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鐵軍 溫州中億建設有限公司
開展支護施工時,要準確比選支護方案,確保支護效果。在基坑特殊位置添加排樁支護,維持整體支護結構的平穩(wěn)性。加強工藝控制,規(guī)范開展支護施工,并排查不利因素,以保證支護效果。在支護完工時,要進行支護監(jiān)測,獲取支護實況,確保支護方案無異常,發(fā)揮支護工藝的施工價值。
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是當前高層、超高層等大型建筑工程常用的一項深基坑處理技術。大型建筑工程基坑開挖過程中,其深度會持續(xù)增加,而隨著基坑深度的不斷增加,基坑所處地質條件將會越來越差,若遇地下水區(qū)段,還會出現(xiàn)滲水等惡劣施工環(huán)境,導致基坑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施工安全受到威脅。
為了確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必須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深基坑支護技術能夠發(fā)揮有效的保障作用,可有效避免基坑周邊出現(xiàn)的土方坍塌、土層滲漏等一系列問題,使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升[1]。
該技術主要是由混凝土、土體以及土釘?shù)炔糠謽嫵?,土釘墻支護施工技術不僅能夠對上層土壓力發(fā)揮一定的抵制作用,而且還能有效提升邊坡穩(wěn)定性,從而保證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并且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設備柔韌性強、造價低等特點,所以在當前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得以普遍應用[2]。
顧名思義,錨桿支護施工技術采用的施工工具主要是錨桿,施工人員應先將錨桿一端插入巖土中間位置,另一端連接支護結構,同時施加一定預應力,使巖土中每一種力均能夠實現(xiàn)平衡,從而保證施工穩(wěn)定性。此外,該技術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深基坑中均可以廣泛應用[3]。
該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發(fā)揮良好的擋土作用,通常來講,在對地下連續(xù)墻溝槽進行挖掘時,與地表靠近的土層均不具備穩(wěn)定性,容易發(fā)生坍塌問題,這種情況下,采取地下連續(xù)墻支護便能夠發(fā)揮有效的擋土作用;地下連續(xù)墻還可當作測量基準對溝槽位置進行規(guī)定,同時,連續(xù)墻也可支承挖槽軌道。此外,地下連續(xù)墻還能夠避免漏漿問題。
該技術主要是通過鋼管擠土、機械鉆孔或者是人力挖掘等方式,在地基土上成孔,并在樁孔內放置鋼筋籠,然后向其中灌注混凝土,從而形成灌注樁。這種技術對成孔的要求比較高,不僅要保證樁孔的距離,而且還要保證成孔不會出現(xiàn)偏斜,只有保證樁孔的質量,才能夠有效保障施工質量[4]。
所謂深基坑是指基坑開挖深度≥5m,或者是深度<5m,但基坑所處地質條件以及周邊環(huán)境比較復雜的一類工程。大多數(shù)出現(xiàn)于高層、超高層、地下停車庫等大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指的是為了確保地下結構施工和深基坑周圍環(huán)境的安全性,特選擇支擋、保護以及加固等技術措施,以此保證施工安全。深基坑支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遞增性。深基坑支護的遞增性主要體現(xiàn)在深度方面和施工環(huán)境方面。從深度方面來講,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發(fā)展,工程施工技術也隨之發(fā)展,深基坑支護的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使得深基坑的深度在持續(xù)增加;從施工環(huán)境方面來講,隨著基坑深度不斷增加,所面臨的地下施工環(huán)境會越來越復雜,導致深基坑設計及施工難度會越來越大。
(2)靈活性。深基坑支護施工同其他項目相比而言,具有更強的靈活性,該技術能夠將地下資源充分利用,有利于緩解現(xiàn)階段我國土地資源不足的情況,同時,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多種多樣,可滿足不同施工環(huán)境的要求,在技術應用方面可選擇性較強,并且各類支護技術可搭配應用,所以具有較強的靈活性[5]。(3)施工難度較大。深基坑支護施工既受到地下施工環(huán)境所影響,又受到地上因素影響,由于地下施工環(huán)境非常復雜,且涉及分布復雜的地下管道,導致深基坑施工容易受到影響,并增加施工難度,甚至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同時,地面壓力、路面承載力等地上因素會造成施工質量和安全均受到影響,從而提升了施工難度。
