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防霧鍍膜應用于太陽能板、擋風玻璃、顯示器或在潮濕環(huán)境下使用的鏡頭等,但市場上的防霧化劑水洗后無法維持防霧效果,也不具備抗菌能力,須反復、定期涂覆及維護。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發(fā)的雙層二氧化硅-二氧化鈦耐用薄鍍膜通過2個步驟實現(xiàn)涂覆,可更好地控制厚度、結構及質量。首先,塑料表面用氧等離子體處理,再通過脈沖激光沉積將雙層薄鍍膜沉積在塑料表面上,激光束則聚焦表面,使鍍膜材料汽化,以達到所需的厚度。涂覆過程達1 h。水蒸氣在物體表面凝結成水滴時即產生霧化,鍍膜的防霧性能是以凝結水滴擴散至不妨礙視覺的均勻薄膜的速度來衡量。在對新型鍍膜實驗時發(fā)現(xiàn),數(shù)碼快速幀成像結果顯示,水滴在93 ms內即擴散,這一數(shù)值小于人眼平均眨眼100 ms的持續(xù)時間。另外,新型鍍膜抗反光,可見光穿透率高達89%,適合用于眼鏡鏡片。這項研究成果發(fā)表在《應用表面科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