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盟 山東高速萊鋼綠建發(fā)展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在建設環(huán)節(jié)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環(huán)境污染,而且還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這就要求在實際的建設施工中引入綠色節(jié)能理念,明確各項綠色節(jié)能施工要點,以此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將建筑施工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與能源或資源浪費降至最低。
編制詳細的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并繪制現場的總平面布置圖及開挖圖,明確具體的開挖路線、順序、范圍、底板標高與降水方案。土工開挖以機械開挖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配合,但清底必須由人工完成?,F場開挖人員應嚴格控制開挖的深度與力量,避免超挖現象的發(fā)生。
在開挖時,需在基坑施工周圍設置標高控制樁,以便于控制開挖深度。開挖產生的土體需覆蓋苫布,避免風吹產生揚塵。所有運輸車輛經系統(tǒng)的檢驗確認合格后還應做好覆蓋,同時定期清洗,防止造成污染。在施工現場的運送道路應借助灑水車適當灑水,以免由于大型車輛運行產生揚塵,道路灑水以雨水或原水為宜,不宜直接使用自來水[1]。
土石方回填施工建議使用原土進行,并使用能耗低、污染小的壓路機,在回填開始前,應對基礎和各類地下設施進行嚴格的隱蔽驗收,并將基坑或基槽中存在的雜物清理干凈,以免對回填施工造成影響。每完成一層回填和壓實,都要組織專業(yè)人員實施取樣測試,只有經測試符合標準要求后,才能開始下一層回填施工。在回填土施工中,安裝專業(yè)人員需要和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及時發(fā)現并處理地下存在的設備及管道,避免二次開挖,對回填土質量造成影響或引起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在模板選擇時應嚴格遵循以下原則:保證混凝土澆筑成型后的外觀質量、盡量增加周轉使用次數和減少材料消耗。在基礎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木模,其周轉使用次數為2~3次;所有模板正式使用前都要均勻涂刷一層隔離劑,所用隔離劑以環(huán)保型產品為宜,為避免對土壤造成污染,需在模板的臨時堆放場地表面鋪設一層彩條布,以免在涂刷脫模劑時發(fā)生流淌或遺灑污染土壤。準備周轉使用時,需將在涂刷脫模劑之前,將模板表面附著的混凝土全部清理,當發(fā)現局部損壞時應立即修理,經檢查無誤后才可周轉使用,廢舊的模板應集中堆放,并及時做統(tǒng)一處理。
在模板安裝過程中,安裝位置必須準確無誤,并在模板的底部設置海綿條,以防止漏漿現象的發(fā)生,因方木的周轉使用次數相對較少,而腳手管通??梢远啻沃苻D使用,所以基礎模板應在設置方木的基礎上,采用腳手管和對拉螺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加固。在澆筑施工開始后,應安排專人予以模板看護,并隨時檢查與處理施工時模板產生的問題[2]。
模板拆除過程中應避免澆筑完成的混凝土的表面與棱角遭到破壞,拆除必須在混凝土強度切實滿足設計要求后進行,如果梁板拆模強度設計沒有提出明確達到要求,則應按照規(guī)范的要求實施。在拆模的過程中注意不可拋扔,同時要做到輕拆輕放,準備周轉使用的模板,需對其海綿條進行清洗,然后均勻刷油,堆放在指定地點,現場作業(yè)人員隨時檢查模板上是否存在已經干硬的砂漿,若存在,應及時用扁鏟將其清除,并將鏟下的砂漿及時運輸到垃圾堆放處,不可直接在現場大量堆放,以免造成污染。已經不用與損壞的模板,應立即送回到指定的倉庫進行保管和處理[3]。
在鋼筋進場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批次做好檢查與驗收,每個批次都應由同一廠家、規(guī)格、牌號、爐號及交貨狀態(tài)的鋼筋構成,先在每批次鋼筋中隨機抽取總量的5%實施外觀檢查,確認鋼筋表面是否裂紋與折疊,是否保持平直與潔凈,不能存在損傷、油污、銹蝕及麻面。經外觀檢查確認合格后,按照規(guī)格將鋼筋堆放于設計指定的地點,然后組織試驗人員開始取樣復驗,經復驗確認合格后,即可在施工中正常使用,使用鋼筋要做好臺賬。檢驗未通過的鋼筋應立即清理出場,并安排專人進行相關記錄。
