:以丘陵地形加姓氏命名、以丘陵地形加方位命名和以丘陵地形自身特點(diǎn)命名。
以丘陵地形加姓氏命名的地名約有17 個?!包S宮城”隸屬于保定市定州市,相傳,明代以前,黃姓人家遷來時看到此地崗丘連環(huán)、狀如盤龍,好似宮城一般,便選址崗丘中建村,加以姓氏取名,即得“黃宮城”之美稱?!昂罴移隆彪`屬于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鄉(xiāng),元泰定年間,侯氏奉詔由山東遷來此地,村莊坐落小丘陵上,以此自然特點(diǎn)加姓氏,取名“侯家坡”?!巴醺钒病彪`屬于石家莊市靈壽縣狗臺鄉(xiāng),此地崗嶺斷續(xù),阜丘連綿,低洼處水草茂盛,遂命名“阜安”,且該村多數(shù)人姓王,又加以其姓氏取名“王阜安”。另有“馬阜安”“索阜安”“程阜安”“張阜安”“栗阜安”等皆由此命名。
以丘陵地形加方位命名的地名,如“東仰陵”,隸屬于石家莊市宋營鎮(zhèn),村西北原有座丘陵,觀之需仰視,因村莊位于丘陵東側(cè),故名“東仰陵”。位于丘陵西側(cè)的村莊則稱為“西仰陵”[5]。“林西”,隸屬于唐山市大莊坨鄉(xiāng),因該村位于丘陵之西,得名“嶺西”,后以樹林為界,改名為“林西”?!按笾欣伞?,隸屬于石家莊市南流鄉(xiāng),因丘陵起伏如浪,取“浪”為村名,逐漸演變?yōu)椤袄伞保笮值苋朔志尤?,根?jù)方位取名“大中郎”。
以丘陵地形特點(diǎn)命名的地名有3 個?!案吡辍彪`屬于石家莊市大陳鎮(zhèn),據(jù)傳,明永樂年間,該村建于當(dāng)?shù)匾粋€最高最大的丘陵上,故取名“高陵”?!榜R蹄峪”隸屬于唐山市侯家寨鄉(xiāng),明代建村,因村莊坐落在似馬蹄的山丘上,故取村名為“馬蹄峪”?!案邘X”隸屬于石家莊市玉亭鄉(xiāng),原址建于丘陵之巔,故稱“高陵”,清末世襲原名“高嶺”。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主要由黃河和海河沖積而成,部分地區(qū)地勢低平。以平原地形命名的河北地名共有16 個。根據(jù)命名的方式主要分為三類:以平原地形加姓氏命名、以平原地形加方位命名、因平原地形更改村名。
以平原地形加姓氏命名的地名有1 個。“陳家坪”隸屬于邯鄲市武安市活水鄉(xiāng),陳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因地勢平整開闊,遂以姓氏和地形命名為“陳家坪”。
以平原地形加方位命名的地名有10 個。“西原”隸屬于保定市滿城區(qū)南韓村鎮(zhèn),明洪武初年建村,因村落地處平原,故村名為“原村”,后村中間建起一座廟宇,在古廟周圍自然形成4 個村,因該村居古廟西側(cè),故名“西原”。另有“西原屯”“西原坡”“東原”“南原”皆由此命名。“北小霍”隸屬于邢臺市隆堯縣尹村鎮(zhèn),該村約創(chuàng)建于戰(zhàn)國后期,因河道變遷,此處成為沖積平原,村民逐漸稱其“小霍”,民國時,為與堯山縣重名村有別,更此為“北小霍”,沿用至今?!按蟪嗤痢彪`屬于保定市淶水縣石亭鎮(zhèn),據(jù)考,始建于戰(zhàn)國,因位處平原,周圍皆系紅土高崗,得名為“赤土村”。1937年與東部小赤土(今東赤土)分為兩村,該村即改稱“大赤土”。“東赤土”原為大赤土的一附屬村(俗稱“小赤土”),1937年自立為村,位居主村之東,故名“東赤土”。“西羊平”隸屬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zhèn),因該村南鄰平原,村名逐漸演化為“羊平”。后分為東西兩村,該村居西,故名西羊平,而居?xùn)|側(cè)一村則為“東羊平”。
