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瀟雨
在煙臺市蓬萊區(qū)有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鼓樓和一片蘋果園,中國最早的富士品種就是在這里得以嫁接(劉偉光/攝影)
2021年11月18日,一則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空間站的日常vlog發(fā)布。視頻中的王亞平頭頂“沖天辮”,飄在太空艙中大口啃著蘋果,搶鏡非常。而在之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蘋果”作為王亞平“吃播”的首選,接連兩次亮相艙內,讓不少網友都表示,要買幾個“亞平同款”,實現(xiàn)天地同步。
“亞平同款”究竟來自何處,早已有了答案。飛上太空,當煙臺姑娘與家鄉(xiāng)水果在太空相遇,王亞平用她“飄逸”的吃法,為煙臺蘋果“代言”,也賦予了煙臺蘋果更多的流量。自此,煙臺蘋果有了一個全新的頭銜——太空蘋果。
從枝頭到太空,從果農手中到航天員口中,煙臺蘋果究竟走了多遠?是150余年的栽培種植史,是數十代的品種更迭和技術革新。在煙臺蘋果的核心產區(qū)棲霞,從果業(yè)專家到果農,從果品加工產業(yè)到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和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的每一份子,都用技術與情懷串起了一條鄉(xiāng)村振興的產業(yè)鏈,甜蜜了蘋果,更火紅了日子。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好果。航拍海陽市綠水韻味蘋果旗艦園(劉偉光/攝影)
10月28日傍晚,結束了一整天授課內容的李寶忠,從棲霞市蘇家店鎮(zhèn)驅車回家。他是棲霞市果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的副主任,也是農業(yè)技術推廣的研究員,自1987年畢業(yè)起就開始從事蘋果研究工作。蘇家店,是他當天去到的第三個村鎮(zhèn)?!罢堤O果豐收季,開展田間課堂的頻率要高一些,行程要滿一些?!崩顚氈艺f。
除了進到老鄉(xiāng)家的果園里“望聞問切”,實地“診脈”,李寶忠也會借助多媒體在室內“開講”,講授對象即是從事蘋果種植的“新農人”。
從1871年美國傳教士將西洋蘋果引進煙臺,到1980年國家農業(yè)部從日本引進紅富士,并將煙臺棲霞作為七個試點種植單位之一,再到如今坐擁150億元品牌價值,連續(xù)13年蟬聯(lián)中國果業(yè)第一品牌,煙臺蘋果發(fā)展的大事記李寶忠了然于胸?!霸谛畔鞑ゲ槐M通暢的1956年,我們棲霞縣桃村鄉(xiāng)接官亭的一家農業(yè)合作社,就將新建果園結的第一批蘋果,寄給了毛主席品嘗?!崩顚氈艺f,“那可以算得上是煙臺蘋果頭一次‘聲名遠揚’?!?/p>
1956年,棲霞縣桃村鄉(xiāng)接官亭的一家農業(yè)合作社,將新建果園結的第一批蘋果寄給了毛主席品嘗。這是毛主席的回信(李寶忠/供圖)
今年,蘋果價格上漲,果農們比以往更有干勁兒(劉偉光/攝影)
煙臺蘋果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源于1993年新加坡客商余大中在龍口市投資建立的復發(fā)中記冷藏有限公司。公司建有現(xiàn)代化冷庫,引進分選設備,建設果品基地,大規(guī)模開展果品出口業(yè)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煙臺蘋果產業(yè)的發(fā)展。“那是咱們煙臺蘋果,也是中國蘋果首次走向國際市場。” 李寶忠介紹道。“再到后來‘走遍天下,唯有棲霞蘋果’的央視一套宣傳語,還有自2002年就開始連續(xù)舉辦的蘋果藝術節(jié),都為‘中國蘋果之都’的招牌擦亮、增色?!?/p>
優(yōu)良的品種、值得書寫的歷史,都為煙臺蘋果的品牌價值增色,但在市場上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還得是好的品種和好的品質?!霸谕七M品種改良上,我們已經從單一的富士系列發(fā)展到紅黃綠、早中晚的多品種種植。其次,配套的栽培和管理技術也不能落下,如何實現(xiàn)規(guī)?;c機械化,如何實現(xiàn)省工省力,這都是我們在推動煙臺蘋果高質量發(fā)展工作上要持續(xù)探索的?!?果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主任隋向陽表示。
而在當下,有一個讓果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特別關注的地方——棲霞市觀里鎮(zhèn),在那里,有一種通體金黃的紅富士晚于紅色果實大概兩周左右的時間,才剛剛摘袋……
“紅色果已經完成摘袋了,這些剛開始摘的黃金果是根據客商需求,糖度要達到十六七的一部分果實。”陶然家庭農場的總負責人郭建松介紹說。黃金果的糖度遠高于紅色果,“晝夜溫差是主要原因,其次就是時間的累積,它需要轉化—吸收—轉化,比如在10月15號摘的話,它可能是13的糖度,11月初就能達到17度了”。
雖然已經經營著觀里鎮(zhèn)當地規(guī)模較大且小有名氣的家庭農場,但郭建松對于春日剪枝、暑熱前套袋、秋分前摘袋、收獲后施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親力親為。當然,“我自己是干不完的,還要雇別人來幫我干。”據郭建松介紹,自家的果園共五十多畝地,收成好的年份,要套袋70萬個左右。
開展田間課堂,實地“診脈”(隋向陽/供圖)
走進棲霞,探尋太空蘋果生產基地(柳洋/供圖)
觀里鎮(zhèn)的蘋果種植歷史悠久,在郭建松的印象中,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小國光就已經相當可口了?!拔业母篙叾际欠N蘋果的,我自己也是果林專業(yè)畢業(yè)的。但對于種蘋果這件事,我只能算是半路出家。”2009年之前,郭建松在外面跑長途,搞運輸。2009年,“說情懷有點做作,但種蘋果是刻在棲霞人基因里的東西。我回來了。”
郭建松接手果園以后,最先加強的依然是品種和品質,“有適銷對路的品種是核心。表光、色澤、大小、糖度都是我們對品種優(yōu)中選優(yōu)的標準。另外,我們大幅增加了商品有機肥和農家肥的投入,在農藥方面,選擇低毒的、無殘留的,這也是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綠色環(huán)保要求嘛!”
