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翠
(涼州區(qū)特色林果產(chǎn)業(yè)中心,甘肅 武威 733000)
涼州區(qū)地處河西走廊東端,位于東經(jīng)101°59′~103°23′、北緯37°23′~38°12′,正處于北緯30°~40°世界種植葡萄的“黃金”地帶,屬溫帶大陸干旱氣候,氣候干燥,降水少,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種植釀酒葡萄。采用先進的豐產(chǎn)栽培技術,可提高葡萄產(chǎn)量和質量。
葡萄屬于多年生藤本果樹,定植后在同一位置要生長很多年,因此必須從長遠角度出發(fā),合理建園。選擇背風、向陽、運輸方便的地塊建園,土壤以沙壤土、壤土為宜,土層厚度在80 cm 以上,土壤pH 值小于8.5。在選擇園地時,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使生產(chǎn)朝著基地化以及產(chǎn)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
選擇園地要因地制宜,科學統(tǒng)籌安排,合理制訂規(guī)劃。第一,道路規(guī)劃。結合道路的寬度,園中道路可以劃分成多種。就大型葡萄園設置主干道來講,寬度在8~10 m 可以貫穿整個葡萄園,將葡萄園分成很多大區(qū),連接果園外的公路,用于運出或者運入肥料、葡萄果實等;在2~3 個小區(qū)設置分支道,寬度在4~6 m,主要用于開展小區(qū)間作業(yè)。在相鄰小區(qū)之間設置相應的作業(yè)道,寬度在3 m,可用于開展多項作業(yè),比如在葡萄園中施肥、機械噴藥等。第二,灌溉規(guī)劃。在道路設計中融入灌溉系統(tǒng),貫穿整個葡萄園,結合干系設計、支系設計以及毛渠系設計,每個渠道都將高程差作為重要動力,確保水流沒有阻礙,有利于節(jié)省成本。第三,防護林。充分發(fā)揮防護林的防風固沙作用,減小大風天氣對葡萄的危害,其建設必須要與當?shù)刂黠L向保持垂直,而且還要與道路、渠道有機結合,確保布局科學,節(jié)省用地。
結合自然條件、葡萄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種植,適宜涼州區(qū)栽培的釀酒葡萄品種有多種,釀紅色葡萄酒品種主要有黑比諾、赤霞珠、梅鹿輒等;釀白色葡萄酒品種主要有霞多麗、貴人香、薏斯林等。
第一,育苗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常規(guī)育苗,常規(guī)育苗包括扦插育苗、嫁接育苗等;二是快速育苗??焖儆缈墒褂蒙L調節(jié)劑進行催根處理。第二,露地扦插標準。選擇有5 條直徑超過3 cm、根長超過20 cm 的根系;其莖長不小于20 cm,莖徑不小于0.7 cm,完全成熟,沒有失水的情況,也沒有任何病蟲害。第三,營養(yǎng)袋苗標準。莖長超過10 cm,葉片超過5 片;根超過5 條,根長在5~10 cm,即便隔著一層袋子,也能見到根系;沒有病蟲害,土壤完整,沒有出現(xiàn)散裂的情況。
第一,選擇土壤。葡萄屬于深根系作物,所以盡量選擇土壤肥沃且土層深厚的中性礫質壤土,地下水位必須合適。倘若土壤不適宜,要在定植前科學改良土壤。第二,定植前改良土壤。有些地塊的土壤鹽堿較重,采用的改良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擇和使用抗鹽堿砧木。在實際栽培過程中廣泛運用抗鹽堿砧木包括貝達5A 等;二是拉沙壓堿。在土壤回填后,要將細沙(厚度約10 cm)均勻覆蓋在定制溝中,避免土壤出現(xiàn)返堿的情況。漏沙地很難保護肥料,在灌水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水,可以采取很多改良方法,最為常見的是選擇溝槽,其寬度為1.5 m、深度為1.3 m,內部需要鋪上一層塑料膜,將有機肥施加到土壤中,再將其填到溝槽里,可以保證土壤水肥。第三,開溝。在開溝、定植的過程中運用南北行的方法。第四,挖穴施肥。在溝底位置每隔1 m 挖1 個施肥坑,施肥坑的長度為40 cm、寬度為40 cm、深度為50 cm,再施加腐熟有機肥、磷二銨750 kg/hm2與表土均勻攪拌,之后放在坑內,并灌水,使整個溝面不會出現(xiàn)坑坑洼洼的情況。第五,定植。