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我們在傍晚抵達杜布羅夫尼克,從公路上俯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城墻內(nèi)的一片橙紅色屋頂。老城區(qū)嚴禁任何新建筑,游客們都住在遠處的新建酒店。
酒店爆滿,等安頓完集合好,已暮色四合。導游說我們夜游老城。大約30分鐘后,我們抵達老城城墻外。海風吹拂,清涼愜意。
杜布羅夫尼克的整個老城區(qū)都是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老城被高大堅固的花崗巖城墻圍繞著,墻外還有寬闊的護城河做第一道防線,貌似固若金湯。
此城最初由古羅馬人興建,從9世紀開始,受拜占庭帝國保護。十字軍東征后,它則成為威尼斯的屬地。1358年,它又成為匈牙利王國的一部分。1699年,杜布羅夫尼克將一部分土地出售給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隨著1918年奧匈帝國的崩潰,杜布羅夫尼克又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分。1991年,克羅地亞宣布獨立。
命運多舛的老城,飽經(jīng)滄桑,能保存到如今真是不容易。進了門,首先看到彈孔。在巴爾干半島,常??梢钥吹竭@種當代戰(zhàn)爭遺留下來的痕跡。比如,在貝爾格萊德和薩拉熱窩,馬路邊矗立的高層建筑,通體是白色的,突然有一塊被不規(guī)則的紅磚補綴起來——很像一塊塊不修邊幅的補丁。當?shù)厝烁嬖V我們,這都是在戰(zhàn)爭中被轟炸或是炮擊過的遺跡。整個樓房框架還在,房主人就請人修整,把被炮彈炸毀的部分重新用磚砌起來,湊合居住。
我吃驚地問,這樣安全嗎?當?shù)厝寺柤缯f,不知道。但是,生活總要繼續(xù),對不對?不然,人們到哪里去居住呢?
朦朧燈光下,走過石橋。派勒城門高大威嚴,一下子就把游人壓進了中世紀的模具中。城門建于1537年,門上的雕像是城市保護神圣布萊斯。據(jù)說中世紀時,我們腳踏的地方是木吊橋。夜晚時分,守城的軍士會把橋收起,城門落鎖,鑰匙直接交由王子保管。
城門內(nèi)還有一道城墻,建造時間比外墻還早一個世紀,它的厚度達到了令人驚異的6米。穿過城墻后,主干道呈現(xiàn)在面前,只有292米,但在夜色中,另一端的城門顯得遙不可及。這條街的名字取自意大利語,意思是“多么大的一條街”,整個是一個感嘆句。
古樸莊嚴的大街,兩旁幾百座建筑千姿百態(tài),有羅馬式的、哥特式的、希臘式的,富麗堂皇、整齊規(guī)范,每一座都是精品,美輪美奐。簡直就是一部攤開的歐洲建筑百科全書,每一頁都耐人尋味、活色生香!此刻不是你穿越到了古代,而是過往歲月從歷史深處齜著牙迎出來,一張嘴把你吸進去了。
這就是杜布羅夫尼克令人驚駭?shù)镊攘Α?p>
進城后最先吸引眼球的是大歐諾弗利歐噴水池。此池為雙層結(jié)構,貌似碩大的蓮花。上層原有精美的雕塑,大地震時被毀,只剩下底座上16個帶有面具雕塑的出水口。此地為進城必經(jīng)之處,當?shù)亓曀资沁M城的人都要在此洗手,避免將厄運帶入城里。以我當醫(yī)生的經(jīng)驗,覺得這城當年人來人往,為了防止傳染,特令人們洗手防病。防患于未然的衛(wèi)生舉措,不過是假了“神”的名義。
噴水池一側(cè)是具有典型中世紀特征的教堂,為紀念16世紀20年代地震中的遇難者而建,工程浩大。據(jù)說全城男女老少,都踴躍參加義務勞動,搬運石塊,不辭勞苦。女人們捐出牛奶和雞蛋,摻入石灰漿中,使教堂堅如磐石。1667年,大地震再一次襲來,全城四分之三的建筑倒塌,而這教堂卻完好無損。
教堂隔壁的高墻連著鐘塔,是著名的圣方濟各會修道院。鐘塔建于1444年,大地震中塌了,后來又按原樣重建起來。此城的居民,多么珍愛這些古老建筑啊。鐘塔高31米,我仰頭站在廣場上,看夜空下的分針,每5分鐘跳一格,體驗時間在空間覆蓋下的流逝。塔頂有兩尊銅質(zhì)的敲鐘人,整點時就會跳出來表演敲鐘。
鐘塔北邊是著名的史邦扎宮,一樓是敞廊,其繁復無比、層層疊疊的雕花,令人驚嘆。二樓是威尼斯式的直立窗戶,墻身上刻著拉古薩的商人守則:“我們禁止欺騙,當我們稱重時,上帝在一旁看著我們?!边@座宮殿現(xiàn)在是世界上最顯赫的國家檔案館之一,它的藏品中,有早至1272年的記錄,載有當時商船、貨物和旅客的資料。
登上拉古薩標志性的景觀——古城墻,它是整個地中海地區(qū)保存得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墻,建于9世紀。城墻上有炮臺、堡壘、炮塔、角樓和要塞等,組成堅固的防御體系。
當?shù)厝烁嬖V我們,杜布羅夫尼克每年都要舉行“杜布羅夫尼克之夏”戲劇節(jié),要塞內(nèi)階梯形的臺地就成了極好的舞臺。整整一個半月,每當夜幕低垂,便會上演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在這里演出莎士比亞戲劇,并非隨意附庸。莎翁曾把“拉古薩”寫入了他的多部作品中。19世紀末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直接稱此地為“亞得里亞海的明珠”。蕭伯納更是將這里直接命名為“人間天堂”。
克羅地亞在古代有個名人,名叫馬可·波羅。他出生在克羅地亞,距離此地不遠,只不過在馬可·波羅的時代,他的出生地科爾丘拉島歸威尼斯共和國管轄,游記也是用意大利語寫的,所以人們都認為他是意大利人。
現(xiàn)如今這地盤已經(jīng)不屬意大利了,克羅地亞建起了馬可·波羅博物館??赡苡捎隈R可·波羅和中國的特殊關系,該博物館對中國游客免票。
走著看著,不知不覺夜已深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暗自擔心光天化日之下的老城,是否還能保持這神秘的古樸?有一些景色,只有黑夜裹體,才能幻象叢生。
河河//摘自《巴爾干的銅鑰匙》,湖南文藝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