施工現場的加工廠應盡可能設置在與辦公區(qū)、生活區(qū)相距較遠的地方,并應使用混凝土做好硬化,設置一定排水坡度,確保排水保持流暢。施工現場按照計劃提前向加工廠提供放樣單,加工廠嚴格按照放樣單對鋼筋進行集中加工,以免產生大量廢料,造成浪費。對于加工完成的鋼筋,需按照不同的規(guī)格、品種與具體使用部位進行堆放,保證堆放有序,同時做好標識,以便施工時能夠順利取用,不同品種的鋼筋不可混放。加工廠還需增設隔音棚,并為鋼筋的運輸車輛加裝消音裝置,在車底鋪設具有減震和緩沖功能的材料,以免運輸時產生太大的振動與噪聲。將鋼筋運輸到施工現場后,應盡快安裝,暫時無法安裝到位的鋼筋,禁止運輸到現場長時間堆放,否則將占用大量土地資源[4]。
為了嚴格有效地控制鋼筋之間的間隔距離與數量,需在鋼筋綁扎開始前于墊層表面將主筋的分布線準確彈出,并經校核確認無誤后,即可開始鋼筋綁扎。在鋼筋綁扎正式開始前,還應該檢查鋼筋的表面,要求不能存在油污與銹跡。綁扎完成的鋼筋應做好保護,人員不可踩踏,也不可沾染油污,確保鋼筋所處位置準確無誤。
以工程的實際進展情況為依據,對各類原材料嚴格按照計劃有序組織進場,同時組織專業(yè)試驗人員做好取樣復驗,沒有復驗或復驗結果不滿足要求的原材料都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混凝土在攪拌站中集中生產拌制,在攪拌站中堆放的砂石料,需按照粗細骨料規(guī)格做好分類,并設置好標識牌。集料堆放場地應提前做好硬化與排水,并在周圍設置圍擋,避免產生揚塵。在混凝土攪拌開始前,要檢查各類機具設備,并根據施工要求,加裝性能可靠的消音裝置,噪聲嚴重超標的機具設備不可在施工中使用。
當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混凝土攪拌時,其持續(xù)攪拌時間應達到60s以上,如果在混凝土中摻加了外加劑,則攪拌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安排專業(yè)試驗人員經常檢查混凝土坍落度,以此為依據控制攪拌過程中的用水量,在滿足可泵性及和易性等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小混凝土自身坍落度,這樣可以減少拌和用水。定期巡視攪拌倉和進出料口,確定是否封閉嚴密,避免拌合物干料產生外泄,造成揚塵污染?;炷吝\輸以汽車泵泵送形式為宜,泵送開始前應先用水將泵管潤濕,然后通入成分和待泵送混凝土完全一致的水泥砂漿,之后才能正式泵送。對于處在澆筑施工地點的作業(yè)人員而言,要注意防止?jié)櫣苁褂玫那逅蜕皾{進入模板體系中?;炷帘盟驼介_始后,應觀察儀表及各部位實際工作狀態(tài),防止產生堵塞等問題。泵車使用完畢后做好清洗,產生的污水集中排放至指定的沉淀池當中,不可在現場直接漫流,造成污染。
混凝土澆筑施工開始前,應將模板體系中存在的各類雜物清理干凈,在澆筑過程中應經常檢查之前設置完成的部件,如模板和鋼筋等,如果發(fā)現產生變形或移位,應立即停止?jié)仓┕?,并對已經完成澆筑的部分在混凝土達到初凝之前做好修整。
混凝土的振搗應使用環(huán)保且噪聲較低的插入式振搗棒完成,施工中做到快插與慢拔,確保振搗可以將混凝土中存在的空氣完全排除,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在操作過程中要防止空振,對振搗棒插入點的布置應達到均勻有序,間隔距離按照500mm控制,各點位的持續(xù)振搗時間按照20s控制,以混凝土液面停止下降且表面產生浮漿為準。除了不能漏振,還要防止過振。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在達到初凝后立即覆蓋塑料薄膜,并隨時灑水實施養(yǎng)護,其間確保塑料薄膜中始終存在凝結水,混凝土養(yǎng)護時使用的水以中水為宜,同時養(yǎng)護時使用的塑料薄膜應能實現重復使用。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熱源,對此,為減少能源消耗,應使用摻有抗凍外加劑的混凝土,并加強覆蓋保溫,以此實現綜合蓄熱。對于大體積混凝土,需要在做好溫度控制的同時加強保濕養(yǎng)護,防止混凝土的表面產生細微的裂縫。
(1)在砌筑施工開始前應先做好灑水潤濕處理,注意灑水數量不能過多,以免造成泥濘,而灑水數量也不能太少,否則將產生揚塵。在砂漿配制與砌體潤濕過程中使用的水,以沉淀處理后的再生水為宜,也可使用施工時的降水、收集到的雨水或河水。
