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后英
胃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早期胃癌的診斷手段豐富,包括腫瘤標記物、影像學技術等,盡管如此,胃癌診斷的“金標準”依舊是病理組織活檢,存在創(chuàng)傷性[1-2]。各類腫瘤標記物,包括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鏈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量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等是腫瘤生長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活性物質,在提示惡性病變中具有較好的靈敏度,但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缺乏特異性,應用價值有限[3-4]。微小核糖核酸(miR)是一類長度在21~25nt之間的非編碼小分子RNA,有研究證實,miR-144可通過多種信號通路參與胃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5-6]。為豐富早期胃癌診斷手段,提高早期胃癌的診斷效果,本研究分析血清miR-144、CEA、CA724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具體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將醫(yī)院消化內科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年間門診及住院部收治的108例胃部病變患者納為研究對象,經(jīng)胃鏡或手術病理活檢證實其中59例為良性病變(44例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15例為慢性萎縮性胃炎),49例為早期胃癌(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1)納入標準:均為首次入院檢查,接受治療;經(jīng)胃鏡、病理組織活檢確定病變類型;患者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2)排除標準: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阻斷劑相關藥物者;合并其他原發(fā)性惡性腫瘤者;合并其他急慢性炎癥疾病者。(3)分組及病例資料:將59例良性病變患者納為良性組,49例早期胃癌者納為惡性組,其中良性組中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齡43~76歲,平均(58.45±11.15)歲,惡性組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9.85±12.36)歲,兩組性別比例及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于患者進行胃鏡檢查、藥物及手術治療前,采集清晨外周靜脈血6 mL,3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上層血清,置于-70 ℃冰箱待用。羅氏Cobase411電化學發(fā)光儀及其配套試劑檢測血清CA724、CA125水平。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4(miR-144)檢測方法:miRNA提取試劑盒(新海基因檢測有限公司)提取血清miR,提取逆轉錄試劑盒(美國賽默飛世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提取的miRNA逆轉錄生成cDNA,RT-PCR檢測血清miR-144水平,檢測儀器為ABI 7500型熒光定量PCR儀。反應體系共20 μL,包括TaqMan MicroRNA Assay 1.00 μL,cDNA 1.33 μL,TaqMan 2×Universal PCR Master Mix 10 μL,ddH2O 7.67 μL。擴增條件:95 ℃預變性10 min,95 ℃變性15 s,60 ℃復性60 s,45個循環(huán)。以U6為內參,采用2-△△Ct法計算miR-144相對表達量。miR-144正向引物(5'→3'):ATCCAGTGCGTGTCGTCGTG,反向引物(5'→3'):TGCTTATACAGTATAGATG,U6正向引物(5'→3'):GCTTCGGCAGCACATATACTAAAAT,反向引物(5'→3'):CGCTTCACGAATTTGCGTGTCAT。
(1)比較良性組與惡性組患者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水平。(2)比較惡性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水平。(3)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chara cteristic,ROC),分析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單獨及聯(lián)合應用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價值。
惡性組患者血清miR-144水平低于良性組,血清CEA、CA724以及CA125水平高于良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良性組及惡性組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水平比較
惡性組中,腫瘤不同位置患者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未分化型患者血清miR-144水平低于分化型者,血清CEA、CA724及CA125水平高于分化型者;黏膜下層浸潤患者miR-144水平低于黏膜內浸潤者,血清CEA、CA724及CA125水平高于黏膜內浸潤者;淋巴結轉移患者血清miR-144水平低于無淋巴結轉移者,血清CEA、CA724及CA125水平高于無淋巴結轉移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惡性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水平比較
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效能相似,但四者聯(lián)合應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標單獨應用時的效能,聯(lián)合預測因子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AUC=0.894,95%CI為(0.837~0.951),靈敏度及特異度分別為83.7%與84.1%,見表3、圖1。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fā)地區(qū),胃癌的早期診斷是進行及時有效治療、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前提。尋找經(jīng)濟、便捷、有效的胃癌篩查手段,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生長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特異性因子,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具有取材方便、檢測簡單、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CEA、CA724以及CA125已成為包括胃癌在內的多種惡性腫瘤篩查的常見指標。
表3 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價值分析
圖1 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在早期胃癌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有研究表示,胃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患者血清CEA水平異常升高,提示CEA可作為篩查惡性腫瘤的標記物[7-8]。但后續(xù)有研究表示[9-10],妊娠、合并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CEA水平依舊會升高,提示CEA在篩查惡性腫瘤中的特異性有限,可能會造成誤診。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萎縮性或非萎縮性胃炎患者,且未分化癌、黏膜下層浸潤以及淋巴轉移者血清CEA水平更高,但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血清CEA水平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特異性較低,可能與其他疾病也可能導致血清CEA水平升高有關,與上述研究結論相似。
CA125是一種大分子聚糖蛋白,在胚胎發(fā)育時期負責控制體腔上皮細胞表達,而在胎兒娩出后逐漸消失[11]。后來有學者發(fā)現(xiàn),卵巢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等患者血清CA125水平異常升高,目前,CA125已被應用于多種惡性腫瘤的篩查[12]。我院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患血清CA125水平高于胃良性病變者,且未分化癌、黏膜下層浸潤以及淋巴轉移者血清CA125水平更高,但其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較低,應用價值有限。
CA724是一種廣譜腫瘤標記物,90%左右的胃癌患者血清CA724水平呈升高狀態(tài)[13-14]。CA724在正常組織及胃良性病變組織內的表達量較低,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CA724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較高,其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AUC為0.75,95%CI為(0.646~0.835),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81.6%與67.8%。
miRNA參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種生理進程,是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Mushtaq F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miR-144表達能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及侵襲,而胃癌細胞內miR-144表達下調,證實miR-144在胃癌進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院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44水平較胃良性病變者明顯降低,且在未分化癌、黏膜下浸潤及淋巴轉移者中的表達水平更低。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血清miR-144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AUC與血清CEA、CA125以及CA724等指標相似。而四個指標聯(lián)合應用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價值均高于各指標單獨應用。
綜上所述,各指標單獨應用時,血清miR-144在診斷早期胃癌中的應用價值最高,而聯(lián)合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能有效提高各指標單獨應用時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