根據(jù)深基坑支護常用的施工技術來看,其種類較多,并且各種支護施工技術均有各自的特點和優(yōu)勢,在開展實際工程中,還需要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適當選擇有效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從而保證實際工程的質量。
國內某工程項目總占地面積達到24712m2,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一幢22 層的主樓以及1 幢4 層裙樓,該主樓地下室共有3 層,地下室底板的標高達到-14.2m,地坪標高達到-0.6m。該工程深基坑開挖操作順序為先深后淺,工程施工主要為機械施工,人工操作作為輔助施工,考慮該深基坑工程在穩(wěn)定性方面有著一定的要求,所以采取鉆孔灌注樁聯(lián)合土釘墻支護施工技術,從而形成支護結構體系,使深基坑穩(wěn)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4.2.1 前期施工準備
該工程在實施鉆孔灌注樁支護技術前,必須制定技術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施工現(xiàn)場的清理工作、平臺搭設工作、埋設鋼護筒以及測量放樣等。在施工前應該保證施工現(xiàn)場不出現(xiàn)任何雜物,保證地基平穩(wěn)、潔凈,若遇軟地基則需要采取換填法進行換填處理,然后將換填土推平壓實;平臺搭設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開展,保證平臺可承受施工時出現(xiàn)的任何荷載;埋設鋼護筒應該依據(jù)樁徑對護筒的內徑進行控制。
該工程中,鋼護筒埋深達到2m,護筒頂部超地面水平線30cm;測量放樣主要是依據(jù)設計圖紙開展護筒樁位放樣,該工程經(jīng)放樣后,開展挖坑工作,坑的直徑均在護筒直徑之上(該工程護筒直徑為40cm),挖坑完成后便開始吊裝工作,吊裝時需要注意盡量使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出現(xiàn)的偏差減小,一般應在3cm之內,并且保證傾斜度在1%,以確保護筒穩(wěn)定。
4.2.2 旋挖鉆施工
選擇適當?shù)你@機并對其檢查,保證鉆機工作正常。取鉆機實際位置,在其周圍灑白灰線,并使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后需要按照施工需求調整鉆頭位置,保證鉆頭中心能夠與樁位中心相對應,并保證桅桿以及鉆桿垂直度與要求相符。鉆進時保持階段性,并按照先慢后快的鉆進原則進行,該工程慢速推進時,單次進尺量達到45cm,待進尺寸為5m,整個鉆進過程并未出現(xiàn)異常問題,之后對進尺量加大[6],達到了80cm。
在鉆進時應該對鉆進出現(xiàn)的濾渣及時清理干凈,還要對地層特點加以關注,若地層出現(xiàn)變化,應該在變化位置打撈渣樣,并確定和記錄其地質類型,然后對比檢定結果和地質剖面圖之間的差異,同時還需對鉆渣編號保管。隨著鉆深不斷增加,當鉆深與設計要求相符后需要檢查鉆孔質量,檢查的主要項目包括鉆孔孔徑、孔位以及孔深等指標,如果這些指標與設計相符,則需要清理孔底出現(xiàn)的鉆渣,要保證孔底鉆渣清理程度達到要求范圍方可開展混凝土澆筑作業(yè)。
4.2.3 檢孔與清孔
檢孔操作主要是通過測繩以及檢孔器,當所有檢測項目均能夠達到標準之后,需要將旋挖鉆機移走,然后開展清孔工作[7]。
4.2.4 鋼筋籠吊裝施工
該工程開展鋼筋籠吊裝施工,主要是采取雙吊點吊裝施工完成的,在施工時要根據(jù)對稱原則施工,兩個吊點中第一個處于鋼架上方位置,并配套主鉤,而另一個吊點則應該設定于鋼架長度1/2~1/3 之間。起吊時應該按照順序進行,先將第一個吊點提起,將鋼架向上適度提升,之后同另一個吊點同步完成吊裝。然后需要對鋼架位置進行觀察,如果鋼架與地面發(fā)生脫離,則應該將第一個吊點向上持續(xù)提升,并將另一個吊點緩速放松,使鋼架同地面之間保持垂直,垂直關系達成后應暫停吊裝。之后將第二個吊點解除,檢查吊裝狀態(tài)下的鋼架,觀察其順直程度,如果出現(xiàn)彎曲情況,則應該立即對其調整,調整后便進入鋼架入孔環(huán)節(jié)。鋼架入孔時,應該在剛剛接觸樁孔時特別注意,需要將鋼架扶正才能夠緩慢下降,應避免與孔壁碰撞,伴隨鋼架緩慢下放,應該在第二個吊點周圍設置加強箍,使鋼架與孔口接近時起到支承作用,從而保證鋼架穩(wěn)定下放。鋼架穩(wěn)定后,需要將支承裝置及時取出,然后緩慢地將鋼架下放,使之達到設計位置。
