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黑龍江·馬春遠(yuǎn)
前往雪鄉(xiāng)
自制的飛蠅鉤
北極茴魚,鮭形目茴魚科,俗名板撐子、金鯽魚、花翅子,國內(nèi)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嫩江上游,牡丹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流域。北極茴魚為冷水底層魚,主要生活在沙底的清澈山溪中,以水中昆蟲及軟體動物為食。由于數(shù)量銳減,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hù)野生動物。
北極茴魚的魚鰭上生有漂亮的花斑,魚體長,側(cè)扁,口裂斜,上下顎各有一行牙齒。背鰭高大,上緣圓凸,脂鰭很小,尾鰭深叉形。背部深紫色,體側(cè)淡黃色。北極茴魚屬于山澗溪流棲居的魚類,游動范圍較小,長年不入大江和湖泊。夏季活動于水草繁茂、昆蟲眾多、水質(zhì)清澈、水流較急的溪流中,冬季即在山溪深水處越冬,仍不停食。每年有兩次洄游——短距離的生殖、適溫及索餌的春季洄游和躲避干旱、冰凍的秋季洄游。
我野釣半生,獲魚無數(shù),卻不曾釣過北極茴,真乃憾事。
說來也巧,某次我在南宮水庫野釣時,釣友呂林魚餌用盡,向我求討,我傾囊相助。他魚獲陡增,興高采烈地邀請我去他家鄉(xiāng)釣魚,最有吸引力的就是,有可能釣到北極茴,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啊!
8月14日,風(fēng)和日麗,秋高氣爽,我和春江驅(qū)車前往呂林的家鄉(xiāng)——黑龍江雪鄉(xiāng)。雪鄉(xiāng)位于牡丹江海林市長汀鎮(zhèn),隸屬大海林林業(yè)局,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東麓,素有林海雪原之稱,每年雪期長達(dá)七個月,積雪厚度2米左右。這一切,為北極茴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自然生存條件。
行程百公里,7點到達(dá)長汀鎮(zhèn)。呂林已召集了七八個野釣高手,組成了一支摩托隊,正在鎮(zhèn)政府門口迎接我們。
在崎嶇的山路上,我們向雪鄉(xiāng)進(jìn)發(fā)。山中“活地圖”老郭開路,老焦、老湯、老張等緊隨其后,呂林押后。
十幾公里后,路邊出現(xiàn)了一條布滿石頭的河流——海浪河。
海浪河發(fā)源于海林市境內(nèi)西南部張廣才嶺,大禿頂山一帶,由18條小河匯成,全長201.5公里,河寬50~125米,水深1~3米,河水清澈見底。據(jù)說,早年間這條河魚類資源豐富,有哲羅鮭、細(xì)鱗鮭、北極茴魚、雅羅等許多名貴魚種。大的哲羅鮭有幾十斤,細(xì)鱗鮭也有七八斤的,呂林十幾歲時,一天下來可以釣幾十斤北極茴??墒且虮Wo(hù)不當(dāng),電魚者頻現(xiàn),這些珍稀魚種已瀕臨絕跡。
海浪河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一片平坦的石灘,那里大大小小的石頭都被山水沖刷得圓滑無棱。達(dá)到目的地后,我們分成三組,呂林、老郭和老湯去下游,老張和老焦去上游,我和春江沒帶水褲,只能留守。
釣手們開始拴鉤,我發(fā)現(xiàn)他們所用的釣組很不尋常。3.6米的竿子輕、細(xì)、硬、挺,釣線均為淺綠色,長度是釣竿的兩倍多,既沒有鉛墜,也沒有魚標(biāo),只拴著一個2厘米長的自制毛鉤——一種特殊的長柄鉤,粘動物的毛發(fā)或飛鳥的羽毛。毛鉤有各種不同的形狀,飛蛾、蒼蠅、蚊蟲、蜜蜂,等等,十分逼真,令我大開眼界。我不明白為何釣線都是淺綠色的,老郭道出了原因:一是北極茴魚對綠色有親近感,拋投時不會受到驚嚇,二是綠色在清澈見底的水中比較醒目,便于釣者掌握毛鉤在水下的方向以及北極茴咬餌的釣點。
真是活到老學(xué)到老,我見過的各種野釣法不可勝數(shù),這種新奇方法還是第一次見。