一是成品苗定植[1],一般定植時間為4 月15 日;苗木處理,挑除枝條干枯或者枝芽及根系出現(xiàn)霉菌的苗木,結合苗木質量以及栽植深度,合理短截根系,使用適量的牛糞輕輕蘸濕苗木后定植;擴穴定植,結合提前確認好的株行距要求,在定植溝中錯開施肥,每隔1 m 開挖40 cm×40 cm×40 cm 的定植穴;栽苗,在坑中放進苗木,讓苗木可以朝著周圍均勻分布,然后回填土壤,再慢慢上提苗木,接著用力踩實,讓其超過地面3~5 cm,將整個底部灌滿足夠的水;覆膜,在定植溝上面鋪設塑料膜,附近必須用土壓實,在覆膜的同時放苗,還要使用細沙撒在孔的附近;找芽,對于一些由于頂芽死亡而從底部出現(xiàn)的芽,要迅速準確找出。二是直插定植,定植時間是從4 月下旬起;覆膜,將膜鋪上,膜面朝向太陽,高低相同,保持整齊,上面用土壓實,下面每隔1 m 壓1 銑土,為滲水提供便利;灌水,將底部灌滿足夠的水;扦插,正確使用打孔器將孔打開,每隔25 cm 打1 個孔,再在土壤中慢慢插進愈傷組織的插條,以免導致愈傷組織受到不必要的破壞,頂芽朝向北邊,露出地面大概1 cm,應使用適量的土壤將整個孔都封??;灌水,做好扦插作業(yè)后,迅速灌入適量的水。三是營養(yǎng)袋苗定植,定植時間是從5月中旬起;鋪膜灌水與和直插定植操作相同;打孔,應正確使用一些比較特殊的打孔器打孔,每隔50 cm 打1 個孔,其深度在12~14 cm;栽苗,取出營養(yǎng)袋,及時在坑穴中放進苗木,最好避免土坨出現(xiàn)散碎的情況,使用泥土填實,采取人工方法灌入一定量的水,再將孔全部封?。徽陉?,結合氣候變化,用楊樹枝葉遮蓋苗木。需要注意的是,嫁接苗栽植最好不要偏深,接穗與地面的間距約10 cm,防止出現(xiàn)接穗生根,導致砧木功能減弱,在運輸苗木以及定植前,應使用濕草袋壓住,防止長期受到風吹日曬水分蒸發(fā);營養(yǎng)袋苗,其土壤濕溫度要保持在合適的范圍,這樣有助于迅速拿下營養(yǎng)袋。第六,定植結束后的管理。一旦發(fā)現(xiàn)灌水完全滲透,要在第一時間覆土封埋外露出來的插條以及根系,還要確保營養(yǎng)袋苗附近有足夠的孔隙,倘若發(fā)現(xiàn)綠苗葉片上面存在泥土,要及時清洗干凈;在定植成品苗發(fā)芽后,對于頂芽沒有萌發(fā)出來的植株,要扒開土壤,讓埋在土壤中的第二芽可以健康生長,倘若扒出來的第二芽已經(jīng)完全萌發(fā),這時必須要覆蓋一層薄土,有效保護第二芽,避免死亡。此外,營養(yǎng)袋苗栽植時間相對較遲,氣溫逐漸升高,通常是每隔7~10 d 灌溉1次,避免苗木生長的位置過于干旱。
結合當?shù)鼐唧w情況,運用單籬架栽培的方法。第一,合理設置單籬架。根據(jù)行向,每隔8 m 立1 個柱,其上面拉4 道鐵絲,架高1.8 m。通常,首道鐵絲與地面的間距為45~50 cm,后面每隔45 cm 拉開剩下來的絲。在每道鐵絲上均勻分布葡萄枝蔓。第二,單籬架通風透光性好,地面輻射強,對提高葡萄品質非常有利,便于開展栽培作業(yè),可實現(xiàn)機械化管理。
結合當?shù)氐淖匀粭l件,在整形過程中最好運用雙主蔓規(guī)則,形狀是扇形。在確保株形完全成型后,不可以留下任何主干,在地面周圍分兩個主蔓,主蔓長度為140~160 cm。
第一,冬天修剪。一般來說,在冬天修剪,主要是確保樹體形狀有規(guī)則,促使管理工作高效開展,在植株上科學分布已經(jīng)結果的母枝,結合結果母枝的質量以及品種特性等因素,明確其剪留的具體長度,進而確保將其結果潛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每年都應該結合樹體實際情況,明確植株留枝量、留芽量,讓生長與結果可以處于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實現(xiàn)優(yōu)質穩(wěn)產(chǎn)的目標。結合涼州區(qū)的自然條件,通常冬天修剪時間是在每年10 月下旬。第二,夏天整形。老蔓上架,時間在每年5月上旬,其主要目是將葡萄枝蔓正確分布在架面上可充分利用空間。
第一,土壤耕作?,F(xiàn)階段,許多葡萄園普遍運用清耕法,在春天和秋天耕翻以及在葡萄生長季節(jié)重復中耕除草,讓葡萄園中的土壤保持疏松,而且沒有任何雜草。需要注意的是,春天淺翻,耕翻深度10~15 cm,避免根系受到損傷。第二,中耕[2]。一般來說,在葡萄生長季節(jié)中必須重復中耕,可使土壤通透性更強,促進根系正常生長,而且使土壤水分蒸發(fā)速度減慢。在降水后或者灌水后,應中耕松土,以免土壤板結。中耕除草時間為每年的5—9 月,中耕不能過深,深度約10 cm,中耕4~8 次/年,尤其是漿果逐漸成熟時中耕,能夠提高漿果品質,防止病蟲害蔓延。第三,間作。對于一些種植期較短的葡萄園,可間種各種矮小作物以及低桿綠肥,其中,矮小作物主要包括花生以及西瓜等;低桿綠肥主要包括香豆子以及箭舌豌豆等。通常,從第三年起,不需要間作。在整個間作期間,間作物的葉幕與葡萄植株的間距不能少于50 cm。避免葡萄遮陽,導致葡萄樹枝不能正常生長、結果。