此外,還需要對鋼筋籠的中心位置進行確定,可在其上方拉十字線,鋼筋籠定位過程中必須保證鋼筋籠中心線與樁孔中心線之間重合,并在已完成定位的鋼架頂?shù)跞Φ南路旁O置兩根工字鋼,兩根工字鋼的位置關系為平行關系,然后在護筒的外側部位加設兩根平行的枕木,使鋼架得以支托于枕木之上,從而保證鋼架的穩(wěn)定性。
4.2.5 混凝土澆筑
鋼筋籠安裝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取尺寸大小適當?shù)拇?,并將其安置就位,通過使用串筒完成普通混凝土的澆筑施工,若澆筑高度大于3m的情況下使用該串筒,并保證串筒底部位置要與孔底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在2m之內?;炷翝仓氨仨氃O計配合比,在保證配合比材料質量達標的情況下,還要進行坍落度試驗,保證坍落度能夠控制在13cm~17cm,該工程開展坍落度試驗結果為15.6cm。
在正式開展混凝土澆筑之前,應該先檢測孔底積水量,需低于5cm,在保證澆筑質量不受任何影響的情況下,應盡量加速澆筑,要保證混凝土澆筑時對孔壁產生的壓力低于滲水壓力,從而有效避免出現(xiàn)地下水滲孔問題,在混凝土澆筑時要保證混凝土持續(xù)供應,按照“隨拌隨用”的原則協(xié)調生產與供應。在此過程中還要進行振搗,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密實度,澆筑操作需一次到位,與樁頂?shù)脑O計高程相對比,實際澆筑量應該比之高50cm左右,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可將樁頂出現(xiàn)的浮漿鑿除,從而達到樁頂高程設計標準。
4.3.1 制作土釘墻
在該工程項目中,制作土釘墻需要按照如下標準和操作進行。
(1)選用規(guī)格為Φ48mm×3.2mm的鋼管作為土釘墻施工材料,保證鋼管筒邊坡之間為垂直關系,按照梅花形完成土釘布置,應保證土釘?shù)乃介g距達到1.5m。
(2)該工程選用的坡面網(wǎng)筋材料為Φ8mm 圓鋼,其間距為200mm×200mm。
(3)制備C20 細石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泥∶石子∶砂=1∶2∶2,并開展混凝土噴射,保證噴射厚度達到100mm,形成土釘墻面層,并對面層進行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為1周,保證面層混凝土所處濕度環(huán)境及溫度環(huán)境合理,從而使混凝土面層有效成型。
(4)對鋼管進行加工過程中,應該保證其端部呈尖錐形,該工程注漿所用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55,全程注漿壓力達到了0.7MPa,當鋼管外口出現(xiàn)返漿的情況下完成單管注漿。
4.3.2 施工技術要點
該工程土釘墻施工和過程中還需遵從以下施工技術要點,從而保證施工質量得到提升。
(1)在土方開挖時應該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重視坡度控制,保證坡面不平整度在±20mm之內。
(2)土方開挖與土釘墻施工可同步開展,土方開挖段的長度應該控制在15m~20m 之間,并且還要與土釘?shù)拇怪遍g距相互匹配,不要出現(xiàn)超挖情況,將單層超挖量控制在500m之內。
(3)成孔后需保證孔位誤差在100mm之內,并對注漿管進行設置,在注漿時,若出現(xiàn)注漿不飽滿,應進行二次補漿。
(4)鋼筋網(wǎng)片應該與坡面之間留有適當距離,還要在鋼筋網(wǎng)盤上設置加強筋,使之焊接后能夠與土釘實現(xiàn)穩(wěn)定連接。
(5)混凝土噴射之前,必須嚴格依照配合比對所用材料進行選用,并且還要對材料混合攪拌充分,將配制好的混凝土及時噴射,且噴射面層的厚度還要與要求相符,不要出現(xiàn)鋼筋外露,坡面土釘墻完成施工之后,還要進行強度實測,使強度值達到70%的設計值。
(6)在坡面出現(xiàn)滲流的情況下,應該加設導流管,為了增強排水效果,應該分別在基坑底部和頂部位置設置排水溝,以避免水害。
(7)施工時,如果巖土層特性不同于勘測結果,則應該由專業(yè)人員進行分析,并適當調整施工方案,同時還要進行可行性分析。
(8)基坑開挖過程中應該及時支護,并設置淺層排水管,在排水管管頂上面部位300mm左右位置設置泄水孔,管材選用Φ50mmPVC,管長大概為500mm,同時還要設置2mm~5mm濾網(wǎng)。
當前的工程項目中,基坑開挖深度越來越大,給施工和基坑的支護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了確保工程安全,必須采取合理的開挖和支護措施,以確保其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深基坑事故頻發(fā),給社會、經(jīng)濟帶來了嚴重的損失,本文結合工程實際,主要分析了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