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圓
抖音成為2022年足球世界杯的轉播商,這是繼咪咕之后,第二家獲得本屆世界杯轉播權的網(wǎng)絡平臺。體育版權歷來是各大視頻網(wǎng)站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大家都是在賠本賺吆喝,如騰訊每年要花20多億人民幣來買N B A在中國的獨家版權,巨額的版權支出帶來的是持續(xù)的虧損。
如果不靠購買大賽版權來引流,體育視頻平臺還有沒有別的打法?
近兩年有一家美國籃球內(nèi)容公司躥紅,中文名叫“加時(overtime)”。今年1月,加時制作的體育內(nèi)容,在全平臺視頻播放量達到了驚人的24億次。什么概念呢?美國的新聞巨頭??怂梗朗找暵首罡叩男侣勵l道,同期全平臺的視頻播放量也只有14億。
加時作為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體育內(nèi)容公司,為什么獲得了這么大的流量?
第一步,鎖定高中籃球比賽這片藍海。當時各大視頻平臺爭奪的焦點,集中在美國的職業(yè)籃球賽和大學籃球賽,對于青少年來說,這些比賽和球場上的籃球明星離他們太遙遠了。
他們更想看到那些跟他們一樣,每天背書包上學、打校隊的同齡人。于是,加時把目光聚焦到巨頭們沒有關注到的領域——高中籃球比賽的轉播。這樣,不僅和巨頭打出了內(nèi)容的差異化,也節(jié)省了巨額的版權費用。
在轉播方式上,加時也與傳統(tǒng)做法不同。傳統(tǒng)的體育轉播,鏡頭主要聚焦在球場,只偶爾會掃到觀眾席;而加時把大量鏡頭聚焦到球場邊和觀眾席,比如,對著裁判怒吼的教練、在觀眾席惡搞的學生,等等。解說員也不是西裝革履地坐在演播室里講解,而是身穿衛(wèi)衣,腳踩運動鞋,把臉懟在手機攝像頭上開始聊,就好像你身邊的朋友在跟你視頻聊天一樣。很快,這種別致的轉播方式就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觀眾。
第二步,挖掘高中生“球星”,在社交媒體二次傳播。加時球探穿梭于北美各高中的體育館,尋找最吸引眼球的年輕運動員,拍攝下他們比賽的高光時刻,剪成短視頻上傳到TikTok、Instagram等賬號上。
加時還把球員們在球場之外作為普通高中生的生活展現(xiàn)給觀眾。從球員在課間與同學拌嘴,到被一個身高只到自己肩膀的小孩挑釁等,展現(xiàn)了這些籃球小將成長為有血有肉的英雄的過程。漸漸地,這些高中生素人球員開始有了自己的粉絲,成為籃球明星?!拔疑狭思訒r”成了他們可以吹噓的資本。年輕人見面,不是討論自己看了哪場N B A,而是自己又粉上了哪個“加時小將”。你看,加時不僅轉播比賽,更是在自己“造星”。
第三步,成為比賽的組織者,真正掌握內(nèi)容創(chuàng)造權。加時意識到,擁有這么大的流量資源,完全可以自己組織比賽,并向其他媒體出售比賽版權掙錢。
當時,美國高中籃球聯(lián)賽還沒有成熟的全國性比賽。2021年,加時推出了第一屆“加時高中籃球聯(lián)賽”,大膽對賽制進行改革。比如,一場比賽的時間不是傳統(tǒng)的40分鐘,而是20分鐘。另外,比賽暫停時長也大幅縮短,不是1分鐘,而是只有20秒,兩分犯規(guī)和三分犯規(guī)只罰一個球。這些改革都是為了讓比賽更加緊湊,加時可不希望用戶因為一分鐘暫停和兩次罰球而把直播劃走。此外,比賽還設置了扣籃大賽、三分大賽等傳統(tǒng)比賽沒有的賽制,增強觀賞性。
在比賽之外,加時還在亞特蘭大建造了一個將近一萬平方米的球館,用于球員訓練,并拍下球員們訓練的精彩片段,拿到社交媒體吸引流量。加時會確保每一個球員都能在視頻中露面,并標注他們的名字。有的時候,球員還一場比賽沒打,就在社交媒體收獲了很多粉絲。球員越受關注,加時的籃球聯(lián)賽就越成功。
我們理解的競爭,往往是緊盯著對手,而加時卻懂得另開一局,樹立自己的規(guī)則、開創(chuàng)出全新的賽道。
迪迦//摘自“得到App”,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