釣手們換上水褲,背上雙肩包,頭戴草帽,手拿釣竿,下到齊腰身的河水中,每人腰間掛一個網(wǎng)兜,一半沒入水中。因北極茴魚出水很快就會死亡,裝入網(wǎng)兜,在水中漂來漂去,可以保持鮮活。
釣手們選擇急流、深灣、大石頭下作為釣點,不停地拋投。綠色的釣線在空中飛舞,有點像電影《大河戀》展示的釣法,只是線組沒有那么長,動作幅度沒有那么大。兩組釣手向著不同的方向,邊走邊釣,漸漸遠(yuǎn)去。
我和春江有些束手無策,既沒有準(zhǔn)備輕便的細(xì)竿,也沒有漂亮逼真的毛鉤,更沒有那種嫻熟的拋投技術(shù)。我倆只好拿出路亞竿,掛上亮片,把希望寄托于細(xì)鱗鮭。我倆拉開距離,各自選好釣點,有模有樣地拋投起來。雪鄉(xiāng)的河水真涼?。√焐系奶枙竦妙^冒汗,水靴中的腳卻被凍得沒有知覺。我倆趕忙跑到岸上,脫下靴子站到滾燙的石頭上,好一陣才緩過勁兒來。
正當(dāng)我倆穿上靴子準(zhǔn)備再戰(zhàn)時,遠(yuǎn)處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呂林從下游河灣處釣到了第一條北極茴,他高興地喊:“快過來,釣到了,釣到了。”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網(wǎng)兜,神秘的北極茴魚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兩步之外,我已清楚地看到那條銀白色的魚在網(wǎng)兜中游來轉(zhuǎn)去。
呂林吩咐道:“拿個礦泉水瓶裝河水,澆在有洼的石頭上。”我立刻照辦。
他這才小心翼翼地把網(wǎng)兜里的魚輕輕倒在石頭上,并讓我不停地澆水,讓春江拿著草帽遮住太陽。
我們仔細(xì)地欣賞起這條北極茴,它有25厘米長,最寬處有6厘米,銀白色的鱗片中摻雜藍(lán)、黑、黃三種顏色的斑點,腹部有兩道金色的鱗片,背鰭有紅色的斑點,尾鰭深紅色,呈寬剪叉形。
我想伸手摸一摸它,卻被呂林制止:它在冷水中生活,用手摸它,無異于有人在拿火炭燙你的手。我趕忙縮手,迅速拍了幾張照片后,呂林先用青草圍住它,再將它輕輕拿起,然后迅速放回水中。它搖頭擺尾,躍入激流,打了個撲騰,消失在冰冷的海浪河中。
我和春江感嘆著不虛此行,并勉勵對方繼續(xù)努力,看誰先釣到目標(biāo)魚。他選擇了上游的開闊水面,拋竿無障礙,收竿不掛底,但那兒不是目標(biāo)魚喜好之地。我選擇了下游的急流,河水在好多大塊的石頭縫隙中噴涌而出,形成1米多高的落差,北極茴魚喜歡在大石下的激流中覓食游弋。
我換上一個最小的帶尾毛的旋轉(zhuǎn)亮片,站在河中的一塊石頭上,不停地在激流中拋來拋去,希望能被目標(biāo)魚青睞。
3.2.5 樣品穩(wěn)定性 取注射用硫酸核糖霉素適量,按“2.4.3”項下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項下方法,同“3.1.5”方案考察樣品穩(wěn)定性,結(jié)果硫酸鹽含量的RSD為0.2%,說明供試品溶液在該實驗條件下穩(wěn)定性良好。
突然,春江的呼喊聲從遠(yuǎn)處傳來:“中了,中了?!彼龘u輪往回拉,從竿梢的彎度可以判斷出不是大魚,也許是北極茴。我趕忙蹚水奔過去,是一條筷子長的紅尾。
我回到原來的位置繼續(xù)拋投,堅信后來者居上。拋投到第三下,竿梢猛地抖動兩下,我往上一挑,迅速收線,心里激動,這要是一條北極茴,無疑給我的野釣生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小心翼翼地?fù)u輪,是一條銀白色的魚,它還在掙扎。拎到面前一看,竟然是一條馬口,我大失所望。我正要摘鉤,又傳來春江的聲音:“不好啦,快來人??!”我轉(zhuǎn)身望去,他正倉皇失措地往岸上跑,只見寬闊的河面上,一道“人”字浪在不斷擴(kuò)展,浪尖上赫然是個半尺高的蛇頭,原來是一條蛇在向春江游去。
我趕忙上岸,撿起幾塊石頭跑過去,一頓猛烈攻擊后,蛇轉(zhuǎn)頭向?qū)Π队稳ァ?/p>
“摸摸褲子濕沒濕,嘰嘰歪歪地喊啥?。恳粭l小水蛇而已?!?/p>
春江不服:“你才尿褲子,換你怕不怕?”