有些村落的命名一開始并非源自地形,后因平原地形更改了村名,以這類方式命名的地名有5 個。如“大召”隸屬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南流鄉(xiāng),因這里當(dāng)時是一片沼澤,故取名“大沼”,后此地變?yōu)槠皆?,村名便改為“大召”?!捌皆彪`屬于張家口市康??h丹青河鄉(xiāng),1965年因村建在平原處,遂改稱“平原”。另外一個同樣以“平原”命名的村落隸屬于張家口市沽源縣九連城鎮(zhèn),因附近地勢平坦,遂又改名“平原”至今?!霸榔骸彪`屬于邢臺市沙河市贊善街道,因村莊從山區(qū)遷到平原,故名“岳坪”。
河北省的盆地地形較少,主要分布于承德、懷來、宣化等地。以盆地地形命名的地名有7 個?!芭璧乜印?,隸屬于張家口市東萬口鄉(xiāng),該村三面環(huán)山,坐落中間盆地中,故取名“盆地坑”?!俺彼彪`屬于秦皇島市石門寨鎮(zhèn),因此地為盆地,河流從中穿過,雨季四面之水匯集于此,其勢如潮,故村莊起名“潮水峪”。“安家峪”隸屬于承德市寬城縣槨羅臺鎮(zhèn),相傳,古時有一風(fēng)水先生,腳踏黑山頂峰,發(fā)現(xiàn)東北山腳下有一盆地(當(dāng)?shù)胤Q“峪”)適于安家居住,遂告知當(dāng)?shù)鼐用駝裾f遷往此地安家,在此建村后,取名“安家峪”?!白喜輭]”隸屬于唐山市豐潤鎮(zhèn),明末建村,傳說該村址原為盆地,且長滿雜草,均呈紫色,故得村名“紫草塢”?!氨迸杷彪`屬于邢臺市冊井鄉(xiāng),明初有王姓一家遷此置產(chǎn)立村種地謀生,因該村坐落在一個四周青山環(huán)繞,中間綠坪低凹的山溝里,形成一個天然盆地,一條清溪從村南潺潺流過,該村位于溪北,故命名為“北盆水”。清溪南岸的村莊為“南盆水”,屬武安縣管轄?!盎ǜ淮濉彪`屬于邯鄲市武安市磁山鎮(zhèn),因四面環(huán)山,村居盆地,形如花盆,取村名“花盆姣”,清光緒年間,改稱“花富村”[6]。
河北緊傍渤海,除以上五類地形外,還擁有海濱和湖泊,北戴河海濱是河北省的著名旅游景區(qū),白洋淀、衡水湖、安固里淖等都是知名的湖泊。以海濱和湖泊命名的地名共計(jì)約170 個。以海濱命名的地名,如“邊莊”,隸屬于滄州市海興縣香坊鄉(xiāng),明朝弘治十八年,秦、韓二姓遷此立村,因靠近海邊,故取名“邊莊”。“南?!彪`屬于秦皇島市山海關(guān)區(qū)第一關(guān)鎮(zhèn),建于清朝宣統(tǒng)元年,因地處渤海岸邊,故取名“南海沿”,宣統(tǒng)三年改為“南?!保愃频倪€有“南海濱”“中海濱”“北海濱”(唐山市樂亭縣姜各莊鎮(zhèn))等。以湖泊命名的地名,如“胡秀莊”,隸屬于唐山市玉田縣郭家橋鄉(xiāng),因村南有袖筒式的湖,故取名為“湖袖莊”,后同音寫成“胡秀莊”?!昂彪`屬于張家口市涿鹿縣蟒石口鎮(zhèn),據(jù)考證,此地在白堊紀(jì)時期是內(nèi)陸湖,湖中有峪,峪中有湖,定居者遂以“湖峪”為村名,類似的還有“北胡寧”“南胡寧”(保定市涿州市孫家莊鄉(xiāng))等。
該文以河北地名命名文化為視角,從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類地形兼海濱和湖泊對河北地形地名文化進(jìn)行探究。河北是全國唯一兼具各類地形的省份,這種獨(dú)有的優(yōu)勢為地名文化的形成與傳播奠定了堅(jiān)實(shí)基礎(chǔ),讓地形地名文化成了河北大地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河北地形地名文化對于發(fā)揮地域文化資源優(yōu)勢,豐富文化強(qiáng)省建設(shè)內(nèi)涵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