好蘋果不愁銷路,在每年的10月中旬,整個棲霞市都會迎來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那就是蘋果交易市場的開市,觀里鎮(zhèn)自然也不例外?!斑@是我們這兒最興旺、最壯觀的時候了。走在路上,處處都是賣蘋果的,一車挨著一車,一筐挨著一筐。客商只要來到這里,我保證他能收到最滿意的蘋果!”郭建松自豪地說。
從表光、大小、糖度等各維度進行考量,選出當年的“果王”(棲霞市委宣傳部/供圖)
但交易市場上的買賣方式在“新農人”郭建松看來過于傳統(tǒng),甚至有些老舊了。他大膽地選擇與貿易公司合作,采取訂單式的銷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客商的要求去種植,去選品,點對點銷售?!霸谖铱磥?,就要讓專業(yè)的人去做專業(yè)的事兒,貿易公司的途徑和資源我們很難了解到,那還不如一心加強我們自己的品質,貿易公司賺到錢了,自然也肯多花錢買我們的蘋果啦!”郭建松爽朗地笑著。
車間內,工人按蘋果直徑進行選級包裝(欒欽程/攝影)
從枝頭到餐桌,棲霞市為果農打通了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劉偉光/攝影)
訂單的一頭是千千萬萬個像郭建松這樣勤懇樸實的果農,另一頭則是以高標準、高價格收購蘋果的企業(yè)。煙臺市中泉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深耕于果蔬深加工的企業(yè),共與棲霞當地三萬多戶種植戶建立了合作基地?!澳霉句N量最好的蘋果脆片來說,20:1的加工出成率決定了產品的售價會比鮮果更高,所以在收購蘋果時,我們給果農的收購價也會偏高于市場,當然,我們也會對原料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符合出口標準?!惫酒髣澘偙O(jiān)孫濤介紹道。
讓果農取得市場的定價權甚至溢價權,先看品質,再看銷路。在山東農圈智慧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一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項目讓電子商務真正走向農村,走進農村。
坐落于棲霞的煙臺市中泉食品有限公司擁有國際先進蘋果脆片生產線(宋林繼/攝影)
以棲霞為主題,以蘋果為特色,創(chuàng)始人柳洋詳細介紹了項目重點建設的四大體系之一——農產品供應鏈體系。開展網絡營銷活動、創(chuàng)立區(qū)域公共品牌是體系的兩大發(fā)力方向?!啊腋迹挥心恪俏覀冎鬓k的短視頻大賽,通過新媒體端口進行推廣。其次,還舉辦‘果王大賽’對‘蘋果王’進行拍賣,促進棲霞蘋果的高質量發(fā)展。”柳洋說?!芭c此同時,我們也乘電商的東風,將我們的蘋果推進了央視和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借王亞平的熱度,做起了太空蘋果示范種植基地,進一步推廣、包裝、升級我們的產品。
山東農圈智慧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建立健全公共服務培訓體系,為入門級和中高級電商農戶進行培訓(柳洋/供圖)
在創(chuàng)立區(qū)域公共品牌上,山東農圈提出將棲霞蘋果手造化?!爱數氐氖衷旃そ嘲巡菥幊商O果的形狀,并在內心賦予了艾草的元素。這樣的一個手造蘋果代表了四個文化——手造文化、非遺文化以及棲霞特有的蘋果文化和艾草文化?!蓖晟铺O果供應鏈體系,增加品牌附加值,提高品牌競爭力,是棲霞蘋果新的發(fā)力方向。
不僅如此,項目還建設了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為剛接觸電商的農戶免費提供辦公區(qū)域和辦公設施;公共服務培訓體系,為入門級和中高級電商農戶進行培訓;還有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徹底解決末端配送問題,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后一公里”。
果園里的直播間(王鑫/攝影)
在蓬萊區(qū)嘉桐酒莊,起泡果酒的基酒完全由水果發(fā)酵而來(劉偉光/攝影)
煙臺現(xiàn)代果業(yè)科學研究院示范園區(qū)(王鑫/攝影)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柳洋坦言有個別銷售渠道還是被阻斷了,這也使得他以及整個團隊開始思索產品的新出路?!白罱?,我們在努力與山東高速對接,讓蘋果走進服務區(qū),下一個目標就將是景區(qū)。打破傳統(tǒng)的銷售方式,拓寬零售渠道,增加集采渠道,以零售帶動集采,線上線下齊發(fā)力才能讓公司,讓棲霞蘋果走得更遠。”
福到蘋果到(欒欽程/攝影)
招遠市畢郭鎮(zhèn),晝夜不休的蘋果交易市場(楊宗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