“我是怕,不過我敢于斗爭?!蔽也灰詾橐?。
他突然喊道:“你看對岸是啥?”
我轉(zhuǎn)頭一看,五頭梅花鹿正在河邊喝水,還不時地向這邊張望。
我感嘆道:“不愧是雪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hù)得真好,梅花鹿竟然不怕人?!?/p>
“啥眼神啊?你仔細(xì)看看那是幾頭梅花鹿?”
“五只啊,小孩都能數(shù)過來?!蔽也患偎妓鞯鼗卮稹?/p>
“可惜小孩分辨不出梅花鹿和狍子?!贝航揶淼?。
我仔細(xì)一看,可不是嘛,西邊三只身上有白色的花點,是梅花鹿,東邊的兩只全身黃褐色,體型較小,分明是狍子。
“人老了眼神也不行了,不比你們年輕人了?!?/p>
“別上不去天怨屁股沉,沒認(rèn)出來就是沒認(rèn)出來?!贝航焐喜火埲?。
山里天氣果然多變,剛剛還是藍(lán)天白云,轉(zhuǎn)眼就烏云密布,豆大的雨滴落下來。我倆趕忙往車?yán)锱埽x車近,幾步跑到車前,打開駕駛室門鉆了進(jìn)去。我跑到后座車門前,剛拉車門,卻見一條黑花的蛇像一攤牛糞一樣盤在車門下,伸著頭,吐著芯子,嚇得我大叫,我轉(zhuǎn)身跑向?qū)γ孳囬T,拉開門立即鉆了進(jìn)去。
春江樂得哈哈大笑:“害怕嗎?摸摸濕了沒有?!?/p>
我無心理他,扒著車窗盯著那條尚未離去的黑花蛇,無論是敲車窗、敲車門,還是鳴車笛,它都毫不在意。我只好把車窗搖下一拃寬,拿起一瓶礦泉水扔向它,再迅速搖上車窗,它這才懶洋洋地爬向?qū)γ娴臉淞帧?/p>
十幾分鐘后,太陽出來了,老張從上游返回,他竟然釣到了兩條北極茴。我倆跑向河邊,老張已把魚放在濕漉漉的草上,大的有三十多厘米,小的也有25厘米。
呂林、老郭和老湯也回來了,他們竟然釣到了四條北極茴,真是高手。
涉水飛釣
去下游探釣的呂林和老郭
老張釣到兩條北極茴
春江釣的紅尾
大家都說是我和春江給他們帶來了好運,他們很久沒發(fā)現(xiàn)北極茴了。我說這不是運氣的作用,而是當(dāng)?shù)卣桶傩諛淞⒘恕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之廣大釣友支持配合的結(jié)果。在上下游2公里的范圍內(nèi),我們釣到七條北極茴,是一件大喜事,說明北極茴依然頑強地生存著,只是種群數(shù)量遠(yuǎn)未恢復(fù)。
臨近午時,準(zhǔn)備餐食。呂林和老湯撿了十幾個河蚌,老郭和老張撿了一些榛蘑,老焦在林中采了一些山木耳,春江拉著他們?nèi)ジ浇霓r(nóng)戶家烹調(diào)。
我不甘心“空軍”,拿著呂林的釣具,坐在石頭上反復(fù)琢磨,決定在午餐之前練一練。由于釣線太長,線組沒有鉛墜,我拋了很多次皆拋不出去,其中數(shù)次掛到脖子。
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我走到下游,走進(jìn)水中,讓河水直接沖走釣線。在激流的沖擊下,往回拉線時需要用力,奮力上揚魚竿之時,釣線騰空,便可在空中隨意揮舞。我練習(xí)多次,終于可以把“蛾子”拋向激流。