(2)砂漿正式使用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遺撒,當遇到惡劣天氣條件時應妥善保管,以免遭到雨水的沖刷,導致現場被污染[5]。
(3)在室外進行砌筑施工時,如遇降雨,應立即停工,同時用塑料薄膜對完成砌筑的部分進行覆蓋,防止雨水沖刷造成污染或材料損耗。
(4)施工現場應優(yōu)先選擇強制式攪拌機和噪聲較低的機電設備,并加強日常維護與保養(yǎng)。攪拌機等容易產生較大噪聲的機具設備,盡量在封閉空間內使用,同時施工場地應做好硬化處理,以便于防塵的防污。
(5)對現場施工使用的砂漿和原材料加強保管,條件允許時建議采用封閉存放的方法,只有在可保證露天存放不會對材料造成不利影響時才能露天存放,但在現場要配備齊全的覆蓋設施。
(6)加強對廢舊砌塊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明確規(guī)定可回收再利用的規(guī)格,對處在規(guī)格范圍內的所有廢舊砌塊材料實施統(tǒng)一回收、分類及二次利用,以此減少材料的消耗和廢棄,避免造成污染和土地或運輸資源的占用。
(1)墻面鋪磚前,應將墻面上的油污、積灰與浮漿等全部清理干凈。
(2)飾面磚鋪貼前做好材料預選,剔除不能滿足要求的面磚,并將滿足要求的面磚的背面擦拭干凈,若使用釉面瓷磚,需將其放入水中連續(xù)浸泡至少2h,直到不再產生氣泡,之后將其取出自然晾干備用。
(3)在進行水泥砂漿找平和在墻體上進行打毛時,都需要在施工面的下部鋪設一層塑料布,并要求相關作業(yè)人員戴好口罩。
(4)在地板磚與吊頂施工開始前,應做好相應的排版設計,拼接寬度應保持一致,做好統(tǒng)籌考慮,防止出現非整磚,如果無法避免,則其寬度應達到磚寬的1/2以上,并保證鋪貼的對稱性。
(5)對于吊頂上部鐵件,應加強防腐處理。除了空調系統(tǒng)的管網和閥門要做好防腐保溫處理,對于吊頂上部設置的閥門及管道,無論設計是否提出要求,也要進行適當的防腐保溫處理,以免夏季空調產生冷凝水結露將吊頂破壞。
(6)踏步面應保持平整,且寬度應相同和均勻,兩個相鄰的臺階,其高度差不能超過6mm,臺階表面設置清晰、順直且牢固的防滑條。
(7)踏步及休息平臺梯井側采用同材質踏步面磚做擋水沿,擋水沿順直。扶手在轉角處彎圓,大小管連接時將小管放樣剖口,焊縫打磨光滑。
(8)每個孔洞周圍的欄桿都要在其下方設置高度達到120mm以上的擋水沿,若采用鋼制平臺,應采用厚度達到3mm以上的鋼制踢腳板,且上口直線度按照不超過2mm嚴格控制,此外,還需將上沿磨光,不能存在毛刺。
(9)壓型鋼板施工前做好檢查工作,確定結構安裝能否達到相關要求。
(10)在涂料涂刷開始前,應先做好環(huán)境清理,以免施工中產生揚塵污染對涂飾質量造成影響。在涂飾結束后,應加強成品保護,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11)對于屋面上容易產生滲漏問題的部位,如天溝、檐溝和檐口等,必須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視,并嚴格落實各項相關策劃。
(12)門窗部分要做好成本保護,外門窗安裝需要和外墻面裝修保持同步,并采取有效的遮陽措施,對于門窗周圍存在的縫隙,需使用具有憎水性的保溫材料進行填充。
(13)在對屋面的防水基層進行清理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產生,當采用熱熔法開展防水層施工時,要避免燃料泄漏,同時控制好易燃品儲存場地和施工現場之間的距離。在高溫環(huán)境或完全封閉的環(huán)境下開展施工時,還要加強通風。在防水施工時產生的卷材等余料,應及時進行回收和處理,以免造成浪費。
(14)采用外保溫措施的屋頂與墻面,不可進行鉆孔與焊接。若必須施工,則應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與保護措施,同時要在施工結束后對直接外露的保溫材料實施防護。
綜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難免造成一定程度的環(huán)境污染及能源浪費,對此,以上分析并總結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主要環(huán)節(jié)的綠色節(jié)能施工方法及要點,旨在為更多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實現綠色節(jié)能的目標提供可靠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