第一,基肥。最好在春天和秋天施肥,在采收果實后、土壤封凍前施加,不僅可以促進有機質肥料迅速分解,使根系傷口迅速愈合,而且可以迅速恢復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加強抗旱、抗寒的能力;運用溝施的方法,挖出施肥溝,寬度和深度分別是35 cm、65 cm,將提前準備好的肥料和地面熟土攪拌均勻,放在施肥溝中,在兩邊輪流施加不同的肥料。第二,追肥。根據(jù)葡萄園具體情況確定施肥期和施肥量,一般是追肥3 次。3 次追肥的時間分別是每年5 月初、5 月下旬和6 月中旬。每次施肥的時間、化肥類型、用肥量都不同。
一年中灌水總次數(shù)不能少于7 次。要想保證葡萄正常生長,其土壤含水量應是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葡萄各個生長發(fā)育期所需要的水分不同。在萌芽期、開花前、落花落果后、果實膨大到成熟期以及采收后等時期,應及時給植物補充足夠的水分。
防治葡萄病蟲害要嚴格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葡萄采收前30 d 不得使用殺蟲劑,采摘前10 d不得使用殺菌劑,以保證品質,實現(xiàn)綠色生產(chǎn)。
仔細清除病原菌,在冬天修剪結束后,如果發(fā)現(xiàn)葡萄園中存在干枯枝葉,田埂長滿雜草,必須迅速清除,集中深埋或焚燒處理,確保將所有越冬病原菌完全消滅。
增強栽培管理,重視夏管,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科學管理水肥,增強樹勢,提高葡萄樹免疫力[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噴灑適量的波爾多液或者石硫合劑,科學預防。建立健全苗木檢疫制度,以免帶進新的病原菌。
結合不同防治對象為害特點以及生物學特性合理使用毒性低的農(nóng)藥[4]。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使用殘留量多、有劇毒的農(nóng)藥,每種農(nóng)藥每年使用次數(shù)不能超過兩次。
涼州區(qū)葡萄所受的自然災害通常包括早霜凍害、晚霜凍害以及冬天的低溫凍害,葡萄幼樹期容易受凍害影響。就釀酒葡萄來講,必須要避免霜凍以及冬天低溫凍害的情況[5]。對于不同類型的凍害,其采取的預防措施不一樣。其中,早霜凍害具體預防措施是在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應事先有效控制葡萄水分和肥料,加快其根系以及枝條成熟速度;在9 月中旬采用人工方式打落樹葉,讓幼樹盡快進入休眠期。冬天低溫凍害具體預防措施是運用深栽的方式,防止根系出現(xiàn)凍害的情況。
葡萄幼樹必須要重視防寒,需要覆蓋地膜,埋土寬度為100 cm、高度為30 cm。晚霜凍害具體預防措施是盡量延長出土時間。一般來說,可在每年4 月中旬出土,這時霜凍次數(shù)較多,要想防止與晚霜碰到一起,必須要根據(jù)氣溫變化,延遲出土期,時間為10 d,可保證傷芽率低于20%。
果實采收,不同類型的釀酒葡萄釀制的葡萄酒不同,采收成熟度也不同,不同類型的葡萄酒對葡萄果實品質要求也不同,需要在漿果著色后定期監(jiān)測果實的糖、酸變化,進而確定最佳的采收時期。通常,干紅葡萄酒品種的含糖量為18%~20%,含酸量為6%~8%,應在成熟期采收;干白葡萄酒的含糖量為17%~18%,含酸量為8%~10%,應在初熟期采收;甜葡萄酒品種的含糖量為20%~22%,含酸量為5%~6%,應在過熟期采收[6]。
需要提高葡萄質量,監(jiān)測果品質量要從果實著色后起,時間約為45 d;前期每隔7 d 取樣化驗1 次,主要化驗色素含量、含糖量以及含酸量等,將每種類型物質變化繪制成曲線圖。如果含糖、酸量曲線上升較快,減少取樣時間,應每隔2 d 取樣化驗1 次,充分掌握不同品種糖、酸的變化規(guī)律。需要注意的是,在采收果實時,左手扶著果穗,右手用采果剪從穗柄基部剪下,剪除爛果和病果,放進提前準備好的果筐里面。
果實運輸,采收結束后,應立刻裝車,必須使用沒有任何污染的交通運輸工具,第一時間運送酒廠。在運輸途中避免顛簸,保證葡萄酒的品質[7]。
為了保證釀酒葡萄的產(chǎn)量和品質,涼州區(qū)必須結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水文條件、土壤條件等,采取合適的栽培技術,葡萄種植人員在整個種植期間必須注意每個細節(jié),否則難以保證葡萄品質,導致葡萄產(chǎn)量下降,減少種植人員的經(jīng)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