我往下游走了幾十米,向幾塊大石頭間的激流拋出“蛾子”,不承想,一股拉力竟然傳到手上,勁頭還不小,我往上一挑,一條銀白色的魚從激流中跳起。由于線太長,我后退數(shù)米才把魚拉到淺水??礈?zhǔn)時機,我迅速抓住線,拉魚到河邊,定睛一看,是一條筷子長的北極茴。
我興奮不已,它可是我平生釣到的第一尾北極茴魚。我想把它拎上岸,卻怕它受傷,想向大家展示一下,可人都不在附近。我便學(xué)著他們的樣子,迅速將它拎到岸邊的草上,拍了一張照片后,輕輕摘鉤,從水中選了一塊片狀石頭,將魚鏟起,放回河中。它靜止了幾秒鐘,搖搖尾巴游走了。
要開飯了,大家做好的佳肴已經(jīng)擺好。我迫不及待地告訴大家我也釣到了北極茴。大家紛紛向我表示祝賀,唯獨春江不信:“空口無憑,誰能證明你釣到了?”
“我拍了照片,你們看?!蔽夷贸觥白C據(jù)”。
“我剛才也拍了不少照片,我說是我釣的呢?!?/p>
大家聽了哈哈大笑。
“好了好了,別鬧了,倒酒開喝。”呂林拿起酒瓶子,給每人倒了半杯當(dāng)?shù)氐酿ぐ仔e杯宣布野餐開始。
吃到太陽偏西,酒足飯飽。我和春江打算返程,但大家堅持挽留,說是給我們安排了一個小水庫,讓我倆過足釣癮再走。
發(fā)河水庫是一個山中的小型水庫,里邊有鯉魚、鰱鳙和鯽魚,聽說還有30斤以上的大草魚,頗具挑戰(zhàn)性。為此,我打下了四支海竿,主釣大草魚,再用一支6.3米手竿釣鯉魚和鯽魚。
春江一貫是“先生活后生產(chǎn)”,他支好了床式帳篷,架好釣椅,打上兩支短竿,以拉餌為主,一邊打窩一邊釣。嘴上絮叨著:“這兒到處都是螞蟻,真煩人?!?/p>
可不是嘛,我也發(fā)現(xiàn)了排著長隊的大黑螞蟻忙著搬家,這是大雨將至的征兆。我先拉緊漁具包,防止螞蟻進(jìn)入,然后坐在椅子上眼盯浮標(biāo),耳聽鈴鐺,靜候咬鉤瞬間的到來。
山里的夜幕降臨得很早,我換上電子標(biāo),帶上頭燈。
春江唰唰地拋投,但仍無任何咬口。
到了晚上九點,呂林來電話詢問戰(zhàn)果,我倆不免有些尷尬。春江以一句“晚上水涼魚不開口”搪塞過去。
正當(dāng)我倆商量對策之時,大雨忽至。春江鉆入帳篷,我跑進(jìn)車?yán)?。半個多小時后,雨勢轉(zhuǎn)小,我蓋著毯子一覺睡到天亮。
雨已停,我去檢查四支海竿,希望夜里有大魚到訪,可是海竿并無異動,手竿卻被拽進(jìn)水里。肯定不是什么大魚,不然早拽到深水了。我拉起失手繩,撈起魚竿,竟然感覺有一點掙扎的拉力。我立刻挺竿后撤,果然有一條魚在水中撲騰。我直接甩到岸上,是一條虎皮嘎牙子,好大的家伙,比我的腳還長。
春江聞聲起來,一番贊美過后也進(jìn)入了垂釣狀態(tài)。細(xì)竿小鉤好操作,拉餌霧化起窩快,春江接連上魚,一拃長的柳根子、白鰷,一連釣了十幾條,半斤左右的鯽魚釣了四條。
我換了一遍海竿的爆炸餌,繼續(xù)守在手竿旁邊。手竿釣組一鉤躺底、一鉤懸空,底鉤搓餌釣鯉魚和鯽魚,上鉤掛玉米釣草魚,可是直到太陽從東方升起,依然毫無動靜。
隨著氣溫上升,小魚來鬧窩了,我干脆雙鉤掛玉米,專釣大魚,可是一直等到春江煮好面條也沒有魚獲。
我倆一邊吃面條,一邊分析水庫魚情。春江認(rèn)為是大魚太少,我懷疑是餌料不對路。我倆決定無論釣多釣少,午飯前撤退,不給熱情的漁友們添麻煩。
筆者在路馬口
釣友們在河灘聚餐
野生嘎牙子和鯽魚
我終于釣到北極茴
我用蚯蚓釣到的魚
飯后,我把最后一輪爆炸餌換上,繼續(xù)蹲守。春江又釣了兩條鯽魚,魚就??诹?,他開始晾曬帳篷。我也拉開漁具包進(jìn)行晾曬,里面的一個小布袋引起我的注意,那是我?guī)У尿球?,昨晚的那條嘎牙子就是用它釣的。
我換上蚯蚓拋了下去,三分鐘后,浮標(biāo)突然下頓,隨即上升。我一抬竿,是一條半斤的鯽魚。我再次拋竿,一個黑標(biāo)很快出現(xiàn),兩條鯽魚齊上岸。果然是魚餌不對路,山里水庫的魚喜食天然餌。
我迅速調(diào)整狀態(tài),不停地拋竿、拉魚,連續(xù)釣了十多條大鯽魚,大的有七八兩重。突然,浮標(biāo)橫向平移,我手腕一抖,巨大的拉力促使我果斷松開了魚竿。顯然是一條大魚,它帶著失手繩向?qū)Π对?。晨風(fēng)掀起波浪,魚竿在水中漂來蕩去。我拉了幾次失手繩,直到對方力道減弱才拉回魚竿。反復(fù)三次,我終于將竿子挺了起來,竿身大彎,6號主線嗡嗡作響。我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遛魚,幾番喊春江拿抄網(wǎng)來,卻不見回答,他去車邊疊帳篷了。直到我遛翻了魚,他才趕來幫我抄起這條足有6斤的大鯉魚。他吃驚地問我用什么釣的,我告訴他用的蚯蚓,野生魚對天然餌情有獨鐘,就像北極茴專吃“蛾子”。他將信將疑,拿起裝蚯蚓的小布袋,把剩下的蚯蚓倒在手掌上。只剩六條了,我倆平均分配,他拿著蚯蚓跑回釣點,連續(xù)釣了五條鯽魚,由于窩里小魚太多,蚯蚓很快被啄食殆盡。
我則用最后三只蚯蚓釣了六條鯽魚和一條3斤重的鯉魚。見鉤上還剩一點兒蚯蚓皮,我又拋了進(jìn)去,釣到最后一條小鯽魚。
春江興致大發(fā),要找地方挖蚯蚓??呻x撤退時間僅剩半小時,呂林又來電話,要安排午飯,我們不想再給他添麻煩,便謊稱已在回家的路上。
春江在“壯志未酬”的情緒中收拾漁具、準(zhǔn)備返航。他撿起那些花花綠綠的魚餌袋,仰天長嘆:還是大餅子好吃??!
我笑得前仰后合:“要是沒有那幾條蚯蚓,這一趟得多慘?!?/p>
我倆迅速將裝備裝車,又在岸邊檢查一遍,確保無遺漏。
這時,春江發(fā)現(xiàn)路邊有一棵杜鵑樹,枝頭開滿了粉紅色的花朵,經(jīng)過昨晚小雨的滋潤,顯得格外嬌艷。雪鄉(xiāng)山里的氣候真神奇,一夜細(xì)雨,滿樹花開。他伸手想摘幾朵,品味一下清晨的花香,卻大叫著“媽呀”跑了回來。
我疑惑地看著他,他指著那棵杜鵑樹說:“樹上有一條黃花蛇?!?/p>
我走過去仔細(xì)察看,確有一條1米多的黃花蛇在樹上爬行,不細(xì)看很難發(fā)現(xiàn)。
春江心有余悸地啟動車,拐向公路,在雨后清新的山嶺中穿行。